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尚生是1946年8月出生的林甸人,先后在林甸同仁小学和林 甸一中读过书。
1963年到1972年曾经在剧团当过一段演员,后因违 反剧团纪律被剧团开除,回西北街菜社参加农业生产劳动。1978年 林甸剧团恢复古装戏,又把王尚生招聘回剧团担任老生演员。
王尚生是个很有故事的老演员。王尚生家最早在西北街一队住,父亲死得早,他身上有个哥哥叫 王尚武,身下还有个妹妹。王尚生是他妈妈给他带大的,王尚生从小 就喜欢爱唱爱跳,上学的时候就是个喜欢文艺的淘气包子,学习不前 不后,语文算数学的都还可以,唱歌却是不跑调不跑音。平时看不出 好赖,一到演节目唱歌就来情绪了,老师还挺喜欢他的。
小王尚生放 了学以后,业余时间就爱到戏园子里混,十几岁的时候就跟剧团里的 演员们在一起混的特别熟,剧团演丑角的李杰特别喜欢他,连大美人 名演员筱兰萍都很喜欢他。
那时候能进戏园子混的小孩子没几个,能 在戏园子里混个脸熟的人都很不简单,那时候戏园子把门的、卖票的、 做饭的他都能联系上,因为和筱兰萍李杰喜欢他的原因,连把大门的 都格外关照他,不管什么时间,不管是排戏演戏,他都能想办法混进 剧团里去消磨时间,去混日子。
剧团里的演员们基本都很喜欢他,有 时候买个烟啦买个火啦,跑腿学舌指使他干点啥,可痛快了。个别人 烦他看不上他,想收拾收拾他,吓唬吓唬他,他也不害怕,牙呲呲着, 眼睛咔吧着,掉几个眼泪,抹几把鼻涕,装一会儿熊一会就笑了。
剧 团里的人都管他叫“小王牙子”,旧社会能混上“牙子”外号,这人 就不简单了,“牙子”的概念,是尿性,是棍儿,是格楞子,是啃屁 股臭,啃脑袋硬的嘎渣子,刺儿头,混混儿。
王尚生在新社会里,在 剧团的圈子里从小就混上了“小王牙子”,说明他那时候就已经很尿 性了。14岁那年,剧团的李杰突然发现王尚生这小子是个很好的演 员坯子,他一看这个“小王牙子”在剧团出来进去的混的贼熟,说哭 就哭,说笑就笑,这小子要是好好调教调教真是个不错的演员料,他 就动员王尚生学唱戏。
他就背后问王尚生,你想不想唱戏?王尚生做 梦都没想到自己还能唱戏,就说,我想唱戏,怕我妈不让。李杰说, 你要想唱,我跟你妈说去。
王尚生回家跟他妈一说唱戏,他妈不让, 意思是谁家好孩子去唱戏,不但不让他去唱戏,还拿东西揍他,叫他 往后少往戏园子跑。
李杰听说王尚生他妈不让他唱戏,就亲自到王尚 生家去做他妈的工作。李杰说,你寡妇失业的,家里这么困难,让孩 子出去学个艺术也是一个饭碗子,你们家这个“小王牙子”天生就是 个唱戏的料,你把他交给我,我让他在戏园子里好好练功学艺,将来 一准错不了。
王尚生的妈妈有点犹豫。李杰又说,孩子已经十四岁了, 一晃就大了,戏园子有吃饭的食堂,还有睡觉的宿舍,孩子还愿意学, 你就别犹豫了,别人家的孩子想去我们还不想要呢。
王尚生的母亲终 于被李杰说服了,就答应王尚生去戏园子唱评戏。后来王尚生的母亲 改嫁去了大庆,就把孩子扔给李杰了,住在剧团,吃在剧团,他妈带 着他的妹妹改嫁了。
王尚生很争气,很要强,很热爱表演艺术。进了剧团走向正规学 戏的生活,戏曲行业的一些功夫他很快就学到手,在戏园里,各个角 色他都能扮演,哪用哪到,不分高低贵贱,比较听话。
在戏园子里吃、住、 学了二年学员结业,每个月就开始挣工资18元。终于能自食其力了, 终于在剧团有了一席之地了。
