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时事
民生
政务
教育
文化
科技
财富
体娱
健康
情感
更多
旅行
百科
职场
楼市
企业
乐活
学术
汽车
时尚
创业
美食
幽默
美体
文摘
林甸往事ll姜瑛琦:忆奶奶
民生
2024-11-20 15:51
黑龙江
时光珍藏美好的记忆,岁月记载了幸福的点滴,先人离我远去,深情永留心底。
她一米五十多的个头,相貌平平;她不是大家闺秀,却也算是小家碧玉;她虽然没进过学堂,却能讲古论今;她不懂什么是艺术,却心灵手巧,能描龙会绣凤,剪纸做手工;她一生平平,却热爱生活,相夫教子。她,就是我的奶奶。
奶奶虽然离开我已经三十多年了,但是我可亲可爱的奶奶的形象,和陪伴我成长的那些难忘的往事,时常会出现在我脑海中和睡梦里,令我常有所思,感恩过往,想念奶奶。
我是奶奶的长孙女,从小到大,直到结婚嫁人,几乎没有离开过爷爷奶奶,见证了爷爷奶奶后半生的人生之路。
记忆中的奶奶,一年四季穿着带大襟的大衫小袄,黑,白,蓝三个颜色,脑后梳着一个疙瘩揪儿。从来无忧无虑,不说一句脏话。衣着整齐,干净利索。
特别是冬天,总是用腿带绑着裤腿,轻盈利落。戴着一顶黑色金丝绒的帽子。没事的时候,会拿着长杆的大烟袋,抽上一袋旱烟。
奶奶有着一双小脚,走起路来颤颤悠悠。
说起这双小脚,真让我感慨万千。封建社会的女性,被歧视,被压迫,受着各种不平等的待遇,裹脚缠足就是其中之一。
七八岁的女孩,甚至更小,就开始裹脚。用白布缠起,只留一个大脚趾,其他四个脚趾,压在脚掌的下面,长时间的坐在炕上,不能下地走动,直到四个脚趾被完全压倒,才能慢慢的下地走动。
试想一下,女孩子们有多疼?遭了多少罪呀?真不知道当时的女孩儿们是怎样忍受过来的。
奶奶每次洗脚,我都好奇地凑过去看热闹。
这双脚看上去,只能看到一个大脚趾,其他四个脚趾,藏在脚掌的下面,踩的扁扁的,都已磨出了厚厚的老茧,奶奶拿着一把老式的剃头刀子,慢慢的、精心的修剪着老茧子。
看得我胆战心惊,还带着几分心疼,奶奶却不以为然。她说:“当年呢,大人说:(也就是她的母亲)裹小脚好看,是一种美,女孩子不裹脚,长着两只大脚,日后嫁不出门,会没有人家要的。”
奶奶无论做什么事情,都非常精心像样。
她的针线活做de非常好,无论是给爷爷做的大鞋子,还是家人们的大衫小袄,都是板板正正。
印象最深的是奶奶给我做的绣花鞋。有绣小花的,有绣万字的,还有绣猫头的,真是各式各样。穿在脚上,我的心里甜甜的美美的。邻居婶子、大娘们,赞不绝口。
奶奶不但针线活好,而且饭菜也做的特像样。小米饭散散落落,大饼子喧腾腾,粘豆包更是好吃。
每到年底,她和爷爷淘很多的大黄米。包豆包是很累的活,一坐就是一天。但是我们都愿意帮奶奶包,为的是听奶奶给我们讲故事。
奶奶的故事很多,有民间的,也有神话的,还会讲古书。什么:《王二小放牛》,《傻小相亲》,《九头妖怪》,《大八义》,《白玉楼画画》等等,讲的是有声有色。
此处还会让我们猜迷语,有些故事和迷语,至今还留在我的记忆里。
蒸完豆包,她又开始蒸馒头。馒头的花样也很多,有“大鱼形的”,“有桃子形的”,还有馒头上放几个大枣的。
看到这些各式各样的馒头,我们孩子们别提的高兴了,喜欢的不得了。这应该算是奶奶的美食作品吧!
