林甸往事ll杜晓荣:上海知青心灵深处的第二故乡林甸

民生   2024-11-12 00:00   黑龙江  
是首批赴林甸县下乡的上海知青,我(们)这些知青把林甸称为自己的第二故乡。现在我们老了,都退休在上海,每年都会在一起聚会。一聊起在林甸下乡的日子,大家都记忆深刻,因为这是我们离开校园踏上社会的人生第一个起点。
1970 年4月18日赴林甸下乡的423名知青和赴依安的知青同乘一列火车离开上海彭浦火车站,经过约70个小时的长途跋涉,于4月21日中午抵达齐齐哈尔。
县知青办派了约十辆大巴来接站,于傍晚时分到达县城,记得到达时路边还有欢迎我们的中小学生队伍。当天晚上县委和县革会在林甸影院开欢迎大会,并通过有线广播向全县转播。                         
晚会后却发生了令人遗憾的事情,知青中有几位“害群之马”开始打起了群架,现在上了60岁以上的老人应该都能记起此事,那晚闹得全县城不得安宁。
县委召开了紧急会议,全县机关干部当晚都不休息,守护在知青住的各个旅店和大车店,绝对不让事态漫𨒂。
现在回想起来也可以理解此事。当时文革尚未结束,社会上仍存在打砸抢的风气,16、7岁的孩子本来在校就没好好读过书,突然离家几千里,离开了父母的管束,自认为可以无法无天了。
这里要提一下的是当时上海有十个区,对口嫩江地区十个县。我们杨浦区是一个大区(工业区),中学生毕业的多,就对口林甸和依安两个县。
知青下乡在选择地域和方式上完全是自愿的,譬如可去云南、黑龙江、江西和安徽;可报名到兵团、农场和插队。当时选择插队都认为今后招工、参军和上学机会多,而去了兵团和农场可能就一辈子成了那儿的农工了。
到县城的的第二天下午,县里就用大卡车连人带行李一起送到了各个大队。我下乡的地方当时叫东方红公社纲要大队,离县城约30来里地。
一下车就有同学直奔青年点的食堂,一看桌上放着金黃色的苞米面发糕,高兴地叫到今晚我们吃鸡蛋糕。晚饭时一吃发糕怎么这么难咽啊?
人的饮食习惯的确是从小就养成的,上海一般三餐全是以大米为主,突然吃从来没有吃过的苞米面确实不习惯呀。好在从上海出发时家里和亲友给每位都送了不少零食,这几天只能以零食为主,慢慢过渡吧。
临下乡前学校一直教育到了农村一定要过“三关”(生活关、劳动关和思想关),这不生活关是最先到来的。
四月下旬正是春种时候,我们和老乡一起下地“踩格子”,看来农活挺轻松也不咋辛苦啊!真正考验是在后面呢。
一到六月份庄稼要开始铲地了,也是黑龙江白昼最长的时候。早晨3点40分太阳一出就下地,除了中午一个来小时午饭时间外要到晩上7点40分太阳下山才回青年点。黑龙江地大物博,地垄特长一眼望不到头,夏天铲地时热到最后都不出汗了。晚上快要收工前十几分钟看着太阳就是不下山,有同学幽默地说我真想用一根绳子把太阳拉下来。
苦点累点也就坚持住了,关键是觉不够睡,有时边铲地边就打磕睡了。我们当时都有一个信念,我们是来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是来广阔天地大有作为的,一起干活的老乡听到我们说这些都笑了。看来人确实是要有点精神的,要不现在老说我们这代人是后无来者了,下乡锻炼几年确实后来再干其他工作没有什么吃不消的了。
我们的成长和进步农村的各级组织也都是看在眼里的。下乡不久,大部分同学都入了共青团,有个别同学成为入党对象的非党积极分子。
各种各样的专职或社会工作也找到了我们,有同学经过培训当上了赤脚医生、生产队会计、大队团支书、民兵连副连长和妇女主任等。
1973年毛主席给知青家长李庆霖一封回信,使各级党委更加重视知青工作,县知青办为县委直接领导,由时任县委副书记的王德化同志主抓。
考虑到上海知青经常会上知青办办事,知青都说知青办是我们自己的娘家,为了沟通和交流等方便,决定抽调两名上海知青(一男一女)以以农代干的形式来知青办工作,我就是被幸运抽调的其中一名。
到了县机关工作,自己的视野就更宽阔了。经常下乡到全县各公社青年点去慰问和了解知青的诉求,帮助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知青上山下乡,说到底就是为了解决年轻人的就业难题。文革数年,工厂停工、学校停课、大学停招,搞个体经营是资本主义,所有的路都堵死后年轻人怎么办?
这时候是农村广大的老百姓帮助政府解决了这个难题,所以只能说只是权宜之计。但反过来说农村确实使人炼就了吃苦耐劳的精神,也了解了中国农村底层老百姓的生活状况。
都说军民雨水情,下乡知青和农村老乡相处久了胜似雨水情。记得70年代后期,我的两位同学从学校毕业后又分配回林甸工作,他俩结婚后给分配了住房。
生产队知道第一年很困难,又快到冬天了,生产队长马上用马车送来一车过冬的烧柴。
有一位女同学75年从省银行学校毕业后分配到嫩江地区财政局工作,有一年地区干部下基层了解扶贫工作。回到当年生产队看到队部玻璃窗仍是在时那样用塑料布替代;村头小学也是破烂不堪需要维修,她说我只想让塑料布全换成玻璃的,小学校要翻修一下。
回去后局长问大约需要多少钱?她说大队主任讲有个三、五千就够了。局长说那哪够啊,一下就批了两万元专项资金。
还有一位女同学是在大返城时最后一位离开生产队的。最后几年生活特艰难,由于知青人太少了大队专派的做饭师傅也撒了。
队里有一位大娘对她特好,一直在照顾着她。回上海后隔个几年就和她爱人回队里来看大娘。大娘六十大寿时由于她尚未退休所以未到场,寄给大娘500元钱,大娘讲真是比我亲闺女还亲。
十几年前大娘应邀由其儿子和女儿推着手推车来上海旅游一次,了却了她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的心情。                         
说起在林甸下乡时的事真是三天三夜也讲不完。
2007年夏天大学同学在哈尔滨聚会之际我先到了林甸县探亲,和当年在机关工作的同事聚会。
林甸县城变化真大,当年我经常开会时住过的县革会招待所已经是个大宾馆,一进大厅就能从玻璃窗看见一个大游泳池。
现在是楼房林立,据说家家都通了温泉水。一到晩上歌厅和烧烤等夜生活也相当丰富,我爱人直说中国的发展不仅仅在北上广深,是全国各地的。
但愿我的第二故乡发展更快,人民的生活更加幸福。                        

