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请教过村里的上了年纪老人,考证“穷棒岗子”老屯名字的由来,老人们说:大约很久以前,——民国时期到日伪满洲国那段时期,最初来到此地的讨生计的人,差不多都是关里人。而靠给地主打工谋生的单身男人居多,他们说着不同的口音,有河南洛阳的,有山东郓城的,有河北景县的,有内蒙古宁城的。年纪大点的,是老轱辘棒子,年纪小点的,是小轱辘棒子,也就是老百姓所说的光棍汉。但也有老家里有家室的男人,孤身先来此处探探情势,探究一下此地是否能活命,能落脚,他们都一贫如洗,身无长物,普遍穷的底掉,而屯子周围地势略高,这样时间久了,渐渐人多了,成为自然屯,——穷棒岗子屯,大概是此处地势高 ,穷光棍多的缘故吧。穷棒岗子屯也就大概因此而得名。老人们还说:1960年前后,从关里又陆陆续续来了一大些人。关里地少人多 ,特别是在1958年 “大跃进”后,史无前例 的三年自然灾害接踵而至。大食堂也解散了,老百姓食不果腹,衣不蔽体,家无余粮,饥饿的人们吃光了草根树皮,甚至……那个时候人口是不能随意流动的,百姓实在没有了活路。为了能糊口,为了能活着,一路跋山涉水,投亲靠友,千方百计, 想方设法,侥幸躲过重重盘查,才辗转逃荒来到这大东北,传说中的“北大荒,大粮仓。因为这些老百姓们不是政府组织的成建制的移民,也就成为那段历史上所谓的“盲溜子”。父亲就是那个年代一个人逃荒到东北的。1962年从山东郓城县逃荒到黑鱼泡,打羊草,割苇子,干杂活,出苦大力。后来黑鱼泡那里因为清理“盲流子”,落户无望,也来到了穷棒岗子。那时候,穷棒岗子屯有大面积适合耕种的草原需要开垦,最缺的也就是劳力,政府也就顺势而为,给这些来自外地的“盲流子”编户齐民了。父亲经过几多颠沛流离后,在大东北穷棒岗子屯广阔的土地上有了个落脚的地方,自豪地成为了一名正式的光荣的人民公社社员。虽然吃的是粗茶淡饭,但总算饿不死了。有了正式社员身份就不用提心吊胆地东躲西藏打零工了,他们那一代也就在这落地生根了。小时候最盼望的事情莫过于过年了。我们这些寻常人家, 在平常日子见不到多少荤腥的,只有过年才能吃到丰盛的饭菜,过年的时候怎能不让我们不翘首以待呢?心里就憧憬着过年,期待着年的到来……秋收后,生产队大场院子里开始热闹起来,人喊马叫,机器轰鸣,玉米,小麦,高粱, 谷子堆成了山,社员们没黑没夜的脱粒,扬场,……一麻袋,又一麻袋的粮食装上了一架架大马车,威武霸气的车老板子吆喝着“驾,驾……”马铃声声,车轮滚滚,那是交公粮去了!在快过年的时候,各家各户多少是能分到些细粮的,妈妈就拿上那蜡黄的布口袋,高高兴兴地走在前面。我们就像小鸡仔一样跟乐乐呵呵跟在妈妈后面,浩浩荡荡出发去生产队仓库领取一些白面。人们都说“巧手难为无米之炊”,领到了白面就能让可怜的孩子们吃上一顿香甜可口的面食了,当娘的心里怎能不高兴呢?可是珍贵的白面啊,平常是看不到的,我知道年夜里又能吃上酸菜肉馅饺子了。这白面大饼啊,可比平常用麦麸子做的黑乎乎大饼好吃多了。年关近了,母亲会用一个破旧小手绢,小心翼翼地包裹着被卷起来的一小叠钱——花花绿绿的。围着头巾,骑着借来的自行车,去供销社买上些布料,为我们张罗着做过年穿的新衣服。而母亲和继父是基本上不做新衣服的,总是穿着补丁打着补丁的衣服,他们是怕劳动弄破了,弄脏了新衣服,舍不得做。能凑合就凑合……也许对他们来说,衣服这东西真的是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破不破的,能穿就行。“抓革命,促生产,才是劳动人民的本色,”但只要孩子们有吃有穿他们就知足了。我们的新衣做好后,父亲盘腿坐在炕桌上,端起酒盅,仔细检阅着一个个试穿新衣服的孩子们,像将军一样咂摸上一口酒,吸上一口旱烟,自豪地说:“衣服这东西啊,就得小孩穿,好看!带劲儿!过年了嘛,喜庆!不错!“行了,都脱下来吧,叠好,放在柜子里。年夜里拿出来再穿”。剪鞋样儿,纳鞋底,做新鞋,买年画,剪挂钱儿,请村里的文化人写对联。忙忙碌碌的,也是一年最开心的时候了,天天跟着妈妈问:“妈啊!啥时候过年啊?还有几天过年啊?”妈妈总是快活地说道:“快了!快了……”“过年咱就吃饺子喽!……” 我说:“妈啊!今年过年吃饺子,我说啥也不蘸蒜泥了,可辣死我了!”妈妈一听,乐了……一家人一听,笑了……作者简介:王显曾,1997年毕业于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2005年通过国家统一司法考试 ,取得法律职业资格证书。2021年通过国家执业药师考试, 取得执业药师资格证书。林甸县中医院内科主任医师。
林甸往事公众微信号平台搜集采访创作与林甸相关联的人与事,为积淀林甸的文化为宣传家乡做努力。为远在他乡的游子建设精神家园,希望有一盏明灯可以眺望,有一片热土可以还乡!
主 编:张立新
文字编辑:马秀红 赵艳琴 陈冬梅 梁学志 王淑艳 孔令琴
诗词编辑:陈忠海 白建东
林甸往事平台自成立后一直秉持以积淀家乡历史文化为己任,感谢乡亲们的一路支持与鼓励,不断地奋力前行离不开你们的守望关注。
投稿邮箱:zlxaaa@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