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战略之近代管理学的源头

文摘   2024-10-18 07:31   新疆  

引言


经营战略的历史复杂得就像一场大混战,不同的起源发展出了不同的流派,每个流派都有自己的发展轨迹和相互关系。但无论多复杂,它们本质上都有共通之处。如果能找到这个共通点,就能掌握经营战略的核心。

几十年的经营战略历史可以概括为:1960到1980年代,定位学派占主导地位;80年代之后,能力学派(关注组织、人事、流程等方面)开始占优势。定位学派的代表人物是迈克尔·波特,能力学派的代表人物可能是杰恩·巴尼。定位学派认为外部环境和行业优势是关键,而能力学派则认为企业自身的优势才是取胜之匙。

这两派的争论就像14-15世纪的英法百年战争,至今没有定论。在这场争论中,还有一场战争引人注目,那就是大泰勒主义(定量分析论)和大梅奥主义(人际关系论)之间的争论。定位学派大多是大泰勒主义者,他们使用各种分析工具来制定战略。然而,1973年石油危机后,许多大企业陷入了经济衰退。能力学派则认为企业活动应侧重于人际方面,但波特反驳说,基于人际关系论的战略可能只适合独裁者。

亨利·明茨伯格提出了第三种方法:试错法。他认为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使用定位学派还是能力学派的理论。这种方法可能只有明茨伯格这样的通才能运用自如。

21世纪的到来,经济和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现有的理论和方法都显得陈旧。我们需要适应性战略,通过试错法来确定适用的理论。这种方法将改变战略制定和计划流程,甚至改变企业的生存方式。

学习经营战略的历史有两个意义:一是原创的力量,二是历史在重演。虽然历史不会简单重复,但学习历史可以帮助我们灵活制定战略。

近代管理学的三个源头
泰勒如何将“科学管理法”导入充满怠工、不信任和恐惧的19世纪的工厂
弗雷德里克·泰勒,这个名字在经营战略的历史上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他不仅是一个观察者,更是一个改革者,他的理念和实践为后来的管理学和经营战略学奠定了基础。

泰勒的故事始于他19岁那年,因为眼疾不得不从哈佛大学退学,转而进入一家水泵工厂当起了见习工人。22岁时,他加入了米德维尔钢铁公司,很快便从一名机械工晋升为组长,开始着手研究如何提高生产率。

当时的工业革命带来了巨大的变革,但工厂内部却充斥着怠工、不信任和恐惧。工资体系的不合理导致工人们失去了努力工作的动力,管理者的粗暴管理进一步加剧了劳资双方的矛盾。

泰勒决心改变这一切。他通过精确的测量和实验,提出了“科学管理法”,彻底改变了依赖经验的工作方式。在伯利恒钢铁公司,他通过实验确定了每锹21磅的搬运重量最适合工人,还设计了8种不同型号的铁锹,优化了工作流程和工资体系。

这些改革带来了惊人的成效:工人的日工作量显著提升,工资增加,成本大幅降低。泰勒的成就不仅限于此,他还取得了多项专利,改革了众多企业,提高了工人的工资水平。

55岁时,泰勒出版了《科学管理原理》,总结了他的管理方法,包括作业管理、工作研究、标准化制度、阶段性工资和区分工作职能等五点。他的目标是实现生产效率和工资水平的同时提高,将劳资双方的对立转化为合作。

然而,尽管泰勒的理念在当时的大环境中具有极大的吸引力,但在实践中却遭遇了重重阻力。经营者们未能与劳动者分享提高生产率带来的成果,而劳动者也对科学管理方法持反对态度。

泰勒的一生充满了挫折和忧郁,他的目标是使劳资双方的利益最大化,不仅在物质上,更在精神上。他希望每个人都能从事最适合自己天赋的工作,但在他有生之年,这个愿望并未能完全实现。

