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讲透管控和分权的深层逻辑

文摘   2024-11-11 11:34   新疆  

引言

  

今天,我重新整理了人力资源专家郭伟先生的观点,该内容以美的集团的实践为例,揭示了集团管控的本质,阐述了分权管理的逻辑,并探讨了如何通过精细化的组织治理来提升企业的内在竞争力。希望便于大家理解!

什么是组织治理
组织治理这个概念有两种理解。一种包括了公司治理、法人治理和集团管控,既涉及到治理层面,也包括了公司内部的经营管理。另一种则专指集团管控,不包括公司治理和法人治理。我们这里讲的组织治理包含两大块:公司治理或法人治理,以及集团治理或集团管控。这两块以经营层为分界线。

早期的家庭作坊式工厂不涉及公司治理,因为公司治理要解决的是所有者和经营者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问题。这种代理关系源于所有者和经营者的分离。如果没有这种分离,就不存在委托代理关系,也就没有公司治理的问题。治理这个词,英文是govern,直译就是统治。公司治理的概念最早出现在英国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的时期,小说《威尼斯商人》就反映了这种情况。

最初,威尼斯的商人们四处经商,资金不够就需要借贷。这就出现了两种人:一种负责出钱,就成了投资者或股东,也就是所有者;另一种负责经营,就是经营者。经营者四处奔波做生意,赚了钱回来,就按出资比例给大家分红,自己也会分一份。

这就出现了问题。《威尼斯商人》里就讲了借钱还钱的故事,其中一个情节是投资人说,我不要你的钱,我要你身上的肉。这就涉及到几个问题:投资者把钱交给经营者去经营,但他不能确保经营者会不会卷款跑路;经营者则认为,虽然本金是投资者出的,但如果自己不能多得一份,这生意还有什么可做的?所以,利益的边界怎么划分、风险怎么规避,就成了所有者和经营者分离的早期因素。

早期,中外的商人都倾向于熟人经济,不跟陌生人做生意。在中国,潮汕人至今保留着这样的习惯,只要是“圈内人”,上千万的借款都可以不留借据。而借款一方说好了10天还钱,保证一天都不会拖。这是潮汕熟人圈内最基本的信任。但是对圈外人,他们就完全不会这样了。借钱是不可能的,投资倒是可以谈。我有个客户讲了个有趣的故事。他说,他找到一位富商,游说他为自己看好的一个项目投资。富商听了他的介绍,也认为项目不错,愿意投资。但是,由于相互之间缺乏了解,他担心我的这位客户拿到钱挪为他用,因此提出了一个附加条件,他说:这样吧,你做我的女婿,我就给你投资。这当然是个笑话,但面对可能的风险,专业的投/融资机构肯定要有应对之策。

假如我们是一个法人治理机构,这种情况应该怎么处理?首先,这个机构要有几个董事席位,要规定多长时间开一次董事会。还要有共管账户,过程中派驻财务总监进行管理。公司治理本质上是用一套合理合规的机制,建立起经营者和所有者之间的信任关系和规避各自风险。这套机制没建立起来的时候,生意人的确是以家庭联姻的方式取信于人的。当然,对同一件事的看法,因为投资者和经营者所站的角度不同,可能双方所持的态度相左,相互之间无法达成一致。但即便达成了一致,翁婿之间就一定会诚信吗?仍然不乏对簿公堂的案例。所以,联姻并不是一个好的治理方法。

那么,从公司治理的角度,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的利益和风险该怎么规避?二者之间要如何形成有效制衡呢?这就是治理机制的任务了。在晋商时代,外出经商是不允许携带家人的,原因有三:一,生意只跟本县人做,非本县的人绝对不做,不然风险不可规避;二,经商走遍天南海北,不带家人可以集中精力,避免家庭“俗务”缠身;三,家人留下,这个人就不会携款潜逃。当然,现在用这套方法也是无效的,除了人们更加重视亲人之间的陪伴之外,要想“跑路”其实是很容易的。这反映了不同时期有不同的治理手段和方法。

但要想实现规范的法人治理,可以做的事情非常多。其中,国企的法人治理问题尤为复杂。2015年,我们为江中集团做法人治理辅导。这是一家典型的国企,作为国资委的试点项目,时任副总理专门在我们的治理方案上做出过批示。2018年初,国有企业公司治理条例中大量采用了我们的一些案例及其研究成果。

