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跳水“梦之队”的开局,一点都不梦幻

文化   2024-08-13 21:00   北京  

《1039听天下》从2024年起改名为

《动听天下》

为防止您看不到我们的推送

可以在主页点击右上角的“…”

把“动听天下”设为星标

以下文字内容为音频的缩略版,

更多完整内容

请点击音频收听!


播讲人:田洋

节目编辑:程涵



在1964年拍摄的电影《女跳水队员》,里面的一句台词提到:“我们国家女子跳水运动还处于落后状态。”



可能现在的年轻人实在无法想象咱们国家的跳水落后是个什么状态,毕竟“中国跳水梦之队”这个词我们已经太熟悉了,然而事实上,从被人看不起到成为“梦之队”,这背后的历程,远比我们想象的艰难得多。那么,这里面又有哪些故事呢?


竞技跳水  落后追赶


说起来,近代竞技跳水运动是在上世纪初传入中国、并于上世纪30年代逐渐普及的。


只不过在旧中国,国民体质普遍都很羸弱,体育人才和场地设施也是极度匮乏。直到解放后,跳水运动才和其他体育项目一起,与国际接轨、获得了新生。


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刚刚成立,就组织召开了全国体育工作者代表大会,提出建设“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新体育的号召。



不过,还是刚才那句话:虽说态度有了,但当时的体育训练还是缺物资,更缺方法,跳水事业更是只能在黑暗中摸爬滚打。


如果您看过老电影《女跳水队员》就会惊讶地发现,当时运动员训练的游泳池水竟然就是个黄泥汤子,跳台跳板也都相当粗糙。


研究压水花  从零到有


现在,连外行人都知道,看跳水水平高不高,就看水花压得好不好。那么,咱们中国运动员是什么时候开始学会压水花的呢?


其实,在现代跳水运动发展之初,水花大小并不是评判成绩的标准。



直到1972年,苏联运动员在比赛中首次尝试控制水花大小,才使压水花技术正式进入了大众视野。


人们很快意识到,较小的水花能使跳水运动更加优美,同时也能放大动作细节上的偏差,更容易衡量动作质量。于是,压水花技巧就渐渐成为了比赛中最重要的评判标准之一。


但您知道吗?早在苏联运动员之前,其实是咱们国家运动员的一个动作让人们关注到了压水花的问题。


这个运动员叫杜度,他独特的入水方式却博得了关注,因为他在入水时的翻掌动作使水花明显减少,这就是后来压水花技术的雏形。


杜度后来接受采访时回忆说:



后来,经过不断的研究,人们发现:同样质地的物体,如果是方形的,入水时会使水横向移动,由于受到四周水的压力,水花便无法四散飞溅,而楔形物体入水时水花反倒大得多,所以,杜度当时翻掌入水的动作增加了身体瞬间和水接触的面积,原理正好相当于方形物体入水,因此水花才小。


左:尖锐状入水;右:方形体入水


曾获得两届奥运会女子3米跳板金牌的高敏回忆说:



虽然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咱们的跳水运动员在一些国际比赛上也取得了一些好成绩,可由于那时中国还不是国际泳联的成员,参加国际高水平比赛的机会其实少之又少,所以当时的中国队基本上是闷头苦练、闭门造车,在对外界不甚了解的情况下,凭感觉去冲击一个个新的难度。


高敏在巴塞罗那奥运会上的3米板跳水


条件艰难  决不放弃


不过,到了1966年,因为社会的动荡,刚刚有了一些成绩的跳水运动戛然而止,所有的比赛和训练都被中断。那么当时的跳水运动员又是如何训练的呢?


大约4年之后,也就是1970年,中国的竞技体育有一部分项目好歹慢慢开始恢复了,但其实所谓恢复也并不是恢复专业训练,而是上山下乡为工农兵群众进行表演。


中国国家跳水队就是在这种情况下成立的,当时,全队只有6个人,连专门的训练场地都没有,只能借用游泳队的场地。由于空间有限,队员们只能一个项目一个项目轮换着训练。


可以说,那时的国家队,连拥有一块承载梦想的跳板都显得奢侈。


有运动员回忆说:国家队仅有的两块跳板还是从上海队借的,还打了借条。而上海队的跳板,相比其他国家的铝合金跳板也十分简陋。


1973年,作为乒乓外交的后续行动,美国跳水队首次来到中国,也让中国跳水队看到了什么是世界最高水平。


原国家队跳水运动员杜度和国家队副总教练于芬曾这样聊起当年的场景:



既然美国人看不起咱们,咱们就拼给他们看!缺乏国际比赛经验,那就日复一日地研究其他国家运动员的比赛录像,把空中姿态画在图纸上;担心拿不到冠军,那就走在世界跳水难度表的前面,把自己再提上一个层次。他们有的难度动作,我们一定要有;他们没有的难度动作,我们也要跳出来!就是这种勇攀高峰、迎难而上的进取精神构成了“梦之队”的强大内核。


1974年,由于伊朗、日本等国家的倾力相助,中华人民共和国取代台湾成了亚奥理事会的正式成员,并且第一次出现在了亚运会的赛场上。


那次亚运会,中国派出了269名运动员,参与了14个大项比赛。他们的成绩仅次于日本,共夺得32枚金牌、44枚银牌和26枚铜牌,总计102枚奖牌,而真正的转折点出现在亚运会的跳水项目上,中国运动员直接包揽了跳水项目的全部4块金牌!


