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到来,端端已经出生2个月,小脸越来越肉了。
而这份难忘的生产经历,再不写就会日益模糊,最后氲开淡忘了。
预料外的住院
35周➕5时,我去例行产检,想不到会因为胎心监护没过被扣下住院。
更想不到会直接住到生,肚子里的小肉肉变成了怀里抱着的小娃娃。2个人去,3个人回。
在住院前,我就多次因为胎心过于频繁或者过于安静而挂急诊,做监护。
但是每次一到医院,端端都非常配合,胎心监护都是稳稳的。
仿佛原来的异常都是我一个人的假想。
我也觉得距离预产期还一个多月,不急不急。
所以,待产包也还处于东一榔头,西一件的状态。
办理住院时,我问护士小美女,是不是住2-3天监护ok就好了。
她抬起头笑着说:“你马上就36周了,直接生完回家也是有可能的。”
结果一语成谶。
加上前两次的经历,我已经三入产前诊断科。
所以,一来报道就陆续收到护士们的关怀:“你是不是有来住过?”
我笑笑:“是脸熟吗?还是名字熟?”
无论是哪种熟,对我来说,入住产前诊断科也驾轻就熟了。
那天下午刚请好2天假,主治医师就拉着我到护士站谈话。
“你的羊水指数已经是正常值偏低,又有妊娠糖尿病,平时胎动也不太规律。
明天就36周了,建议住到38周多,直接生完回家。
如果期间羊水指数继续下降,也不排除紧急剖的可能。”
听得我措手不及,等反射弧到位,又有点期待。期待早点卸货结束孕期。
(当时的我还太年轻,没有听进去前辈们说的珍惜孕期。等我懂得奶娃的苦,已经来不及了。)
越是临近生产,就越要小心对待。没有纠结其他的选择,我和瞌睡君一说,他也立马同意,那就安心住下吧。
病房的钉子户
日子一天天过,我似乎变成了这间病房的钉子户,隔壁床来来往往,我自归然不动。
每天的日常就是2小时一次胎心检查,早中晚3次胎心监护,再加上餐前餐后的血糖检测。
比起上一次打营养液的18天,这次住院就像是来提前学习,观摩人家生产的。
没有了叮叮当当的点滴,散步时我的步履都显得轻快。不过也因为孕晚期,肚子带来的压迫感,让每天睡觉都像是零星的小憩,只能靠着白天的时间补补眠。
好在工作已经提前一个月开始交接,现在只剩下收尾的部分。
每天午后和晚上,开起电脑完善一下SOP,或者远程语音交接,日子重复又单调。
护士们看到我在用电脑,纷纷表示:快生了还在忙工作啊?
又或者午后跑到走廊尽头语音交接的时候,总被捉回去整点测胎心。
我心想:交接完毕,才能安心休假呀。
早晚一群医生乌泱泱查房时,对我的介绍也越来越精简,从胎监没过的,变成等着生的。
而我每日的反馈也一成不变:胎动挺正常的。
直到37周+的那个周一,主任领头查房,让我考虑生产方式。
这时,我第一次听到OCT催产这个词,拉着护士小美女了解啥是OCT。
对方耐心地和我解释:一边打上适量的催产素,一边做着胎心监护,看宝宝是否耐受宫缩。
如果不耐受就考虑剖腹产,如果OK就催产尝试顺产。
一旦过程中有不适或者异常,就停止试产转剖腹产。
我心里默默回答,那就变成传说中的顺转剖了呗。
遭遇内检
在我对生产方式纠结时,人称“纪宝贝”的主治纪医生,把我喊到小房间里做宫颈检查。
就在我躺着,以为要上鸭嘴钳时,纪宝贝亮了亮手指,说完全不用,徒手操作。
过程很酸爽,结果很意外。
纪宝贝说我的宫颈很坚韧,这个孕周应该会开2指左右,我却只有绿豆大小。
我一边回忆着刚才的酸爽,一边问:那我是不是顺产会比较困难?
纪宝贝很无奈:催产的过程中要经常内检查看宫颈情况,而她已经很轻柔了。
一旁的护士帮腔说:你自己顺产的想法是否坚定也很重要。
我弱弱地说:不坚定啊,我也挺怕顺不下来,转剖的。要不我直接选剖腹产吧?
纪宝贝摊了摊手:那你想清楚,和家人沟通好,再和我说。如果是剖腹产,还要和主任报备申请。
出院前送给纪宝贝和护士们的花
我扭着屁股回了病房就和瞌睡君微信,他一副大无畏的样子,随我怎么决定。
这段时间,我其实已经拉着同病房的小伙伴--灯妈做了很多功课。
灯妈是护士口中非常配合压肚子的产妇模范生,医生眼里心态超赞的新手妈妈。
正是有了她的示范和鼓励,我才勇敢(怯弱)地选择了剖腹产。
剖腹产手术
我和瞌睡君默默掰指头:周五刚好38周,手术会定在38周+3的周一吧?