今天,我们讲的是集团公司的治理和管控。公司经营层要实现什么样的治理?经营层有委托代理关系,委托管理代理关系产生的缘由不是所有者和经营者的脱离,而是管理幅度和管理层级的增加,这导致了公司的权力者没有能力和精力覆盖那么大的面,所以必须走授权的道路。

前面讲了组织变革研究的两大命题:一是分工产生的协同问题(怎么分工就怎么协同),二是因授权产生的治理问题。授权为什么会产生治理问题?因为组织层级多了,领导层监督不过来。试想一下,20个人的工作,我们是看得过来的,因此也不需要什么管理层。

早期,任正非就懂得这样的道理,因此并没有设置管理层,而是让所有的员工直接向他汇报。但组织规模一旦变大,不要说十几万人的规模,就是在几百人的情况下,就已经难以监督了。这时,就需要有中层干部帮助我们实现逐层/级管理。有了中层干部,高层领导管中层,中层干部管基层,所起到的是承上启下的作用,因此需要高层授权——为中层干部授什么权?对基层员工的考核权、评价权,以及工作委派权。中层干部在行权的时候,是不是按照上层的授权来委派工作、考察并提拔人员、招聘人员呢?可能会走形,因此需要解决管理的一致性问题,这也是集团管控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其中并没有利益之争,但涉及上层的战略思想、管理标准,即通过什么样的手段和方法能够在公司各层级的领导当中得到有效地贯彻实施。

组织治理到集团管控

组织治理到集团管控,这个过程涉及到的是如何在一个大集团里,让不同的业务单元和分支机构能够协调一致地工作。集团管控的核心目标是“做大价值”,也就是通过有效的管理,让集团的整体价值最大化。


集团管控主要解决的是集团对下属单位的权责问题,这包括六个方面:
1. 上级对下级的管控方式;
2. 各级的管理职责和权限;
3. 管理架构、岗位设置和职责描述;
4. 具体事务的管控流程;
5. 信息交流机制;
6. 统一的理念、方针、原则、政策。

集团管控就是在多层级的情况下,通过授权,实现组织内部上下管理的一致性。它的主体包括总部、管理部门、各业务部门和业务单元,目的是维护投资者的利益,实现效益最大化和持续发展。

公司治理和集团管控之间有一个交界面。作为总裁,既要受到投资者的监督,代表投资者利益,又要将使命和要求传递给各级管理人员,这是一个层层传递的过程。集团管控的核心问题体现在总部的职能如何发挥,以及总部如何为下级授权的问题上。

传统的集团管控治理有三种模式:运营管控型、战略管控型、投资管控型。这三种模式的管理程度不同,投资管控型管得最少,运营管控型管得最多。但现实中,很多公司的管理模式都是综合型的,只是有所偏向。

投资管控型的核心任务是做投资者的看护人,确保经营者能够拿着投资者的钱,把利益放大并实现保值增值。它主要管的是《公司法》规定的11条,包括资源管控、人资管控和风险管控。

战略管控型则在财务管控型的基础上,还要管战略和价值。它规定了投资的赛道和方向,并且要把最后的价值评价和价值分配权牢牢抓在手里。

运营管控型则更进一步,除了财务和战略管控之外,还要管具体业务、产品、定价、市场、客户和生产等。

选择哪种管控模式,通常取决于公司的业务性质。有的公司可能适用于运营管控型,有的则可能适用于投资管控型或战略管控型。重要的是要确保管理模式与下属业务板块的性质相匹配,并且与具体的管理线条相匹配。

在实际操作中,集团管控的模式可能会根据管理体系的成熟度、团队的能力、文化氛围及领导风格等因素进行调整。比如,有的公司可能因为管理团队的成熟,会将一些权力下放给总经理。有的公司则可能因为发现下属公司频频出问题,而决定收回一些权力,比如招聘权。

总的来说,集团管控的模式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灵活调整。重要的是要确保管理的线条不突兀,确保每一项管理措施都能有效地执行。

如何有效地实现分权管理

集团治理管控的传统模式主要体现在分权体系上。也就是说,如何有效地实现分权管理,是公司治理的核心。这种模式也被称为分权手册,它规定了权力应该下放到哪些层级,这与组织的架构、流程和协同方式有很大关系。通过一张授权表,可以把公司每一层级拥有的权利和责任明确、具体地界定出来,实现有效管理。


