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带娃午睡时,凭着一股冲动,听了喂笔的线上分享。再凭着同频人的冲动,举手和彩云老师,红绿老师,主席妈连麦。我之前从来没有听过任何一场直播,或者是听直播方式的线上分享,上周是第一次。而且我实在不擅长发言。参加并举手这件事,多少需要点勇气。但当时心里有满满的冲劲蠢蠢欲动,很想加入到当下真诚又很积极的讨论氛围中,所以举手了。有想法就说出来的感觉很棒,3位主理人也一直在鼓励我,体验感满分。事后我觉得: 用开放的心态去试去参与,吸引力法则就会带来同频的人/事/物,带来想要的能量和触动。(今年春天去的泉州海边)
从No 到Yes , 多一点尝试
喂爱社群从端端出生的那一年到现在,我已经混迹3年了。从最初的母乳喂养群里问各种新手育儿问题,到去年的2022会员群。再到用一篇2022年终复盘兑换的2023鼓励陪伴营。但一开始看到直播的信息,我也只打算滑走:看直播好像很费时的样子,看文字自由度更高,是我一直的想法。不过看到主题是年度复盘,也是我每年年终都会做的事。而且红绿老师上午刚刚和我聊写公众号的初心,让我很触动。(海边咖啡店)
我对3位主理人有着不同程度的熟悉,线下活动都见过一面。但是听着直播分享,突然觉得社群里文字分享的触及效果,确实不如直播。因为文字不够立体,直播时的表情,形象结合语音,会带来更强的感官感受。彩云老师直播复盘时说到:因为追求完美而有所懈怠时,我频频点头!她说到把运动和阅读从目标中拿掉的时候,我小小触动了一下,这是我的两个大目标。她已经不用特意养成了!3位喂爱的主理人无论是文字分享,还是咨询,直播分享等积累得都挺多的。不像我们普通人会有挺多语气词和停顿的,这也是我觉得厉害的一个点。总体来说,有内容,有共鸣,表达精准和流畅,作为听众的体验度很好!听完直播,觉得心态开放,多参与想做的事,就会带来不一样的惊喜,那天就是这样的状态。2. 吸引力法则:越关注越反馈,就会收到更多的回应同是这一天,我收到2个朋友关于公众号的文字反馈。还有一个老同学的文章打赏。傍晚,我在去上运动课的路上,心里好像被滋养得要溢出来了。在这种屏幕能滑走就不停留,能不留言就不留言的快节奏生活里,很多反馈都是脑子里过一点就结束了。能够发大段文字表达建议和受用的,可以说是真爱粉了!尤其是Anne,我们从2019年十点书店的读书群里认识,那时候我常发书评丢到群里。
后来在十点书店里,她凭着群里的一张照片认出我,我们立马边排队边聊了起来。
之后我的公众号里她几乎没篇都点赞和留言鼓励,告诉我我写下的文字她喜欢,且受益着!有时候,我常常想到大学时读的张德芬,她的书里提到吸引力法则: 你向宇宙发出什么样的信息,就会收到加倍的反馈。现在渐渐觉得这不是魔法,而是你的关注和输出会不断强化自己的心理状态,进而带来更强的心理效用去推动行动和进展。发出的需求和信息,像是需求明确的投递,让人第一时间会想到你。就像之前冰冰介绍集美图书馆的期刊征稿需求,我一口气丢了3篇之前的文章,结果都上稿了,稿费158。虽然不多,但是不用改稿,还寄了纸质期刊给我。是我写写写路上的一大鼓励。
也常常觉得没有共鸣的伙伴,认为成长的氛围不足,能量不够的小伙伴。不如试试:不要立马拒绝有一点兴趣的活动,尝试匀点时间参加。多和觉得很棒的人互动看看,觉得很好的办法,可以直接抄作业。例如我最近的日复盘,也是参考其他伙伴的复盘开始做的。但是做一点点,就会有一点点的反馈和推动,我们都是一样的。新的微信号朋友圈里有日复盘,也是我的小小世界,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