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我这个系列的上一篇文章齐天“大剩”结婚记(四)在旧金山湾区谈恋爱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中),今天具体聊一下美国常见的几个交友app吧。
我和我老公是在Coffee Meets Bagel(CMB)上认识的。这是两个韩国姑娘创业做的。我比较靠谱的约会对象都来自于CMB。这个app有两个设计我比较喜欢:第一个是,它会优先向你推你和你朋友关系网里面的人。如果你和一个人有交集,它会提示你们的交集是谁。这个设计有很多好处:1)增加你对彼此的信任度,更容易促成线下见面的机会;2)一上来就很容易有共同话题,可以八卦共同的朋友;3)方便事先进行尽职调查,可以联系共同的朋友考察对方的具体情况和背景。 第二个我很喜欢的设计是,每人每天只能看五个人。如果想看超过五个人,要出钱买点数,或者做任务来赢取点数。限制每天能看的人数是一个非常科学的设计。如我上一篇文章所说,科学实验证明太多选择反而会减少做决策的几率。要求做的任务也很有意思。我记得当时的一个任务是帮app给人的长相打分。这个设计为什么很重要,我最后会说。
各种交友app里面最出名的可能是Tinder吧。Tinder和CMB的设计很不同。Tinder是以促成一夜情而出圈的,当然我也认识不少人在Tinder上认识最后恋爱结婚。Tinder是优先推送离你近的人。从寻找一夜情的角度,还是很合理的。毕竟没有人会为了半夜打炮从城市的一头开车去另一头。Tinder里面的图片亮度很高,完全没有限制每天刷的人数。而且Tinder上的俊男美女特别多,火爆的照片也非常多,所以一旦打开,很容易就会上头,一不小心就会刷很久。
另一款比较出圈的是Bumble,是女性为女性设计的。大部分app都是任何一方只要配对成功,就可以发起对话。Bumble则是只能由女性发起对话。初衷是避免女性被太多人骚扰,允许女性掌握主动权。我个人觉得有点违背人性。虽说男追女隔座山,女追男隔层纱,但是我感觉大部分成功的情侣都是男生主动。我身边没有一个朋友是在Bumble上找到对象的。
除此之外还有The List,这个一开始只是限制为常青藤校友,后来也可以由人推荐,也会组织线下活动。照片上看着都是很不错的优质男女。入会还要申请。我申请了但是一直显示等待中。所以没有机会尝试。
历史比较悠久的还有eHarmony,这个好像一般年龄比较大。据说大部分都是非常认真奔着结婚去的。还有OKCupid,这个可能因为太早期了,从页面和用户体验上来说都比较差。
我去一个派对的时候遇到了一个在交友app上班的数据工程师。当时有一种如获至宝的感觉,拉着这个帅哥聊了很久。我问他到底这些app是怎么做配对的。他很详细地讲解了一下整个数据处理的过程。首先,交友app会根据用户提供的照片,身高,教育背景和工作收入情况给所有的用户分个等级。比如,一个年薪50万美金,藤校毕业,长得像George Clooney,身高175,35岁,身材健壮的男性会被打成A类。接着,交友app会给这个用户推A和B类的女性。如果这个用户倾向于选择A类的女性,同时A类的女性也倾向于选择这个用户,那么这个用户就会继续被认定为是A类的。然后就会得到更多的向A类女性的曝光度。反之,如果这个用户只选择B类女性,或者打分更低的女性,或者大部分A类女性没有给这个男性打高分,那么这个用户可能就会被降级到B类。
是不是很有意思?你的遭遇就是你的出厂设置和选择的结合。回到之前说的CMB特别好的设计就在于,他们叫用户帮他们免费打分来区别长相好坏,省了一笔支出。
我后来问数据工程师,如果已经做了错误的决定,而导致一直刷不到A类男,那怎么办?他说,你就注销账户,重新开始。因为app是不会保留你的数据的。
所以每一次当你向左刷或是向右刷的时候,请牢记,你AI月老的帐记得可清了。
当然,在这个半虚拟半现实的交友世界里,你永远可以选择重启人生。
作者简介:
作者汪财小姐姐,中国制造,美国加工,现身居加州。熬过CBD的夜,撕过大厂的逼,走过国际组织的场,现在来旷野转转。
今天我叫Midjourney上网搜一下我的照片,然后根据我的照片生成图像:
XXX from XXX with long hair wearing classic short Burberry coat with Channel flap and Prada sunglasses, her head tilting towards left, holding and smelling a red rose standing in front of the book store Shakespeare and Company in Paris with the Notre Dame far in the back, Leica sl3
只能说,这个照片长得不像我。背景也没有Notre Dame。但是这个颜色的唇膏倒是给了我启发。
图A
图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