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甸往事ll刘仁广//陈良:军中记事(二)桦木岭备战记

民生   2024-11-13 00:00   黑龙江  

刘仁广是1968年入伍的老兵,77。对从军在前线的那段历史记忆深刻,念念不忘。通过微信聊天讲述过去的故事,仅记于此文友。一一陈良
桦木岭备战记

19693月份的中苏珍宝岛战斗虽然是结束了,前线战事已经缓解,但树欲静而风不止,中苏两国边的形势还是严峻的,战争的气氛仍然是十分的浓厚,部队刻都在做打仗的准备。

全国各地也在做打仗的准备。因为苏修已发出了核战争的威胁。备战备荒成为那一时期的中心工作,为应付打大仗打恶仗打核战争在这间主要是开展学习毛主席的指示,落实深挖洞,广积粮的战略思想。上要求我们要有备无患,提前做好准备。

当年4月初,我们16军军直侦察连接到命令从虎林县虎头镇白塔山阵地撤出转移至东宁桦木岭,执行新的战备任务。

我们侦察连接到命令后连夜整装乘车出发,路经原东风公社地,没有下车直达虎林县又途经鸡西,鸡东到了穆棱下车徒步行军。每一个战士全副武装,负重50多斤。
当时夜幕降下,一路行军静悄悄,没有说话声我跟随着队伍,也不知往哪去,反正跟着前面走就是了。黑夜里深一脚浅一脚,只听走路声响,大约走了50多里路,真是人困马乏啊,天光见亮,又走了一阵,到了一处是仓库库房的地方,走近前也没看到有人
库房已经腾出来了,看来是事先已经安排好的。这里是什么地方,我们也不知道,我们先是进入仓库内作短暂的休息。仓库很大很宽敞,然后按连里的安排各班排就在这里的空库内安营扎寨,搭建床铺。

驻下后才知道这里是东宁县地域下城子军需仓库,也是中苏边境的前沿。然后连队就在这开始整训学习了大约一个多礼拜(一周)。主要在战士心中树立起始终不忘备战打仗的意识。

前线指挥部命令我们侦察连的任务是在东宁桦木岭打(挖筑)战备坑道。

一个星期后我们来到了桦木岭,这里属于小兴安岭山脉,山深林茂,没有人烟。是非常隐密的,站在这望去四面环山,到处是起伏的高山峻岭和沟壑,山上长满了桦树和松树,到处是沟沟岔岔,没有道路。

连部设在一座小山坡上。北面山沟里是前沿指挥所和其他兄弟连队,南面山坡有一块平地,就是各班排的宿营地,西面邻近小溪不远处是炊事班,小溪清澈见底,溪里生有草虾,小鱼,环境还算优美。东面是我们进山时开辟的一条通路。

来到宿地后,各排开始搭起了帐蓬,这时一班战士付运庆同志可以大显身手了,他父辈是木匠,而他也会两把刷子,班上都夸他是好样的,助人为乐,帮助各排搭帐蓬(窝棚),搭床铺,床是用木棍就地取材,床铺上面放上当地小麦杆,睡觉很舒服,床头刻上字(保卫边疆,保卫祖国,保卫和平,坚苦奋斗,共产党万岁!毛主席万岁等标语)

在连长梁俊岩,李云彪,贺保生,指导员王建义的带领下,全连新老战士,互帮互助,平地的平地,铲土的铲土,清草的清草,砍树的砍树,很快整出一块块平地,搭架子的搭架子,上锣丝的上锣丝,抬蓬布的抬蓬布,拴绳子的,拉的垃,钉的钉搭床铺的材料就上山上取木材,砍的砍,扛的扛,搬的搬,锯的锯,铺的铺,大家忙的是热火朝天,汗流浃背,不欲乐乎。

功夫不负有心人不到天的时间各班排的帐篷就搭建好了,床铺总算安装结束一切就续,大家坐地休息时一对眼都哈哈大笑起来,个个灰头土脸,人模鬼样。

接着各班又建起休息学习用的凉棚,搭架子用草,用树皮披盖在上面,看着崭新的帐篷一座座,都很欢欣。大家又帮炊事班搭起了野外的炊事班灶台,灶房塔建在石崖下,就山地形合理利用,很快也顺利的搭成了,锅铲刀叉,盆盆罐罐整理完事。
炊事班的战友们很有创意,还利用树皮作水管,将山泉水引入到灶房中,时不时地可以看到小草虾小鱼也来光顾。

我们侦察连接受的任务就是打备战坑道,要按照上级规定的要求进行施工。坑道工程很大很深,可以作为战时的指挥部,也可以作为物资储备库或其它战备用途。总的目的就是为打核大战做准备。这个任务很艰巨,很艰苦也很秘密。

四月中的晌午,黑龙江东宁县桦木岭这里的气候早晚不是很冷的,春色来临,路边的小草在默默中顽强地露出浅浅的绿色,桦树不知不觉中冒出了黄,暖风吹来,十分的和畅。然而到了夏秋季节却美不如意,此地有三多,蚊子多,蛇多昆虫多。在林子中不时地听到各种鸟鸣和野狍子野狼的嚎叫声。