可是,谁也没想到,王尚生干到十八岁 那年被剧团开除了。原因是剧团内部不和,干仗,王尚生站错队了。王尚生在剧团里和李杰和筱兰萍的关系好,没唱戏的时候就崇拜筱兰 萍和李杰,进了戏园子跟李杰的关系和筱兰萍的关系就更近了。
王尚 生本来就是个“牙子红”(后来不叫他“小王牙子”,都叫他“牙子 红”)剧团内部一般人不服,挺傲气的挺牛逼的,因为有点功夫多少 有点瞧不起人似得,除了团长能说他两句,一般人他都不怎么怕,他 独身一人,谁也不怕,别人说他一句,他就能对付两句。
因为戏演的挺好,又有几个老演员护着,他就有点不知天高地厚了。关于王尚生 被开除的原因,有两个说法,一个说法是他自己说的,筱兰萍在一次 内部干仗的时候,王尚生就帮着筱兰萍,一个刚满徒的学员,就不知 深浅了参与内部派斗。
筱兰萍因为是主演,给她降低工资处分,给王 尚生开除演员处分,回西北街一队种地当农民了。
还有一个说法是, 有一次剧团晚上演评剧《小二黑结婚》,他在戏里演一个叫黑牛的半 大小子的活,他不知跟谁俩去看电影了,忘了演戏的事儿了,等想起 来回剧团的时候戏已经开演了,王尚生抹吧抹吧就上台了,演的匆匆 忙忙,也没演好。
当时薛宝良是艺术室主任,因为这个事儿让团长好 顿批评,团长就张罗开会收拾王尚生。王尚生对自己的失误不深刻认 识,还骂骂滋滋地不干不净地说些牙子话,意思是“此处不养爷,只 有养爷处,老子不干了,爷爷回家卖豆腐”。
这话传到团长耳朵里了, 开会的时候,正巧县委宣传部长王少普赶上了,他听说一个小孩牙子 演员,犯了错误不承认,还骂骂滋滋跟团长主任说三道四地不老实, 这样不老实的学员干脆开除。
部长说话了,剧团就照办了。王尚生年 轻无知,根本没把开除的事情当回事,跟在部长后边还气害人家,嘴 里不停地喊着:“少普,少普,你别开除我,我还得演戏呢。”没成想,王尚生一句牙子话,当了十一年农民,种了十一年地。
王尚生的哥哥王尚武当时在西北街一队当会计,被剧团开除的 王尚生就被哥哥给安排到一队菜农种菜,那年他十八岁,干了一段活 之后,被大队调去当民兵连长,当了一段民兵连长又回生产队种地去 了,这期间,他赶过马车,去太康拉过脚(生产队的马车搞运输挣 钱),当过队长。
王尚生是21岁结的婚,他的老伴姓尹,叫尹淑珍, 是他在剧团唱戏的时候,经过筱少君的媳妇介绍人给介绍的。尹淑珍 当时经常到戏园子看戏,认识了筱少君媳妇,筱少君媳妇跟尹淑珍俩 挺好的,几次要和尹淑珍拜干姊妹。
后来就要把王尚生介绍给尹淑珍, 她对王尚生非常看好,在尹淑珍面前把王尚生夸奖的浑身净优点,主 要是王尚生戏演得好,品质也好,脾气也好,小伙子哪儿都好,将来 嫁给他肯定错不了。
尹淑珍家听说是个唱戏的就不怎么同意。特别是 他的父亲坚决不同意,当时不同意的还有一个理由,就是王尚生家太 穷,家里啥也没有,他妈走道(改嫁)以后就给他扔下一间半土房, 在老百货批发站北大坑附近。
但是尹淑珍架不住筱少君媳妇的反复劝 说,该着是缘分,尹淑珍就同意了这门亲事。
1968年11月份,王尚 生就在他妈留给的一间半房里结的婚。王尚生在西北街一队一气儿干 了十一年农活,这期间县里每次搞文艺汇演,城镇公社每次都少不了 抓王尚生的主力,他是镇里领导们最喜欢的业余演员。
我记得有一年 县里搞文艺汇演,王尚生是城镇代表队的,他演了一个话剧小品叫《一 把茄苗》,剧本是城镇中心校董永林创作的。王尚生在小品中演的惟 妙惟肖,博得了一阵又一阵掌声。
那次印象最深的是王尚生,另一个 印象最深的是董永林。因为董永林是我们林甸一中校友,我的下一届 同学,能编创那么好的剧本,演的又那么好,真是很不简单。