作者简历 :杜晓荣,上海人,1970 年4月 -- 1973年3 月在林甸县东方红公社纲要大队第六生产队下乡。
1973年3 月 -- 1973年9月   林甸县委知青办 
1973年9 月 -- 1976年8 月  齐齐哈尔师范学院外语系英语专业上大学;
1976年9月 --1978年12 月    林甸县委知青办;                               5.  1978年12 月 - 1988年2 月   大庆乙烯工程指挥部外事联络办公室英语翻译;
1988年2 月 - 2013年8 月  中石化扬子石化公司(南京)外事办公室英语翻译、翻译科科长和对外经济联络科科长。

林甸往事公众微信号平台搜集采访创作与林甸相关联的人与事,为积淀林甸的文化为宣传家乡做努力。为远在他乡的游子建设精神家园,希望有一盏明灯可以眺望,有一片热土可以还乡!


主      编:张立新
文字编辑:马秀红 赵艳琴 陈冬梅 梁学志 王淑艳 孔令琴
诗词编辑:陈忠海 白建东
林甸往事平台自成立后一直秉持以积淀家乡历史文化为己任,感谢乡亲们的一路支持与鼓励,不断地奋力前行离不开你们的守望关注。
投稿邮箱:zlxaaa@163.com

林甸往事
搜集采访创作与林甸相关联的人与事,为积淀林甸的文化为宣传家乡做努力。为远在他乡的游子建设精神家园,希望有一盏明灯可以眺望,有一片热土可以还乡! 投稿邮箱 zlxaaa@163.com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