很多公司的业务规模已经达到几百亿、上千亿,即使权责表不够清晰,似乎也没有影响组织运行。这个问题的关键在于,公司实行的是明规则还是潜规则。


无论运行什么样的规则,对于新的高管来说,如果不能明确自己的权责范围,不知道要对哪些事负责,只能依靠猜测,那么工作就会变得很辛苦。新上任时,在不了解情况的情况下,多请示、多汇报是没问题的。但时间长了,老板也会感到不耐烦。如果事事都需要老板定夺,那么设置高管就失去了意义。如果权责边界不清晰,高管做了不该做的决策,不符合老板的心意,处境也会变得很艰难。这种扯皮现象经常发生,要避免这种情况,首先就是要把权责划分清楚。即使权责边界不够合理,也能大大提升组织的效率。比如,交通规则规定右侧通行,红灯停、绿灯行,这些规则的建立提高了整个交通的效率。


曾经有一个国家早期实行的是英联邦的行车规则,车辆靠左行驶。后来,他们又采用了美国的体系,将车辆改为靠右行驶。这个交通规则本身并无对错,问题出在“变更”环节。所以,在改变交通规则的起初几天,马路上发生了大量的交通事故。如果没有红绿灯和明确的通行要求,路面肯定会乱成一锅粥。因此,不能形成规则的情况下,整体效率是最低的。分权手册的第一件事就是解决效率问题。


集团根据不同公司的成熟度和产业特点,为他们把各种事项的审批手续都明确了下来。这样,工作效率自然会高。分权手册的第二个作用才是解决合理问题。至于具体问题是否合理,我们在磨合的过程中可以随时调整。分权手册运行一段时间以后还要更新,有的是各层级的负责人调整之后,根据需要做更新;有的是每隔三五年重新梳理一次。


各位不妨对自己的公司展开自查,看看分权手册是不是已经很清晰了?有没有定期更新、调整和优化的机制?分权手册做完之后,谁也不会天天翻看,按照上面的规定一次又一次地审视自己的权责在哪里。但是在管理的过程中,所有人的脑海里都会有授权管理的概念。也就是说,分权手册不过是把管理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一些约定俗成、最有效率的边界落实到了分权手册之上。


以分权为核心构建起来的管控体系从理论层面应该做到分权合理、控制适度,但是在具体操作的时候,所谓的“合理”和“适度”是什么?怎样实现合理和适度?其实,其标准是唯一的,即让双方都感觉到舒适,至少不能让双方感觉到一种极度的不适。但我们所面临的实际情况是,当集团公司感觉到了极度舒适,子公司的感受就肯定是极度的不舒适。反之,子公司舒服了,集团就肯定是不舒服的。从授权本身来看,双方在这个过程中都没有太多的合理性。


以中国几千年延伸下来的传统经验看,干部向下管一级的原则就是规律。什么是向下管一级?就是中央管省部级,省部级管地市级,地市级管县处级……公司里,第一层级的领导要向下一级管理。有的公司是下管一级再加一级,就是集团不仅管理二级公司的班子成员,还要向下,管理三级公司的总经理。


分权合理就是管控适度,要把其中基本的逻辑和理论梳理清楚。

比如,财务要怎样授权?我们看一个关于投资权的案例。很多公司对投资权的界定只有一个数字的维度。比如,某厂规定,50万及以上的投资需要集团审批,结果,采购一批60万的原材料也要上报集团。结果,因为审批流程的问题,工厂只能停工待料。因为这样的原因,集团把这个额度上调为200万,结果某一天发现,一个子公司给三四级公司投了200万。这显然是失控的,但是他并不违规,因为200万元以内,这个子公司是有权力决定的。通过这个案例我们会发现,在投资方面,一定要有一个二维权力的划分:一是数额、二是类别。


投资分为几种类型,目前最少可以分为四大类。第一类是战略投资,即投资于不同的赛道和不同的业务类型。在这个领域,每投出一分钱都要经过集团审批,不能自己投自己的分/子公司,否则就相当于投了一个与业务不相关的赛道。第二类是经营性投资,即在既有的业务领域扩大再生产,投的是原材料、生产线的运行和维护。我们认为,在大修方面可以放得很宽,比如化工厂做一次大修就得500万,那么至少要给到厂家500万的审批权,无需向总部申报。