在这大山之中,时时也有蛇出入,这里蛇多得很,走路经常看到,有时一不小心就踩到。更有兴趣的是蛇闻到菜香味来到灶房,吃饭的战士,有的用铁锹放在石头上磨出刺耳的声响,洞里面的蛇一条一条从石里往外窜,最后打死无数,堆成一堆放上干柴烧了,空气中迷漫着香味和焦糊的味道。

说到蛇,发生了一件趣事。也许桦木岭是蛇的我们占了,于是有些蛇就来侵占我们的营房。夏季的一天中午有个战士操场篮球我和指导员贺生正在午休,不知不觉一条美丽的蛇钻进了篷,爬上了另一个床铺理直气壮的盘坐成三角型并抬起头看着指导员睡觉。
我在上铺躺着。打球的战士回来看到此情此景不由吓了一跳,道:指导员别动你看对面床铺是什么?指导员看了看就喊我小刘快起来,你看谁陪咱睡觉呢?睁眼一看,吓出一身冷汗,好悬没咬着指导员
我马上从侧面下床到账蓬外取了一个长木棍把蛇挑起来条二不情愿被我请出去,这能怪谁我在想,只能怪战争吧,战争犯了蛇的家园冬季来到,我在打扫卫生时扫床下,一条小蛇被扫了出,其它的蛇已归巢了,就是小蛇自不量力,不看季节的变迁,赖着想走

这大山里的蚊子特多,部队发放防蚊帽和蚊帐,但是到了夜晚,有的战士睡觉不老实,把蚊帐蹬了,蚊虫乘机叮咬喝战士的血,每人都起了不少大包。卫生员王青平早起到各班给战士们涂药水所有这些困难都不影响战士们的士气。

每当开饭的时间到了,集合唱歌,念上一段毛主席语录,在一块平坦的地面上席地而坐,各班自己打饭打菜,就用洗脸盆装菜,用大铝锅装饭,吃饭的碗是木纹耐用的塘瓷茶缸盛饭,弄两个小树枝或小木条当筷子每天施工后,吃着班长唐英奎,副班长于广文老乡亲手做的饭菜,真是香喷喷太爽了。野外吃饭极其简便,快速,大家都是年青的小伙子,狼吞虎咽,风卷残云一般。

因为我们的营地都是临时搭建的帐棚,夏季非常闷热,大雨天帐棚内漏雨,就用脸盆接水,外面的雨停了,帐棚内有雨水滴滴搭搭的不停。除了雨天,平时开饭时常在露天就餐,这时常有山鸡从头顶上掠过,也有鸟屎落下,落在身上或盆中。

这里是边境前线,没有长春市净月潭的碧波荡漾,没有长江的波澜壮阔,没有黄河湖口的瀑布奔流不息,但山涧中的清溪流泉也颇有情味。

在那艰苦生活的日子里,也有不断的笑声乐趣,炊事班道出了心里话很实,他们编出顺口溜说小河流水哗啦啦,每逢淘米就想,想起长春的自来水,想起宾馆里的大沙发(长春支左时住宾馆)”。由于条件反差非常大,说出了当的心里话。

在此施工期间偶尔能看到长春,沈阳来的前线慰问团到部队中演出,还有牡丹江、伊春等地方来慰问军人的。

在这大山里,密林深处,隐藏的是兵强马壮的队伍,执行的是特殊的任务虽然我们不是工程兵的队伍,但是在完成工程兵的工作。在测量好的坑道口2点一8点方向进行施工。那时没有现代化的机械设备,打坑道主要是靠人工,靠体力,靠手中的铁锤铁钎,靠坚强的意志,靠整体的合力。连队各班排都是有组织的进行轮班作业。

前是用军车从牡丹江军需仓库运来了施工工具,主要是铁镐铁锹铁锤铁钎子,以及竹筐手推车汽灯,还有雷管炸药等等。

坑道内的照明主要是靠汽灯,汽灯泡最易坏,我是连队通讯员,常派我去牡丹江军需仓库领取,我亲眼看到军区仓库里的铁锤一堆堆一垛垛的,铁镐一排排。铁锹竹筐堆得就像一座座小山。真是大开眼界。我们那时主要是使用这样的工具,依靠这样的物质条件来完成施工作业。

我和文书曹殿福,就管安装汽灯泡,上好柴油,打上汽,点上灯。灯泡是纱罩做的,不小心就用坏了,汽灯亮起来吱吱响,可以手提也可以挂洞壁上,空压机轰轰的响,汽灯把洞内照的很亮,整个的林区,整个的山谷就成了热火朝天的施工工地。

各排各班不分昼夜,三班倒不休息。开展施工竞赛。每天接近两米多,坑道米数天天在延长。时间一天天过去,战士们手套磨破了,手磨出血泡,最后变成了老茧子。战友们总是生龙活虎,干劲十足,没有一个叫苦叫累的。侦察连的精神就是不怕苦不怕死,不怕累打敢拼,在困难面不低头。

