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也有跨界“达·芬奇”

文化   历史   2024-08-16 21:00   北京  

《1039听天下》从2024年起改名为

《动听天下》
为防止您看不到我们的推送
可以在主页点击右上角的“…”
把“动听天下”设为星标


以下文字内容为音频的缩略版

更多精彩内容

欢迎点击音频收听!

播讲人:田洋

节目编辑:秦雅楠 程涵




咱们国家有句古话,叫“隔行如隔山”,的确,各行各业都有各自的专业知识,不是本行的人看过去,往往难以掌握其真正的窍门和精髓。但凡事总有例外,在人类的历史上,总有一些“打破行业壁垒”的天才,天文地理、文学艺术,别人“样样疏松”,他偏偏“样样精通”,无论哪个方面都能取得不俗的成就。


这类天才中其中最被人熟知的,莫过于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画家、自然科学家、工程师列奥纳多·达·芬奇了。


达·芬奇


而咱们今天这位主人公顾毓琇先生,您看了他的人生履历后,估计也会发出类似的感想。


书香门第 造就一代学神


1902年,也就是清光绪二十八年,顾毓琇出生在江苏无锡的一个书香世家。据说他祖上也是名人辈出,像是三国时代吴国丞相顾雍、晋朝大画家顾恺之、明朝大学者顾炎武,都是他们家的先祖。


而顾毓琇读书也是相当争气,13岁就考上了清华学堂、也就是现今清华大学的前身。毕业后,顾毓琇远渡重洋,前往著名的麻省理工学院继续深造,结果仅仅用了三年半、差不多现在读个高中的时间,他就连续拿下麻省理工学院的科学学士、硕士、博士学位,创造了当时麻省理工学院的最快“通关记录”。同时,他也是第一个获得麻省理工学院科学博士学位的中国人。


顾毓琇不光是学位拿得快,专业技术学得也是一点不含糊,他23岁发明了“四次方程通解法”。26岁专研”非线性自动控制”,发明了顾氏变数、顾氏图解法、顾氏定则等一系列由他名字命名的理论。50岁时,他因对自动控制理论的研究,获得了国际上素有电机与电子领域“诺贝尔”奖之誉的“兰姆”金质奖章。

顾毓琇获得IEEE奖章
此外,他还曾在当时的国立浙江大学、国立中央大学、国立清华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麻省理工学院执教,主教的就是电机、电气方面的知识。

精通乐理 艺术领域也拿捏


顾毓琇除了曾担任话剧《琵琶记》的编剧外,在文学艺术领域,他的成就可一点都不比他的“本职”逊色。


首先是写诗作文,顾毓琇有深厚的国学功底,一生发表了散文、小说43篇,作了八千多首诗歌词曲,光出版的诗歌词曲集就有惊人的34部,即便放在职业诗人里,也算“产能”惊人的。


而剧作方面,他也有不少拿得出手的作品。

1922年,顾毓琇在《小说月报》发表现代话剧剧本《孤鸿》,划重点了啊!这可是中国现代话剧史上最早的四幕话剧。1925年,顾毓琇编导的话剧《琵琶记》,由闻一多、梁实秋、冰心等“倾情加盟”,在美国波士顿公演。

1940年,顾毓琇创作的话剧《岳飞》在重庆公演,随后,它又被改编为京剧、汉剧以及各类地方戏,成为了东南地区的“爆款剧”,后来他的《白娘娘》也被搬上了新加坡国家剧院的舞台。

除此之外,顾毓琇还创作过《项羽》、《荆轲》、《苏武》、《西施》等多部历史剧,因戏剧方面成就斐然,他还曾获过巴西人文学院金奖。


而在音乐方面,顾毓琇确认了“黄钟定音”,为许多古乐重新走上舞台奠定了坚实基础。

那啥叫“黄钟定音”呢?这事说来有点话长,首先,咱们古代音乐有“五音十二律”的说法,这“五音十二律”就跟咱们今天音乐上说的“哆来咪发唆”相似,是一切乐音的基础组成,而“黄钟”是其中声调最为宏大响亮的。

学乐器的朋友多半接触过一种叫“校音器”的小玩意,这东西可以用来检验乐器发出的音调是否准确,方便校正。而咱们古代的“校音器”就是一些竹子或是金玉制成的管,叫做律管,根据管子的长短不同,律管可以发出高低不同的标准音。而这些律管里,黄钟律管是最重要的。


然而这种规定律管长度确定音高的办法,也给古乐传承带来了一些不便。原因很简单,咱们国家古代的度量衡不是确定的,有时候长点,有时候短点。

晋代就有这么一个故事,说当时有个音乐家名叫荀勖,在演奏过程中,他发现当朝的黄钟声调高了,和古律不合,音乐怎么听怎么别扭。对比之下,他发现是他们晋朝的一尺比古代的一尺长了四分有余,晋朝人按照过去的记载制作律管,又用这长度不合适的律管校准乐器,那音乐演奏出来,可不跑调跑到太平洋去了吗?从这个故事中,咱们就能看出,确定“黄钟”的标准音高对咱们国家古乐的演奏有多重要。


