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德国六年感悟:幸福没有终点站!

文摘   2024-08-26 23:59   德国  


出品 | 另外一种生活

作者 | 夏天的香草 summervanille

微信号 | lyannq

*禁止未经许可私自搬运任何内容


到这周三,我在德国就生活了整整六年了。本来这期是准备写关于捷克的内容,但是心血来潮,突然想插播一期 - 我的德国六年。


1


六年前的我根本没有想到六年后的我究竟会过上一种怎么样的生活。也可以说,现在的生活是六年前的我一直梦想的。


在不断妥协和挣扎中,我终于还是从事了自己喜欢的工作,不用每天上班像撞钟。


我也实现了以前上班做梦向往的工作状态: 每天可以睡到自然醒,不用上下班通勤。


虽然没有打个飞的去巴黎喂鸽子,但是在周五下午飞去尼斯看场演唱会还是可以实现的日常。


    图: the libertines 2024尼斯演唱会


当然,那时36岁的我也不曾想到在5年后,我真的可以嫁给爱情。


图: 2019年和队友毕业旅行


2020年在豆瓣的 - 35岁之上的我们 - 这个话题下,刚开始工作的我曾经写了我当时的畅想: 我们俩人五年后可以有三个国籍。当时写完我才知道德国是仅允许父母一方是德国人或者欧盟成员国的公民拥有双国籍。所以,这个想法当时看来是无法实现的,因为我和队友都不想放弃自己的国籍。


想不到2024年,德国突然宣布允许双国籍。今年,我们俩人真的就有了三个国籍。这就意味着,我们可以随时离开德国,但也不会失去在这里的居留权。


这个小插曲不由让我感慨: 这世上只有你不敢想的,还真没有不会实现的。


生活中,我们真的需要把自己的目标定得高点。勇敢去梦想,是实现梦想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


2


我在德国之所以过得非常开心,是因为我自己本身的很多想法都发生了改变,这和队友的关系很大。我想在这里说下他的故事。


队友是南美玻利维亚人,
从小就很聪明,17岁考进了玻利维亚最好的大学,因为好友提议学心理学,他也就在应声中一同选择了心理学课。读完第一年后,他却迷茫了。


他对我说:“学习很轻松,第一学年,就被评为top 10%学生,因为每科都在90分以上,但是,第二学年,越读越没有意思,我觉得不能再这样下去了。”

“你知道吗?当时我的生活嚼之无味,我迫切需要新鲜的东西来让自己重新振奋起来。虽然,我根本不知道自己到底想要什么。”

队友决定去俄罗斯读书。重新学习俄语,重新开始读本科。

队友的父亲是商人,本来就不赞成儿子读心理学,但是却又不想让儿子去离家那么远。后来还是他母亲做通了父亲的思想工作:“如果他要去,就让他去。” 

队友随后就申请上了圣彼得堡国立大学的技术信息专业。

“我一开始没怎么努力读书,还是和以前读书一个态度,然后就被甩下了。那群俄罗斯人真的太聪明了,我到了第二年才开始幡然醒悟到靠小聪明是不行的。”

队友在圣彼得堡一待就是7年多,从学语言,到读完本科和研究生。

毕业后,他还是不知道自己该干什么,于是又申请了第二个在瑞士的研究生。

在等学校offer的时候,他先收到了斯伦贝谢的offer。2008年,斯伦贝谢给他的毕业生入职薪水就是5000+刀/月。他一看到这薪水,就毫不犹豫地去上班了:“那数字对当时的我来说是想都没有想到过的,因为我当时的生活费不过是200+刀一个月。”

他就这样选择了这条路。后面的故事,就是他又腻了。工作十年后,他在斯伦贝谢任grade 11管理职,收入不菲。然而,他决定去欧洲读第二个硕士学位。

他一边旅行一边读书,在读MBA的第一年就走遍了大半个亚洲。最后, 却以班级top成绩毕业, 其中毕业论文是满分。

再后来就是我们现在的生活了。他在德国的薪水在没有跳槽的情况下三年里翻了一倍。这在德国还算比较少见的。

和他在一起后,我少了很多的焦虑。无论他选择读书还是退学,选择工作还是辞职,他从来没有考虑太多。

对他来说,这个只是在当时,他看来最随心意的选择。最重要的就是忠于自己的内心,专注于眼前的生活。随心而动,随刃而行。

"活在当下,珍惜现在的每一刻,感受当下的体验和情感,而不是让思绪被过往的遗憾或未来的未知所困扰。" 这种松弛感 - 我意识到正是我们中国人最缺的。

我们总是思前想后,做什么事情都顾虑很多。我们总是担心下一步不是自己最好的选择,下一步无法把自己的利益最大化。正是因为如此,很多人宁可蹉跎自己有限的时间也不敢向前一步。

