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给端端整理出一个阅读角后,我重读了一遍《断舍离》
时尚
生活
2023-12-23 21:26
福建
装上最近我哥、同事、朋友送的绘本,满满一架子,再把书架挪到爬爬垫边上。展示用途的绘本架只能放置20本左右,我定期会轮换一下。整理好后,端端早上和中午玩时,就会主动抽绘本要求读。也许端端更喜欢的是,从满满的绘本里自由取出的自主性和意外感吧。断舍离这个话题好像已经被说烂了,一想到就是要丢丢丢。但是想到整理房间,就会想到断舍离,还有山下英子的这本书。第一次读这本书时,被其中判断物品是否舍弃的标准惊艳到。物质轴强调还能不能用,空间轴强调空间的舒适和功能。很多能用却不适合的物品,一直堆积着会成为空间和心情的负担。如果想物尽其用,通过闲置群送人/闲鱼送人等方式就可以解决。常常在小红书或者好好住上刷到空间通透的家,不管物品是多还是少,都让人很舒服。(整理前的书架和游戏区)
我自己在考虑一件物品是否留存时,也是从物品的功能和价值,扔了是否可惜的想法出发,我想大多数人也是。在《小家越住越大》中,作者逯薇也提到过住商:能把居住的环境收纳和管理好,是一种能力。一平米这么贵的房价,却花了好几平米装冗余的杂物,贵买贱用才是浪费。《断舍离》中很多有意思的小观点,例如:物质本身就带着某种看不见的“黏着剂”。好像确实是这样,怀孕时买的防止妊娠纹的油,没用几次就闲置,一直想送人的,却没有行动。今天拿起来一看,满满的灰,居然闲置都3年了,过期了!过期的物品好像给了人一种舍弃的决心,既然都过期了,就没有保留的必要了!一开始就没有断然“因为看起来将来也没有使用的需要,可以扔掉”,过后再处理的话,物品在手里就会有一种沉甸甸的感觉。这是一种心理上的沉重感,带有叫作“执念”的黏着剂,其实就是对物品的定式思维。
(整理后的阅读角和游戏区)
二、能量场:“不穿的衣服”认为自身与主人的关系上存在一种“惰性”。被一堆堆不穿的衣服塞得满满当当快要关不上的衣柜里,被卷入这种惰性洪流中的人自然也会感染惰性,闷闷不乐,打不起精神来。
这句话让我瞬间感受到那种能量场,衣柜被不合适的衣服塞得满满当当时,有时候我都不想打开。如果是舒适,空间能够自然流动的地方,就会更愿意进去。当我整理好和端端的阅读角,进而改变了书房的布局,把冗余的物品丢弃、清理出这个房间。我们常常觉得某些很简单的行动不值一提,例如一个小小的微习惯,例如定期整理好房间。但是真正取行动后,才发现小行动带来的大能量很微妙。但当我整理了一个小书架,进而收拾了一个房间,最近都会因为这个房间而有小小的好心情。(端端用过期的口红画画)
我就物品过剩没有觉知,就像我没有意识到书房的书架已经落灰很严重了。而端端的绘本因为绘本架容量有限,只能堆积在杂物间的置物架上。这种的意识的缺乏,可能是没有把心思放在我日常生活的这个空间里,所以也不会关注,不会去想。丢了一些后,很多零散杂乱的东西,不知道怎么分类,怎么收纳。
第二天看得顺眼多了。但也是把不知道怎么分类和收纳的东西先收了一个箱子。如果这个箱子找不到了,对我的影响大吗?其实也还好。那,这里的大部分东西,其实就是忘却物,是可以丢弃的!
在开始实践断舍离时,要在计划的时间内从少量的、小单位的着手。
就像山下英子说:“居住空间里的东西,其中80%是忘却物,目前在使用的东西只占了20%。忘却物这个词很有意思,我的忘却物是满满一书架的东西啊!“忘却物塞得满满当当的家里”很像是经常载满人的电车一样。原本宽松舒适的家里,却因为客厅里、厕所内、厨房中等各种地方站满了“陌生的大叔”而显得异常狭小。家里的空气非常混浊、呼吸不畅,它们却依然沉默寡言,一个劲儿地挤来挤去。
11月在喜欢的博主里看到每日一扔的想法,就放进了抄作业的To do list。
(每日一扔,留言打错了)
去年端端用剩的贝亲润肤乳,隔了一年也不敢再用了,丢。
(还有一支闺蜜送的,没开封。两支在办公室)
盘点了我手上的口红,居然有10支之多!重点是我全年素颜!过期的就直接给端端画画了,他特别开心,对着爸爸说,这些都是妈妈过期的口红!
觉得清理有压力的伙伴,不如从日丢一物开始,试试把“沉默的忘却物”赶出家门的感觉。
新的微信号朋友圈里有日复盘,也是我的小小世界,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