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甸往事ll张立新:关于王阳明格竹的一些思考

民生   2024-11-08 00:00   黑龙江  

阳明格竹的过程和结果说明什么问题?越研究阳明格竹越觉得他当时格的有问题。

阳明格竹这一事件可以说明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 对程朱理学的反思与挑战:

对格物致知方法的质疑:朱熹主张“格物穷理”,即通过对事物的研究来探究其中蕴含的天理。王阳明最初笃信朱熹的学说,去格竹子以求其理,然而按照这种方法却未能获得预期的结果,这使他开始对朱熹的格物致知理论产生怀疑。这一事件反映出程朱理学所倡导的格物方法在实践中可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并非如朱熹所宣扬的那样能够通过对具体事物的研究达到对普遍天理的把握。

推动儒学的理论变革:阳明格竹的失败成为他思想转变的一个契机。此后,王阳明经过不断思考和探索,提出了“心即理”“致良知”“知行合一”等心学观点,强调道德主体的内在自觉和自我修养,与程朱理学侧重于外在的格物穷理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对传统儒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 认知方法的探索与启示:

实践与认知的关系:阳明格竹的经历提示人们单纯依靠对事物的静态观察和思考,可能难以获得对事物本质的深刻理解。格竹过程中,王阳明及其友人只是一味地盯着竹子去思考,缺乏与竹子的互动和实践,这导致他们无法真正理解竹子所蕴含的“理”。

这启示人们在认知事物时,不仅要有理论思考,还需要通过实践、实验等方式去深入探究,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能更好地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个体认知的主观性与局限性:每个人的认知都受到自身经历、知识背景、思维方式等因素的影响,具有一定的主观性和局限性。王阳明在格竹时,是基于自己对朱熹学说的理解和对成圣的追求去思考竹子的道理,这种先入为主的观念和单一的认知方式可能限制了他对竹子的理解。这提醒人们要认识到自身认知的局限性,保持开放的思维,不断拓宽认知的视角。

3. 哲学思考与精神追求的体现:

对圣人之道的探索精神:王阳明自幼立志做圣人,格竹是他为了追求圣人之道所进行的实践尝试。这体现了他对真理的不懈追求和勇于探索的精神,即使在面对困难和挫折时,也没有放弃对理想的追求。这种精神对于推动学术的发展和个人的成长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对自我内心的关注:王阳明在格竹失败后,逐渐将关注的焦点从外在事物转向内心,强调“心外无理”“心外无物”。这反映出他对自我内心世界的重视,认为人的道德修养和对真理的认识源于内心的自觉和反省。这种对内心的关注也促使人们思考如何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保持内心的平静和坚定,通过自我修养实现个人的价值。 

当然,对于阳明格竹的理解是多元的,不同的人可能会从不同的角度得出不同的结论。但无论如何,这一事件在哲学思想的发展、认知方法的探索以及个人精神追求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王阳明格竹的失败怎么就能转转化为对程朱理学的反思呢?

王阳明格竹的过程和失败是促使他反思程朱理学的重要契机,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对格物致知实践的困惑

按照程朱理学的观点,“格物致知”是通过对万事万物的研究来穷其理。王阳明想要践行这种理念,所以选择竹子作为格物的对象。他和朋友对着竹子苦思冥想,试图领悟竹子所蕴含的“理”。然而,他的朋友在坚持了三天后就放弃了,王阳明自己坚持了七天,最后不但没有领悟到竹子之理,还因此劳累过度生了一场大病。

这种实践的失败使王阳明开始怀疑,通过这种方式能否真正达到“穷理”的目的。如果连竹子这样具体可见的事物之理都难以通过“格”来获得,那么又如何能通过格世间万物来领悟终极的天理呢? 

