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北“抗美塘” | 作者戴哲恒
民生
三农
2024-12-29 19:36
浙江
听老辈人说,旧时(指未开展围涂前)自家村庄到“后海”(当地俗称,即杭州湾钱塘江)之间距离仅相隔两条堤塘,他们口中所说的这两条堤塘分别是浙东海塘、抗美塘,对于浙东海塘我并不陌生,而“抗美塘”却不怎么了解,甚至就连地方志书中记载也极少。回想前年十月初,我前往百红线与杭州湾上虞经开区纬十一路交界处附近(今崧厦街道前庄村五龙庙自然村北面)专程探访虞北“抗美塘”,毗邻经开区纬十一路的抗美塘,东西走向,横贯杭州湾南岸的两个乡镇,起点崧厦街道前庄村,终点盖北镇镇海村,全长约9公里,昔日与虞北解放塘、三汇保江塘相连,乃当时虞北地区(尤其是崧厦、盖北)与后海之间的“一道坚固屏障”。
其实,早在20世纪60年代末之前,此堤塘北面即茫茫大海,对于沿海百姓而言,这不是一条看似普通的堤塘,而像一根绷紧安全的生命线,时刻守护着村庄家园。
站立在百红线与经开区纬十一路交界处附近,可以明显看到当年因建造百红线,已将抗美塘一分为二,昔日塘面成了如今百红线路基,当然这只是其中一处“破坏”,因为整条堤塘现已残缺不全(指其中几段),有的塘面已浇筑水泥,且有小型车辆在通行,有的已遭废弃,塘面杂乱不堪,导致无法行走,不过好在部分堤段、本体仍保存完整。说起来,在如今浙东海塘与抗美塘之间的区域范围,原先都是大面积丘圩,由泥沙淤积的滩涂围筑而成,沿海百姓在此开荒垦种、搭建草舍,也有从别处搬迁而来,在此安家落户(据说原沥海三汇片区有不少),以后渐渐地衍变成大小不一的村落,即便如此,可身后的潮水仍常有来袭,不时饱受坍江之灾、倒海之苦,面对这种情况,沿海百姓于民国十五年(1926年)在杭州湾南岸沿线筑起了一条堤塘,全长21.5公里,日后的“抗美塘”便是其中一段,这是浙东海塘、百沥海塘北面的一条土堤,虽说临近后海,但却与海不搭边,就连名称中也未带一个“海”字,只叫它“小塘”。关于抗美塘的名称由来是1950年10月,为纪念抗美援朝战争这一事件而改称的,说来很有纪念意义,到1969年12月,上虞围涂开始后,各类大小堤塘在滩涂陆续筑成,此塘也成为“二线备塘”,失去曾经防洪御潮的作用,但现仍在通行,大家习惯称它为“塘路”。
对于抗美塘,笔者的爷爷(1951年出生)印象深刻,据他回忆,早在60年代中期,即上虞围涂尚未开展之前,为保护这条堤塘,同时也为遏止已围垦区域的坍塌,当时上虞县崧厦区联丰公社曾组织大批社员群众(其中有不少都是自发报名),前往夏盖山(具体位置是西山宕)拉石头,大家推着手拉车,载运大量块石,然后将采集来的块石,抛至堤塘外向的后海之中,以此来阻挡潮患侵袭。
抗美塘,是继浙东海塘后又一条“水上长城”,对于此塘,我们不仅要加以保护,届时在编纂地方水利志时更需涉及。沧海桑田,时光历近百年,那堤塘后面早不再是潮涨潮落、荒草萋萋的景象,此处现已是拥有“国家级经开区”称号的杭州湾上虞经济技术开发区所在地,厂房林立,新城崛起,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忆往昔,可以说,此塘见证了虞北海涂从滩涂到良田的发展变迁。通过撰文,笔者在此建议当地有关部门及单位对“抗美塘”实施保护,加强堤段管理、制定护塘范围,以通过现场伫立简介牌或景观碑来进行宣传,或拍摄存档,愿有朝一日能列入区文物保护点。
作者简介 | 戴哲恒,95后,上虞崧厦人,爱好文史,对地方水利史兴趣浓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