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年,德国究竟有什么让我离不开的理由?"

文摘   2024-11-25 18:44   中国香港  

出品 | 另外一种生活

作者 | 夏天的香草 summervanille

微信号 | lyannq

每次回国与朋友相聚,朋友们总免不了问我一句:“你下次什么时候回来?” 每当我报出回国的日子,总会郑重其事地补上一句:“我是打算搬回来住的。”


这句话不知道是说给别人听的,还是为了反复提醒自己下定决心。


那么今天,我就想和大家聊聊我迟迟没下决心回国的原因。下一篇,我也会分享德国生活中那些让我抓狂,会有想回国的地方。


年龄增长不该只带来焦虑,该带来更多的自信


84岁的简·方达曾说过这样一句话:“身体虽然退化了,但我有更好的大脑、人生观和幸福感。” 我想,这种坦然与自信正是年龄带来的礼物。


36岁出国时,我正好赶上国内职场对年龄限制愈发严格的时候。在这个年龄,想要跳槽往往需要依靠熟人推荐,因为人事部门很可能会因为你的年龄直接把你的简历刷掉。


而在德国,35到45岁则是职场的黄金年龄段。对于许多公司而言,这个阶段的人才不仅是主力军,更是招募高级岗位的首选年龄层。


当然,在入门级(Junior)岗位上,年龄较长但经验不足确实会被视为一种劣势,因为公司通常希望候选人的年龄与工作经验相匹配。然而,单纯因为年龄而被拒之门外的情况,在德国至少在50岁之前很少会发生。


这背后有几个原因。一方面,德国的退休年龄普遍在67岁,职业生涯相对较长;另一方面,大多数高级岗位更看重的是经验和阅历,而非体力上的优势。


如果员工在工作中能否保持专注和进取的态度,那么,即便体力不如从前,你也能获得和年轻人一样的职业机会。


在这样的环境中,你会因体力下降而感到些许遗憾,但你更会因为阅历的积累带来的智慧与视野而感到自豪。


年长,不仅是衰退的标志,也是另一种自信的来源。


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节奏


国内某一猎头公司曾发表这样的言论:


“不管你是否承认,你都必须重视“35岁现象”。很多企业在招募人才时,明确规定年龄在35岁以下。如果你的年龄到了35岁却还在通过招聘网站投递简历不断跳槽的话,你就应该反省一下自己到底哪里做错了。当然,根据我们的实践咨询经验来看,如果你真到了35岁甚至更高的年龄才去思考这个问题的时候,很有可能这个问题你已经无力解决了,很多现实的困难会让你有心无力,束手无策。”


我也一直觉得人生的职业规划很重要。如今,我对职业的每一步选择,都希望与未来的发展方向相吻合。然而,回顾过去,我不禁问自己:当时是我不懂吗?


自认为早熟的我,当初却是凭借一知半解的认知选择了热门专业,以为毕业后就能轻松找到喜欢的工作。这些选择大多是听来的二手消息或受媒体影响,并没有什么的实践和经验。


毕业后,我进入了一家德资独资企业,从事自己并不喜欢的工作,仅仅因为待遇好便一待就是12年。回想起来,如果当初没有选择出国,我的生活大概是可以预见的,因为留给我的选择并不多。


职业规划的重要性毋庸置疑,但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职业方向和轨道的调整除了需要机遇,更需要实践和进修。


没有尝试过一份工作,怎么知道自己是否真的会喜欢?没有时间进修,又如何系统地学习新的知识?如果35岁时已陷入“年龄劣势”,又谈何调整职业轨迹呢?


所谓“35岁前要达到职业生涯高峰”的潜台词,无非是要求你一毕业就清楚自己的兴趣和擅长,并在接下来的10年间快速实现目标。


这种路径就像要求人在没有谈恋爱的情况下直接结婚生子,不需要考虑是否真正喜欢或适合彼此,否则就很可能会错过“生育最佳年龄”。


然而,每个人心理成熟的时间各不相同,而且,生活中的变故和时代的变化也会不断影响我们的选择。


当年,我刚毕业时,能流利说英语便能找到一份不错的工作,而10多年后,翻译已成为最容易被AI替代的职业之一。


那些10年前选择高翻专业的年轻人,如果现在面临着再就业困难,难道是因此当初自己毫无职业规划吗?


