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 | 另外一种生活
作者 | 夏天的香草 summervanille
微信号 | lyannq
上下两篇的感受都是是基于我自己的亲身经历总结的。如果有人说: "你写的槽点不要太多哦,德国不是这样的blah blah的... " 但我想强调,每个人的经历和所遇到的人事都有差异。这是同样的地方,不同的人去可能会有完全不同的感受。有人来德国第二天就遇到歧视了,可我到现在也没有遇到过公共场合明目张胆的歧视。这样的反差只是证明了生活的多样性 - 我写的只是我的真实生活,或许它并不适用于每一个人,但它的确属于我。我的工作环境总体来说是比较安逸的。公司位于南德巴伐利亚州,而我住在柏林,因此是100% 远程办公。一年回公司四到五次,主要是为了参加会议或团队建设活动。我的同事们大多也成了生活中的好友,每次回公司,我总会约上大家下班后一起聚餐。而到了巴伐利亚啤酒节的时候,朋友们也会主动问我们是否参加,一起去喝酒热闹一番。工作时间非常灵活:早上九点到下午三点是核心工作时段,其他时间可以自由安排。一周工作40小时,但周五可以最早12点结束工作。再加上每年30天的年假以及额外的桥假(节假日和周末之间的额外休假),比不少公司多出两三天的休息时间。唯一不太圆满的可能就是我的薪水在老同学里算比较中庸的(虽然高于德国蓝卡标准)且升职的空间并不大(除非跳槽)。但这对我来说并不是目前最优先考虑的事情。对我而言,能一年回国几个月,已经是一种最好的隐形福利了。正因如此,今年和上司进行年度总结时,我打算提出一个折中的方案:用加薪(上司之前已经有过暗示)换取每年能有两次回国的机会,每次待上两个月左右。如果这两年我暂时不搬回国的话,这或许是目前我能想到的最佳权宜之计。其实可能出乎很多人的意料,我本人是个不折不扣的妈宝女。如果按照妈宝女的定义来看,除了我有独立的思想外,生活上我几乎是100%依赖我妈妈。直到36岁出国时,我连电饭煲怎么用都需要“琢磨”一番。至于做饭,那时连煎荷包蛋都不会。当时我还经常因为家务琐事被我的德国室友Verena笑话(她很早就开始独立生活了): 不知道怎么给土豆削皮、不知道怎么削苹果;买的菜连中文名字都叫不全;水果买回家,没两天就烂掉……她时常开玩笑说我是“生活小白”。不过,慢慢地,我也摸索着进步了一些。到毕业时,我已经能烧两个像样的菜了,尽管Verena最终还是在我百般劝说下才敢尝试我做的饭菜。像我这样一个离不开家的人,当初是怎么下决心出国的呢?其实,当时我的想法很简单:我一直觉得大部分时间我都会陪伴父母度过,那么趁着还有精力和兴趣,为什么不抓住这几年出去看看呢?就这样,我为自己定下了一个五年的计划,给人生一个不一样的尝试。然而,五年之约并没有实现,因为途中我遇到了现在的队友(也就是我老公)。不是因为他让我留下,而是他让我意识到:五年的时间,在欧洲旅行和探索,根本不够用。这也是我会想到的第一个离开德国的理由(如果没有遇见我队友):寂寞和孤独。我想,很多离家读书和工作的人都会有或多或少的有这样的体验,但是和在国内不同的是: 生活在国外的人相较于国内异地生活更多的不适感。首先就是语言方面,德国很多地方仍然对德语有要求,而且每个地方还或多或少都带有自己的口音。语言不仅是沟通工具,更直接影响了日常生活中的效率和便利。比如国内,你遇到问题还能和别人闲聊两句套个近乎;而在德国,语言不通的时候你会立刻从“e人”变成“i人”。在国内一点点的小事都会因为语言在这里被放大,比如快递没送达。你在国内不过就是一个连线快递员的事。可是在德国,快递员是不会打你电话,你也不会有他的电话号码。所以,你就必须打电话给客服去问。前几年,很多dhl客服都还通常只讲德语。每次发生这种在国内不算事的事,在德国都会把我搞得像现场准备一段脱口秀。一旦多遇到几次这种事情,我就难免会有"为啥来德国遭这罪"的念头。德国的服务业贵且效率低下是另一个槽点。比如,我家的浴室通风系统坏了,物业竟然拖了两三个月才来修,修不好还得再拖。德国的新房通常是精装修交付(除了厨房不包括在内),而装修材料往往能反映出公寓的定位。比如我们家的房子,装修和设备都用的是德国的“高端”品牌,比如卫浴全套选用了 Villeroy & Boch(韦宝)。然而,这样的配置却无法掩盖物业服务的低效——换了几家物业,服务水平依然“低廉”,远不及房子的价格和定位所对应的期待。当然不是所有人都遇到一样的状况。我们已经在巴伐利亚房的老公寓里住了一年多。公寓的维修完全靠业主走第三方险,效率反倒高些。那时维修一般只是等1-2个周就可以。不过,老房子也有老房子的诸多烦恼。这里就不提及了。另外的孤独感就是来自于交友方面。其实我也不算太依赖朋友的人,所以大多数情况下都挺适应,但是有时候心情特别沮丧,又或者生病的时候,就会特别想念国内的家人。