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当下,首先,我们简单粗暴,给出逆境增长的三个底层逻辑:战略型增长、运营型增长、产品型增长,分别对应:企业家资源、运营式营销、结构化产品。
战略型增长
一、什么是战略型增长
战略型增长,简单来说,就是企业家通过自己的远见和智慧,改变整个行业的发展态势。这种增长方式,关键在于企业家这个独特的资源。只有当企业家的能力和影响力被充分利用,像杠杆一样发挥作用时,企业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战略型增长。
二、战略型增长的道
在商业的高层次上,企业家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创新。如果我们把创新大致分为两种风格:一种是逻辑型创新,比如马斯克;另一种是直觉型创新,比如乔布斯。
我们需要深入理解三个问题:这两种风格有什么不同?他们各自拥有什么样的企业家特质?他们是如何通过创新来推动增长的?
当我们想到马斯克,可能会想到一些关键词,比如“疯狂”、“量化”、“第一性原理”。马斯克提倡的是用物理学的视角来看待世界,剥去表象,直达本质,然后再从本质出发构建事物。
比如,当马斯克分析电动汽车电池成本时,他没有接受供应商的说法,而是将电池拆解成基本的金属元素和材料,发现成本可以大幅降低。这里我们看到了马斯克的三个特点:疯狂的想法、量化的分析、第一性原理的思考方式。为什么供应商做不到的事情,马斯克能做到?因为他的决策基于量化分析,他从物理学的角度来重新定义电池成本。
而当我们想到乔布斯,可能会想到“不同凡想”、“求知欲与初学者之心”、“极简主义”等关键词。乔布斯回归苹果后,他强调激情可以改变世界,并大幅简化了产品线。他在斯坦福大学的演讲中提到,如果今天是生命的最后一天,他会做什么。乔布斯总是以改变世界的高度来激励自己和员工,不走寻常路。这种精神与一款智能手机之间的联系,是非线性的、非连续的、非因果的。
我们可以得出几个小结论:马斯克代表逻辑型创新,乔布斯代表直觉型创新;马斯克擅长拆解和重构,乔布斯擅长洞察和引领;马斯克从科学角度出发,乔布斯从人文角度出发。
再深入一点,我们可以将马斯克的方法称为“脑学”,乔布斯的方法称为“心学”。脑学的核心是分析和区分,心学的核心是连接和融合。比如,原子的分析、电池的分类、人类的性别区分,这些都是脑学的分别。而攀缘则不同,它涉及到两个不同事物之间的连接,比如藤蔓缠绕树干、水果嫁接、家庭的组建,甚至是不同种族的人结合产生的混血儿。
分别可能导致偏见,攀缘可能导致过度的欲望。但是,无论是脑学还是心学,企业家都是社会的宝贵资源。他们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们拥有能够改变行业格局、推动社会进步的思维方式。
三、战略型增长的方法
企业家要想在商业世界里立足,需要一套清晰的思路和行动指南。幸运的是,我们已经有了一套战略性增长的工具,它包含8个关键参数,分成四组:
1. 需求导向型与竞争导向型
- 需求导向型:这是一种增量竞争策略,也就是企业家不断寻找新市场,保持领先地位,但这也意味着研发成本可能会很高,风险也会增加。
- 竞争导向型:当市场饱和,需求不再增长时,企业就得在现有市场中与对手竞争,这就像是在红海中厮杀。企业需要在某些方面超越对手,并让客户感受到这种优势,但这种做法容易让产品变得相似,最终可能陷入价格战。
2. 成本领先型与解决方案型
- 成本领先型:这种策略的核心是在运营上做得比别人好,可能是掌握了某种技术诀窍,或者商业模式上有所创新。这样即使价格低,也能保持利润,但需要强大的运营能力来维持竞争优势。
- 解决方案型:这种策略是提供定制化的解决方案,而不是单一的产品或服务。因为解决方案通常是独一无二的,所以不太容易受到价格战的影响,但这也意味着需要更多的营销投入和顾问式销售。
3. 流量驱动型与用户驱动型
- 流量驱动型:这里的关键是获取流量,无论是免费的还是付费的。如果企业能以较低的成本获取流量,即使转化率不是最高的,整体业绩也能得到保障。但这种策略的缺点是流量难以积累,随着规模的扩大,流量成本可能会居高不下。
- 用户驱动型:这种策略更注重用户的长期价值,而不是一次性的流量转化。它把客户看作是一种资产,需要长期维护和培养,虽然成本较高,但可以积累和存储用户资源。
4. 数据驱动型与认知驱动型
- 数据驱动型:当数据与商业决策紧密结合时,可以产生巨大的价值。例如,通过数据分析优化产品线,提高运营效率。数据就像是商业的新燃料,但要将数据转化为商业成果,需要较高的数字化投入和分析能力。