大年三十除夕,奶奶从早晨一直忙到晚上,做了一桌子菜。小笨鸡炖粉条,猪排骨炖土豆,酸菜炖猪肉,烀好的猪肘子肉,还有猪皮冻子等等。屋里屋外散发着香气。
印象最深的是,小鸡儿炖粉条,怎么那么好吃?那种香味,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中,记在心头上,使我至今不忘,回味无穷。
忙完这些,奶奶还给我们做各式各样的灯笼,我们围在奶奶的身旁,活蹦乱跳的,焦急地等待着。
灯笼做好后,每天晚上,我们姐几个,提着灯笼,连蹦带跳的东西两院的去玩耍,真是热闹。
那种年的气息,年的味道,和大家庭的温暖,让人难以忘怀,使我感慨不已。
奶奶平常日子每天忙完家务活,剩余时间从不串门,而是坐在炕上,做小手工或画一些东西。她的水色画笔可全了,都是我父亲给买回来的。
她画的各种动物形象逼真,花草树木鲜艳夺目。
那个年代物资缺乏,很多东西买不到,比如黑色的纸张,奶奶有办法。
当时的家家户户,晚上照明都是用煤油灯,多数人家都是在里外屋门旁的墙上,留一个灯窝,这样里外屋都有光亮。点燃后,煤油灯冒着呼呼的黑烟,把灯窝的上面熏的黑黑的。
奶奶把白纸粘在灯窝的上边,等完全熏黑拿下来,擦掉浮灰,然后做出各式各样的动物,如狮子,猴子,猫,狗,公鸡等,真是栩栩如生,活灵活现。
每到夏天,奶奶捡来废纸和纸壳,放在大缸里发酵,发好后,用大盆小盆做模具,然后将纸浆铺在盆子上,做成模型。等完全干透后,用白纸里外裱好,画上各种花样,再刷上清油。
精美的笸篓做成后,送给我的妈妈,婶子和姑姑,大的用来装作活用的东西和针线,小的用来装旱烟,精致好看,独一无二。
此外,还会用薄纸壳做成手提的“八斗”。八斗的做工很精细,首先把薄纸壳,剪一个椭圆形的底,再剪一个长方形纸壳,围在底的四周用线缝上,然后在中间部位剪出卡腰,再用薄竹板围成半圆形,做手提的梁,用线缝在卡腰上,之后用白纸糊好,画上各种花的图案,最后刷上清油,这样精致漂亮的手提八斗就做成了。
邻里相亲谁家有大事小情,奶奶就用它装上鸡蛋,或是面粉之类的东西去送礼,提着它很是美观又高雅体面。
奶奶曾经给我做了一个“八斗”,我收藏了40多年,直到前几年上楼收拾东西,才把它扔掉,现在想想真是很可惜。
依稀记得,在我五六岁的时候,正是新中国方兴未艾,祖国建设如火如荼,新农村轰轰烈烈的搞大生产大跃进,男女老少齐参战,奶奶在家带着一帮孩子。
正值秋收季节,地里的黄豆刚收完,奶奶带领我们去地里,捡黄豆粒,回到家后,把黄豆粒放在锅里炒熟,熟豆子散发着香味,孩子们围着奶奶团团转,奶奶拿来小酒盅,给大家一盅盅的分着吃,那个开心劲儿、快乐劲儿就甭提了!
我们的童年时代,国家是一穷二白,经济落后,百废待兴,人们刚能解决温饱,孩子们想吃块糖,那都是奢望。所以奶奶给我们炒的黄豆,就感觉特别的香甜好吃,嘴里吃着奶奶炒的黄豆,孩子们露出一张张幸福的笑脸,高兴的是手舞足蹈,那种感觉,比现在孩子们的零食还要美味,香甜和珍贵。我们每天都吵着和奶奶去捡黄豆粒。
五、六十年代我们北方农村,一年四季所吃的蔬菜,都是靠自己家种,每年的春天,爷爷和奶奶就开始忙碌,在自家的房前屋后种菜园子。
土豆、豆角、黄瓜、柿子、茄子、辣椒,品种齐全。特别是韭菜,又嫩又绿,一茬接一茬,端午节的时候,就能吃上自家的韭菜包的饺子。这在当时也是很难得的事。
在奶奶爷爷精心侍候下,各种蔬菜长得绿油油,非常喜人。
边角空地会种上各种鲜花,到了夏天,步步登高花,五彩缤纷,扫帚梅花,五颜六色色,芨芨草花争奇斗艳,大朵的土豆花鲜艳夺目。
农家小院一派生机盎然,空气清新,花香四溢。
此外,奶奶还在园中种上“香草”,秋后用来给我们做香荷包。小花布,五彩线,一针一线做成,样式繁多,香喷喷的,带在我们的肩头,邻居家的孩子们羡慕不已。
曾记得,奶奶用芨芨草花给我染脂甲。奶奶把芨芨草花摘回来,放在碗里,加上明矾捣碎,在晚上睡觉前,用老苍子叶,包在我的指甲上,用线缠好。
第二天清晨醒来,打开一看,红红的指甲,让我惊讶不已,满心欢喜。