科学训练  打破记录


我国跳水运动成绩之所以能有质的飞跃,离不开一代代教练的努力——运动员们卷,他们比运动员还卷。


这里就必须得提到被誉为 “现代跳水技术之父”、中国梦之队的“造梦者”了,他是谁呢?


这个人就是原中国跳水队的总教练徐益明。



徐益明1942年出生于广东湛江的一个农民家庭。由于生长于水边,他对跳水似乎有着与生俱来的热爱,常常跟着电视上的运动员学习模仿。


1956年,他进入湛江业余体校学习,1960年加入广州跳水队。1972年,在获得全国冠军后,他选择了退役,成为广东跳水队教练,那年他30岁。


对于一个运动员而言,这样的履历似乎并不算亮眼。然而,徐益明与跳水的传奇故事才刚刚开始书写。


1973年,国家体委相中了这位能干的年轻教练,将他调到了国家队。


徐益明对中国跳水划时代的贡献之一,就是在训练中采用了看上去很土、但是效果却极佳的保护带技术。


其实,保护带技术早在上世纪60年代就有一些地方队做过类似的尝试,但是最终都没有太好的效果,因此也没有被看作是一套必不可少的训练方法。


可徐益明却将保护带技术做了创新,重新设计了保护带的结构,并将保护带与弹网进行了有效的结合,这样就可以在细节上抠运动员的动作了。


当时的保护带全靠教练员人力拉拽,而徐益明的拉拽技术是无人能及的。


徐益明和原国家队跳水运动员高敏回忆说:



将水上运动搬到陆上,用保护带来训练,这是此前从未有人设想过的,外国人听说后都觉得中国人疯了——的确,这是属于中国跳水队所独有的训练秘笈,而随着训练效率的迅速提高,跳水队的动作难度也开始越来越大。


跳水的陆上训练。

来源/北京卫视《一起向未来》截图


当时国外的运动员都可以跳三周半了,而中国运动员却连一周半都跳不好。于是大家就想了,为了赶超国际水平,我们是不是可以跳四周半呢?


其实,世界上第一个表演四周半的是个美国运动员,不过由于那时候四周半还没有列入比赛的动作表,它只能作为表演项目展示,危险系数也比较大。


而第一个完成向前翻腾四周半的中国运动员叫林世忠,他曾于1976年在厦门市举行的全国跳水比赛中做出了这个动作,因此名噪一时。


不过,他当年的比赛没有被拍摄下来。



我们现在能看到的是2004年雅典奥运会上,田亮在男子10米跳台决赛中完成的这个动作,这是他第一次在重大比赛中使用这个动作,而实际上,他在八年前就会跳了,那他为什么一直没用呢?田亮回忆说:



是呀,向前翻腾四周半的风险太大了,不少有潜力的运动员就是在训练这个动作时腰椎、颈椎受伤、视网膜破裂,不得不早早退役。


可以说,每一个拿到奥运金牌的运动员之所以能站上最高的领奖台,是无数带着遗憾的运动员和不断创新的教练不断托举的结果。


当然,我国竞技跳水运动的发展也离不开体制的巨大优势。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正是中国跳水队钻研技术、探索先进训练理念的关键期,中国也正是在那时在政策上、经济上都提供了有力支持,跳水人才因而层出不穷。


在历史的长河中,跳水运动见证了人类挑战极限、追求完美的不懈拼搏,串联起无数勇者的飞跃与梦想的绽放。


在巴黎奥运会的舞台上,中国跳水梦之队创造的佳绩,正是运动员们对跳水运动热爱与尊重的体现。在那片澄澈的水面上,中国的运动健儿们正在坚持以最美的姿态跃入历史的洪流,续写着中国跳水新的辉煌篇章!





编辑:谢佳漫

素材来源:网络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稿酬支付需求,请与本公号后台联系。



注:本文及其音频版权归属北京广播电视台,未经授权不得挪作他用



长按扫描二维码

关注我们


收听往期更多节目

请点击“阅读原文”

动听天下
用现在讲述过去,用历史告诉未来。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