1915年,泰勒在批判声中离世,享年60岁。然而,他的理念并未随之消逝,10年后,埃尔顿·梅奥以更加人性化的方式继续推动科学管理的发展,而亨利·福特的T型车则成为了泰勒理念的实践典范。

福特汽车的工业革命
亨利·福特,一个改变了世界的男人,他的故事和他对汽车工业的贡献,开启了经营战略全史的另一个篇章。福特出生在美国的一个农庄,他的成就可以用“创造了‘大众富裕阶层’”来概括。他19岁成为一名见习机械工人,后来成为爱迪生照明公司的工程师,1896年开始制造汽车。

那时候,汽车还是只有上流社会才用得起的奢侈品,平均价格是每辆车3000美元,而那时家庭年均收入只有750美元。福特在1903年成立了福特汽车公司,开始了汽车制造。经过一系列的尝试和失败,他最终制造出了小型车N型,并取得了成功。接着,福特提高了生产效率,设计制造了T型车,并于1908年开始发售,价格是950美元。

T型车结实便宜,随着时间的推移,它的价格不断下降,1925年已经降低到260美元。这样的价格,只有家庭年均收入的1/8,使得汽车成为了普罗大众的代步工具。汽车的出现,让人们可以在地价低廉的郊外建房,以汽车作为交通工具,这催生了所谓的“富裕阶层”。

T型福特车的成功,要归功于福特生产体系。这个体系虽然是由福特等人自主开发的,但其中包含的“作业时间、作业动作的分析”乃至“作业的标准化、规范化”的确与泰勒的科学管理方法中提到的相似。福特生产体系还包括了“分工细致化”以及“流水线作业”,形成了一个效率极高的批量生产系统。

福特本人有一套自称为“福特主义”的经营理念—— “服务大众的精神”和“追求工资胜于追求利润”。他认为企业是社会性的存在,应该为社会和消费者提供更多的服务。而且,利润不是目的,而是一个客观结果。他认为企业家的经营动机应该以“如何提高工资”为主。实际上,他也在逐渐提高从业人员的工资,甚至对离职人员也有一套应对的办法。

1914年,福特把日工资提高到了5美元,这是以前平均工资的一倍。这样的工资水平,让许多求职者聚集而来,这些从业人员又成为了福特汽车的新的消费者。

然而,“福特的环境很残酷”这样的声音还是出现了。以轮胎生产为例,单调重复的工作让新入职的工人很快就离职而去。高达5美元的日薪正是用来赔偿“单调作业”这种精神伤害的。

福特在催生“富裕阶层”的同时,也将“经济动力的限制”摆在了社会(和自己公司)的眼前。《摩登时代》中的主人公查理因为连续的单调作业而发狂,被送进了医院。后来他转行做了一个舞蹈演员。到底是什么力量治好了他?这个问题值得我们深思。

梅奥发现“人的社会属性”
乔治·埃尔顿·梅奥,一个名字,一项研究,一场革命。他的故事不仅仅是管理学的案例,更是对“人的社会属性”的深刻洞察。

1880年,梅奥在澳大利亚的一个医生家庭出生。他学习过医学、伦理学和哲学,当过教师,42岁移居美国,开始在沃顿管理学院研究“行业的心理健康”。梅奥在费城的一家纺织厂进行了实验,目的是改善工作环境,降低离职率。这家工厂虽然管理得不错,但离职率高达250%,梅奥认为这是工作单调和孤独感造成的精神疲劳。他引入了每个工作日4次、每次10分钟的短暂休息机制,结果生产率提高了,离职率也降到了5%。

梅奥认为,降低离职率的原因不仅仅是休息。他提出了几个假设:研究者真诚地听取员工的倾诉,设立保健室让员工可以向医师倾诉烦恼,经营者允许员工自行协商调节休息时间,这些都能增强集体意识和提高员工的责任意识。

