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今天,我重新整理了人力资源专家郭伟先生的观点,该内容以美的集团的实践为例,揭示了集团管控的本质,阐述了分权管理的逻辑,并探讨了如何通过精细化的组织治理来提升企业的内在竞争力。希望便于大家理解!
组织治理到集团管控,这个过程涉及到的是如何在一个大集团里,让不同的业务单元和分支机构能够协调一致地工作。集团管控的核心目标是“做大价值”,也就是通过有效的管理,让集团的整体价值最大化。
如何有效地实现分权管理
集团治理管控的传统模式主要体现在分权体系上。也就是说,如何有效地实现分权管理,是公司治理的核心。这种模式也被称为分权手册,它规定了权力应该下放到哪些层级,这与组织的架构、流程和协同方式有很大关系。通过一张授权表,可以把公司每一层级拥有的权利和责任明确、具体地界定出来,实现有效管理。
很多公司的业务规模已经达到几百亿、上千亿,即使权责表不够清晰,似乎也没有影响组织运行。这个问题的关键在于,公司实行的是明规则还是潜规则。
无论运行什么样的规则,对于新的高管来说,如果不能明确自己的权责范围,不知道要对哪些事负责,只能依靠猜测,那么工作就会变得很辛苦。新上任时,在不了解情况的情况下,多请示、多汇报是没问题的。但时间长了,老板也会感到不耐烦。如果事事都需要老板定夺,那么设置高管就失去了意义。如果权责边界不清晰,高管做了不该做的决策,不符合老板的心意,处境也会变得很艰难。这种扯皮现象经常发生,要避免这种情况,首先就是要把权责划分清楚。即使权责边界不够合理,也能大大提升组织的效率。比如,交通规则规定右侧通行,红灯停、绿灯行,这些规则的建立提高了整个交通的效率。
曾经有一个国家早期实行的是英联邦的行车规则,车辆靠左行驶。后来,他们又采用了美国的体系,将车辆改为靠右行驶。这个交通规则本身并无对错,问题出在“变更”环节。所以,在改变交通规则的起初几天,马路上发生了大量的交通事故。如果没有红绿灯和明确的通行要求,路面肯定会乱成一锅粥。因此,不能形成规则的情况下,整体效率是最低的。分权手册的第一件事就是解决效率问题。
集团根据不同公司的成熟度和产业特点,为他们把各种事项的审批手续都明确了下来。这样,工作效率自然会高。分权手册的第二个作用才是解决合理问题。至于具体问题是否合理,我们在磨合的过程中可以随时调整。分权手册运行一段时间以后还要更新,有的是各层级的负责人调整之后,根据需要做更新;有的是每隔三五年重新梳理一次。
各位不妨对自己的公司展开自查,看看分权手册是不是已经很清晰了?有没有定期更新、调整和优化的机制?分权手册做完之后,谁也不会天天翻看,按照上面的规定一次又一次地审视自己的权责在哪里。但是在管理的过程中,所有人的脑海里都会有授权管理的概念。也就是说,分权手册不过是把管理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一些约定俗成、最有效率的边界落实到了分权手册之上。
以分权为核心构建起来的管控体系从理论层面应该做到分权合理、控制适度,但是在具体操作的时候,所谓的“合理”和“适度”是什么?怎样实现合理和适度?其实,其标准是唯一的,即让双方都感觉到舒适,至少不能让双方感觉到一种极度的不适。但我们所面临的实际情况是,当集团公司感觉到了极度舒适,子公司的感受就肯定是极度的不舒适。反之,子公司舒服了,集团就肯定是不舒服的。从授权本身来看,双方在这个过程中都没有太多的合理性。
以中国几千年延伸下来的传统经验看,干部向下管一级的原则就是规律。什么是向下管一级?就是中央管省部级,省部级管地市级,地市级管县处级……公司里,第一层级的领导要向下一级管理。有的公司是下管一级再加一级,就是集团不仅管理二级公司的班子成员,还要向下,管理三级公司的总经理。
分权合理就是管控适度,要把其中基本的逻辑和理论梳理清楚。
