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系上虞水利事业的金春木 | 作者王吉祥

民生   历史   2024-12-16 19:50   浙江  

金春木

情系上虞水利事业




 曹娥江下游右岸有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村——沥东庄里村,年轻的金春木从这里启程,从此他与上虞水利事业结下了不解之缘。





1953年春,曹娥江沿岸沥东塘湾附近百沥海塘出现重大险情,当时的沥海区立即组织民工抢险,抛石护岸,这是新中国成立以后虞北地区第一项民办公助的水利工程。其时钱江管理局萧绍工务处的崔工程师来到抢险现场,进行技术指导。施工队伍采取车轮战术,运石民工半月一换。为了运石民工之事,崔工与时任沥海二渡乡五村(塘湾、新桥、郑家埭、庄里、潘蒋)代表金春木有了初次接触。经过抢险民工持续拼搏,百沥海塘转危为安。后来在塘湾与花宫之间抛了5支石坝,彻底解除了后顾之忧。
在抛石护岸的同时,对年久失修的百沥海塘、浙东海塘进行了全面整修,其间金春木与主管水利工程的副县长陈光裕有过多次接触,虽然每次相处时间不长,但这位年轻农民吃苦耐劳的精神和直爽的性格,已给陈副县长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堤塘工程结束以后,金春木被县水利局聘为兼职堤塘管理员,并担任组长。金春木工作认真负责,后来他被借调到县水利局,跟随水利技术人员到处辗转,从事“四十里河”河道整治工程。
金春木初来乍到,对水利工程一窍不通,技术人员教他怎样插标杆,如何使用仪器。初识文字的金春木诚实肯干,虚心好学,慢慢地懂得了一点工程测量方面的基础知识,经过技术人员不断点拨,金春木进步很快。那时水利工程一般都在每年冬春两季进行,每当工程结束,金春木仍然回家务农。但自此以后,他已在县水利局挂上了号,一旦水利工程需要施工人员,总是少不了他。

1956年春,虞北沿海倒滩势头加剧,钱江大潮似排山倒海势不可挡,那长满水草芦苇的大片老沙滩很快消失。这年8月1日,风力达12级以上的强台风过境上虞,造成虞北沿海一线堤塘严重缺口,盖北、联丰、四埠、沥东、沥海、三汇沿海一线坍塌土地近6000亩,可倒滩势头依然有增无减。

为了缓解倒滩势头,1956年冬,经钱江管理局规划,准备在虞北沿海抛筑一条名为“东方红”的大坝,并在沥海四联邵家成立了抛坝指挥部。萧绍工务处的崔工程师和县水利局潘泽清工程师已先后报到,金春木也在应邀之列。
为了尽快落实抛石筑坝的具体线位,工程技术人员进村入户,调查了解历史上虞北沿海倒滩情况。与此同时,省里计划调拨小火车轨道支援上虞,以提高运石抛坝效率。为此指挥部每晚特地挂上两盏红灯笼,引导钱江工程局运输轨道的船只随时靠岸。然而正当各项准备工作紧锣密鼓之中,其他工程人员陆续报到之时,突然接到上级通知,撤销抛坝工程,把即将启运的轨道调往萧山沿海。
虽然抛坝工程昙花一现,但钱江管理局仍要求提供虞北堤塘沿线的地质资料,尤其是百沥海塘三汇转角处的地质资料要求尽快上报。此时萧绍工务处的林工程师匆匆赶来,带领金春木等十余位民工,奔走于虞北堤塘沿线。林工指导他们如何选点定钻,怎样提取泥芯,要求钻孔深度必须达到20米以上。经过三个多月的艰苦奋斗,完成了虞北堤塘沿线的地质调查任务,所有人员打道回府,金春木也回家务农。