想不到纪宝贝立马来通知:周五手术。
我磨着她说,可以再拖3天,周一手术吗?
宝宝在肚子里多呆几天比较好嘛。
纪宝贝一脸无奈:38周可以啦,主任原来都不打算拖到38周的。
好吧,那就准备好上战场吧。
开始通知家里人,安排堂嫂那天来帮忙,收拾好带入手术室的小衣服,小包被等。
等待手术的倒数2天,最后交接了工作,零星备好的待产包也安静地呆在角落里。
一切快得有点不真实。
因为是第一台手术,备皮提前到前一夜。
我原以为会脸红耳热的备皮,在和护士聊天中很快就搞定了。
好几个相熟的护士也纷纷来慰问:你明天手术呀?加油啊,很快就见到宝宝了。
说着不紧张不害怕,但也几乎没怎么睡。
毕竟是人生中第一次手术(任人宰割)。
一早打好留置针,反穿好病号服,惯例的医生围观查房还没开始,我就被护工推出了病房。
之前在走廊上看到即将手术的孕妇,躺在小推车上,盖着紫色的被子,打着点滴。
平时生龙活虎的熟面孔,突然自带虚弱buff。
而今轮到我了。
常背大孕肚,哪能不挨刀啊。
妇幼的剖腹产准备物品
被护工推进5楼的手术室大门后,我就是独自奋战了。
以往都是门外等候,这次我略带着新奇:第一道门后,先测量体温,接着护工换鞋,进第二道门。
长廊内,右手边都是手术室,我被推进了第二手术室。
从小推车被挪到窄窄的手术床上。
随着而来的居然是漫长等待,等得腰酸背痛,等得地老天荒。
默默听完了护士和麻醉医生的聊天,偷听到要等医生查完房,才会来手术。
一人宽的手术床上,我和肚子里的娃2个人挤着。
等得我快要腹诽时,副主任和纪宝贝终于出现了,她们一改大白褂,穿着绿色的手术服。
听着熟悉的声音,心里安定下来。
术前准备一进房间就已经开始了,等主刀医生出现,麻醉医生就开始行动。
术后的镇痛棒
这个传说中的C字型虾米弓,我完全做不到,因为肚子里还夹带着一个小家伙。
这时候纪宝贝过来抱着我,帮我更准确完成姿势。我有些感动和泪目。
看不到的针被扎进裸露的后背,我嘶地一声哼了出来。
“有这么疼吗?”麻醉医生温柔地问,“还好还好”。
接着她问我下半身有麻麻的感觉吗?
我一脸无辜:没有。
打完这一针,除了疼,真没啥感觉。
结果又补了一针,这次双腿开始酥麻又温热起来,一会儿就没知没觉了。
麻醉医生贴心地帮我盖好被子,又把氧气罩盖到了我脸上。
帮助呼吸的氧气罩不仅没让我吸到氧气,反而更觉得呼吸困难。
我无奈地和麻醉医生说,有没有塞鼻孔吸管的那种?
没有哎。那我帮你拿开一点。
呼,我松了一大口气。
如果因为戴氧气罩而窒息,我会不会变成妇幼的笑话?
等回过神关注下半身时,副主任已经在开腹了。
肚皮被划动的触感似有似无。
产后的黄金初乳,右侧是奶粉
不一会儿就有强大的压迫感,持续了好几秒,心脏都快承受不了这负荷了。
我闷哼闷哼:好难受啊。
麻醉医生轻声细语说,快好了,宝宝快要出来了。
紧接着腹腔的压力被松开了,只听到哇哇哇的哭声。
这个小宝宝哭声好有力啊。
副主任们却比我还激动,直说宝宝嘴大,嘴大吃四方。
我心里正嘀咕是有多大呀。
一个小屁股就被端到了面前,让我确认性别的同时,还让我亲了口嫩呼呼的小脚丫。
我哀怨又无奈地说:“真是儿子啊,我想要女儿。”
这句感叹在手术室里围绕了一圈,我就在护士报体重的声音里昏睡了过去。
等我恢复意识,宝宝已经被带出手术室了。
我被割开的子宫和小腹也在被飞针走线。
没多久,副主任和纪宝贝就撤离了,而我也被护工推出了手术室。
端的出生照片和大排畸对比
之前看到一些手术的文章,很多麻醉手术是要在手术室附近,集中让病人恢复意识才推回病房的。
可能我只是下半身麻醉,不是全麻,所以直接回病房监护了。
一出手术室的大门,我就听到了我哥的声音“宝珍出来了。”
听到这句话,心里又安定又暖。
不知道我哥是怎么一下就认出躺倒又盖着大厚被的我。
段子中说的场景也完全被重现了:
生产时宝宝先出来,爸爸围着新生儿走了,只有其他人等着妈妈出来。