以后在 县里会演的时候,我还看过董永林编创的剧本。大约是1978年前后,县剧团开始恢复古装大戏的时候,马纯志 当剧团团长。当初能演古装的老演员们都找回来了,万兴、李杰、 高慧珠、唐淑玉等,连乐队的老同志都找回来了。
王尚生此时已经都 31 岁了,跟老演员们比较他就是最年轻的了,剧团把王尚生找回来 之后,当时没有立即兑现工资,而是试用三个月再定。
王尚生是坐科 的老评剧演员,练的是童子功,回到剧团以后,很快就找到了唱戏的 感觉。别看王尚生长得有点土气,但是拌上戏,着上装,一招一式, 有板有眼,非常招人喜欢,三个月之后,经过考试,王尚生留了下来 变成了正式在编演员,一直到三年之后才给转正为国家正式演员。
剧 团当时排的几出大戏《秦香莲》《御河桥》《宝莲灯》,都有王尚生 的角色,基本是演啥像啥,很快就成为当时剧团里的中坚骨干演员。
有一个戏是包公戏,当时剧团演包公的还有一个演员叫孙美春,领导 “号”活(分角色)的时候,给他俩分AB角,孙美春也是个很有实 力的黑头演员,王尚生为了演好这个角色,起早贪黑,刻苦琢磨,正 式过排彩排的时候,到底还是王尚生冲在了前头,得到了领导们的认 可。
从此,王尚生成了剧团的演包公的专业户了。剧团由评剧团改为艺术剧团以后,走地方戏发展的道路,王尚生 几乎就没有受到什么影响。
地方戏的九腔十八调,说唱伴舞绝,王尚 生基本是手到擒来信手拈来。打底他就是个学习演小丑的演员,加上 小时候在县里的剧团和二人转戏园里泡,因此演二人转里的三教九流 十八怪,几乎演哪个角色都对他的“功”,变得越老越值钱了。
王尚生在林甸剧团虽然没有大起大落,但是他一直是剧团的中流 砥柱,一直是剧团历任领导都不肯舍弃的好演员,用他们的行话来说, 就是活好,好使。
不管哪一任领导当团长,都把王尚生作为骨干力量, 摆在重要位置上。曾在剧团里当过艺委会主任,当过导演,当过副团 长。我是后来才慢慢地悟到的,演员,演员,演员就是演员,他不一 定非得占有多少知识,也不一定懂得多少政治,但他在舞台上能把一 个角色演好,就是最大的政治。
某种程度讲,剧团其实就是一个大学 校,舞台上学戏,舞台下学人(做人)。王尚生就是属于这类演员的, 他的骨子里就有一种傲气,有一种自信,这也是一个演员的最基本的 素质和德行。不能用行政领导的那套思维去要求他们。
当然,如果这 个演员真正懂得政治那是最强大的最圆滑的也是最理想的。王尚生就 是这样,他不一定懂很多政治,但他能在舞台上能成功地塑造一个包 公,这就是最大的政治。
我曾私下里跟局领导和团领导说过,也曾跟 王尚生当面说过:要看你在酒桌上喝酒那一出,磨磨叽叽,没完没了, 真烦人。可是一旦走上舞台,一演上戏了可招人喜欢了,恨不得搂住 你好好亲几口。
王尚生在剧团演戏多少年了,一家人一直是西北街菜 农户口,吃的是农业粮食。那个年月能吃供应粮,到时候拿着粮本到 粮店里去领白面大米,那是很多农业户口的人家想都不敢想的美事儿。
有一次,王尚生给县里领导招待演堂会戏,县委领导都坐在下面看戏, 王尚生跟凤杰俩演了一出二人转《包公断后》。舞台之上,划出划入, 一会演范中华,一会演包公,情景交融,一会儿惟妙惟肖,一会儿大 气磅礴。
这出戏是参加全省二人转观摩汇演的获奖戏曲,扮演李太后 的张凤杰更是锦上添花,演得淋漓尽致,两个人使出了浑身的绝活绝 唱,把台下的领导感动的潸然泪转。
