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图 | zdf.de
我在之前的文章里有顺带提过大众裁员关厂的事(2024.10: 全球经济萧条带来的变动和机遇)。事实上,今年以来,德国大大小小的公司都在进行裁员和瘦身,这已逐渐成为常态。
有读者问我,今年毕业的学生是否容易找到工作?工作确实比往年更难找,而且即便找到了工作,也需要做好随时可能被裁员的准备。然而,裁员对于许多德国公司来说并不是轻松的决定。
德国大多数正式员工都是拿着无期限合同,也就是说,公司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才能开除员工。这些规定根据《德国解雇保护法》主要包括三大类: (1) 员工严重违反公司规定或合同义务; (2) 员工由于个人原因无法继续胜任工作;(3) 公司因经济或经营需要裁员。
今天的文章主题是德国的工会。德国工会是一个拥有较大影响力的组织,经常在员工遇到不公平待遇时发动罢工,被一些人称为“反抗资本家的武器”。那么,德国的工会究竟有多强大?它的作用与局限性是什么?
还是从大众计划要裁员和关厂这件事说起。
大众汽车集团(Volkswagen AG)与德国工会IG Metall之间的薪资谈判在2024年底陷入了高度紧张的局势。双方就工资增长、工厂运营保障以及裁员问题展开了多轮谈判,但始终未能达成一致,矛盾日益激化。
工资增长:工会建议分两步实现工资提升,并参考金属和电子行业近期达成的5.1%涨幅协议。然而,大众方面拒绝工资增长,反而要求全体员工降薪10%。 工作时间调整:工会提出将部分薪资增长用于缩短工时,减轻员工压力。 工厂运营保障:工会要求大众承诺不关闭工厂、不进行大规模裁员。但大众计划在德国削减数万个岗位,并可能关闭至少三家工厂,这成为双方争议的焦点。
截至今天(12月4日)工会代表和企业工会主席丹妮拉·卡瓦洛(Daniela Cavallo)仍敦促在年底前达成妥协以避免冲突升级,而大众目前仍坚持其初步方案。
工会的作用
工会必须独立于国家和雇主,其目标是代表员工的集体利益(例如工资、工作条件、工作时间等),活动内容需要围绕这一核心展开。
在德国,如果加入工会的员工面临被解聘,他们可以寻求工会的帮助。工会可以为员工提供法律咨询,帮助与雇主进行谈判,甚至在必要时代表员工向法院提起诉讼。
工会的主要作用之一是保护工人的权益,确保解雇符合劳动法的规定,例如解雇必须有正当理由,并且必须遵循适当的程序。
如果员工认为解雇不公平或是歧视性解雇,工会还可以提供帮助,挑战解雇决定。工会代表可以通过法律途径寻求补偿或阻止解雇,必要时可以向劳动法院提出上诉。
但是,工会并不能直接影响公司的决策,而是主要通过集体谈判协议这种方式向公司为员工争取其最大的利益。工会的所有活动,包括游行、集会等,必须和平进行,禁止暴力或威胁行为。
当然,就算最后员工还是会被解聘,但起码工会可以为其争取一个最大化的利益,比如更高的赔偿金。按德国法定规定得最低赔偿金,通常仅为0.5个月的薪水每工作年。
辩证地看待工会
大众此次的裁员和关厂决定并非源于经营亏损。尽管新车需求疲软,大众依旧在2024年第一至第三季度报告了15.8亿欧元的税后利润。德国工会正是基于这一点提出了加薪要求 - 工会通常会在合理合法的框架内争取员工权益。
然而,大众面临着明显的盈利减少压力,这使得公司不得不加快结构性转型的步伐,尤其是电动车转型所带来的高成本压力。因此,大众提出了一系列削减成本的措施,包括减少10%的工资、关闭部分工厂和裁员。
与此同时,工会IG Metall则坚决反对这些举措,要求为所有工厂争取未来。工会认为,这些措施不仅会对员工造成过度冲击,而且可能引发德国就业市场的不稳定。
大众与工会的博弈显示,工会不断提出新的方案以达成协议,而大众则显现出较为强硬的态度。最终,双方是否能够达成共识,仍需时间观察(我也会在以后的文章中提及此事的发展)。
事实上,德国工会并非总能如愿以偿。历史上,工会遭遇滑铁卢的情况并不少见。
比如,2015年汉莎空乘人员罢工失败事件。德国空乘人员联合会(UFO)要求更高的工资和更好的退休福利,与汉莎航空展开谈判。尽管罢工持续了数天,导致航班大量取消,但最终协议对工会的主要要求妥协较少。汉莎利用公共舆论的支持和替代服务降低了罢工的影响力,这对工会是一次挫败。
source: MDR.de
2020年在金属和电子行业拥有很强的影响力的德国金属工会(IG Metall)选择在疫情期间进行工资谈判失败,最后只达成了一项与工作保障相关的妥协协议,且涨幅非常低。
还有些公司则会从一开始就尽力绕过工会,比如著名的亚马逊仓库员工事件。从2013年起,德国服务行业工会(Ver.di)试图组织亚马逊仓库员工加入集体谈判协议,争取更高的薪资和更好的工作条件。但是,亚马逊拒绝与工会谈判,并采取策略绕过工会,例如直接与员工沟通、雇佣临时工等。尽管Ver.di发动了多次罢工,仍未成功将亚马逊纳入行业标准协议。
source: verdi.de
这让我不禁想起,曾经在上海工作时,我的德国老板一听到工会来拜访,立刻就选择退避三舍。当然,大家也知道,国内的工会和德国的工会完全不是一回事。
其实,从另一个角度看,尽管工会似乎是企业的“宿敌”,但为什么许多德国企业仍会与工会签订行业协议呢?这是因为德国企业的传统观念认为,员工是公司不可或缺的资源。只有员工对工作环境有安全感,才能在岗位上安心工作,进而为企业带来更高的产能。
许多德国高管认为,与工会达成短期协议对公司也有一定得好处。在公司盈利且条件合理的情况下,工会的存在能够为公司保障一段和平时期,避免员工的消极怠工和日益膨胀的不满情绪。
举个例子,2023年,IG Metall与多家德国公司达成的集体协议包括:工资增长8.5%(其中2023年上涨5%,2024年再涨3.5%),工人还将获得一次性支付3000欧元。这与德国2023年5.9%的通货膨胀率和2024年2.2%的预期通胀率相比,最后的工资涨幅其实还是比较合理的。事实上,许多不加入工会的德国公司每年也会根据市场状况进行工资调整,并提供适当的通货膨胀津贴。
结语
工会的出现源于员工在公司中的相对弱势地位,尤其是在劳动条件和薪酬方面。工会通过集体谈判和争取权益,起到了维护职场秩序和促进员工福利的积极作用。
然而,从企业角度看,工会的存在无疑给企业的转型和成本控制带来了挑战,尤其是在快速发展的行业和经济转型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