最难忘的是小的时候奶奶每天为我梳头,她在我的头顶梳个“歪桃”。歪桃梳的圆圆的,头缝分的是一根头发丝都不差,再扎上一个用红绸子打成的蝴蝶结。我出门找小朋友玩耍,走在她们中间,头上的蝴蝶结随风舞动,真像一只红蝴蝶。
奶奶和爷爷钟爱一生。奶奶把爷爷侍候得干干净净、穿戴整齐。老夫妻俩从未吵过架、红过脸,总是相敬如宾,恩爱有加,和和气气。
奶奶偶尔出趟门,走亲访友回来,总会把她的所见所闻,通通的说给爷爷听,把她的喜悦心情分享给爷爷,带给家庭。他们老夫妻相濡以沫,相亲相爱,为儿孙后代做出了榜样。
奶奶常对我们说:“兄弟姐妹要有尊有让;亲戚朋友,要善待,勤走动,多往来;邻里乡亲,要和睦,大事小事,互相帮忙。”她的这些话,我牢记在心里,影响我一生。
阳光与星光交替,季节与季节互应。人类却是在永恒中,进行着新老交替,代代相传。
回忆奶奶的生活点滴,仿佛就在昨天,对我疼爱有加的奶奶,仿佛还在我的身边,奶奶对我的大爱真是说也说不完,我对奶奶的深深怀念,终生难忘!
愿老人家,在天堂一切安好!
作者简介:姜瑛琦,女,生于1957年,1975年高中毕业,中共党员,林甸县供销系统退休,现居花园镇。
林甸往事公众微信号平台搜集采访创作与林甸相关联的人与事,为积淀林甸的文化为宣传家乡作努力。为远在他乡的游子建设精神家园,希望有一盏明灯可以眺望,有一片热土可以还乡!
主 编:张立新
文字编辑:马秀红 赵艳琴 陈冬梅 梁学志 王淑艳 孔令琴
诗词编辑:陈忠海 白建东
林甸往事平台自成立后一直秉持以积淀家乡历史文化为己任,感谢乡亲们的一路支持与鼓励,不断地奋力前行离不开你们的守望关注。
投稿邮箱:zlxaaa@163.com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A4MDEzNjU3MQ==&mid=2650651848&idx=2&sn=86a766ae1ffdfd47121fc69ab094e955
林甸往事
搜集采访创作与林甸相关联的人与事,为积淀林甸的文化为宣传家乡做努力。为远在他乡的游子建设精神家园,希望有一盏明灯可以眺望,有一片热土可以还乡! 投稿邮箱 zlxaaa@163.com
最新文章
林甸往事ll亓曙光//邢发:喧嚣放量光浓——记林甸萌芽师范同学聚会
林甸往事ll董谦:《小城梨园春秋》第五章 群英荟萃 林甸剧团部分演员的故事(13)张文秀是值得一书的林甸明星。
林甸往事ll董谦:《小城梨园春秋》第五章 群英荟萃 林甸剧团部分演员的故事(12)——王秀英的故事
林甸往事ll姜瑛琦:忆奶奶
林甸往事ll于佩常:佩常笑坛49-50
林甸往事ll董谦:《小城梨园春秋》第五章 群英荟萃 林甸剧团部分演员的故事(11)——唐淑玉的故事
林甸往事ll王满//陈良:军中记忆(四)1976难忘的警卫任务
林甸往事ll张立新:探寻叶子秋日变色之谜:五色令人目盲 五味令人口爽——大自然的奇妙色彩密码竟然与我们的健康密切相关
林甸往事ll董谦:《小城梨园春秋》第五章 群英荟萃 林甸剧团部分演员的故事(10)——魏子玉的故事
林甸往事ll于佩常:佩常笑坛46-48
林甸往事ll董谦:《小城梨园春秋》第五章 群英荟萃 林甸剧团部分演员的故事(9)——曲志民的故事
林甸往事ll伊双庆:林甸县布告第六號 ——为劝导婦女 不再缠足事
林甸往事ll荆德军:九所新区早晨的市井烟火
林甸往事ll于佩常:佩常笑坛42434445
林甸往事ll王 满//陈良:军中记事(三)
林甸往事ll董谦:《小城梨园春秋》第五章 群英荟萃 林甸剧团部分演员的故事(8)——孙美春的故事
林甸往事ll王显曾:穷棒岗子——时间深处的故事(四)
林甸往事ll孙长春:生产队时的匠人
林甸往事ll于佩常:佩常笑坛41
林甸往事ll刘仁广//陈良:军中记事(二)桦木岭备战记
林甸往事ll杜晓荣:上海知青心灵深处的第二故乡林甸
林甸往事ll张立新:关于王阳明心学逻辑基础的解读
林甸往事ll任淑珍:西伯利亚的冷风还是吹来了
林甸往事ll吴贵臣:曾经的棉鞋制造基地一林甸鞋业
林甸往事ll于佩常:宰相李泌为何能就一个问题同皇上争论十五次?
