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谈被需要 | 作者赵建芬

民生   2024-11-13 19:48   浙江  

最近在在网上看到这样一篇文章:大意是一个孩子感觉自己已经活够了,不要活了。他的理由是自己父母对他很好,在十多年的时间里,让他尝够了人间的甜蜜。接下去的时间里,他觉得自己面临的都是人生的苦难,学习的内卷,求业的竞争,工作的困惑,房贷的压力………反正要死的,我为什么要被社会折磨一遍再离开呢。
面对这一情况,父母寻求心理医生的帮助,但面对他所列举的事实,心理医生也被他说服了,感觉无能为力。在一切都感到无药可救时,他参加了流浪猫营救站的活动,在那里,他感受到那些孤苦无依的流浪猫需要他的帮助,他找到了人生的价值,这个世界还是需要他的,离世的念头渐渐淡化了。


这篇文章深深地震撼了我。现在学生中心理有问题的学生特别多,每个班总是有那么几个学生是不能触碰的。是学生的问题吗,我想不全是,应该是他们的成长环境让他们的心灵特别脆弱了。


自从独生子女后,全国人们养小孩好像特别小心谨慎了。记得我们小时候很小就要帮助父母承担家里的家务活了,稍大之后田地里的活也要跟着父母去做了。那时,放学回家的我们是不敢在外面多逗留的。因为家里有很多家务事是要等着我们去做。特别是农忙季节,如果父母回家,家里还是冷锅冷灶,地面肮脏不堪,那么一顿训斥在所难免。
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没有孩子不被训斥,也没有听到哪家孩子因为父母的训斥而感到生无可恋。因为在这个训斥和被训斥的过程里,孩子感受到了父母的辛苦,生活的不易。
孩子其实在成长的过程中和父母一起感受着生活的不易,也感受着自己在这个家里的重要,是家里不可或缺的一份子,一种被需要的感觉早早的扎根了,一种责任感也慢慢形成了。


再看看现在的孩子,我们的家长都把他们当作废物来养。除了学习,什么都不要他们做。不管家庭条件如何,都当皇帝公主养着。
小的时候,饭来张口,衣来伸手是因为他们还不会。长大后还饭来张口衣来伸手,什么事情都被安排的妥妥当当,那是放纵,是有百害无一利。最直接的是他们没有了独立意识,养成了被人服侍的坏习惯。养成了被人照顾的习惯,失去了主动性。
我们知道,社会是不会去照顾他们的,只有你主动去适应社会,主动去处理各种关系,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找到机会,站稳脚跟。其次就是,他们感受不到自己在家庭中的存在感。
有许多时候,事情是往相反的方向发展的。其实我们的家长这么做的初心是爱孩子,是孩子在自己心中家庭中太重要了,才会舍不得他们劳累。但当家长们怕孩子累着而让孩子放弃了家庭的一切事务时,孩子往往会感觉到这个家里有我没我是一样的。有时甚至感觉没自己家长更轻松。所以就有了那么多孩子一碰到事情就产生厌世的心里,甚至轻生的现象。那是因为他们觉得自己在这个家里没有价值,没有人是需要他的,没有存在感。而在人的需求理论中,衣食住行是最底层的需求,自我实现即存在感才是最高的需求。也是最能激发人内在潜力的需求。
心理学家指出,人们都喜欢被别人需要,因为被需要就是被重视,被需要证明你的存在,你的重要,你的不可缺。古人有云,“士为知己者死”是一种被需要的体现吧,诸葛亮愿意倾其一生为刘备驱驰是因为他在刘备那里找到了“被需要”。而压死祥林嫂的最后一根稻草绝不是工作的劳累,恰恰是祭祀时鲁四老爷的那句“你不要动”,是以前最忙碌时的清闲,让她感到自己的不被需要。

   

在成人的世界里,被需要是一种粘合剂,是一种认可,会让人际关系更融洽;反之不被需要会是一剂分离剂,是一种否定,会让人有排挤之感。在孩子的世界里,被需要是一种重要的成长需求。这种感觉不仅能够增加孩子的自信心,让他们更加拥有优越感,还能让他们更加感受到自身的价值感。


活着,被人需要,任人分享,成为这个世界的不可或缺,就是一个有意义的人。让我们把这份意义给予孩子,让他们的成长过程中充满阳光!


The end 




点击阅读赵建芬作品

作者简介 ‖ 赵建芬,中学高级教师,喜欢阅读、旅游,太极,闲暇之余码文字学做美食自娱。人生信条:相信人生总会有不期而遇的温暖和生生不息的希望!


编辑  ▏暗香
扫码关注悠悠丰惠
投稿请发226816144@qq.com

悠悠丰惠
丰惠为上虞古县城,从唐长庆二年到解放后的1954年,一直是上虞县治所在地,镇区依山傍水,既具古城之秀,又赋江河之美,有着众多的名人胜迹和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说丰惠,也就是说上虞。悠悠丰惠,虞山舜水,说古道今,闲谈一二......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