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86年至2001年,在美丽富饶的虞北平原上,南到曹娥江畔的外五甲,北至浙东海塘的四埠前庄村,东起华镇陆一村,西达港口三友村,方圆数十里范围,华泽、章家、前朱、美满、前庄等35个村庄都有旅居加拿大华侨潘岳峰先生出资修建的乡道村路。
物换星移,岳父大人乘鹤西归,他们夫妻俩分得了一部分遗产。后来潘先生自立门户,在香港繁华地段成立了香港豪华丝绸有限公司,妻子主内,管理财务。潘先生长期在生意场上摸爬滚打,经营上轻车熟路,公司蒸蒸日上,名下拥有二十多位员工。
潘先生看到当时崧厦一带绝大多数道路还是泥路、砂石机耕路,路面坑坑洼洼,几条石板路也是残缺不全,高低不平,老年人出行十分不便。1986年他请来专业施工队,修了从潘家西楼下到崧厦跃进桥南面三岔路口这条路。随后他出资87000元,陆续对潘家村内的主要道路全部进行了硬化,路面拓宽到1.5至2米左右。继而潘先生为他舅舅的故乡——三联后凌湖村修了路。
1984年12月,中英政府签署联合声明,香港回归进入过渡期。管辖权移交之前,港英政府动作不断,搞得香港社会人心不定,不少有钱人家开始转移资产,陆续移居海外。其时潘先生全家选择在加拿大温哥华市安家落户。初到异国他乡,他克服了语言上的障碍,作了一番市场调查后,买了七十多亩土地,搞起了花木种植,专种常青树。北美人对常青树情有独钟,结婚、做寿、欢度圣诞,此树不可缺少。
当时移居加拿大的华人较多,温哥华又是他们首选的目的地。具有经商头脑的潘先生看到了其中的商机,于是他申请成立了一家房地产开发公司。按照加拿大政府的规定,一个地方只准成立一家房产公司,房子竣工以后,全部由政府代卖。政府先扣除税款,再拨付房款。潘先生的公司建造的都是别墅,每一幢别墅占地一般在1.5亩左右。由于他捷足先登,当地房产市场几乎没什么竞争,而买家又是腰缠万贯的高端客户,房产利润十分丰厚。
腰包鼓起的同时,潘先生更加热心于故乡的公益事业。后来每年春秋两季他一定来老家,并在回去之前总会揽下两三条要修的路。为了吸取后凌湖修路的经验教训,1990年他出资为镇中村(原五四大队)修路,完工以后潘先生亲自前去现场踏看。在新修的道路上转了一圈以后,他想5万元钱只修了300来米路,每平方米造价在80元以上,觉得不对劲。于是又让他的堂侄锡堂前去评估。经测算,包工头的利润在1.5倍以上。
潘先生久经商海,精明能干,做好事竟然被人宰了一刀,心中不爽。但他依然不改初衷,对家乡的公益事业还是那样的执着。1991年他组建了修路专业队,购置了搅拌机、振动机、畚斗车等专用工具。从此潘先生出资修路,由他最信任的两个堂侄——锡堂、锡昌负责施工。
当时潘先生已是古稀之年,但他事必躬亲,每当出资修路前,总要亲自前去踏看原来的路况,以步代尺,估算这条路有多少长,需要多少石子、黄沙、水泥,大概要投入多少资金。这条路能让多少人受益,值不值,这是他决定出资修路的一个重要的考量。
修桥铺路功德无量,沿途群众感激不尽,但施工期间,也会发生这样那样的矛盾。为了及时化解矛盾,潘先生嘱咐堂侄,修路时用小工,尽量安排当地村民。自从施工队里有了熟人,无事生非的事少了,出了小问题也能及时解决。
修路期间,潘先生若在海外,每个星期都要与堂侄保持电话联系,及时了解修路进度,施工中遇到了什么困难,资金够不够。若有临时增修的道路,须事先向他汇报。虽然远隔重洋,但他对修路之事仍了然于心,混凝土厚度在10厘米左右,一包水泥能浇2平米路面,每平方米造价大概在25到30元之间。