- 认知驱动型:这是一种更深层次的竞争,它基于对市场的深刻理解和独特视角。如果企业能够看到别人看不到的需求,就能创造出与众不同的产品,但这也可能因为太过创新而难以实现规模化。
这8种增长策略可以相互组合,形成多样化的商业策略。它们不仅提供了一套评估和反省的框架,还能帮助企业在战略和执行之间建立起桥梁,从而实现战略性增长。
总结:
战略型增长,说到底,就是企业家的资源发挥了关键作用。企业家最宝贵的资源,其实就是他们的精神和思考方式。这种独特的精神和思考方式,最终通过企业这个平台,不断创造出能够引领市场需求、解决社会问题的创新产品。
优秀的企业家,就像是一把杠杆。可以想象,人类登上火星的那一小步,其实是整个人类的一大步。企业家通过他们的智慧和勇气,推动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运营型增长
一、什么是运营型增长
所谓的运营型增长,其实就是通过精心的运营和营销策略,提高产品对那些不太熟悉的客户群体的吸引力,同时增强那些已经有一定关系的客户群体的购买意愿,最终实现业绩的稳步提升。
一旦我们打造出了一个“好产品”,下一步的重点就是实现“好增长”,也就是通过运营手段来推动增长。
从运营型增长的视角来看,增长的过程其实就是运营的过程,而运营又和零售紧密相关;零售业务的核心在于关注每一个小细节,因为这些细节往往决定了成败。(俗话说,“细节决定成败”,在零售和运营中,这一点尤为重要。)
二、运营型增长的三个维度
运营型增长可以从几个关键的角度来理解,我们可以把它概括为“一个本质、两大流派、三大运营”。
一个本质:
运营型增长的核心,就是把商家眼中的好产品,变成客户眼中的好产品。商家认为的好产品,是他们觉得对客户有价值、能赚钱的产品。但有时候,这些产品可能客户并不买账,比如共享单车虽然受欢迎,但企业却亏损;或者像高端单反相机,虽然技术含量高,但被手机拍照功能取代了。
所以,商家需要通过运营或营销来推广这些产品。而客户眼中的好产品,是他们觉得容易理解、价值高的产品。这里的关键是降低客户的决策难度,提高他们对产品的认知。
两大流派:
商家对好产品的看法,衍生出了两种不同的运营策略:一种是重营销,一种是重运营。
- 传统企业更注重商业转化,比如通过渠道和广告来吸引客户,重点在于线下的引流和销售。
- 互联网企业则擅长通过流量导入、关系沉淀、价值变现的方式来运营,他们不直接卖产品,而是先吸引用户的注意力,然后根据用户的特点来匹配产品。
这两种策略的区别在于,传统企业更注重即时的交易,而互联网企业更注重建立长期的关系。
三大运营:
运营型增长通常更倾向于互联网思维,同时融合了传统企业的商业本质,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产品运营、内容运营、客户运营。
- 产品运营主要针对的是那些不太熟悉的客户,是一次性的交易。
- 客户运营则是针对那些有较强关系的客户,是重复性的交易。
产品运营和流量运营通常是结合在一起的,目的是直接产生销售。而客户运营和私域运营也是结合在一起的,目的是通过建立关系来间接促进销售。
内容运营在这里变得非常重要,因为大多数消费者在购买前都会先在网上了解产品信息。同时,产品的性质也在变化,从公域流量中追求把一个商品卖给多个人,到私域流量中追求把多个商品卖给一个人。
这样的变化也影响了我们对同业和产品定义的理解。同业不再仅仅是同一行业的企业,而是服务同一目标客户群的企业。产品的定义也真正变成了以客户需求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
三、运营增长的三个环节
运营型增长的关键在于将品牌建设、效果营销和销售转化这三个环节紧密结合起来,形成一个统一的运营体系。
1、新消费品牌和传统品牌各有所长:
新消费品牌擅长利用明星效应、流量获取和种草(即通过口碑推荐)来吸引消费者。
传统品牌则擅长通过保证产品质量、优化供应链和渠道管理来赢得市场。
2、品效销一体化运营的目标是将这两种策略的优势结合起来。
“品”代表品牌声量,重点是管理客户的认知,让品牌在消费者心中留下深刻印象。
“效”代表流量效果,重点是管理客户的行为,通过各种渠道吸引他们关注和互动。
“销”代表销售量,重点是管理客户的购买决策,促使他们最终下单。
品牌建设可以提升产品的市场势能,形成认知上的溢价。效果营销可以增加与客户的接触频率,建立更多的关系触点。销售策略则可以激发客户的购买欲望,引导他们做出购买决策。
近年来,网红新消费品牌通常采取以下步骤:
1. 首先通过明星和KOL(关键意见领袖)来提升产品的品牌势能,然后再推向市场。