然而,生活就是有得必有失,有失才有得。现实就是自己的时间才是最宝贵的,比任何金钱物质都要珍贵。

2022年,我在柏林看完了世界上最糟糕的人这部电影,写下了影评这只是一个普通年轻女孩的成长故事。很多评论的人,不管男女都无法理解Julie的选择,无论是对爱情,还是对自己的职业。他们说,她之所以那么任性,是因为北欧年轻人的试错成本低,因为国家福利好。

但是,我知道,这不是最重要的。他们愿意花时间去了解自己,去尝试自己想要的东西,是因为这种人生观和价值观就是他们从小就浸染的。这个和国家贫富没有关系,而是和文化关系很大。

我们很多人思前想后,顾虑重重,也是因为被环境影响太深。不是我们没有改变自己的权利,而是我们慢慢地丧失了和环境斗争的勇气。

我想,我队友对我最大的影响就是,他在不断提醒我,我的人生还有另一种活法 - 真正的幸福在于享受当下,而不是焦虑未来。




3


六年后的我过上了六年前的我所向往的生活。但是,幸福没有终点站。现在的我对我以后的生活又有了不同的期盼和想法。


比如,我去年去了南美两个月,回来后,我一直希望自己可以再去看更多不一样的人和风景。


   图: 秘鲁


比如六年多来,这个公众号已经积累了128篇文章了,一直以来,我都想写一本书。虽然因为书的主题没有想好,所以一直没有落笔,但是,我还是希望有天可以实现。


去年,我们在智利奇洛埃岛(Chiloé Island),这是一个像天堂一样的地方。


   图: Chiloé Island


我们来到一个油管英国博主的别墅用了午饭。他拥有一个非常大的花园,花园面朝大海。酒足饭饱后,我在花园里荡着秋千,秋千飞得很高,我有0.01秒的时间感觉自己是飞翔在了大海之上。


我不禁脱口而出:这是不是就是天堂了。周围的人哗然大笑。



固然,那肯定不是天堂,但是,在那个瞬间,我知道那种感觉是叫幸福。幸福不是一旦达到某个目标或条件就会永久拥有的东西,而是一种随着时间和经历不断变化的状态。


我们需要在生活的每个阶段中,找到属于那个阶段的幸福。比如,我们在追求每个目标时,一点一滴的进步就是幸福,而不是等待某个特定的时刻或成就来感到幸福。


松浦弥太郎说,“一天中只要累积无数微小的喜悦,人就会不由自主地感到幸福。只要这样的日子持续到来,人生在世就乐趣无穷。”


我们太容易顺应延迟幸福了。不少人在生活中会因为认为只有达到某个目标(如财富、事业成功、买房子等)才能获得幸福。


同样的,很多想要出国的人会认为只要忍一忍,熬一熬,出了国,现在的烦恼和迷茫就会烟消云散了。


然而,一味地延迟幸福可能会使人忽略了生活的过程,错过了许多本可以享受的瞬间。


六年来,最让我感到高兴的不是现在获得的稳定,而是当初36岁的我是如何在周围人怀疑的眼光中,毅然决然地做出并且执行自己出国的决定; 如何一年又一年坚持学习,最后得到了自己心仪的职位; 如何终于放下结婚的念头,最后却找到真爱的。


放下才是获得。当你把自己的期望值降低到最低时,才是你收获最大的时候。


降低期望值并不意味着降低目标或标准,而是减少对结果的过度依赖。当我们不再被预期的结果束缚时,心态会更加开放,也更容易感受到生活中的其他美好和意外之喜。


最后分享一位读者给我的留言: 

"summer姐姐,在豆瓣上看到“42岁花钱去学习值得吗”这篇,想和你分享我的感受~


我和我妈两个人生活,我每年坚持尝试学习一件新事物,目前坚持了民宿运营、钢琴、潜水、英语口语课、背单词。我妈受我的影响,也开始学习她感兴趣的类目,坚持下来的有中医调理、英语口语。她所学的中医知识帮我解决了多年痛经困扰。总之我们家的学习氛围很浓,没有大多数人家常年吃完饭就全家躺着刷手机的情况。


她已经53岁了,去年她尝试创业,我也很支持。虽然只坚持了半年就散伙了,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她认识了新的人,不得不恶补商业谈判和开公司的一些必备知识。现在我们经常互相讨教,针对一些业务她会参考我的想法建议。我认为我们的家庭关系更加亲密了,因为在话题上我们是合拍的。


在春节档的出境旅行中,她学了口语也能应用了,可以独自出门溜达做马杀鸡买吃的。我俩都更加放松了.


回到您的标题“42岁花钱去学习值得吗”,当然值得,72岁也值得、82岁也值得!以上是“学习”对我家家庭氛围的影响。"


幸福没有终点站。幸福不是某个特定的终点,幸福是贯穿整个生活旅程的感受。愿大家时刻都可以为自己制造幸福的瞬间。我也将从现在这个起点出发,寻找下一站的幸福。




读完点个【在看】👇

另外一种生活
一个有灵魂的公众号。一边跑,一边在思考。(36岁留德,转行2次,环游50+国)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