连队的147班是连队的尖刀,是排头兵。在工作评比时,常受到连里的表扬。有时候为了抢进度,打炮没有等到炮烟消散净,战士们就冲进洞中不怕烟呛,抢时间,争速度,干起活来,一个赛过一个每个人浑身上下总是有使不完的劲。

打坑道的工作在继续,军事训练也一刻不能停止,一切都是为了打仗。

19694月中到11月底,这期间连队除打坑道外,为反坦克还专门训练了打40火箭弹,为在战时有效的互相的传递信息,还组织学习军号谱。

连里组织打火箭弹,在火箭筒班,每人两发,对准南山根,草席靶心开炮,班长刘俊美说:“靶心就是苏式的坦克目标。刘俊美是黑龙江人,班里还有姜墩福,其他想不起来了。肩膀扛着火箭筒,手握扳机,射击后,机筒后冒出一团火,火箭弹道用眼睛可以看到,弹出筒后拖着一绺布条,那是弹头平衡作用火箭发射时声音很大,非常震耳张相忠是那时在打火箭弹时震的留下了后遗症,直到现在。

我在教学军号谱时,一次进行听力练习,叫到张相忠副班长的时候,他就是不来。各排长班长都到齐了,就剩下他没有来,他说我的军号谱吹错了军号在战场上起到通讯联系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各排住在不同的沟沟岔岔,号声一响能听到两三公里远。

后期我回到地方参加工作,在岫岩县玉石矿工作的时候,哈达碑公社武装部部长赵文启召集民兵训练,其中就有司号员的训练,各村小队抽到一个人参加,六七十号人训练,由我当教练员,出色的完成任务。时间两个月。那个时候是1975年秋天,生活很差,而把我待如上宾,每顿饭却能吃上四个菜,鸡蛋刀鱼粉条。能吃上这样好的饭菜,我得感谢连队的培养,绝不能忘记,我曾是一个司号兵。

在桦木岭施工期间,连队还组织战士们走出沟外外)帮助附近的老百姓割小麦,搞秋收,加深了军民的鱼水之情,同时也是为备战备荒为了打仗的需要。

工作之余,连里也组织娱乐活动,打篮球,拔河比赛,进行歌咏比赛,各个战士都生龙活虎,连队业余生活活跃无比。

连队在战地施工到当年11月底,完成任务后于半夜回到长春大本营,先是住在康平大路兵营所在地,后期住到空军卫校,再后到南岭营区驻地。

以上是我上前线东宁县桦木岭战地挖坑道的点滴回忆,还请战友们补充完善。

每当我回忆起当年的军旅岁月,眼前必然闪现出老首长,老班长,老战友们的面容,真是想念他们呀,一个个战友们的音容笑貌,一个个战友们雪地里潜伏的英姿,与战友们在一起打坑道的劳动场面,与战友们在一起穿行在大山深处执行各种任务的情景历历在目,犹在眼前,时空穿越半个多世纪了,回想起军旅生涯,依然是感慨万千。

今天祖国在和平的环境中变得更加强大了,富强了,幸福了。有我们侦察连的一份贡献,有我们每一个当过兵的人的一份贡献。
因为我们把青春献给了祖国和人民了,是为了实现梦想,是为了实现子孙后代的幸福美满生活,为此我们无怨无悔。

(微信聊天,陈良整理)

20241031

刘仁广简介:辽宁省岫岩人,1968年入伍的老兵,战士,通讯员。退伍回到原籍分配在县玉石矿上工作,后下海经商。现居辽宁省岫岩。

陈良简介,林甸县住建局的退休职工。喜爱书法,热爱文学。工作之余笔耕不辍。尤其退休后与国内的同行恢复和发展了濒临失传的毛笔微书技艺,并自成一家,堪称一绝。作品有《红楼梦》《古文观止》《易经》《唐诗宋词元曲》等用微书抄写的长卷。同时也创造了一些诗词歌赋散文等作品。著有长篇记实文学作品《往事漫忆》《林甸农机史话》

林甸往事公众微信号平台搜集采访创作与林甸相关联的人与事,为积淀林甸的文化为宣传家乡作努力。为远在他乡的游子建设精神家园,希望有一盏明灯可以眺望,有一片热土可以还乡!

主      编:张立新
文字编辑:马秀红 赵艳琴 陈冬梅 梁学志 王淑艳 孔令琴
诗词编辑:陈忠海 白建东
林甸往事平台自成立后一直秉持以积淀家乡历史文化为己任,感谢乡亲们的一路支持与鼓励,不断地奋力前行离不开你们的守望关注。
投稿邮箱:zlxaaa@163.com

林甸往事
搜集采访创作与林甸相关联的人与事,为积淀林甸的文化为宣传家乡做努力。为远在他乡的游子建设精神家园,希望有一盏明灯可以眺望,有一片热土可以还乡! 投稿邮箱 zlxaaa@163.com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