2. 其次,他们会同时在交易市场(如天猫、京东)和内容市场(如小红书、抖音)进行流量运营,这样就能在购物和非购物场景中与客户建立双重接触点。
3. 最后,他们会采取不同的策略来提高流量的转化率,比如通过产品设计、KOL的影响力、精准的广告投放或突出产品卖点。
这样的策略将传统商业的客户决策过程从单一的需求维度,扩展到了需求、行为诱导和关系变现三个维度,从而实现快速增长。
总结:
运营型增长非常依赖一个全能的增长团队,这个团队需要对互联网有深刻理解,同时也要精通客户心理和产品特性,负责推动增长的整个过程。
如果你对增长黑客有所了解,就会知道运营型增长覆盖了产品的开发、运营策略、销售执行、市场营销、品牌建设、客户服务等多个方面。
产品型增长
一、产品型增长
产品型增长,就是找到最能打动客户的点,然后顺着这个点去吸引客户和流量。具体来说,要干三件事:
1. 聚焦显性需求:显性需求就是客户已经知道自己想要啥,已经养成了购买习惯的那种需求。这种需求的转化成本最低,因为客户已经知道自己想要啥,你要做的就是激发他们立刻购买的欲望。这是提高产品转化率的关键。
2. 做减法:当你的产品越来越多,从1个产品增加到10个甚至更多时,你就得简化客户的认知负担。就像你不能同时卖一年级的数学、三年级的语文、五年级的英语,这样客户会混乱,营销资源也会分散。所以,你得简化,比如统一成一个“小学课程包”,这样目标客户一看就明白你是在叫他们,他们也会对你的产品感兴趣,从而采取行动。
3. 实现交易降维:产品型增长的最终目的,是让客户的购买决策变得简单,激发他们的购买动机。用更直白的话说,就是给客户一个简单明了的购买理由。
比如在手机行业,小米手机的卖点是性价比高,华为手机的卖点是拍照效果好。这些都是简单直接的购买理由,让客户一听就明白,一看就心动,一想就决定买。
二、增长型产品
增长型产品,就是根据最能留住客户的方式,反过来寻找需求和开发产品。具体来说,也要做三件事:
1. 聚焦隐性需求:隐性需求是客户自己可能还没意识到,或者他们对现有产品或服务不满意的地方。这些需求是产品创新的源泉,也是扩展产品种类时科学参考的依据。
2. 做加法:在产品的基本功能之外,要找到能吸引客户注意力、激发兴趣、唤起欲望的点。在没有交易发生的情况下,通过非销售渠道与客户建立联系。
这里的逻辑是,我们通常认为销售就是客户来买我们的产品,但实际上,在客户决定购买之前,我们要先投入资源去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兴趣和欲望。如果我们不在这些方面下功夫,即使产品再好,也难以实现增长。
3. 实现关系前置:在产品销售之前,先建立与客户的关系,比如通过建立粉丝团、虚拟私域或者使用SCRM(社交客户关系管理)系统。这样可以提前确立与客户的关系,降低信任成本,增加与客户的互动频率,然后像漏斗一样,逐步将这些关系引导到具体的产品销售中去。
简单来说,增长型产品就是通过深入了解客户,找到他们可能自己都没意识到的需求,然后在产品之外建立与客户的联系,最终通过这些关系来推动产品的销售和增长。
总结:
1. 产品型增长:
- 核心是构建一个产品矩阵,确保产品能够满足不同客户群体的需求。
- 重点是提高产品的转化率,即让潜在客户在了解产品后能够转化为实际购买者。
- 通过精心设计的流量矩阵,即通过各种渠道吸引潜在客户,来实现增长。
简单来说,产品型增长就是通过优化产品和提高转化效率,然后通过有效的流量获取策略来吸引客户。
2. 增长型产品:
- 核心是构建一个流量矩阵,即通过各种渠道和方法吸引和留住客户。
- 重点是建立和维护与客户的关系链,通过建立信任和互动来增加客户的粘性。
- 通过这些关系链来推动产品矩阵的构建和优化,即根据客户的需求和反馈来开发和改进产品。
简单来说,增长型产品就是通过吸引和维护客户关系,然后根据这些关系来开发和优化产品,以实现增长。
两者的区别在于出发点和策略的不同:
- 产品型增长是从产品出发,通过提高转化率和吸引流量来实现增长。
- 增长型产品则是从流量和客户关系出发,通过建立和维护这些关系来推动产品的开发和优化,进而实现增长。
[ END]
📖
关注我们
商业模式画布模板
品牌定位心智报告模板
企业战略规划模板
企业市场营销模板
企业管理模板
企业内部控制与预算管理模板
企业绩效管理模板
企业薪酬体系模板
企业用工风险管理模板
企业股权结构设计与激励模板
企业顶层设计模板
集团管控模板
企业数字化转型模板
企业战略解码模板
企业供应链管理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