比如,财务要怎样授权?我们看一个关于投资权的案例。很多公司对投资权的界定只有一个数字的维度。比如,某厂规定,50万及以上的投资需要集团审批,结果,采购一批60万的原材料也要上报集团。结果,因为审批流程的问题,工厂只能停工待料。因为这样的原因,集团把这个额度上调为200万,结果某一天发现,一个子公司给三四级公司投了200万。这显然是失控的,但是他并不违规,因为200万元以内,这个子公司是有权力决定的。通过这个案例我们会发现,在投资方面,一定要有一个二维权力的划分:一是数额、二是类别。
投资分为几种类型,目前最少可以分为四大类。第一类是战略投资,即投资于不同的赛道和不同的业务类型。在这个领域,每投出一分钱都要经过集团审批,不能自己投自己的分/子公司,否则就相当于投了一个与业务不相关的赛道。第二类是经营性投资,即在既有的业务领域扩大再生产,投的是原材料、生产线的运行和维护。我们认为,在大修方面可以放得很宽,比如化工厂做一次大修就得500万,那么至少要给到厂家500万的审批权,无需向总部申报。
投资至少要分成这两大类,还有一些公司分得更细一些,于是就有了后面两类。第三类是策略性投资,是公司在孵化新业务的过程中为复制商业模式投入资金,目的是迅速把业务拓展起来。
比如,设立区域销售部就属于拓展策略性投资,因为需要投资建设。我曾经在企业负责过销售,当时就面临着这个情况。我们要在很多城市开设销售网点,因此案头堆满了请示、汇报,大家要装修、要租房、要买车,都要投钱。这时,要明确销售老总的权力,因为这既不是战略投资,也不是经营投资。
第四类是财务性投资,是以获取投资收益为目标的投资。我们通常不主张一般公司做财务投资——企业有钱,为什么不投给自己,而是投给别人的产业呢?说明自己的产业不挣钱。自己的产业都不看好,为什么还要经营?不如尽早把它卖掉,再去投别的产业。财务投资对企业家而言是一个悖论,但有的企业做得很好。
一位企业家曾经告诉我,凡事不能一概而论,因为在他的企业里,财务型投资的收益比经营性收益大,这是超出一般规律的。著名养殖企业温氏了出现过这种情况。温氏上市时,第一次融资大概有200多亿,之后没多久就发通告邀请了诸多基金公司来提报理财方案,想把发行股票募得的资金放到理财公司,以期实现进一步的增值。这不就是财务投资吗?这种做法是否合理?我们知道,温氏的发展是不需要投资的,它自身的业务发展势头强劲,资金滚动得非常好。那他们为什么要上市?当时我们的确问过温氏这个问题,他们的回答是,为了提升高管团队待遇、打开公司未来的品牌和知名度等。因此,在自身发展良好,不需要资金支持的情况下,很多公司把多余的钱做一些财务类的投资,确实无可厚非。
总体来说,财务投资的管辖权至少分为这四大投资类别,企业要采取什么样的分权方式,与其管理模式息息相关。所以,我们千万不要以为,分权手册仅仅是层层授权,其背后的逻辑是怎样管理公司。
管理模式不清晰,权力一定是分不清的,所以才强调了分权合理、管控适度。
权力一旦分下来,一定要管控适度。
刚才的例子谈到了500万元以下的经营性投资权,要不要授予化工厂的厂长?要不要监督他、制衡他?管理投资权的过程中,一定要做好相应的流程和信息披露,这就是我们强调的,权力要下去、信息要上来,是在“玻璃罩”里行使权力。要实行有效的分权,核心不在于权责边界的划分,而是在于信息的透明。
所以说,管理投资的权限至少包含了知情权、建议权、审核权和决策权。分权最核心的部分是能够有效支撑公司的规模扩张和发展。一家公司不论只有一两千人还是拥有一两万人,如果不能有效分权,所有的决策只能集中于管理层,甚至只集中于三五个人,公司就很难发展壮大。我们经常讲,有的总裁习惯把副总当秘书,就是出于这样的原因。总裁天天在晨会上给副总裁分派任务,副总裁们再向下分派,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组织还怎么发展壮大呢?