演出结束后,县委副书记、组织 部长吕宪明走上台前紧紧地握住王尚生的手,一边赞美夸奖一边问询 王尚生,你个人有没有什么困难跟我说,我来帮你解决。
王尚生借此 机会跟吕书记说,困难是有,就是一言难尽。吕书记问什么困难?王 尚生就把自己家六口人至今没有吃上供应粮的困难跟吕书记说了。
吕 书记跟王尚生说,明天你到我办公室去找我,我给你写个条子,你去 找粮食局的谁谁谁。第二天王尚生拿着吕书记的批条,到粮食局找到 有关领导,一家六口人的城市户口和粮食关系,一步到位,全部解决。乐得王尚生不知道用什么表达一家人的谢意,过年的时候,王尚生特 意为吕书记制作了一盏宫灯,他选来最好的上等木料,拿出自己做灯 的经验和技术,起早贪黑做了好几天,然后用红绸布镶在宫灯上,亲 自送到吕书记家,还美言吕书记:宫灯照耀,前途光明,祝愿吕书记 前途无限。
吕书记好感动,一个劲地表示感谢,这东西讲究,比烟酒 干净多了。王尚生在剧团最巅峰的时候是1983年,林甸剧团为了迎接黑龙 江省举办的地方戏调演,团里专门派出去六七个演员去吉林民间艺术 团学习绿色二人转。
这次去吉林学习,王尚生和张凤杰俩学的是二人 转《包公断后》,这个二人转是吉林省民间艺术团大腕导演王忠堂亲 自主导,一招一式都是按照导演严格演下来的。
学习期间,王尚生刻 苦努力,贪黑起早,虚心学习,把导演教练的各项技术扎扎实实记在 心里,在参加那次全省地方戏观摩调演大赛时,林甸的《包公断后》 获得了表演一等奖。
剧团获得了荣誉之后,回到县里还特意把去省里 参赛的三个剧目跟县委县政府主管领导和宣传部长、文化局长进行了 汇报演出。其中的传统二人转《包公断后》演出的非常成功,受到了 县里领导非常高度的赞赏和评价。
那以后,县里凡是有了大型接待演 出,剧团领导首先要把王尚生的《包公断后》排在接待演出里,这出 二人转能显示林甸剧团的实力,能代表剧团的最高水平。
县里的几任 县领导对这个二人转也都极力欣赏和推荐,县长王庆放、黄辅民、副 县长刘洪元,县委书记王树桐、姜和、副书记刘显富、岳海光等都非 常欣赏王尚生和张凤杰演的《包公断后》。
一有活动就指名道姓地点 单,叫剧团上演《包公断后》,该剧主题立意强大,歌颂包公形象, 弘扬正气,县领导看了坐得住,为剧团骄傲,为林甸骄傲。
王尚生在剧团也是个戏篓子,专演三花脸和老生,经过多年的苦 练和积累,王尚生脑子里保存了大量的戏曲段子,传统的现代的,基 本都能信手拈来。
评剧演过《秦香莲》《御河桥》《井台会》《小王子》 《扫松戏》《豆汁记》《十五贯》《梁山伯与祝英台》《凤还巢》《乔 太守乱点鸳鸯谱》《杨三姐告状》《失去法律的年代》《芦荡火种》 等30多部传统老戏和新戏。
剧团改成地方戏为主以后,王尚生排演 了大量的二人转和拉场戏,除了《包公断后》《西厢记》《猪八戒拱地》《穆 桂英指路》《蓝桥会》,还有拉场喜剧《海瑞训虎》《七仙女送子》《腊梅》 (打面缸)《泼妇挣爹》《大观灯》,加上《包公断后》,都成了王 尚生的专利了。《腊梅》里的色鬼老爷,《大观灯》里的瞎子白莲灯,《泼 妇挣爹》里的爹,大约有四十多部地方戏,还有好多好多他塑造的人 物,都给观众们留下过深刻的印象。
因为好使,因为活好,团长也喜 欢用他,局领导也喜欢他。1985年,剧团改革,成立十三人承包队, 队长高慧珠在组队的时候,男演员第一个人选就是王尚生,然后才是 管大海、王权、刘洪臣等。
为了能够激发王尚生的积极性,保证在外 演出不耽误事,高慧珠老师还特意私自做主,给王尚生封了个团长名 号。在对外交流的有关场面,都把王尚生推举到前边,这样,王尚生 戴着高帽,各个方面就得像个样子。