可在10年后,他们面临科技进步带来的行业挑战时,选择转行,就可能遭遇无法就业的困境。


在德国,37岁的我却可以凭借以往的销售经验,从市场策划岗位逐步转型到自己心仪的数据分析领域。


类似地,我队友也在40多岁时从技术岗(项目经理)顺利转型到区域销售经理,实现了职业的新尝试。


国内需要百米冲刺型的选手; 而在德国,你可以选择做马拉松选手。在任何年纪都可以为自己的兴趣和职业目标学习和调整 - 这才是我理解的职业规划。


明年春天,我将开启自己的第二个学士学位 - 商业信息学。这门课程不仅能让我系统学习统计学(对数据分析至关重要),还涉及我一直感兴趣的企业税务知识。



之所以有这样的决定,很重要的激励因素就是因为德国开放的社会环境, 而另一方面则是德国良好的工作与生活平衡(WLB)。


在这里,我能有相对更多的机会以从容的姿态,去追求真正适合自己的职业道路,而不是因为年龄的限制,被迫止步于某个阶段。


更多元化的环境

年龄不应成为局限你生活内容的理由,这实际上是社会多元化的一种体现。


而另一种更直观的体现,则是这个社会接纳各种肤色、种族和信仰的人群。


有人认为这样的包容性会带来危险,这种担忧并非毫无根据。但如果你是希望被接纳的一方,这种多元化可能正是你所期待的。


不少人提到德国对外国人的歧视现象。我承认,语言障碍确实会带来诸多不便,比如限制职业发展。然而,真正直接的歧视是否存在,更多取决于个人经历。


其实国内不少人对某些族群的dis也不少见,尤其是针对印度人和黑人。对完全不懂中文的外籍人士,即便生活在上海 - 国内第一的国际化大都市 - 也会遭遇诸多不便。


德国的多元化程度在某些方面确实令人惊叹,尤其在我生活的柏林。我经常会在地铁车厢里听到五、六种语言并存,这种文化交融让我对世界的复杂性有了更多的认识。


上次有位朋友留言提到,德国对外族人的歧视是“文化遗留问题”,国内则不存在类似现象。

但让我感到讽刺的是,这个被认为“爱歧视外族人”的国家却允许我轻松地取得其国籍。而在上海,如果你不是被承认的“紧缺人才”,哪怕结婚也需要再等10年才能拿到户口。


上海人在国内生活时或许或多或少都会有着一些优越感。这种优越感可能是自身固有的,也可能是被其他人或媒介强加上去的。


而在德国,这里并没有户口制度。你可以随便签自己的住址,不管什么国籍的人都可以因为自己住在柏林,而把自己称为Berliner (柏林人)或者Münchner(慕尼黑人)。


我曾在豆瓣中写道,自从我成了半个柏林人后,另外半个上海人的优越感就在不断缩水。不同的是,上海户籍是随着我出生就有的,而在柏林立足则是我后天自己实现的。两者没有谁比谁更好,但是,自己赚得的显然更值得我骄傲。


金钱虽然重要,但在德国,它并不是衡量成功的唯一标准,更不是最重要的标准。


在多元文化的影响下,人们对“成功”的定义变得更加多样化。


一个生动的例子是我们班上的一位富二代。她被同学们逐渐排斥,不是因为大家嫉妒她的财富,而是她常常炫耀私人飞机、豪华游轮之类的奢华生活,却无法参与到其他有趣或有深度的话题中。久而久之,她在集体活动中的存在感也随之淡化。


相较于富人身份,在德国更受欢迎的是那些对某事充满热情、富有责任感并值得信赖的人。这种价值观的形成,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德国社会基本体制和福利体系所提供的安全感。这种保障让更多人拥有底气,能够选择拒绝金钱至上的生活方式。


例如,德国的工会积极维护工人阶级的基本权利,确保员工在职场中不被轻易剥削。而对于失业者,求职中心也会提供帮助,让人们不必因为短期失业而担忧失去生活保障,甚至流落街头。这种体系不仅保护了弱势群体,也在某种程度上拉近了社会不同阶层之间的心理距离。


当然,福利制度并非没有弊端。一些本来旨在帮助弱势群体的机构,随着时间推移也成了“养懒汉”的温床,这是另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话题。


总的来说,德国社会对成功的理解更为广泛,既可以是金钱的积累,也可以是兴趣的追求、责任感的体现,甚至是对生活意义的探索。这种多元化的定义,恰恰展现了一个多元文化社会的包容与魅力。



此外,德国社会对特需人群的包容性也让我印象深刻。如今,许多小学推行“全融教育”,让特殊需求儿童和普通儿童共同学习。这种尝试虽然给教师带来更大的挑战,却让社会更加接纳每个个体的不同需求。


篇尾


当然,除了以上这些,对我来说最大的幸运,就是拥有一个非常棒的部门团队——同事关系融洽,上司也特别支持我。


我不仅可以100% 远程在家办公,每年还能有两个月左右在上海工作的机会。这对离家在外的人来说,是一种难得的平衡。


我的队友简直是完美的合作伙伴,自己的社交圈也让我倍感轻松自在。


更让我珍惜的是,这样的生活方式让我能专注于做自己喜欢的事,一边工作,一边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正是这种持续成长和自我实现的状态,让我感到满足。


这样的生活虽然称不上完满,但确实也让我很难轻易放弃,你说呢?


欢迎留言。

* 码字不易,我的每篇都不会设置付费,因此,每个月不定期可能会有广告,希望大家谅解。

另外一种生活
一个有灵魂的公众号。一边跑,一边在思考。(36岁留德,转行2次,环游50+国)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