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精选编译」由陈鹏宇医师、周玉会医师编译,为大家带来《优化中等血管闭塞的取栓:关注血管直径》,欢迎大家阅读分享!
日本藤田市立综合医院的Yujiro Tanaka探讨了一种基于闭塞血管直径测量和匹配抽吸导管选择的治疗策略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结果于2024年8月在线发表在《Interventional Neuroradiology》上。
——摘自文章章节
【REF: Yujiro Tanaka, et al. Interv Neuroradiol. 2024 Aug 8:15910199241272638. doi: 10.1177/15910199241272638】
中等血管闭塞(MeVO)的机械取栓治疗颇具挑战性,且相关研究相对匮乏。日本藤田市立综合医院的Yujiro Tanaka探讨了一种基于闭塞血管直径测量和匹配抽吸导管选择的治疗策略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结果于2024年8月在线发表在《Interventional Neuroradiology》上。
研究者对2020年5月至2023年4月期间在两家综合卒中中心接受机械取栓治疗的所有连续患者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特别关注闭塞血管的直径。依据匹配策略纳入了进行MeVO取栓的患者(该治疗方法包括血管直径评估、抽吸导管匹配选择以及有或没有支架取栓器的牢固血栓接触)(见图1)。研究者采用修订版的脑梗死溶栓量表(mTICI)来评估治疗效果和安全性,并记录颅内出血(ICH)和与治疗相关的并发症。
图1. 抽吸导管与血栓之间的三种接触方法。
(a)独立接触:血栓仅与抽吸导管接触,没有使用支架取栓装置。(b)辅助接触:支架取栓装置放置在血栓上作为锚,协助抽吸导管到达血栓的近端。(c)取回接触:支架取栓装置放置在血栓上,将其拉向抽吸导管的近端。
在研究期间,共有324名患者接受了急性缺血性卒中的机械取栓,其中70名患者符合纳入标准(见图2)。表1总结了患者的基线特征。患者的中位年龄为79岁(四分位数范围 [IQR] 74–89),中位NIHSS评分为15(IQR 9–24),中位ASPECTS评分为8(IQR 7–10)。其中有3例(4.3%)涉及多个血管闭塞。初始治疗的闭塞部位分别为:M2近端占62.9%,M2远端占21.4%,M3或远端占2.9%,大脑前动脉(ACA)占4.3%,大脑后动脉(PCA)占8.6%。闭塞血管的中位直径为1.71毫米(IQR 1.50–1.98)。
图2. 手术示意图。
表1. 患者特征。
表2总结了手术细节以及安全性和临床结果。导管与血管的中位比率为0.95。在研究期间,研究者使用了八种抽吸导管类型,并在72.9%的病例中与支架取回器结合使用。良好的再通率为82.9%,在51.4%和54.3%的病例中实现了mTICI 2c/3和良好结果。从安全性角度来看,研究者在导航过程中未观察到血管穿孔的情况,并在设备取回后检测到两例外渗。在这两例中,外渗自发性消失,CT上显示无症状的局灶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研究者观察到25例无症状性颅内出血(ICH,35.7%),其中17例(24.3%)为SAH,未见症状性ICH。图3和图4展示了匹配策略的典型病例。
表2. 手术数据以及疗效和安全结果。
图3. 一名74岁男性因轻度卒中住院,表现出右侧轻度瘫痪、失语,NIHSS评分为16。
(a)磁共振成像(MRI)未检测到闭塞血管区域的急性脑梗死证据(圈)。(b)侧面血管造影显示M2闭塞(箭头)。(c)闭塞血管的直径为1.8毫米(白箭头),通过3D旋转血管造影显示可治疗的扭曲和通路。(d)一根外径1.7毫米的抽吸导管通过独立接触方法与血块(箭头)建立了接触;抽吸导管的尖端(黑箭头)与微导管的尖端(白箭头)被拉向近端。(e)血管造影显示完全再通。(f)CT未见出血。(g)被取回的血块。
图4. 一名74岁男性表现出轻度右侧瘫痪、失语,NIHSS评分为9。
(a)DWI显示微弱的高信号,FLAIR未检测到任何东西(圈)。(b)血管造影显示远端M2闭塞(箭头),闭塞血管的直径为1.6毫米(白箭头)。(c)通过3D旋转血管造影显示可治疗的扭曲和通路,研究者选择了外径1.4毫米的抽吸导管。(d)支架取栓装置(SR)作为锚放置在血块(箭头)上,抽吸导管的尖端(黑箭头)。(e)抽吸导管通过辅助接触方法与血块建立了接触。(f)血管造影显示几乎完全再通。(g)CT未见出血。(h)被取回的血块。
在≥2.0毫米(44.4%)、1.5–2.0毫米(60.0%)和≤1.5毫米(54.5%)的血管直径组中,主要使用的接触方法为独立接触、辅助接触和取回接触。在无症状SAH病例中,≥2.0毫米、1.5–2.0毫米和≤1.5毫米组的发生率分别为1例(5.6%)、6例(20.0%)和10例(45.5%)。在较窄血管直径组中,SAH的发病率显著更高(p=0.01)。尽管在闭塞血管直径最大为1.5毫米的22名患者中的尝试次数显著低于血管直径超过1.5毫米的患者(1.27±0.46 vs. 1.81±1.08,p=0.03),但研究者记录到更高的无症状SAH比率(14.6% vs. 45.5%,p<0.01)。血管直径和接触方法对临床结果的影响在表3和表4中得以体现。独立接触和辅助接触方法在>50%的病例中实现了mTICI 2c/3的再通,无论闭塞血管直径如何。在小于2.0毫米的血管中使用取回接触方法的17例显示再通率显著低于其他53例(29.4% vs. 58.5%,p=0.04)。此外,<2.0毫米直径组的取回接触方法和≤1.5毫米直径组的辅助接触方法显示SAH发病率显著高于其他47例(56.5% vs. 8.5%,p<0.001)。
表3. mTICI 2c/3的成功率。
表4. 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发病率。
针对中等血管闭塞的机械取栓,基于匹配策略的机械取栓在有效性和安全性方面均取得了可接受的结果。在较窄的血管中,最佳做法是在没有传统支架取回器辅助的情况下,让匹配的抽吸导管和血栓充分接触。
本研究为中等血管闭塞的机械取栓提供了新的治疗思路,特别是在血管直径匹配和抽吸导管选择方面,为临床实践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关注中等血管闭塞
组 稿
张颖影 副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编 译
陈鹏宇 医师
周玉会 医师
审 校
卢旺盛 教授
北京天坛普华医院
终 审
洪波 教授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
识别左侧二维码
进入精选编译专栏
查看更多编译文章
点分享
点点赞
点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