投资至少要分成这两大类,还有一些公司分得更细一些,于是就有了后面两类。第三类是策略性投资,是公司在孵化新业务的过程中为复制商业模式投入资金,目的是迅速把业务拓展起来。


比如,设立区域销售部就属于拓展策略性投资,因为需要投资建设。我曾经在企业负责过销售,当时就面临着这个情况。我们要在很多城市开设销售网点,因此案头堆满了请示、汇报,大家要装修、要租房、要买车,都要投钱。这时,要明确销售老总的权力,因为这既不是战略投资,也不是经营投资。


第四类是财务性投资,是以获取投资收益为目标的投资。我们通常不主张一般公司做财务投资——企业有钱,为什么不投给自己,而是投给别人的产业呢?说明自己的产业不挣钱。自己的产业都不看好,为什么还要经营?不如尽早把它卖掉,再去投别的产业。财务投资对企业家而言是一个悖论,但有的企业做得很好。


一位企业家曾经告诉我,凡事不能一概而论,因为在他的企业里,财务型投资的收益比经营性收益大,这是超出一般规律的。著名养殖企业温氏了出现过这种情况。温氏上市时,第一次融资大概有200多亿,之后没多久就发通告邀请了诸多基金公司来提报理财方案,想把发行股票募得的资金放到理财公司,以期实现进一步的增值。这不就是财务投资吗?这种做法是否合理?我们知道,温氏的发展是不需要投资的,它自身的业务发展势头强劲,资金滚动得非常好。那他们为什么要上市?当时我们的确问过温氏这个问题,他们的回答是,为了提升高管团队待遇、打开公司未来的品牌和知名度等。因此,在自身发展良好,不需要资金支持的情况下,很多公司把多余的钱做一些财务类的投资,确实无可厚非。


总体来说,财务投资的管辖权至少分为这四大投资类别,企业要采取什么样的分权方式,与其管理模式息息相关。所以,我们千万不要以为,分权手册仅仅是层层授权,其背后的逻辑是怎样管理公司。


管理模式不清晰,权力一定是分不清的,所以才强调了分权合理、管控适度。

权力一旦分下来,一定要管控适度。


刚才的例子谈到了500万元以下的经营性投资权,要不要授予化工厂的厂长?要不要监督他、制衡他?管理投资权的过程中,一定要做好相应的流程和信息披露,这就是我们强调的,权力要下去、信息要上来,是在“玻璃罩”里行使权力。要实行有效的分权,核心不在于权责边界的划分,而是在于信息的透明。


所以说,管理投资的权限至少包含了知情权、建议权、审核权和决策权。分权最核心的部分是能够有效支撑公司的规模扩张和发展。一家公司不论只有一两千人还是拥有一两万人,如果不能有效分权,所有的决策只能集中于管理层,甚至只集中于三五个人,公司就很难发展壮大。我们经常讲,有的总裁习惯把副总当秘书,就是出于这样的原因。总裁天天在晨会上给副总裁分派任务,副总裁们再向下分派,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组织还怎么发展壮大呢?


我们看一下美的的业务发展情况。美的在1968~1979年间属于直线型组织,这与1980~1996年的华为是高度一致。1997~2000年,美的开始实行事业部制,2001~2004年又形成了非相关多元化的事业部制的变种。到了2015年,美的“再造新商业时代”,方才构建起了矩阵型和平台型组织。1996~1997年,专家教授团队,为华为起草了“基本法”,几易其稿,任正非都不满意,提出不能再闭门造车,所以带领大家到欧洲、美国考察了包括IBM、GE等巨头在内的一批企业。大家考察归来,对各国际巨头的优势做了总结提炼,尤其推崇GE的分权制事业部体系,所以编写了一套分权体系方案,结果又遭到了任正非的否决。他说,说华为永远不会做事业部制。其实这套方案是非常不错的,而且恰恰与美的业务需求和特点相契合,所以后来美的何享健采纳这套方案。1997~2000年间,美的因实行事业部制,获得了大规模的快速发展。


