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逃路上光绪有多惨?

文化   2024-09-18 23:41   安徽  

之前在《可怜的光绪帝》文章中,提到光绪帝的日常生活,跟木偶一样,疲惫、麻木、声音细小,在慈禧面前基本不敢说话。

今天整体聊聊光绪。

光绪其实对世界各国变法的了解,应该比我们大多数网友都懂得都多。
比如在戊戌变法时期,康有为给光绪呈递了《俄彼得变政记》、《日本变政考》、《波兰分灭记》等书,
光绪帝因此还赏赐康有为2000两银子。
就这几本书的内容,估计大多数网友都只听说过点皮毛(我也不了解)。

本来光绪也是愤青一个,经过甲午战争惨败以后,再加上戊戌变法的洗礼,光绪视野开阔很多,也并不盲目排外。
西方各国大多也支持光绪,并非他们希望大清强大,而是希望能有个可以正常对话,可以顺利获取经济利益的国家。

在封建社会,土地是最重要的,土地越大,人口和粮食就越多,实力越强。
但在资本主义社会,经济更重要,他们更想长期稳定地掠夺经济,并非一定要对方亡国,如果八个国家个个都像沙俄日本那样,那估计大清就得彻底亡了。

光绪的出逃完全就是胁迫的,他从头至尾,一直主张自己留下来和谈,但太后不许,等于是被绑架着走的。
在慈禧即将西逃的时候,光绪说:
不需要出走,外人皆友邦,其兵来讨拳匪,对我国家非有恶意。臣请自往东交民巷向各国使臣面谈,必无事矣。

太后不许。
光绪回去后,穿着朝服,想要自己去外国使馆,太监跑去告诉太后,太后亲自来,命他脱去朝服,仅给他留一个洋布衫,严禁他出门。
随即太后就带光绪西逃了。

第二天,走到昌平,遇到岑春煊来迎接,皇上请岑春煊护送太后西逃,自己回京议和。
岑春煊知道太后的意思,假装不敢担此大任。

上面这段记载不太一样,其他文献说当时光绪正在拈香祈福,并不是要溜出跟洋人谈判。
这一段出自《方家园杂咏纪事》,作者叫王照。本文大多文献都出自此人所记,不一定是真的,但今天读到觉得挺有趣,发出来做个参考吧。

这里顺便说下王照,他在戊戌变法时,在礼部上班,曾劝康有为别那么激进,从办学堂开始慢慢来。
康有为,认为列强正在眼前,哪有时间花二三十年办教育?
王照最有名的还是主张把汉字改为偏旁+拼音的杂糅方案,主张在民众中普及教育。

当时大多数人都认为光绪如果留下来谈判,事情就简单很多,但慈禧不可能留下光绪的,那样她真的等于还政了。
在西逃路上,光绪的日子也不好过。
有一天,在怀来西边的一条河边(洋河),太后害怕洋人从大路追过来,选择走崎岖小路。
当时河水猛涨,只好找水性好的人,抬着太后銮驾先过,许诺事后有重赏。
文武大臣都跟着太后銮驾过河,仅剩皇上銮驾留在此岸,除了几个轿夫,还剩肃亲王善耆。

善耆也不是对光绪好,他以为大家送完太后,肯定还会回来接皇上,所以懒得过河就在这等。
没想到目送大部队远去,没一个人回来。
光绪在銮驾中,气愤至极,大发雷霆。

肃亲王只好安慰说:
臣是皇上的人,臣知道皇上平时因为好着急,吃了不少亏。但事已至此,臣劝皇上以后莫着急。
光绪不说话,肃亲王亲自去村里,求村民帮助抬光绪过河,直到追上太后大部队,也没有一个人回来迎接。

自从大阿哥来宫中以后,大家都以他为皇上,都把光绪不当回事。
大阿哥也非常骄横,说皇上又疯又傻,光绪假装听不见。
西逃路上,太后命大阿哥跟隆裕皇后,共处一室,希望光绪性格刚烈,可以羞辱自尽,而光绪知道他们的意图,始终以痴呆应付他们。
大阿哥溥俊是比光绪晚一辈,这个是否为真,我很怀疑。(出自《德宗遗事》作者跟上文一样,也是王照。)

在回銮途中,在保定行宫,太后寝宫非常华丽,李莲英次之,皇上寝宫非常冷落。
太监在伺候太后完毕,都各自散去饮博或休息。
李莲英在伺候太后睡下后,偷偷来到光绪寝宫,发现一个伺候的太监都没有,皇上一个人坐着。
李莲英跪安完毕,问:主子为何这时候还不睡?

光绪说:
你看看这屋里,叫我怎么睡?
李莲英四周一看,当时正值寒冬,除了椅垫、靠枕外,别无一物。

李莲英跪抱皇上腿痛哭说:
奴才们罪该万死。
李莲英出去之后,随即抱着被子枕头进来,说:
今夜已深,不能再传唤他们,这是他们为奴才准备的被褥,主子将就用之,奴才罪上加罪,已经没法子了。
我曾经听上驷院(皇家马匹管理处)的“弼马温”福启说,光绪回京后,每次追念西逃之苦说,如果没有李莲英,我活不到今日。(《方家园杂咏纪事》)。

在德龄公主的《瀛台泣血记》中记载,光绪在西逃路上,还能从车上跳下来跟老百姓聊天,喝他们的茶点糕饼,偷偷溜出去到乡下闲走。
这就有点扯了。

光绪能力可能不强,但在从小处在那种非人的生活下,心理不变态已经不错了。在回京之后,光绪还是非常好学的,读了很多各国宪政的书籍。
有档案记载,在1908年初,光绪向内务府索要书籍,3个月就要超过50种书籍,都是当皇帝的专业书籍,比如包括:
《日本预备立宪》、《国债论》、《欧洲最近政治史》、《欧洲新政史》、《欧洲财政史》、《经济通论》、《德国学校制度》、《各国宪法大纲》、《英国宪法论》、《万国舆图》、《欧美政教纪原》等。

内务府当然没法一次性凑齐,第一次呈递27部,没有的书就标明原因,每过半个月十来天,就分批次呈递。
当年11月,光绪就去世了。
其实他身体一直都不怎么好,还能这么好读书也很难得了。

真要光绪亲政,也未必有多好,因为当皇帝实在太难,最重要的是识人的能力,而识人的能力又必须得在社会中摸爬滚打,千锤百炼才能获得,光绪显然不具备这个条件,但我想起码应该比慈禧好,可惜了。
1908年11月14日凌晨,光绪在孤寂中去世,无人发觉,第二天,慈禧去世。

人物图书馆
乱世历史,人性的镜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