不过,往往因为时差关系,不是每次都能和他们连线。虽然身边的朋友也不少,但很难遇到那种能和国内朋友一样,聊着聊着就有种“只有你懂”的共鸣时刻。这种文化烙印,不知不觉中早已深深地刻在我们身上。其实,这种感受并不仅仅是我们东亚人独有的。我身边来自不同国家的朋友也都有类似的经历。很多人并不是出于两性交往的需求,而是因为孤独,才开始尝试在社交软件上认识新朋友。这种寂寞和孤独在冬天尤为明显。虽然德国的冬天被很多人称为“致郁”,光照确实少了些,但室内有暖气,整体生活条件还是舒适的。然而,这种阴沉的天气似乎格外“应景”,让人的孤独感被无限放大,尤其是在那些漫长而寒冷的日子里。离开德国的第二个理由于我就是: 经济每况愈下,物价持续攀升,社保费用也在不断增加。造成这个局面是多方面的原因,但是要好转却不是德国换个政府就马上能有起色的。两大核心因素是难民潮和能源危机。关于这两点,我会在之后的文章中具体展开,但可以明确的是,这些问题并非一个新政府任期内能解决的,更别提指望德国经济短期复苏了。刚从国内回来时,这种落差尤为明显。虽然我知道国内经济状况也不尽如人意,但整体生活成本仍显著低于德国。
我们刚下飞机,仅两张地铁票就花了11.2欧(平时我们订阅59欧一个月的德国月票),途中随手买了两个麦当劳汉堡套餐,又是25欧。这是我们回到柏林仅一个小时的花费。
德国昂贵的往往是最基础的费用,比如交通费和能源费。在国内,这些费用相对是非常便宜的。
作为双职工家庭,我们最不想听到的无疑是社保和税负进一步增加,以及退休年龄再度延后。对比国内,我在德国的退休时间比延后的国内退休时间还是晚了近十年。虽然,我队友喜欢工作,他说他要工作一辈子 - 这种动物也是有的,但是比较少。难民潮带来了另外一个社会问题就是社会治安。有些地方你在德国时是会被劝要尽量避免少去的,或者起码晚上尽量别一个人去,比如法兰的火车站附近,柏林Neukölln的有些街区......我个人觉得其实网上说得有些夸张,我晚上经常去Neukölln,其实也是安全的,不过有时会被人兜售叶子罢了。
但是,在德国,尤其在柏林,我是不敢把行李箱放在视野不及的; 我也不会在U8上把手机往口袋里一插就放心不管或者完全不顾背在身后的背包。你还真别觉得柏林有多危险,在欧盟,柏林连前十治安差的城市都进不去。第三点让我很羡慕国内的就是饮食了。我的朋友都知道我其实是个无肉不欢的人,但是我不喜欢这里饮食的原因是欧洲食料种类太少并且烹饪方法相对国内比较单一。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更何况我还不是一个巧妇。
队友和我回家后才知道还有那么多河鲜、海鲜是他从来没有吃到过的。原来光是羊肉就有那么多种做法。虽然我在中国人里算是偏爱西方饮食的,但时间长了,再喜欢的意大利菜也比不上中国菜的丰富多样。不过,饮食问题并非让我不喜欢德国的主要原因,毕竟一块肉和一杯啤酒就能让我很开心。相比那些每天要吃蔬菜的人,我的胃口算是很“有弹性”的。但是,真正让我感到头疼的是德国的交通状况。我们家距离S-Bahn(类似国内轻轨)站仅四分钟路程,但一年里有20%-30%的班次会取消或延误,不得已我们只能多走路去坐地铁。尽管地铁延误也偶有发生,但总体比轻轨靠谱不少。至于城际交通,德铁已经成了整个欧盟的“笑话”。能源危机之前,虽然也有延误,但准点率尚且能接受。而现在,我一年坐德铁约20-30次,延误的概率高达60%-70%。最离谱的一次是从纽伦堡回柏林,原本的列车从下午两点开始延误,最终等到晚上八点才来了一班“临时货运”般的列车,把所有滞留旅客运回柏林。还好我是去柏林,受到牵连的旅客较多才加了这么一班列车。哪些前往小城市的旅客只能等明天的列车了。列车晚点的原因五花八门,什么轨道问题、信号故障、甚至人手不足,常常让人摸不着头脑。虽然德国的许多服务和制度常常引发吐槽,比如医疗、外卖、电子支付等,但对我来说,这些都还算不上核心问题。体检我基本回国做,外卖提前订也没啥问题,而电子支付虽然柏林一些地方还需用现金,但像Apple Pay、Google Pay等方式也能解决大部分支付问题。时间长了,我也习惯带些现金,毕竟这些都不算大事。当然,最重要的原因是我想陪父母。可能有人会问,为什么不考虑把父母接到德国来。老实说,虽然父母来欧洲玩是肯定会来,但德国确实不适合养老,无论是在生活便利性还是医疗方面,都不如上海那样方便。父母可能一直觉得我这么说是出于责任,所以一直对我说 "你不用老是回家啦,你不用担心我们啦。" 其实和父母在一起,对于我,何尝不是在享受天伦之乐?有父母在身边爱护我,我是真的觉得自己很幸福啊。妈宝女体质怎么可能那么容易改变?!我承认,我有些贪心,一方面想看遍这个世界,另一方面也想陪伴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