当年,美的的分权手册可谓“极度分权的事业部制”的关键机制,它不是简单的分权,而是有六大机制与之配套。


第一,基于职业化契约的治理机制。与华为“基本法”一样,美的也有自己对事业的追求、使命、愿景的描述,大家在契约的基础之上,共同形成相应的治理机制,定期汇报、审核,实现集团对下属各个事业部的战略管控。

第二,基于内部产业链协同的运营机制,共同建立并运行产业链的能力中心。

第三,高绩效导向的利益分配机制。其核心是各个事业部共同的业绩均分以后,超额部分也共同分享。这种利益的分配机制极大地激励了所有美的人。

第四,不断变革创新的组织机制。

第五,开放包容的用人机制。谁能够做出高业绩,就用谁,大家的目标都很一致。

,玻璃箱式控制的分权机制。行权的所有信息和过程都要汇报、报备,公司该了解的信息要全面、透明。比如,事业部不能未经批准就任命一个副总。明明是裙带关系,还要装作公开对社会招聘——事业部行使权力是集团允许的,但这个权力必须被装在玻璃箱里,必须是公开透明的。


以上就是美的的授权系统。


因为事业部制逐渐难以匹配未来的发展的形势,从2015年开始,美的从分权建立的事业部制向平台回归,其核心是去中心化、去权威化、去科层化。


其中的逻辑很简单:谁在谋划未来?事业部一层、业务板块一层、BU一层,都不可能谋划未来,只能是集团。是集团牵引做大价值,而下边的业务单元则是为做强产业而存在的,二者使命不同。在这个过程中,人力资源做的是什么?员工任职资格、干部管理的认证、培训,以及商学院授课,等等。美的的人力总监说,他每年只做两件事:招新工人和给新工人培训。


这里面存在两个原因,其一,美的员工的月流动率是8%,这就意味着,美的的新员工每年都得轮换一遍。当然,这也与当时社会上存在大量的农民工有关。其二,他告诉我,各事业部经营业绩的压力都很大,没有人愿意花力气去培养人,反而用新人的效率是最高的。尤其是在广东地区,工作两三年的熟练工人轻易就流失了,留下来的,就得给他们涨工资。


其实,从人力资源的角度看,我们是非常希望留住老员工的,他们能够帮助我们解决质量、技术和传承的问题。但是站在事业部经营者的角度,这样做的成本过高,因此只能以最简单的方式——刷掉一批,再招一批。新人技能不行怎么办?交给人资部门去培训。在这种情况下,事业部怎么可能有培养后备梯队、做创新、做研发的动力呢?所以,这个问题不仅是美的的问题,也是很多公司共同面对的问题。


2015年以前,美的在商战中所向披靡,其狼性特征不亚于华为。但在面向未来从卓越运营型组织向创新型组织转型的情况下,组织结构必须做出改变,必须发育平台能力。平台能力怎么发育?美的的做法很值得借鉴。它采取了渐进式的平台建设方案,拓展增量、容纳存量。


美的最早提出了“798架构”,即7大平台、8大职能和9大事业部。2016年,这一数字发展成为10 -11 -12。不论数量怎样变化,其逻辑是不变的。美的构建起来的能力复用平台有哪些?面向增量的国际化业务有安得智联、电商、客服功能型共享、机器人功能型共享、金融中心功能型共享、财务采购功能型共享、中央研究院、智慧家居,等等。美云智数是面向增量的,同时兼具共享功能型和经营型的能力平台,是面向未来业务的先驱。


美云智数有两大特点。

第一,不影响当期业务,事业部的产品设计、生产和销售都不会因它而动。有的公司从建平台开始,就把销售统一起来,结果内部一片混乱,当期的业绩就会出现问题。美云智数是用增量的方式为将来逐步发展存量,是通过服务加分项来构建这个平台的。比如当海外市场体系发展到足够强的时候,可以顺理成章地把国内各个事业部的销售平台一一移植过去。


第二、美云智数平台面向未来,当它形成了一定规模,具备了一定能力之后,可以反向整合存量,这样就为自己创造了巨大的空间。这种模式会不会造成资源浪费?老的销售人员还在,再建一个市场部,是否等同于重复性投入?美云数智并不是这样的逻辑。因为新建的平台不是摆件,自身都是带着业务从小到大成长起来的。