我们看一下美的的业务发展情况。美的在1968~1979年间属于直线型组织,这与1980~1996年的华为是高度一致。1997~2000年,美的开始实行事业部制,2001~2004年又形成了非相关多元化的事业部制的变种。到了2015年,美的“再造新商业时代”,方才构建起了矩阵型和平台型组织。1996~1997年,专家教授团队,为华为起草了“基本法”,几易其稿,任正非都不满意,提出不能再闭门造车,所以带领大家到欧洲、美国考察了包括IBM、GE等巨头在内的一批企业。大家考察归来,对各国际巨头的优势做了总结提炼,尤其推崇GE的分权制事业部体系,所以编写了一套分权体系方案,结果又遭到了任正非的否决。他说,说华为永远不会做事业部制。其实这套方案是非常不错的,而且恰恰与美的业务需求和特点相契合,所以后来美的何享健采纳这套方案。1997~2000年间,美的因实行事业部制,获得了大规模的快速发展。
当年,美的的分权手册可谓“极度分权的事业部制”的关键机制,它不是简单的分权,而是有六大机制与之配套。
第一,基于职业化契约的治理机制。与华为“基本法”一样,美的也有自己对事业的追求、使命、愿景的描述,大家在契约的基础之上,共同形成相应的治理机制,定期汇报、审核,实现集团对下属各个事业部的战略管控。
第二,基于内部产业链协同的运营机制,共同建立并运行产业链的能力中心。
第三,高绩效导向的利益分配机制。其核心是各个事业部共同的业绩均分以后,超额部分也共同分享。这种利益的分配机制极大地激励了所有美的人。
第四,不断变革创新的组织机制。
第五,开放包容的用人机制。谁能够做出高业绩,就用谁,大家的目标都很一致。
,玻璃箱式控制的分权机制。行权的所有信息和过程都要汇报、报备,公司该了解的信息要全面、透明。比如,事业部不能未经批准就任命一个副总。明明是裙带关系,还要装作公开对社会招聘——事业部行使权力是集团允许的,但这个权力必须被装在玻璃箱里,必须是公开透明的。
以上就是美的的授权系统。
因为事业部制逐渐难以匹配未来的发展的形势,从2015年开始,美的从分权建立的事业部制向平台回归,其核心是去中心化、去权威化、去科层化。
其中的逻辑很简单:谁在谋划未来?事业部一层、业务板块一层、BU一层,都不可能谋划未来,只能是集团。是集团牵引做大价值,而下边的业务单元则是为做强产业而存在的,二者使命不同。在这个过程中,人力资源做的是什么?员工任职资格、干部管理的认证、培训,以及商学院授课,等等。美的的人力总监说,他每年只做两件事:招新工人和给新工人培训。
这里面存在两个原因,其一,美的员工的月流动率是8%,这就意味着,美的的新员工每年都得轮换一遍。当然,这也与当时社会上存在大量的农民工有关。其二,他告诉我,各事业部经营业绩的压力都很大,没有人愿意花力气去培养人,反而用新人的效率是最高的。尤其是在广东地区,工作两三年的熟练工人轻易就流失了,留下来的,就得给他们涨工资。
其实,从人力资源的角度看,我们是非常希望留住老员工的,他们能够帮助我们解决质量、技术和传承的问题。但是站在事业部经营者的角度,这样做的成本过高,因此只能以最简单的方式——刷掉一批,再招一批。新人技能不行怎么办?交给人资部门去培训。在这种情况下,事业部怎么可能有培养后备梯队、做创新、做研发的动力呢?所以,这个问题不仅是美的的问题,也是很多公司共同面对的问题。
2015年以前,美的在商战中所向披靡,其狼性特征不亚于华为。但在面向未来从卓越运营型组织向创新型组织转型的情况下,组织结构必须做出改变,必须发育平台能力。平台能力怎么发育?美的的做法很值得借鉴。它采取了渐进式的平台建设方案,拓展增量、容纳存量。
美的最早提出了“798架构”,即7大平台、8大职能和9大事业部。2016年,这一数字发展成为10 -11 -12。不论数量怎样变化,其逻辑是不变的。美的构建起来的能力复用平台有哪些?面向增量的国际化业务有安得智联、电商、客服功能型共享、机器人功能型共享、金融中心功能型共享、财务采购功能型共享、中央研究院、智慧家居,等等。美云智数是面向增量的,同时兼具共享功能型和经营型的能力平台,是面向未来业务的先驱。
美云智数有两大特点。
第一,不影响当期业务,事业部的产品设计、生产和销售都不会因它而动。有的公司从建平台开始,就把销售统一起来,结果内部一片混乱,当期的业绩就会出现问题。美云智数是用增量的方式为将来逐步发展存量,是通过服务加分项来构建这个平台的。比如当海外市场体系发展到足够强的时候,可以顺理成章地把国内各个事业部的销售平台一一移植过去。
第二、美云智数平台面向未来,当它形成了一定规模,具备了一定能力之后,可以反向整合存量,这样就为自己创造了巨大的空间。这种模式会不会造成资源浪费?老的销售人员还在,再建一个市场部,是否等同于重复性投入?美云数智并不是这样的逻辑。因为新建的平台不是摆件,自身都是带着业务从小到大成长起来的。