对认知方式的重新审视

程朱理学的“格物”注重对外在事物的探究,强调知识的积累和对事物的剖析。王阳明格竹的失败让他意识到,仅仅从外在事物入手,单纯靠观察和冥思苦想这种方式是有缺陷的。

他开始思考认知是否应该更多地关注人的内心。因为在格竹过程中,他虽然专注于竹子这个外在的对象,但内心对于竹子之理却始终处于迷茫状态。这使他觉得人的认知可能不是简单地从外在到内在的单向过程,内心的状态和认知方式本身也许更加关键。 

理论与实践的落差反思

程朱理学在当时被视为正统的儒学理论,其“格物致知”说在学术和道德修养领域占据主导地位。王阳明对格竹的执着尝试,是基于对程朱理学的尊崇,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成为圣人。

但实践的结果与理论预期相差甚远,这让他不得不反思程朱理学所倡导的这套理论是否真正符合实际的认知和道德修养路径。这种反思促使他开始探索一种更符合自己内心体验和实际认知规律的哲学理念,从而逐渐形成了与程朱理学不同的心学思想。

按照今天的观点,王阳明格竹失败是他自身格的不对,和程朱理学有什么关系呢?

从今天的视角来看,王阳明格竹失败有他自己方法的问题,但这也反映出程朱理学的一些潜在困境。

在程朱理学中,“格物致知”的理念本身比较抽象和宏大。它要求人们通过研究万物来穷究天理,但对于具体如何“格”物、在“格”物过程中要运用何种方法和达到何种程度等细节,并没有非常明确的操作指南。这就使得王阳明在格竹时,只能凭借自己的理解去尝试。

王阳明采取的是静坐观察竹子的方式,这可以说是一种简单、机械的实践。他把竹子当作一个外在的、等待被挖掘出“理”的对象,没有考虑到认知过程可能是一个更加复杂的、包括观察、分析、实验、归纳等多种方法综合运用的过程。这显示出程朱理学“格物致知”在实践层面可能存在模糊性,导致践行者容易出现误解和偏差。 

而且,程朱理学强调的“理”主要是一种先验的道德伦理原则,在格竹时,王阳明试图找到竹子这种自然之物和道德伦理之间的联系,本身就面临巨大的困难。这也反映出程朱理学体系中,将自然事物之理与道德之理进行融合的这种要求,在实际操作中很难实现。所以,王阳明格竹的失败,也凸显了程朱理学在理论和实践衔接上的某些不足。

那么我们今天该怎么格竹?从这件事上得到什么启发呢?

从今天的角度“格竹”(研究竹子)可以有以下方式和启发: 

一、科学的研究方式

多学科综合研究:我们可以运用植物学知识去研究竹子的种类、形态、生理结构等。例如,通过显微镜观察竹子细胞的结构和组织特征,了解它的生长机制。同时,还可以结合生态学知识,研究竹子在生态系统中的角色,像它与周围动植物的相互关系,包括为动物提供栖息地、参与物质循环等诸多方面。

观察与实验结合:在观察竹子的生长过程时,不仅是像王阳明那样单纯地看,而是要详细记录竹子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生长变化。比如,设置不同的光照、温度、水分等环境变量进行实验,观察竹子的生长速度、高度变化、叶片颜色等方面的差异,以此来总结竹子生长的规律。

二、从“格竹”事件中得到的启发

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王阳明格竹失败提醒我们,不能仅凭抽象的理论或者单纯的冥思苦想去认识事物。在研究竹子时,我们要将植物学、生态学等理论知识与实际的观察、实验操作相结合。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理解竹子的生长特性、生态功能等诸多原理。

认识方式的多样性:这一事件告诉我们,认识事物的方式是多样的。不能局限于某一种固定的模式,比如王阳明采用的静坐观察方式。我们应当运用现代科学的方法,如实验法、调查法、数学建模法等来全面、深入地认识竹子。

关注事物之间的联系:现代研究竹子不应该孤立地看待竹子本身,而是要看到竹子与环境、人类活动等因素的相互联系。比如竹子在建筑、造纸、工艺品制作等方面的应用价值,以及人类活动对竹子生存环境的影响等诸多方面。这种联系的观点有助于我们更全面地理解竹子在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

如果按照阳明心学的思路,这个竹应该怎么格呢?转而格心的话,应该怎么格?