比如,有的公司只有销售部没有事业部,只有Sales没有Marketing,就在平台上面先建起Marketing来扩大销售线索,扩大成单率,再逐步整合Sales队伍。这是第一个平台建设部分。在职能部分,美云智数通过IT供应系统,逐步把内部管理事务做出相应整合,形成了共享服务的概念,并逐步把面向未来研发的业务收上来,建立中央研究院。中央研究院研究的是5年以后的产品,下边研究的是最近3年的产品。3年以后,中央研究院的能力发展起来,可以逐步把销售、事业部的人和功能,以及研发力量整合到一起,这时,中央研究院就建成了。中央研究院还没有建立起来就去整合内部事务,一定会矛盾重重。所以,发展增量再消耗存量才是变革之道。如果只是在存量当中做变革,冲突就在所难免。我很欣赏方洪波同志的“渐变”式变革,而且是在发展当中推动变革的,可谓有板有眼、井然有序。


最近几年,美的又在低调整合最令人头疼的销售平台。销售平台整合从哪里着手?首先要从大客户开始,只有把大客户整合起来,才不会伤筋动骨。而且,大客户有很多共享的事业部,整合起来效率更高。所以,美的首先是做好客户资源、客户信息、客户服务的增量,为事业部提供服务和赋能,然后把产品经理的功能整合进来,最后再把客户经理整合在一起,销售平台的整合就顺理成章了。这个过程,最忌讳一刀切,不能直接把各个事业部的销售团队硬性聚集到一起。解决不好组织的协同机制和底层的逻辑,就只能是名义上的整合,事实上还是一盘散沙。无非是换个分管领导,本质上不会发生任何变化。

从分权转向效能

从2010年开始,我们发现组织的管理模式开始从分权型向效能型转变。以前,公司的业务主要靠下属的分支机构来推动,但现在情况变了。分支机构虽然重要,但面向未来的创新能力不足。同时,很多企业开始学习美军的作战方式,利用数字化手段进行市场推广,实现精准营销。这样一来,平台的作用就变得越来越重要。

过去,组织的架构往往是小总部、大业务,力求把总部做小,把业务分支做大。但现在,趋势反过来了,大家都在追求大平台和小前端。前端变成了侦察兵,而打击力量都集中在平台上。这意味着前端要变得更轻巧。未来,美的的核心能力可能不在事业部,而是在美云智数,它能让美的实现管理的数字化和场景的智慧化。中央研究院负责未来多年的产品研发,采购掌控原材料,实现融资、机器人、智能化生产、电商国际化。这些赋能单元将成为公司的核心力量。因此,任何产品的事业部都可能实现一体化,比如厨房一体化服务打包在一起,就是一个智慧家居。

这种战略和组织一体化的运行,需要组织变革来支撑。如果不支持这种变革,集团战略就难以实现。美的的战略方向一定是智能家居,而随着组织的变革,公司的治理方式也开始走向矩阵式的平台型组织。美的会把核心能力配置在平台上,而不是放在作战的前端。这种配置方式逐渐取代了原来的分权式管控,效能型的管理方式就应运而生了。

最好的协同方式是让组织中的所有单元都成为利润中心,而不是成本中心。总部平台用管理利润中心的方法做好六件事:战略牵引、风险管控、资源配置、能力培育、共享服务和效能评价。其他工作,由各单元自主解决。平台和总部不是一回事,平台上的管控单元相似,而总部平台上还有很多的利润中心属于赋能单元。从分权型管控走向效能型管控,集团层面未来的管控方式是制定游戏规则、标准,在统一的游戏规则之下,大家才能“愉快地玩耍”。

职能分权型的管控模式中存在审批、审核,而效能型管控模式之下称为定战略、定规则、做评价。

审核的逻辑就是“管”,管的书面意义是“使之闭塞为堵,使之通行为疏”。因此,管就相当于上下水管路,一旦不能流通,给排水就无法实现。如果我们想让水流的通过率更高一些,第一要排除堵塞的情况,第二还可以把管径加大。