林甸往事ll刘仁广//陈良:军中记事(一)
林甸往事ll林甸县诗词学会《校园普法》作品
林甸往事ll周春华:志同道合的我们
林甸往事ll张立新:关于王阳明格竹的一些思考
林甸往事ll王显曾:穷棒岗子——时光深处的故事之岁月艰辛(三)
林甸往事ll于佩常:佩常笑坛383940
林甸往事ll黄新远//陈良:难忘的侦察兵岁月
林甸往事ll张立新:庆祝新中国成立75周年,传承哈军工精神——民盟省直基层组织联合开展座谈交流活动
林甸往事ll李国军:林甸来了“老牛闷儿”——冬日里的绚烂色彩
林甸往事ll乔伟:论孔子学派法律思想的形成、发展及其历史地位
林甸往事ll董谦:《小城梨园春秋》第五章 群英荟萃 林甸剧团部分演员的故事(7)——李杰的故事
林甸往事ll王 满//陈良:军中记事(二)四十年前的大阅兵
林甸往事ll王显曾:穷棒岗子——记忆深处的故事 亲恩难忘(二)
林甸往事ll王 满//陈良:军中记事(一)1978年侦察分队的大比武
林甸往事ll董谦:《小城梨园春秋》第五章 群英荟萃 林甸剧团部分演员的故事(6)——万兴的故事
林甸往事ll于佩常:佩常笑坛37
林甸往事ll王显曾:穷棒岗子——时光深处的故事
林甸往事ll董谦:《小城梨园春秋》第五章 群英荟萃 林甸剧团部分演员的故事(5)——高慧珠的故事
林甸往事ll侯德榜:《合成氨工学》序
林甸往事ll李庆国:谒灵山
林甸往事ll董谦:《小城梨园春秋》第五章 群英荟萃 林甸剧团部分演员的故事(4)——薛宝良的故事
林甸往事ll于佩常:佩常笑坛343536
林甸往事ll周春华:天赐“沐恩”到我家
林甸往事ll商丽萍//刘秀华:秋之韵——落叶
林甸往事ll于佩常:佩常笑坛313233
分类
时事
民生
政务
教育
文化
科技
财富
体娱
健康
情感
旅行
百科
职场
楼市
企业
乐活
学术
汽车
时尚
创业
美食
幽默
美体
文摘
原创标签
时事
社会
财经
军事
教育
体育
科技
汽车
科学
房产
搞笑
综艺
明星
音乐
动漫
游戏
时尚
健康
旅游
美食
生活
摄影
宠物
职场
育儿
情感
小说
曲艺
文化
历史
三农
文学
娱乐
电影
视频
图片
新闻
宗教
电视剧
纪录片
广告创意
壁纸头像
心灵鸡汤
星座命理
教育培训
艺术文化
金融财经
健康医疗
美妆时尚
餐饮美食
母婴育儿
社会新闻
工业农业
时事政治
星座占卜
幽默笑话
独立短篇
连载作品
文化历史
科技互联网
发布位置
广东
北京
山东
江苏
河南
浙江
山西
福建
河北
上海
四川
陕西
湖南
安徽
湖北
内蒙古
江西
云南
广西
甘肃
辽宁
黑龙江
贵州
新疆
重庆
吉林
天津
海南
青海
宁夏
西藏
香港
澳门
台湾
美国
加拿大
澳大利亚
日本
新加坡
英国
西班牙
新西兰
韩国
泰国
法国
德国
意大利
缅甸
菲律宾
马来西亚
越南
荷兰
柬埔寨
俄罗斯
巴西
智利
卢森堡
芬兰
瑞典
比利时
瑞士
土耳其
斐济
挪威
朝鲜
尼日利亚
阿根廷
匈牙利
爱尔兰
印度
老挝
葡萄牙
乌克兰
印度尼西亚
哈萨克斯坦
塔吉克斯坦
希腊
南非
蒙古
奥地利
肯尼亚
加纳
丹麦
津巴布韦
埃及
坦桑尼亚
捷克
阿联酋
安哥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