1. 如果按照王阳明的思路“格竹”

转换视角从心出发:王阳明在经历格竹失败后转向心学,强调“心外无理”。如果从这个思路格竹,就不应只是关注竹子外在的物理形态等客观知识。而是要从自己内心对于竹子的感受、认知出发,思考竹子在自己心中引发的道德、审美等层面的感悟。例如,看到竹子的挺拔身姿,联想到君子的气节,将竹子视为一种道德品质的象征来进行“格”。

以心的感悟为重点:在观察竹子时,不是去探寻竹子本身包含的某种抽象的、外在的“理”,而是思考竹子在自己内心所映照出的良知。比如,当身处竹林,内心产生宁静、超脱之感,这种感觉就可以成为“格竹”的重点。通过这种内心的体验来领悟竹子对于自己心灵修养的意义,从而达到对竹子之“理”(从心学角度理解的理)的把握。

2. 关于“格心”的方式

自我反省与觉察:王阳明认为心是道德判断的根源,格心首先要进行自我反省。要时刻觉察自己的念头,分辨哪些是符合良知的,哪些是私欲。比如,在面对名利诱惑时,审视自己内心是否产生了过度的贪念,通过这种自我反省来清除心中不符合良知的杂念。

在事上磨炼:他强调“知行合一”,所以格心不能脱离实际事务。在日常生活中,每遇到一件事,都要以良知为准则去行动,并且在行动过程中观察自己的内心。就像在帮助他人时,要关注自己内心是出于真正的善意(良知),还是为了获得他人赞扬等私欲。通过这样不断地在事上磨炼,来提纯自己的内心,使良知更加澄澈。

即使回到王阳明当时的那个时代,就是王阳明格竹也是存在一定问题的。

1. 对“格物致知”理解的僵化

在当时的理学语境中,“格物致知”虽然强调对事物的探究,但王阳明只是静坐观察竹子,这种方式略显机械。他把竹子作为一个孤立的对象,试图通过单纯的凝视苦思来获取其中的道理,没有充分考虑到程朱理学所讲的“格物”可能需要多方面的观察、分析,以及知识的积累和相互印证。

例如,朱熹认为“今日格一物,明日格一物”,是一个渐进积累的过程,且格物的方式也包括读书、观察等多种途径。而王阳明格竹时没有综合运用这些方法,只是执着于在竹子这一单一事物上短时间内穷尽其理,这是对“格物致知”理解较为狭隘的体现。

2. 忽视知识基础的重要性 

当时的学术研究其实也需要一定的知识储备。王阳明格竹时,没有充分利用已有的植物学相关知识(当时虽然没有现代意义的植物学,但也有一些关于植物的朴素认知)。他没有考虑到要理解竹子的生长规律、生态等知识,可能需要先学习古人对竹子的记载,或者向有经验的农夫、园艺师请教。

他在缺乏这些知识铺垫的情况下,直接进入对竹子之理的探索,这就如同建造空中楼阁,使得他的格竹实践缺乏根基,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

3. 脱离社会实际和道德实践层面 

程朱理学的“格物致知”最终目的是为了明道德之善。王阳明在格竹过程中,过度关注竹子本身的自然之理,没有很好地将竹子与当时社会所强调的道德观念联系起来。

例如,在传统儒家观念中,竹子常常象征君子的气节等道德品质。王阳明没有将竹子的自然属性和道德寓意在格竹过程中有机结合,只是在自然之理的层面上进行探索,这与理学所倡导的通过格物达到道德修养的目的有些脱节。

即使说他只在自然之理的层面上进行探索了,那么只是静坐观察,他在自然之理上面探索也是很表层的。

王阳明只是静坐观察竹子,在探索自然之理方面确实显得过于表层。

在自然之理的探索上,仅仅通过静坐观察,他忽视了竹子生长过程中诸多关键因素。例如,他没有考虑竹子与土壤、气候、水分等环境因素的相互关系。竹子的生长离不开适宜的土壤条件,不同的土壤质地、肥力等对竹子的生长速度、材质质量等都有着深远的影响。而且气候因素也很关键,温度、光照、降水等都会决定竹子的生长周期和形态变化。