带着这些假设,梅奥参加了在西方电气公司的霍桑工厂进行的实验。实验发现,无论照明度、工资、休息、零食、房间的温度与湿度等条件怎样改变,一组女工的生产率都在持续提高。这表明,人的荣誉感与连带感对生产率的影响超过了物理条件。

1928到1930年间,研究人员进行了大量面对面访谈。最初是按照既定话题进行,后来变成了非诱导性的随意谈话。结果发现,访谈本身,无论谈话内容如何,都能提高生产率。员工在访谈中了解了自己不满的来源,管理人员则在倾听中把握了部下的状况并学习如何应对,这提高了他们的能力。

梅奥的结论是:人不仅仅是为了经济利益而工作,社会性的需求、情感、非正式组织和职场人际关系对劳动热情的影响更大。这与泰勒的“经济人”假设形成了鲜明对比。梅奥的时代,随着T型福特车的大量制造,“富裕阶层”开始出现,人们的需求变得更加多样化,从“经济人”变成了“社会人”。

梅奥的研究与泰勒的方法有相似之处,都是用科学手段观察、分析人类行为。但梅奥更注重定性分析,研究人类的感情。他与弟子们创立的“人际关系理论”催生了产业社会学,也在行为学领域催生了许多实用理论,如动机研究、领导能力研究、心理咨询等。

梅奥的实验和理论,不仅仅是管理学的进步,更是对人的深刻理解和尊重。他的工作,让我们看到了劳动者的幸福和生产率可以并行不悖。

马斯洛需求理论
在梅奥的人际关系理论之后,行为科学迅速发展,其中一位杰出的代表人物是亚伯拉罕·马斯洛。他提出了著名的“需求层次理论”,这个理论认为人类除了基本的生理和安全需求外,还有更高层次的需求,如社会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

马斯洛的理论将人的需求从低到高分为五个层次: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会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他通过研究认为,这些需求层次给人的满足感是不同的,从85%到10%递减。马斯洛的这一理论反映了他个人的成长经历,从纽约布鲁克林的贫民窟到成为大学教授,他的生活经历让他深刻理解到人类对于更高层次需求的追求。

在探讨人类欲望的问题上,佛教的创始人释迦牟尼提供了深刻的见解。他认为,人们应该认识到生活中的苦难,并理解这些苦难的根源在于无智和烦恼。通过修行和实践八正道,人们可以摆脱苦难,达到涅槃的境界。释迦牟尼的教导强调了对欲望的控制,认为这是达到内心平静和幸福的关键。

马斯洛的理论与释迦牟尼的教义在某种程度上是相通的。他们都认为人类有更高层次的需求,但马斯洛更侧重于通过实现这些需求来达到个人的自我实现,而释迦牟尼则强调通过控制欲望来消除痛苦。

马斯洛的一生是对自我实现不懈追求的一生。尽管他在成长过程中遭遇了种族歧视和各种挑战,但他始终坚持探索人性中的积极面。他的著作和研究对教育学、管理学等多个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需求层次理论至今仍被广泛引用。

总的来说,马斯洛和释迦牟尼都提供了对人类欲望和需求的深刻洞察,但他们的方法和目标有所不同。马斯洛鼓励人们追求更高层次的需求以实现自我,而释迦牟尼则教导人们通过控制欲望来达到内心的平和与幸福。两者都为我们理解人类行为提供了宝贵的视角。

法约尔定义“企业活动”
亨利·法约尔,一个法国实业家,他的名字在管理学界几乎无人不晓。他不仅是一位成功的企业管理者,更是管理理论的先驱。法约尔的理论超越了他所处的时代,至今仍对现代管理学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法约尔年轻时就展现出了非凡的管理才能。37岁时,他接手了一家陷入困境的矿山公司,通过一系列战略调整和财务手段,成功地将其扭亏为盈。在他47岁时,法约尔成为了公司的总负责人,并在这个位置上服务了30年,直到退休。