自古以来,中国朝野上下,各种经济型组织的管理方式都是如此,一不小心就会形成“一收就死、一放就乱”的局面。

比如,中央放权以后,在一段时间以内,地方经济会蓬勃向上,但同时,各种乱象也会涌现。反之,治理的各个方面的问题都能得到解决,但是经济就会下行。

为什么我们一直处在这样的循环当中呢?其本质是模式没有发生大的改变,尤其集团组织的管理,也缺乏疏堵能力。

怎么解决?核心是改变管理模式,而改变管理模式则要“理”。什么是理?理者,顺玉之纹而剖析。一块璞玉不论什么形状,匠人们都能够根据规律把它雕琢成器。比如,一块玉上面有一个小黑点,从一般人的角度看,它就是一个废品,但大师却能把它雕琢成一匹白马,背上停着一只苍蝇。这种匠心设计,可以把成本只有几万块的璞玉以几千万元的价格卖出去,如此就可以变“废”为宝。所以,顺玉之纹而剖析,是根据公司的特点、现任管理者的特点、班子成员的特点、公司业务等情况,对公司进行有效的管理,让公司的价值最大化。这就是效能管理的“理”。而职能梳理的关键则是定规则、构建管理的边界和体系。

组织效能的三大影响


组织效能的三大影响因素包括领导干部、员工和企业文化。这三个方面都是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

1. 干部与领导力
干部这个词最早来自法语,本意是骨骼,后来指团队中的骨干成员。不管是不是管理者,只要是个中坚力量,就可以被称为干部。现在,干部这个词有了三层含义:一是骨干成员,二是与工人、农民身份相对应的身份,三是专门指代领导干部。

领导干部的基本职责是完成业绩和带好团队。简单来说,就是把事管好和把人管好。美国库泽斯和波斯纳在《领导力》一书中提出了卓越领导的五种行为:以身作则、共启愿景、挑战现状、使众人行、激励人心。这些行为其实都是从干部的基本任务中分解出来的。

领导干部要承担多种角色,包括理想主义者、方针制定者、计划者、执行者等。领导力的核心是影响力,而企业家最看重的是干部的责任担当。只要不是出于私心,做错了也没关系。他们最怕的是不作为和出了问题推诿塞责。

领导干部还要能够带好团队,成为组织和团体的象征,成为赏罚权限的执行和控制者。他们还要成为公司的对外代表,举手投足间,能够获得尊重。领导干部不能推过、揽功,不能把团队的业绩都算到自己头上。最容易遭到鄙视的就是那种跟下属抢功劳的干部。反之,最受人尊敬的,自然就是那些在业绩面前勇于把下属推到前台的领导。

2. 组织变革中的文化管理
为什么要做文化管理?文化管理的目的和意义是什么?约翰•科特教授的研究发现,重视企业文化的公司在经营业绩、员工增长、股权以及公司的估值、公司的净收入等方面都存在明显的差距。换句话说,文化管理是有价值的,文化管理对业务管理也存在推动力。

文化对业绩的增长是有效的。文化就是人们用什么样的方式去做事、生活和工作。在企业中,文化就是要在企业家、管理团队乃至普通员工之间,形成统一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模式。

文化有两种:一种是积淀文化或继承文化,另一种是秩序文化或规范文化。积淀文化是自然形成的,而秩序文化是领导层群体让一群人共同体现出符合他们期望的行为方式和思维方式。秩序文化或规范文化一定要建立在积淀文化的基础之上。

文化建设的目的是改变行为,实现组织目标。文化建设要回到行为的来龙去脉上,从理念层面和制度层面着手,改变人的行为。文化建设的目的是让公司的行事效率大大提高,总归是有利可图的。

3. 持续稳定的人才供给
以评价、发展、激励、岗位编制标准等一系列方式实现人才的培养,其实与干部管理有异曲同工之处。人才培养最终是按照比赛的方式来进行的——总会有人脱颖而出。人才成长的主体是员工本人,如果员工本人拒绝成长,企业也无能为力。所以,企业能做的只有两件事:一,制定游戏规则,让员工在工作的过程中逐步成长;二,选拔,把一些好的苗子筛选出来,通过一些措施和方法给予他们一定的资源,加速他们的成长。

三星构建人才供给和人才发展的十大要点包括:人才理念、明确责任、保障供给、明确发展、鼓励流动、后备培养、定量淘汰、注重培训、人才关怀、建立关键人才池。这些都是一些“老招术”,但做到了,就是卓越的企业。

