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我是爱晨跑的Ruby,一个爱晨跑、爱阅读、爱写作的IT女汉子。在一次连续21天早起晨跑中,开启了人生的觉醒,并重启公众号写作,陪你一起,通过自律改变人生!
如果你走在路上,很热情地跟一个认识的人打招呼,然而,对方直接无视你的存在,和你擦肩而过了。
这时候你内心的感觉是什么样?
你会不会想,
他为什么不理我?
他是不是对我有意见?
是不是上次的某件事我得罪了他?
想来想去,也许你终于想出个原因来,心里开始对对方有所芥蒂。
也许怎么都想不出个原因。就告诉自己,算了,他不理我,那我下次也不理他。
你相信吗?
人与人之间,是有磁场和能量的,你疏远对方,对方也是会感觉到的。
从此你俩的关系,就真的越来越疏远了。
但,其实真正的原因,很可能是下面这两个。
第一,对方是近视眼,确实没看到或者没看清楚,而你大老远的看对方没有回应,一下子也就变得没表情了。
都当陌生人一样擦肩而过了。
你心里对对方也许有100种想法,但对方却全然不知。
第二,对方在专注于思考其他的事情,精神上云游四海了,所以没有关注到周边的事物,没有意识到你在和他打招呼。
前两天,在路上遇到一个朋友,他跟我说,某天早晨,我正在晨跑,他路过我身旁,和我打招呼,我完全给无视了。
为了避免尴尬,他是开玩笑似地说出这句话,而我特别认真地和他说了抱歉。
真诚地告诉他,我真的完全没有印象,一方面,我确实是近视眼,1米以外,都是模糊的。
另一方面,我可能当时太专注于跑步了,精神上云游四海去了。
如果有人和我打招呼,在我有意识有觉知的情况下,我不可能不回应的。
我很感谢这位朋友,和我坦诚相见,把他的疑虑或不满,直接表达了出来,而我也澄清了这一点。这才没有影响我们的关系。
假如,他像上面说的一样,心里对我有想法,但又不跟我说,下次直接也不理我,那这样的关系就会越来越梳离。
很多关系都是这样,谁都没有错,但关系却越来越远了。
日本作家渡边淳一有一本书叫《钝感力》,讲的是人有时候不要那么敏感,不要有那么多臆想,不要有那么多头脑剧情。
无论是对人,还是对事,迟钝一点,保持冷静和理解,不轻易被外界因素所影响。
阿德勒心理学也有一个重要概念,叫“课题分离”。
你打不打招呼,是你的事,别人回不回应,是别人的事。你只要做好自己的事。
心理学家李雪,也经常提到,逻辑干净,边界清晰。
大道相通,这些不同的概念,最终表达的都是一样的意思。
即搞清楚,什么是自己的事,什么是别人的事,把自己的事做好,不要臆想别人的事。
如果有不满,直接去沟通确认,干脆利落,而且马上就能得到答案,这也是减少精神内耗的核心。
不要猜忌,不要怀疑,不要因为别人无意间的一个动作、一句话、甚至一个表情,就对某人心生间隙。
保持逻辑干净、边界清晰,学会课题分离,就能解决80%以上的人际关系问题。
如果你下次和我打招呼,我没回应,一定不要介怀,不是我高冷,也不是我对你有什么想法,而是我真的没看到。
祝安好!
感谢你读到最后。
点个“赞”+“在看”,并“分享”给更多人看。
THE END
作者 | 爱晨跑的Ruby
一个爱晨跑、爱阅读、爱写作的IT女汉子。
每天早上5:20起床,晨跑、阅读、写作,陪你一起,用自律探索人生的觉醒与蜕变,成为自己,活出自己。
我们终此一生,
就是要摆脱他人的期待,
找到真正的自己。
点击下方卡片,关注爱晨跑的Ruby,陪你一起,用自律探索人生的觉醒与蜕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