接着他又修了潘家到华镇红旗村(西华赵家)的1000米道路。随后他又给友爱、蒲家、裴家、镇中村五四桥至雨化桥等地修了路。1992年他出资36800元,修了崧厦雨化桥到蔡东这条路。因为道路两旁都是农田,视野开阔,空气新鲜,道路硬化以后,每天早晨来这里走路锻炼的老年人越来越多。
潘先生探亲期间,也经常去那里走走。有一次他去散步时,与正在锻炼的几位老人攀谈起来。大家谈得比较投机,想找块地方坐下来继续聊。但身处旷野,只好择地坐在路边。此时有人向他建议,最好造个凉亭,大家走累了也好歇歇脚,聊聊天。潘先生回家以后,便让堂侄联系落实地基,购买材料,建造凉亭。
此后,他修桥,铺路,助学,一发而不可收。陆一、陆二、丁家埠、西华赏地头(共建)到吕家埠小赵家、联海东横江桥头到前庄五龙庙等地都有他出资修的路。
1996年地处潘家村内的镇西小学翻建校舍及附属工程施工,他一共资助10.4万元;1998年4月,崧厦镇中建造学生公寓楼,他出资25万元,同时还承担了公寓楼室内木器类设施(床头柜、方凳、写字柜等)配套资金近4万元;在此之前,镇中易地新建,校内硬化道路(近1000米),以及3个篮球场(1530平米)的改造,先后出资近11万元,还有镇中韩家校区时,他曾捐款3万元。
他不但出资为曹娥江边的外五甲村修缮了校舍,还修了村内及通往西华的道路近两公里;看到该村地处偏僻,学前儿童上学十分不便,又为外五甲幼儿园聘请了两位老师,教师的工资由他堂兄潘荣灿每月代发,持续时间长达六年之久。
经上虞市侨办牵线搭桥,2000年下管镇小筹建徐懋庸纪念馆,他出资5万元;第二年下管镇小百年校庆,建计算机房,他又出资6万元;次年,经村里的退休干部(老家下管)穿针引线,下管王校长家乡铺设自来水管道,他资助7万元。他还在潘家、红旗、新华等村先后修了“三房桥”“相公桥”“歪摆桥”等5座桥梁。
潘先生对慈善公益事业乐于奉献,做事务实低调,他曾与校方约定:不事声张,不搞任何仪式,不以他的名字为学生公寓命名。他那不同凡响的游子情怀如兰飘香在前江后海之间。后来求他出资修路的乡村干部便慕名而来,他们带着茶叶、香烟、火腿等礼品陆续上门拜访。为了尽早落实修路资金,有的主动提出自己村里出一部分资金,希望潘先生满足他们的愿望。凡是受益面较广的村道,都能如愿以偿。
有关村干部到他家里商谈出资修路事宜,潘先生还热情地招待中饭。如在踏看路况时,对方请他吃饭,在他离乡之前必定回请他们。除了亲戚朋友礼尚往来以外,有关修路、助学送来的礼品他一律拒收。每当有人送来礼品,凡当面不能推辞的,他便在礼品上贴上纸条,写明是谁送的,待他离开以后,由他堂侄一一退还。大家知道了潘先生的为人,高山仰止,以后拜访他不再随带礼品。
身为外籍华人的潘岳峰,怀着对故乡的一腔情怀,弘扬传统美德,修桥、铺路、造凉亭。十六年来,潘先生为故乡的公益事业一次又一次奉献爱心,慷慨解囊。
根据堂侄潘锡堂保存的资料统计,1991年至1998年期间,共计修路31065米,铺路、助学捐款达二百多万元。但1986年至1990年、1999年至2001年,这8年究竟修了多少路,捐了多少款项已不得而知。而对庵庙寺佛教场所他分文未出。他的原则是要做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事,做了好事不图任何回报,也不让立碑,对此民间赞不绝口。潘岳峰先生曾被授予“上虞市荣誉市民”称号,他的游子情怀如空谷幽兰,香满虞北大地。2014年11月,这位功德圆满的老人在加拿大安然离世,享年96岁。
如今先生虽已远去,但民间仍在传颂他对慈善公益事业的拳拳之心,称他为“后人的榜样,富人的标杆”。看到他生前修的桥,铺的路,建的校……人们真心体会到他名至实归。潘岳峰的游子情怀永远地留在了虞北大地。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