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崽,不是以年龄划分的话题。
无论年龄几何,只有抱起了自己的崽,才会有共鸣有话题。
作为90天的新手妈妈,日日夜夜陪哭陪笑后。
再看到别人笔下的恐育日常,想给自己四星好评,聊以安慰。
一、并不是所有妈妈,都持证上岗
《我本不该成为母亲》是这个月刚刚出版的新书,打开前完全是被书名吸引。
关于当妈这件事,也许不是我们想的那么顺其自然。
纵使催产素让奶水饱胀,怀里满是奶香,女主角还是不喜欢嗷嗷待哺的女儿。
书的开篇就告诉读者:女主角布莱丝和老公分开了。
她一个人在前夫的新居外,看着女儿和同父异母的弟弟玩闹,小三转正的现任轻抚小腹,前夫一家和乐安逸。
紧接着,画面切到她也曾拥有的甜蜜时光,缓缓道来。
就这样以悬疑倒推的方式,步步吸引读者深入。
其中,女儿出生后的生活琐碎,完完全全符合恐育者的想象。
夫妻间的交流围绕着孩子,两个人好像只是育儿的合作伙伴。
布莱丝作为全职妈妈,承担了女儿的养育工作。
“产后最初的日子。微酸的乳汁,恼人的体味,沾在被单上的乳头护理霜。”
“照顾新生儿没有日夜之分,一想到下回还要给他喂奶,我的乳头就一阵刺痛。”
客观来说,书中的爸爸已经PK掉了现实中80%的隐形老公。
他准时准点回家,耐心带娃,对女儿满满的爱意。
即使如此,布莱丝还是没有幸福感。
而且对女儿做出了让人揪心的举动:戴着耳机写作,让女儿虐哭了1个小时。
被老公抓包后,她承诺不二犯,却又偷偷继续这么做。
是她不够爱孩子吗?
应该是的。
也许真相就是:并不是所有的妈妈,都爱心满满,持证上岗。
几年后,二胎宝宝出生,布莱丝脱胎换骨。
她变回了普通大众眼里的普通妈妈。
幸福的日子仅仅过了一年就戛然而止,宝贝二娃在一场意外中去世了。
布莱丝用疑惑的目光紧盯着女儿。坚持是人为,而不是意外...
书中穿插描述了布莱丝家族3代女性的育儿及成长经历,她的外祖母、母亲还有她。
3代人的家庭生活都是支离破碎,甚至是虐待孩子的不称职妈妈。
她们把童年的经历,重现在育儿里。生活变成了一个又一个悲剧。
其中,有一段母女间的对话是:
布莱丝说“有朝一日,我也想要当妈妈。”
她的母亲沉默了一会儿:“听着,你不必非得那样,你不必非得成为母亲。”
“你希望你不是个母亲?”
“有时,我希望自己是另一种人。”
现实中,总是有不一样的声音。
也许我们要承认,每个孩子不一样,每个妈妈都不太一样。
并不是每个小女孩长大后,就一定要成为妈妈。
二、我的育儿生活
这部围绕家庭生活展开的悬疑小说,让我看到了育儿背后的真实细节。
当时盲猜作者一定是女性,且是妈妈。
果然,书的尾声写道:作者是加拿大二胎妈妈阿什莉·奥德兰。
原是加拿大企鹅图书公司的宣传总监,因为要照顾家里的两个孩子,就决定离职。
儿子6个月时开始创作这本《我本不该成为母亲》。
阿什莉·奥德兰
书中描写布莱丝在女儿睡后开始写作,让我想到自己。
我也是在端端睡着的午后,开启电脑,写下生育的经历。
又或者晚上婆婆/瞌睡君抱着娃的时候写。
端端不容易接觉,半小时的睡眠周期后,总是醒过来。
往往我才理清思路,开始进入状态,就听到他哼哼唧唧的声音。
我会第一时间回应他,绝不相信所谓的“哭声免疫法”和“孩子会抱习惯”这样的说法。
所以在Word的标题上方,我记录了每次写作开始的时间,一篇需要分好多次才能完成。
但,这就是妈妈角色对应的时间模式。
不再可能有自己的大段时间,总会被各种事项打断和切割。
我能做的,就是利用好每一小段的方块时间,以育儿为第一要务。
因为产假后,时间将会是更稀缺的资源。
除此之外,再也没有一睡整夜的好觉,抱娃到腰酸到手肘关节痛。
那些看不见的生活变化,也都在试探我的调节能力。
三、新手妈妈的心态
普通妈妈都是一边暖心一边被虐心地在带娃。
那些不为人知的哺乳辛苦,说出来只会被调侃,都是这么过来的。
所有人都觉得生养孩子是大家走烂了的路,没啥好抱怨的。
但是只有路上的人才知道他们熬的夜,困倦的脸,还有带着奶渍的睡衣里,都有怎么样的辛苦付出。
尤其是完全颠覆的生物钟下,妈妈们需要调节好心态,才能拥抱全新的生活节奏和体验。
作为一个新手妈妈,从月子里的身心疲惫,到现在渐渐熟悉带娃的节奏,我的自我调节是:
1.加入优质的妈妈群,撸羊毛+交流育儿经
孕期我没有加入任何妈妈社群,目前会关注参与的也只有2个。
一个是灯妈介绍进入的乘风破浪美妈群,一个是喂爱的妈妈群。
两个都是优质社群,前者是群主自发组织的,而喂爱是母婴咨询工作室发起的社群。
喂爱是主席妈创办的,我和她在2016年练车时认识,巧合的是,她的合伙人又是达运里认识的同事。
在群里,不论是默默潜水,翻翻大家的吐槽,还是撸羊毛,趁机上车买买买,都能达到治愈身心的作用。
偶尔再收藏一下各种便便的图例,自费疫苗的时间安排。
每次遇到新状况,都用关键词先搜一遍群里的消息和帖子,往往比自己上网找更快捷更可靠些。
2.留下一些小爱好
我的婚后生活,其实是从产后开始的。
已婚未育时,家庭成员间的接触仅限于吃饭,饭后一上楼,就是各自的独立空间。
有了娃以后,一切都完全不同了。
育儿的摩擦,交流上的磨合,偶尔会让我觉得比熬夜还疲惫。
但是想着我自己的小目标,打开微信读书,读别人的育儿经,读各种人生经历,目光就不会一直停留在这个卧室里。
只要一钻牛角尖,就提醒自己,每天的小目标达成了吗?
把刷手机的间隙,沉浸在情绪里的闲暇,刷电子书,不香吗?
3.爸爸要应酬,请用转账来请假
自从瞌睡君的新项目换到长泰后,工作日里早出晚归,偶尔还有吃饭的夜安排。
我向他投诉过几次后,一有饭局,他就先自觉地请假,并且奉上微信转账。
如果回家晚点了,就再转一笔。
收钱的嘴软。
收了他的转账,我的不爽情绪,也被红包上的数字淡化了。
所谓人生七分苦,三分自找甜。
有了怀里的软萌娃,可能是育儿五分苦,五分自来甜吧。
尤其他睡醒了,突然朝你甜暖一笑,恨不得把这颗心都给他。
新手上路,无论是育儿知识、妈妈心态、还是其他,都有大块的空白需要我去探索和学习,以便更好更快地协调好带娃生活。
一边学习,一边总结输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