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血管瘤?”
“听起来好吓人!”
“是不是癌症呀?”
当拿到体检报告,看到上面写着“肝血管瘤”,很多人都会感到担忧。
肝血管瘤是一种由大量的动静脉血管异常构成的肝脏良性肿瘤,大小数量各异。可分为小血管瘤,大血管瘤和巨大血管瘤,并可依据其含纤维组织多少分类为硬化性血管瘤、血管内皮细胞瘤、毛细血管瘤和海绵状血管瘤。
肝血管瘤 vs 肝癌
1. 性质不同
•肝血管瘤:是一种良性疾病,主要由于先天性的发育异常造成。通常称为海绵状血管瘤,多见于30-50岁之间,尤其常见于女性。
•肝癌:是一种恶性肿瘤,是肝脏中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通常由慢性肝炎、肝硬化等疾病发展而来。
2. 发病原因不同
•肝血管瘤:主要原因是先天性的血管发育异常,具体机制尚不完全清楚。
•肝癌:主要由慢性肝炎(如乙型肝炎、丙型肝炎)、长期酗酒、黄曲霉毒素污染、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等因素引起。
3. 临床表现不同
•肝血管瘤:大多数患者没有明显的症状,通常是通过体检或影像学检查偶然发现的。当肝血管瘤增大到一定程度时,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压迫症状,如腹胀、消化不良等。
•肝癌:早期可能无明显症状,但随着病情进展,患者可能出现肝区疼痛、腹胀、食欲减退、体重下降、黄疸等症状。
4. 治疗方法不同
•肝血管瘤:大多数小的肝血管瘤不需要特殊治疗,只需定期随访观察。如果肝血管瘤较大或有症状,可以考虑手术切除、介入治疗或药物治疗。
•肝癌:治疗方法包括手术切除、肝移植、介入治疗(如射频消融、栓塞治疗)、化疗、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等,具体治疗方案需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
什么检查可以发现肝血管瘤?
1.超声:最常用、便捷的检查就是超声检查,超声的敏感度比较高,能发现1cm左右的肝血管瘤。超声一般作为筛查的方法,确诊肝血管瘤还需要做进一步的检查。
2.CT、磁共振:CT和磁共振检查,可以帮助确诊和鉴别其他疾病。这两种检查都需要在平扫的基础上,再做增强扫描。肝血管瘤在CT检查中会表现出典型的“快进慢出”征象;在磁共振检查中会看到典型的“灯泡征”表现。
3.血管造影:需要通过动脉或静脉穿刺,将导管送到病变处进行造影检查,因属于有创检查,一般不用于肝血管瘤的诊断,更多用于指导治疗。
专家说:
朱萍
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消化(肝病)科副主任医师
医学博士
中华医学会感染学会天津分会青年委员
天津互联网医学科普协会消化专业委员
肝胆相照全国肝病咨询专家
临床研究国家级质量评价和促进中心专家
《中华肝脏病(电子版)》编委
《中华临床感染病(电子版)》编委
肝血管瘤是肝脏最常见的良性肿瘤,以海绵状血管瘤多见,发病率约1.5%。根据肿瘤直径大小将肝血管瘤分为3级:小血管瘤(直径<5.0cm)、大血管瘤(直径为5.0-9.9cm)和巨大血管瘤(直径≥10.0cm)。肝血管瘤首选超声检查,再结合CT、MRI等综合判断。对疑似患者常规进行多普勒超声加超声造影、MRI或CT检查可提高诊断准确率。如仍不能确诊,可考虑影像引导、腹腔镜下组织活检或手术切除以确诊。
肝血管瘤作为一种良性肿瘤,大多无症状和恶变倾向,原则上以随访观察为主。伴有以下情况建议进行临床治疗,包括手术切除、局部消融术、肝动脉介入栓塞术等。①伴发症状或者出现严重并发症的肝血管瘤;②进行性增大的肝血管瘤。每年增速直径大于2cm的情况为快速增长,可考虑进行治疗;③诊断不明确的肝血管瘤;④肝血管瘤导致的严重焦虑等精神症状;⑤需预防性治疗的肝血管瘤;⑥备孕妇女、运动员、重体力劳动者伴有巨大肝血管瘤。
建议患者半年或1年定期复查,首选腹部超声进行复查;对于较大的肝血管瘤,避免剧烈运动或重体力劳动,以防止其破裂。血管瘤是我们肝脏中的“良民”,绝大多数人可终身与瘤共存,不会引起严重的问题,不必因此过于焦虑。但对于较大、有症状以及存在破裂风险的肝血管瘤,建议进行治疗。
审稿:叶 青
责编:张美玲 唐培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