1957年位于“五甲渡”的曹娥江五十洞闸动工建设,时任上虞县水利局副局长阮光钿工程师负责大闸设计与现场施工,此时金春木已成了阮工的左臂右膀。
但在建闸过程中,情况有了微妙变化,性格耿直的阮工在一些问题上与有关领导意见相左,他被划为右派。原本业务上的事他还可以一锤定音,可到了后来凡他提出的建议,领导已不再言听计从,有些事倒要通过金春木转达。这对一位自尊心极强的高级知识分子来说,无疑是一种重大伤害。可无论情况多么严重,只能默默承受。
1957年春夏之交,大闸开始测标定位,落实建闸用地等前期准备工作。不久金春木被派往梁湖那里,投入拆解沙湖塘工程,为建造大闸筹备石料。在拆解石塘的过程中,他发现那一块块条石上凿有一个个楔口,楔口之间还灌浇过点铜(锡液),足见古人对水利工程一丝不苟的严谨态度。此事对金春木触动极大。从此以后他暗下决心,凡自己经手的水利工程,质量上必须严格把关。
经过将近一年的前期准备,曹娥江大闸于1958年4月正式开工,不久三县数万民工云集工地。闸基开挖工程紧张有序进行,基坑越挖越深,测量工作必须随时跟进,数据记录,汇总制表,工作千头万绪,阮工忙得不可开交。金春木看在眼里急在心里,而他自己只能搞搞测量,划划施工界线,对于案头工作却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于是百忙之中,晚上阮工挤出一点时间,见缝插针,给金春木补习文化,教他学打算盘,讲解一些技术上的问题。金春木边学边干,学以致用,后来也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案头工作,成为阮工的得力助手。
一位普通农民与一名高级知识分子形影不离,感情与日俱增,成了无话不说的知心朋友。这位赤脚农民无所顾忌,也不管什么左派、右派,内心上早已把阮工视为师傅。每当出头露面的事,阮工不便说话时,金春木便会挺身而出。

1958年11月底,闸基开挖遇到了极为严重的地质状况,根据当时条件一时难以逾越,1959年年初曹娥江大闸被迫下马。经过一段时间的善后工作,同年8月,金春木离开了让他魂牵梦绕的建闸工地。两年多的建闸经历使他受益匪浅,无论文化知识,还是专业技术都有了明显提高。

经过多次历练,金春木已从一个门外汉,逐渐成长为水利战线上的行家里手,县内的许多水利工程都留下了他的足迹。1963年动工建设的“虞北排涝闸”,金春木再次与阮工同舟共济,此时他已能独当一面,带领民工测量进闸河道。虞北排涝闸竣工以后,金春木翻山越岭,足迹遍布四明山麓,隐潭水库的盘山渠道,岭南电站的引水渠以及青山水库的配套工程等,都无不留下了他的身影。
1968年10月已是县水利局临时工的金春木,再次来到沥海四联,临时借调到“崧厦区沥海抛坝指挥部”,从事抛坝促淤,固滩护岸工程。故地重来,旧景再现,12年前抛筑“东方红大坝”的夙愿成真。
一到指挥部,他便投入测量高桥至“虞围闸”6华里长的河道,为疏浚拓宽运石通道做好准备。从此他进进出出,一直辗转在虞北海涂一线,搞测量,制蓝图,为上虞大围涂出谋策划。
1972年冬,金春木正式被借调到“上虞县治江围涂指挥部”,成为桥闸组负责人。1973年疏浚50华里长的海涂运石大通道——盖(北)沥(海)河时,由他负责全线测量,绘制出一张张施工蓝图。浙东海塘上的“友谊闸”“团结闸”“新港闸”,还有矗立在海涂垦区内那一座座节制闸,都倾注了他的心血与汗水。


这位长期从事上虞水利事业,为上虞大围涂献出了青春年华的普通农民,亲历并见证了几十年来上虞水利事业的发展。一直以来,他默默奉献,无怨无悔,其人品得到时任县水利局局长顾仁章(后任上虞县县长,诸暨县委书记)等人的一致好评。当年,凡县水利局门下的一些临时性小工程,领导都指定要他保管现金。
进入水利战线以后,金春木多次受到上级的嘉奖表彰。1991年水利部向他颁发了“为水利事业勤奋工作廿五年”的荣誉证书,这样的证书在上虞仅有两张,金春木手上还有省里颁发给他的“农民技术员技术职称证书”。可令人费解的是,1999年71岁的金春木,离开了他为之奋斗了几十年的上虞水利事业,他依然没有转正,还是一名临时工。

END












点击阅读王吉祥作品

作者简介 ‖ 王吉祥,上虞崧厦人,与共和国同龄,著有《虞北往事拾零》一书。

编辑  ▏暗香
扫码关注悠悠丰惠
投稿请发226816144@qq.com

悠悠丰惠
丰惠为上虞古县城,从唐长庆二年到解放后的1954年,一直是上虞县治所在地,镇区依山傍水,既具古城之秀,又赋江河之美,有着众多的名人胜迹和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说丰惠,也就是说上虞。悠悠丰惠,虞山舜水,说古道今,闲谈一二......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