总结

构建组织系统不是一步接一步的线性任务,而是一系列相互关联、相互支持的行动。要打造强大的组织能力,我们需要稳扎稳打,一步一个脚印。


我们最终比拼的不是谁做得最完美,而是谁做得比对方好。在战略上,如果大家的差异不大,行业的方向也都差不多。那么,未来的竞争将可能更多依赖于组织内部的硬实力——组织能力。我的组织能力不需要比你强很多,只要稍微强一点,我的胜算就会大大增加。


对于上市公司来说,一定要学会两条腿走路:一是自我发展,二是并购。并购不仅仅是收购,它是一种资本运作。我的一个客户上市9年了,却没有做过一次增发。我向券商朋友提到这件事,他们都很惊讶,会问这是哪家公司,它上市的目的是什么?上市公司要学会利用资本市场,否则新产品的开发就会受阻,企业的发展也会受到影响。


未来,全球的趋势都是如此,有才华的人有了好创意或产品,就会去创业。大多数创业公司最终不是通过上市退出,而是被大公司收购。中国也会形成这样的有效循环。有创新精神的人不会满足于在一个组织里拿“死工资”,而那些甘于拿“死工资”的人,往往不是最优秀的人才。当然,不是所有创业公司都能上市,但一旦上市,就必须学会两条腿走路,充分利用自己的平台价值,这也是组织能力的体现。


要发展资本运作的组织能力,我们需要运用组织内的一切手段和方法,汇聚组织能力的四个等级:资源、生存、竞争和自我更新。首先,我们要获取资源,然后是生存和竞争的能力,最后是自我更新的能力。组织能力关乎学习、创新和更新意识,我们要先把生存能力和竞争能力打造出来,这样才能在未来拥有自我更新的能力。


组织能力的最终目的是能够持续获胜,简单来说,就是能打胜仗、持续打胜仗。我们要利用一切手段和方法,发挥自己的优势。

[ END]

学习更多经营管理知识
👇欢迎扫码加入交流群👇
备注:请务必注明你的公司、姓名、职务

📖

关注我们


MBB专注于全品类咨询培训服务
部分服务内容如下:
  • 战略咨询:帮助客户公司制定长远的商业战略,包括市场进入策略、增长战略、产品战略、运营战略等。
  • 市场研究:分析市场趋势、消费者行为和竞争对手情况。
  • 组织结构优化:设计高效的组织架构和管理流程。
  • 人力资源咨询:包括招聘策略、绩效管理、薪酬福利设计、激励机制等。
  • 财务管理咨询:提供财务规划、预算管理、风险控制等服务。
  • 数字化转型:协助企业实施数字化解决方案,提升运营效率。
  • 供应链管理:优化采购、生产、物流等供应链流程。
  • 客户关系管理(CRM):提供客户服务、客户体验优化和客户忠诚度提升策略。
  • 项目管理:协助企业在项目规划、执行和监控方面提供专业指导。
  • 风险管理:帮助企业识别、评估和控制潜在风险。
  • 合规性咨询:确保企业运营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
  • 兼并与收购(M&A):提供并购策略、尽职调查和交易支持。
  • 业务流程外包(BPO):提供非核心业务流程的外包服务。
  • 企业社会责任(CSR):帮助企业制定和实施社会责任策略。
  • 创新咨询:协助企业建立创新体系,推动产品和服务的创新。
  • 行业解决方案:针对特定行业提供定制化的咨询服务。

全品类咨询服务平台通过整合不同领域的专家资源,为客户提供综合性的解决方案,帮助客户应对复杂的商业挑战。

另外还提供各类公开课:
提供战略解码、战略定位、爆品打造、向华为学增长、阿米巴经营、财务管理与税务筹划、新商业模式设计、股权激励、薪酬绩效体系设计与优化、新领导力、品类战略、全域营销等公开课。

欢迎垂询:公开课、内训、咨询

同时提供:各行业专属模板,可私人订制,拿来就能用

年度经营计划模板

商业模式画布模板

品牌定位心智报告模板

企业战略规划模板

企业市场营销模板

企业管理模板

企业内部控制与预算管理模板

企业绩效管理模板

企业薪酬体系模板

企业用工风险管理模板

企业股权结构设计与激励模板

企业顶层设计模板

集团管控模板

企业数字化转型模板

企业战略解码模板

企业供应链管理模板

MBB一点通
17年战略咨询经验,洞察行业趋势,提供深度分析。关注我,和30万读者一起成长。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