因为高慧珠太了解他了,因为他 平时好刷个猴脾气,无缘无故地好使个小性子,高慧珠就安排她的儿 子王玉珑平时多在王尚生身边转转,主动多照顾他一些,帮他拿点道 具行李,发现他不愿意了生气了,就找个小店陪他喝两盅,哄哄他, 别耽误了演出。
那一年,十三人承包队在高老师的带领下,在全体承 包人的共同努力下,在周边的十几个县市的剧场里演出了297场,挣 的工资超出团里工资好几倍。
王尚生是林甸剧团里最早买的黑白电视 机。王尚生家生了四个女儿,两间土平房坐落在城区北门外,除了喜 欢唱戏以外,他还喜欢钓鱼打鸟。
他有个好习惯,每天坚持早晨跑步 锻炼,业余时间,春天打鸟,夏天钓鱼,活的也很滋润,靠着二类事 业单位的80%的工资和演出收入,养家糊口,从来就没大富大贵过。看着别人住楼他也眼馋,正赶上单位2005年盖综合楼,价格比较优惠, 2006 年,王尚生同团里其他几个没住上楼的演员,终于住进了剧团 新盖的综合楼,原上了楼上楼下电灯电话的梦想。
按照文艺团体行业文件规定,王尚生在年满五十岁,从艺三十 年的时候就正式退休了。因为他的热爱艺术表演,年富力强,资源不 能浪费,剧团就把他给聘回去了,每月200元补贴工资,王尚生就在 剧团里一直又干了十二年。
真是热爱艺术,真是喜欢演艺事业,尽管 工资不高,他还是在这个生活了几十年的演艺团队里,干到一直干不 动了才撂下。王尚生在林甸剧团从八十年代初到退休之前,省市县和 东三省及国家的各种大舞台上获得过无数次奖励和荣誉。
在剧团曾多 次获得过先进工作者和劳动模范,县政府多次给予过记功奖励。我一 直称他是林甸剧团常青树,希望他一直演下去。
2010年,王尚生身 体出现了问题,先是肺感染,后是动脉血管闭塞,再后来是心衰、肾 衰,严重的时候,下肢不通血脉,脚指头发黑。家人先后陪他到齐齐 哈尔、大庆、哈尔滨看过。
在哈尔滨的时候,家人想为他截肢,大夫 没让,大夫说,截肢已经没意义了,现在他的内脏有些器官已经到了 报废阶段了,截肢,人财两空。实际上是大夫给他下了判词了。
2013 年10月份,从哈尔滨回到林甸不久,王尚生就走了。
(未完待续)
作者简介:董谦,林甸县原文体局局长;黑龙江萧红文学院首期作家班毕业;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黑龙江省文学院第一二三四届签约作家。大庆市作家协会名誉副主席,林甸县作协主席。业余文艺创作以来,先后发表诗歌、散文、小说、戏剧、曲艺、电影、电视剧等多种文体若干,出版文集七部。先后获得过国家文化部、黑龙江省委、省政府文艺精品工程奖和文艺大奖。退休后曾被县委县政府评为林甸县杰出人才。
林甸往事ll董谦:阳光与旗帜--读黄学文同志的《同海彦同志在一起工作的日子里》有感
林甸往事公众微信号平台搜集采访创作与林甸相关联的人与事,为积淀林甸的文化为宣传家乡做努力。为远在他乡的游子建设精神家园,希望有一盏明灯可以眺望,有一片热土可以还乡!
主 编:张立新
文字编辑:马秀红 赵艳琴 陈冬梅 梁学志 王淑艳 孔令琴
诗词编辑:陈忠海 白建东
林甸往事平台自成立后一直秉持以积淀家乡历史文化为己任,感谢乡亲们的一路支持与鼓励,不断地奋力前行离不开你们的守望关注。
投稿邮箱:zlxaaa@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