比如,有的公司只有销售部没有事业部,只有Sales没有Marketing,就在平台上面先建起Marketing来扩大销售线索,扩大成单率,再逐步整合Sales队伍。这是第一个平台建设部分。在职能部分,美云智数通过IT供应系统,逐步把内部管理事务做出相应整合,形成了共享服务的概念,并逐步把面向未来研发的业务收上来,建立中央研究院。中央研究院研究的是5年以后的产品,下边研究的是最近3年的产品。3年以后,中央研究院的能力发展起来,可以逐步把销售、事业部的人和功能,以及研发力量整合到一起,这时,中央研究院就建成了。中央研究院还没有建立起来就去整合内部事务,一定会矛盾重重。所以,发展增量再消耗存量才是变革之道。如果只是在存量当中做变革,冲突就在所难免。我很欣赏方洪波同志的“渐变”式变革,而且是在发展当中推动变革的,可谓有板有眼、井然有序。
最近几年,美的又在低调整合最令人头疼的销售平台。销售平台整合从哪里着手?首先要从大客户开始,只有把大客户整合起来,才不会伤筋动骨。而且,大客户有很多共享的事业部,整合起来效率更高。所以,美的首先是做好客户资源、客户信息、客户服务的增量,为事业部提供服务和赋能,然后把产品经理的功能整合进来,最后再把客户经理整合在一起,销售平台的整合就顺理成章了。这个过程,最忌讳一刀切,不能直接把各个事业部的销售团队硬性聚集到一起。解决不好组织的协同机制和底层的逻辑,就只能是名义上的整合,事实上还是一盘散沙。无非是换个分管领导,本质上不会发生任何变化。
从分权转向效能
组织效能的三大影响
总结
构建组织系统不是一步接一步的线性任务,而是一系列相互关联、相互支持的行动。要打造强大的组织能力,我们需要稳扎稳打,一步一个脚印。
我们最终比拼的不是谁做得最完美,而是谁做得比对方好。在战略上,如果大家的差异不大,行业的方向也都差不多。那么,未来的竞争将可能更多依赖于组织内部的硬实力——组织能力。我的组织能力不需要比你强很多,只要稍微强一点,我的胜算就会大大增加。
对于上市公司来说,一定要学会两条腿走路:一是自我发展,二是并购。并购不仅仅是收购,它是一种资本运作。我的一个客户上市9年了,却没有做过一次增发。我向券商朋友提到这件事,他们都很惊讶,会问这是哪家公司,它上市的目的是什么?上市公司要学会利用资本市场,否则新产品的开发就会受阻,企业的发展也会受到影响。
未来,全球的趋势都是如此,有才华的人有了好创意或产品,就会去创业。大多数创业公司最终不是通过上市退出,而是被大公司收购。中国也会形成这样的有效循环。有创新精神的人不会满足于在一个组织里拿“死工资”,而那些甘于拿“死工资”的人,往往不是最优秀的人才。当然,不是所有创业公司都能上市,但一旦上市,就必须学会两条腿走路,充分利用自己的平台价值,这也是组织能力的体现。
要发展资本运作的组织能力,我们需要运用组织内的一切手段和方法,汇聚组织能力的四个等级:资源、生存、竞争和自我更新。首先,我们要获取资源,然后是生存和竞争的能力,最后是自我更新的能力。组织能力关乎学习、创新和更新意识,我们要先把生存能力和竞争能力打造出来,这样才能在未来拥有自我更新的能力。
组织能力的最终目的是能够持续获胜,简单来说,就是能打胜仗、持续打胜仗。我们要利用一切手段和方法,发挥自己的优势。
[ END]
📖
关注我们
战略咨询:帮助客户公司制定长远的商业战略,包括市场进入策略、增长战略、产品战略、运营战略等。 市场研究:分析市场趋势、消费者行为和竞争对手情况。 组织结构优化:设计高效的组织架构和管理流程。 人力资源咨询:包括招聘策略、绩效管理、薪酬福利设计、激励机制等。 财务管理咨询:提供财务规划、预算管理、风险控制等服务。 数字化转型:协助企业实施数字化解决方案,提升运营效率。 供应链管理:优化采购、生产、物流等供应链流程。 客户关系管理(CRM):提供客户服务、客户体验优化和客户忠诚度提升策略。 项目管理:协助企业在项目规划、执行和监控方面提供专业指导。 风险管理:帮助企业识别、评估和控制潜在风险。 合规性咨询:确保企业运营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 兼并与收购(M&A):提供并购策略、尽职调查和交易支持。 业务流程外包(BPO):提供非核心业务流程的外包服务。 企业社会责任(CSR):帮助企业制定和实施社会责任策略。 创新咨询:协助企业建立创新体系,推动产品和服务的创新。 行业解决方案:针对特定行业提供定制化的咨询服务。
年度经营计划模板
商业模式画布模板
品牌定位心智报告模板
企业战略规划模板
企业市场营销模板
企业管理模板
企业内部控制与预算管理模板
企业绩效管理模板
企业薪酬体系模板
企业用工风险管理模板
企业股权结构设计与激励模板
企业顶层设计模板
集团管控模板
企业数字化转型模板
企业战略解码模板
企业供应链管理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