从植物自身的角度,他也没有深入探究竹子的内部生理机制。比如竹子的营养吸收、光合作用、细胞分裂和分化等过程。这些内部的生理活动才是竹子生长和发育的内在动力,而仅仅从外观上去观察,无法触及这些深层次的自然之理。

另外,在竹子的物种多样性方面,当时如果能通过对比不同种类竹子的形态、习性等,或许能够发现更多自然规律。但王阳明静坐观察的方式,没有涉及这些内容,所以这种探索方式在自然之理层面确实非常有限。

从这个角度说,王阳明格竹失败并没有什么值得炫耀的地方。现在学习心学的人把阳明格竹这个失败的结果用来批评程朱理学,这个逻辑太弱了。

从学术探索的严谨性角度看,王阳明格竹确实是一次不太成功的实践尝试。仅仅以这次失败就去批判程朱理学,逻辑上确实不够严密。程朱理学所倡导的“格物致知”本身有着丰富的内涵和复杂的实践要求,王阳明格竹的方式可能只是对其片面的理解和简单的应用。

然而,王阳明格竹事件的意义也不完全在于对程朱理学的批判是否完全合理。这一事件更重要的是它成为王阳明思想转变的一个契机。它体现了王阳明对既有学术理念大胆质疑的精神。在当时程朱理学占据统治地位的情况下,这种质疑推动了学术思想的发展和演变。而且,王阳明心学的产生并不是仅仅基于格竹这一个事件对程朱理学的否定,而是他在长期的思考、实践和对人生社会等诸多问题综合考量后的结果。

所以,对于阳明格竹与批判程朱理学之间的关联,需要放在更广阔的思想发展历程和学术背景下去理解,不能简单地判定这种批判是毫无根据或者逻辑很弱。

因为中国自古就有从《易经》开始观察自然现象,获得人生之理的这种逻辑。所以说王阳明在格竹的过程中,如果不把竹子的生长环境、还有种类以及它等等的习性和人生事理关联起来,只是静静的观察,他是格不出来竹子的道理的。

1. 传统思维中的自然与人事关联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从《易经》开始就强调“天人合一”的观念,即自然现象与人生哲理紧密相连。比如《易经》通过观察天地变化、山川河流等自然事物的规律,来推导人事的吉凶祸福和道德准则。古人在观察山川地势时,领悟出“仁者乐山,智者乐水”的道理,将山水的特性与君子的品德相联系。

同样,竹子在传统文化中有诸多象征意义,如竹子中空有节,象征着君子的虚心和气节。如果王阳明在格竹过程中,能像古人一样,把竹子的自然属性和人生道理相结合,或许能够更好地理解竹子所蕴含的“理”。

2. 王阳明格竹方式的局限性

王阳明只是静坐观察竹子,没有深入挖掘竹子与人生事理的关联。他忽略了竹子的生长环境,不同的生长环境造就竹子不同的坚韧程度等特性,这就像人在不同的环境中磨炼出不同的品质一样。

而且竹子的种类多样,有的竹子质地坚硬用于建筑,有的竹子柔韧性好用于编织,这些不同的习性也可以类比人的不同才能和处世方式。但王阳明没有从这些角度去思考,所以很难真正领悟竹子所包含的丰富道理,无法达到传统思维中通过自然现象来获得人生哲理的目的。

王阳明格竹对于我们今天学习阳明心学的人来说,它的意义究竟在何处?