法约尔将企业活动分为六个部分:技术开发、商业交易、财务、保障、会计和经营管理。他认为,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经营管理活动的重要性也会增加。他提出,管理者应该把一半的时间和能力投入到经营管理活动中。

法约尔还提出了经营管理的五个基本要素,即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构成了管理的POCCC周期。这个周期适用于所有企业,不受规模和行业限制。

法约尔的理论具有普遍性和不变性,他的管理理念超越了泰勒的工厂管理范畴,更关注整个企业的经营。他认识到了人际关系在管理中的重要性,并提出了著名的14条管理原则,其中包括公平原则。

法约尔的管理理念强调了对人的理解和善意,他认为这是真正掌控企业的关键。他的思想至今仍被管理者们学习和实践。

法约尔的一生,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典范。他不仅成功地管理了一家企业,还为管理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的思想和理论,至今仍是管理学界的宝贵财富。

总结:
泰勒的科学管理法强调通过分析工作流程和动作,可以大幅提升生产效率。他认为,通过合理的工资激励和明确的工作量规定,可以有效提高工人的生产积极性。泰勒的理论告诉我们,管理者的分析和指导对于提升生产率至关重要。

梅奥则从人际关系的角度出发,他的研究表明,员工的士气和生产率受到他们与同事和上司之间的关系以及信任感的影响。梅奥的人际关系论及其管理法强调,管理者与员工之间的沟通能够显著提升生产率。

法约尔则关注企业的整体运营流程,他提出了管理的五大要素: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法约尔的理论强调,通过这些管理流程的严格执行,可以提高企业的生产率。

尽管这三位大师的理论各有侧重,但他们都在探索如何提高生产率和员工激励。他们的研究和实践开启了现代管理学的大门。

然而,尽管他们的理论在当时非常先进,但总觉得还缺少点什么。是的,那就是“经营战略”的概念。只有法约尔提出了类似于“计划”的概念。

20世纪30年代,随着美国“富裕阶层”对T型福特车的厌倦,他们开始转向每年推出新车型的通用汽车公司。这标志着一场长达40年的商业竞争即将展开。

这个时代的变迁,要求企业不仅要关注生产和管理,还要制定出适应市场变化的经营战略。接下来的几十年里,管理学界将涌现出更多关于经营战略的理论和实践,为现代企业的发展提供更多的指导和启示。


[ END]

学习更多经营管理知识
👇欢迎扫码加入交流群👇
备注:请务必注明你的公司、姓名、职务

📖

关注我们

对于时间宝贵的企业老板和高管而言,线上学习难免会有碎片化和低效的困扰。为此,本人精心打造了一场线下大课——EGP全景增长系统班,为大家提供一个全身心投入、高效破局的学习机会。

在这里,你不仅能获得系统性的增长知识传授,还能与志同道合的学员充分交流切磋,收获满满的思维碰撞和灵感启发。

EGP全景增长系统班浓缩为2天,课程定价为19800元/期。前10位报名线下课的朋友将享受9800元/位的早鸟价。这份福利,是我对早期信任和支持我的伙伴的特别回馈,也是开展更深入合作的起点。如果你想在EGP领域有所建树,欢迎扫上面的二维码,了解更多详情。
EGP全景增长引擎战略课内容

【课程目标】:

像讲故事一样搞懂企业战略规划

学会制定一份能落地的经营计划

找到品牌的灵魂,让品牌活起来

掌握商业模式的秘诀,让生意更赚钱

理解增长逻辑,让企业越做越大


【课程大纲】:

第一部分:聊聊战略规划那些事儿

1. 啥是战略规划?为啥你的企业也要有?

2. 手把手教你定战略,从零开始也不慌

3. 战略解码:把高大上的战略变成能执行的计划

4. 用真实案例,看看别人家是怎么做的


第二部分:经营计划,让目标不再只是口号

1. 经营计划是啥?为啥你每年都在定,却总完不成?