这不是因为爸爸不在乎老婆,是因为新生儿要被带到护士站做检查打卡乙肝第一针,还需要家属签字。
在手术前一天,我就和瞌睡君讨论过这个问题。
我想让他先和护士一起带宝宝回去,有我哥他们等到外面就好。
等我回到熟悉的产前诊断科,从小推车上被挪到病床上,我就从孕妇变成了产妇,结束孕期,开启了“黑暗”的产后恢复阶段。
产后恢复
术后的步骤和网上搜到的一致,也看到同病房的小伙伴经历过。
6小时内,不睡枕头平躺,禁水。
6小时后,睡枕头,喝水,排气后可以吃流食。开始慢慢自主翻身。
产后第二天下午拔尿管,用开塞露帮助排便,下床走动。
传说中粗暴吓人的压肚子从回病房的那一刻就开始了,直到第二天早上结束。
在麻醉还未消退的6小时内,压肚子也都还可以忍受。
护士拿开小腹上的重物包时,就意味着压肚子要来了。先揉再压是传统套路。
按压时吐气,放开时吸气。
只有配合着呼吸,不和按压形成对抗才好过些,又能尽快排出恶露。
每次护士压到底时,我也快气绝,任凭她捏扁搓圆了。
这一点我完全是得自灯妈真传。
这6小时里,禁水,也不觉得特别口渴,只是迷迷糊糊睡着。
尽量少说话,否则腹部会有胀气。
需要和瞌睡君沟通的事,我就用微信打字。
6小时一到,就可以用吸管杯喝温水了。
一直没有排气的话,护士会建议买咸薄荷或者四磨汤泡水,促排。
灯妈送的咸薄荷带着淡淡咸味,喝喝睡睡的同时,我心里默默感叹:还好有吸管杯。
不至于水撒成灾难现场,也不至于每次都要家人帮忙。
因为疫情的关系,手术当天也只允许2位家属陪床,第二天只许1位家属。
让哥嫂回去后,瞌睡君和他家的堂嫂就忙活起来,他照料我,堂嫂照料娃。
平躺着的我,需要间歇擦身,记录并倒尿袋,按摩腿部,关注点滴的量。
瞌睡君就马不停蹄地循环着。
豪华海景单人房(面对着鼓浪屿)
隔壁床是第二场手术,他们家的8斤胖妹时不时地嗷嗷哭。
我问瞌睡君我们家的怎么这么安静?
堂嫂和他纷纷表示:端端可能是个天使宝宝。
而我也一直没看到儿子的正脸。
直到瞌睡君把拍小视频发给我,我才模模糊糊看见了日日相伴的小家伙。
这个夜里,不断播放着3个娃哭闹的交响曲。
端端就小猫三两声地喵一下,隔壁的胖妹中气十足,担当中坚力量。
靠窗的宝宝提前2天剖腹产出来,也间歇穿插着哭声。
心里叹气:又是睡不好的一夜。
但我想不到,这已经是往后育儿的日子里,足够幸福的一夜了。
至少不用起来奶娃,只要安安心心睡好休息好。
第二天上午停了压肚子,接下来的过关项目是:拔尿管和下床走。
术前,我就和纪宝贝申请了单人间,可惜满房,所以术后还是回到了3人间。
原来只有6个大人1个宝宝的3人间,变成了8个大人3个宝宝拥挤着。
我连忙拜托纪宝贝看看有没有空余的单人间。
好在正好有人出院,我们带着娃顺利入住豪华单人间。
出院前拍的单人间
下午拔尿管时,轻微的刺痛感只停留了几秒。
可是下床走动时,下半身都不是我的了,伤口都被牵拉扯动着,落地都费时。
按压肚子和伤口的疼痛,我都觉得可以接受。但是育儿和开奶真是让人疲惫。
因为入住了单人间,护士们也就睁只眼闭只眼,让堂嫂进病房帮忙。
但是堂嫂回家的时候,我和瞌睡君面对的就不再是天使宝宝了。
新手爸妈立刻上了岗,其中的艰难,只有长亮的小夜灯知道吧。
最挑战的是8点到9点半查房时,家属都要离开到科室外的长廊里蹲守。
端端又是屎又是尿,还嗷嗷地哭。
我腿上绑着按摩器,腹部照着促恢复的红灯,完全动不了,只好求助护士小姐姐。
安静的清晨里,婴儿哭声总是此起彼伏。
现在看着端端熟睡的小嫩脸,心里默默想着,还好只生这一只。
因为端端的大名叫知一,所以有关生产和育儿的文章,都放在「一日记」这个话题标签里。
随着他慢慢长大,关于他的记录和育儿思考也会渐渐增加。
我们一起努力成长吧,奥利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