王阳明格竹对于今天学习阳明心学的人来说,具有以下几方面重要意义: 

1. 引发对求知方法的思考:

突破传统思维的启示:在当时,朱熹的“格物致知”强调通过对事物的研究来获取知识和道理。王阳明格竹的实践是对这一传统求知方法的具体尝试,虽然以失败告终,但促使人们反思这种单纯向外求索的方式是否正确。这提醒今天的学习者,不能一味地遵循既定的理论和方法,而要敢于质疑和探索,根据实际情况寻找适合自己的求知途径。例如,在学术研究中,不能仅仅依赖前人的结论,要亲自去验证和实践,以获得更深刻的理解。

内省与外求的平衡:格竹事件是王阳明从“外求”转向“内求”的关键转折点。这启示我们在学习和探索的过程中,要把握好向外探索世界与向内反思自我的平衡。一方面,我们需要积极地去了解和研究外部事物,但同时也不能忽视对内心的审视和感悟。只有将两者结合起来,才能更全面地认识事物和提升自己。

2. 强调知行合一的重要性:

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王阳明格竹时,用行动去践行朱熹的“格物致知”理论,虽然在对竹子的探究上没有得到预期的结果,但这个过程体现了他对知行关系的探索。这对于今天的学习者来说,强调了不仅要学习理论知识,更要将其付诸实践,通过实践来检验和深化理论的理解。比如,学习阳明心学的人在理解“知行合一”的理念后,要在日常生活中积极践行,将所学的道德规范、人生智慧等运用到实际行动中,做到言行一致、表里如一。

克服知易行难的问题: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往往知道很多道理,但在实际行动中却难以做到。王阳明格竹的经历让我们看到,即使是对一个看似简单的事物进行探究,也需要付出实际的努力和行动。这提醒我们要克服知易行难的问题,培养坚定的意志力和行动力,不断地在实践中提升自己的能力和素养。

3. 对自我认知的深入探索:

发现内心的力量:王阳明在格竹失败后,开始反思并最终提出“心即理”的观点,认为理在心中,外在的一切都是帮助我们显现心中的理。这启示我们要重视对自我内心的探索,发现自己内心的力量和智慧。在当今社会,人们面临着各种压力和挑战,容易迷失自我。通过学习阳明心学,我们可以学会关注自己的内心感受,倾听内心的声音,从而更好地认识自己,找到自己的人生方向和价值。

克服内心的障碍:王阳明格竹的过程中,经历了身体和精神上的痛苦,这反映出他在探索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障碍。对于今天的学习者来说,我们在追求目标和理想的过程中,也会遇到各种挫折和困难。通过反思王阳明格竹的经历,我们可以学习到如何克服内心的恐惧、焦虑等负面情绪,培养坚韧不拔的精神品质,以更好地应对挑战。

4. 培养独立思考的精神:

不盲目迷信权威:王阳明生活的时代,朱熹理学是官方的意识形态,具有很高的权威性。但王阳明敢于对朱熹的学说提出质疑,并通过自己的实践去验证。这对于今天的学习者来说,是一种鼓励,让我们不要盲目迷信权威,要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勇气。在面对各种学说、理论和观点时,要保持批判性思维,根据自己的经验和判断进行分析和选择。

形成自己的观点和理念:王阳明在经历了格竹的失败和长期的思考后,创立了阳明心学,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哲学体系和思想观点。这启示我们在学习和探索的过程中,要不断地思考和总结,逐渐形成自己的观点和理念。只有这样,才能在知识的海洋中找到属于自己的方向,为个人的成长和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林甸往事公众微信号平台搜集采访创作与林甸相关联的人与事,为积淀林甸的文化为宣传家乡做努力。为远在他乡的游子建设精神家园,希望有一盏明灯可以眺望,有一片热土可以还乡!


主      编:张立新
文字编辑:马秀红 赵艳琴 陈冬梅 梁学志 王淑艳 孔令琴
诗词编辑:陈忠海 白建东
林甸往事平台自成立后一直秉持以积淀家乡历史文化为己任,感谢乡亲们的一路支持与鼓励,不断地奋力前行离不开你们的守望关注。
投稿邮箱:zlxaaa@163.com


林甸往事
搜集采访创作与林甸相关联的人与事,为积淀林甸的文化为宣传家乡做努力。为远在他乡的游子建设精神家园,希望有一盏明灯可以眺望,有一片热土可以还乡! 投稿邮箱 zlxaaa@163.com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