于是1941年春,顾毓琇凭借他对音乐的扎实理解,运用自己在数学、物理上的丰厚知识,经过精密计算,最终发现黄钟音和西洋自然律中f1音高的频率基本一致,都是348赫兹,也就是每秒震动348次。在他的倡议下,黄钟标准音得到了有效推广,这对于恢复咱们古代音乐的音韵风貌,乃至进一步研究古乐都起到了重要作用。


除此之外,顾毓琇在教育界也绝对算得上“祖师”级的人物,1940年抗战时期,他和一群同仁在重庆沙坪坝青木关创立了国立音乐院,这所学校是中央音乐学院的前身之一。

1945年,日本人投降了,顾毓琇又和一群戏剧家在上海创立了上海戏剧专科学校,相信很多朋友都猜到了,它后来成为了咱们今天熟悉的上海戏剧学院。

另外,在顾毓琇的母校清华大学,他也是清华大学工学院的创始人之一,并创建了清华大学电机系、无线电研究所和航空研究所。


亲身实验 支援前线


顾毓琇的“高光”不仅体现在他中西兼顾、文理皆精的学识上,也体现的他高尚的品格与爱国热情里。


1933年,顾毓琇在母校清华大学担任工学院院长,当时,军队里用的防毒面具主要靠从意大利采购,价格贵就不说了,那防毒面具用的硫化橡胶也不适应咱们国家北方寒冷干燥的天气,动不动就开裂。这样的情况,肯定没法保证前线战士的需要。所以,当时军事委员会北平分会出面委托,请清华师生帮忙研制防毒面具。


防毒面具想要“防毒”,首先需要活性炭来吸附有毒有害气体。顾毓琇的两个兄弟共同合作,用海外华侨捐赠的椰子壳为原料进行试验,最终成功解决了活性炭的问题。

于是,满载着椰子壳的车源源不断地开进了清华园。顾毓琇和学生们随即展开研究,为了适应华北冬天的气候,他们放弃了以纯硫化橡胶为原料,而是因地制宜,将硫化橡胶夹在两块布中间,做成橡皮布,眼口处则用锡箔片压制而成。

为了这个,顾毓琇他们还特地跑了一趟卷烟厂,请教制作香烟铁罐的专家——没错,那时候香烟有不少是罐装的,一罐50根左右,罐子长得跟现在的铁质茶叶罐有点像。

在专家那里,他们拿到了打孔机,为这种防毒面具的大规模生产做足了准备。当时,清华大学的大批青年学生都参与进来,自愿从事相关工作。为了测试他们生产研发的这种防毒面具靠不靠得住,这些学生会戴上制作好的面具,从弥漫着催泪瓦斯的房间里穿过,以确保它们能达到预期的防毒效果。

靠着这样的“拼”劲,清华师生给军事委员会北平分会制作了八千具防毒面具。到了1937年冬天,又给绥远的傅作义将军部制作了一万具,由顾毓琇亲自送到前线。


身处他乡 一心报国


为了防备更加艰辛的时局、保存有生力量,顾毓琇毅然承担起了转移任务。清华大学要转移的物资主要是一些重要图书和珍贵的科学仪器。这些东西分量着实不轻,加起来要二十列火车皮才拉得走。而此时,北平城中的日军特务已经十分猖獗,不知多少双眼睛贪婪地盯着这座饱经沧桑的古城。

顾毓琇
要怎么在不被日本人发觉的前提下,神不知鬼不觉地将它们运出北平呢?这方面,清华大学有个别的地方都没有的优势,它距离火车站相当近。

咱中学课本里学过,咱们国家建成的第一条由中国人自行设计营运的铁路是京张铁路,而这条铁路就有一站,叫清华园站,看这名儿您也能知道它离清华不远。在1960年车站搬迁前,站在清华园气象台的屋顶往东看,就能瞧见京张铁路的火车冒着滚滚浓烟驰骋在铁道上。


有了这个便利,转运计划很快被制定出来。顾毓琇取得了一些朋友的支持帮助,趁着深夜,将装箱的图书仪器秘密运到火车站,车站那边一见箱子过来,立刻开始装车。如此分了两批,图书和仪器们成功到达汉口,并最终得以在抗战烽火中诞生的西南联大里发光发热。


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过大江”后,蒋介石自感大势已去,曾点名要把顾毓琇带到台湾。为了避开国民党反动派,顾毓琇取道香港再次赴美,成为非线性系统自动控制研究的权威人物。

而漂泊异乡的他,并没有忘记大洋彼岸的祖国,晚年,他一有机会就回国交流、讲学。稍有积蓄,就要拿出来办奖学金或捐给慈善事业。

您能想象吗:这位老先生在国内大学以亲友名义设立的奖学金,已经难以计数,身后却没有给子女留下任何物质遗产。顾毓琇常说一句话:生前了俗事,身后少虚名。

作为一位百科全书般的奇才,他的名气的确比同时代许多大家都显得低调,但无论是他学贯中西的渊博才识,还是他赤诚的爱国热情,都是一笔无价的精神财富,历经岁月洗礼,仍然绽放着无法磨灭的璀璨光华。



编辑:亚特

素材来源:网络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稿酬支付需求,请与本公号后台联系。


注:本文及其音频版权归属北京广播电视台,未经授权不得挪作他用


动听天下

长按识别二维码

关注我们!


收听往期更多节目

请点击“阅读原文

+

动听天下
用现在讲述过去,用历史告诉未来。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