2. 教你如何定一份能实现的经营计划

3. 经营计划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

4. 经营计划执行的秘籍,让你的计划不再落空


第三部分:品牌定位,让你的品牌脱颖而出

1. 品牌定位是啥?为啥隔壁老王卖得比你好?

2. 找到品牌的灵魂,让你的品牌有故事

3. 教你几招,让你的品牌在人堆里一眼就被认出来

4. 用案例教你如何把品牌定位变成销售的利器


第四部分:商业模式,让你的生意越做越赚

1. 商业模式到底是个啥?为啥你总感觉自己的生意模式有点老土?

2. 教你如何设计一个既新颖又能赚钱的商业模式

3. 商业模式中的增长逻辑,让你的生意越做越大

4. 用真实案例,看看那些牛企是怎么玩的


第五部分:战略规划及解码实战演练

1. 现场出题,现场规划,看看你的战略规划能力如何

2. 教你如何把战略解码成可执行的行动

3. 分组PK,看看谁的战略规划最靠谱


第六部分:经营计划落地实操

1. 教你如何把经营计划写得既全面又实用

2. 经营计划的执行和监控,让你的计划不再落空

3. 分享一些实用的经营计划工具和模板


第七部分:品牌定位的实战技巧

1. 现场定位,教你如何找到自己品牌的独特卖点

2. 教你如何用品牌定位来吸引客户

3. 分析一些成功品牌是如何定位的


第八部分:商业模式创新工作坊

1. 现场设计商业模式,让你的生意焕然一新

2. 教你如何测试和调整你的商业模式

3. 分析一些成功的商业模式案例


第九部分:增长逻辑的探索与应用

1. 教你如何找到企业的增长点

2. 增长逻辑在企业中的应用

3. 分析一些企业是如何通过增长逻辑实现突破的


第十部分:课程总结

1. 一起回顾我们学了啥,怎么用

2. 现场答疑,解决你的实际问题

3. 送你一套实用工具包,回去就能用


课程结束:

送你一套课程资料和工具包

享受一年内免费在线答疑服务


EGP全景增长引擎战略课的特点在于其全面性和系统性,这使得它在众多单一主题的课程中脱颖而出。

1. 全面覆盖:EGP课程不仅涵盖战略规划的基础理论,还包括经营计划、品牌定位、商业模式等实际操作层面的内容,为企业提供全方位的增长解决方案。

2. 系统性增长逻辑:课程通过深入讲解增长逻辑,帮助企业构建起从战略到执行的完整增长体系,而不仅仅是提供零散的增长技巧或策略。

3. 实战与理论结合:EGP课程强调实战演练,通过现场出题、现场规划、分组PK等形式,让学员在实际操作中掌握战略规划的能力。

4. 经营计划落地:课程提供了实用的经营计划工具和模板,这些都是为了确保学员能够将所学知识转化为实际的、可执行的计划。

5. 品牌定位实战技巧:通过现场定位练习,学员可以学习如何找到品牌的独特卖点,并利用这些卖点来吸引客户。

6. 商业模式创新:EGP课程鼓励学员现场设计商业模式,并提供了分析成功案例的机会,帮助学员掌握如何创新和调整自己的商业模式。

7. 增长逻辑的探索与应用:EGP课程教授学员如何找到企业的增长点,并在企业中应用增长逻辑来实现突破。
欢迎垂询:公开课、内训、咨询

同时提供:各行业专属模板,可私人订制,拿来就能用

年度经营计划模板

商业模式画布模板

品牌定位心智报告模板

企业战略规划模板

企业市场营销模板

企业管理模板

企业内部控制与预算管理模板

企业绩效管理模板

企业薪酬体系模板

企业用工风险管理模板

企业股权结构设计与激励模板

企业顶层设计模板

集团管控模板

企业数字化转型模板

企业战略解码模板

企业供应链管理模板

MBB一点通
17年战略咨询经验,洞察行业趋势,提供深度分析。关注我,和30万读者一起成长。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