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地、森林与沼泽怎么来打仗?

文摘   2024-12-26 09:20   贵州  


陆军的作战地形,除了平原和城镇居民地之外,也存在山地丘陵、森林沼泽以及沙漠和雪地。在这些特殊地形的作战中,军队的作战正面、纵深以及勤务支援等等,存在若干不同。

雪地与严寒环境中的作战

苏联的作战原则强调,冬季对经过良好训练的部队来说并不是障碍。正确的评估并利用冬季的特点,采取必要的应对措施,如特殊的伪装、警戒、维修和补给措施,可以使部队完成与夏季相同的任务,尽管进攻速度会有所降低。


冬季的攻防战线和深度通常会更大。长夜、雪暴、浓雾和严寒的霜冻可以用于实现战术上的突然袭击,并为经过精心准备的部队赢得重大胜利创造机会。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苏联倾向于在冬季进行大规模进攻,因为他们的部队已装备和训练好应对严寒。来自寒冷的伤亡在苏联军队中相对较少,冻伤的士兵会受到严厉处罚。


而当准备穿越被深雪覆盖的森林时,苏军通常采用一种典型的方法,即组织约1000人的接力小队,十人一组并排行动,并用步伐将积雪压实。


不过,虽然说通过使敌人失去掩蔽、破坏敌人补给线、摧毁敌人设施以及切断敌人通讯来消耗敌人,具有重要意义。但深夜的渗透袭击,一般还得由特别训练的部队来执行。


而轮式车辆和坦克通常可以在深度为1040厘米的积雪中正常运作,但深雪会使机动更加复杂。

当积雪达到15-20厘米时,人员和物资的移动已经变得困难,而当积雪深度达到40厘米时,徒步行进几乎变得不可能。


道路和雪积较少的区域,在战术上十分重要。


深雪还会增加作战和伪装的难度,但在晴朗天气下,能见度有所提高(尽管雪盲也是一个挑战)。


此外,深雪还会减少高爆弹、地雷和非持久性毒气的效果,同时增加核爆炸后的热辐射效应。


极寒天气更易使得建筑防御的难度加大,空中支援受限,子弹和炮弹的射程减小,人员和装备的维护能力下降等等。


不过有利的一点是,冰冻的河流和沼泽地更容易通过(60厘米厚的冰可以支撑中型坦克通过)。


也正因为此,尽管冬季的决策过程与平时相同。然而,摩步连的指挥官在评估战况时还是需要考虑到冬季作战的诸多特点。

这包括:

1)在集结区准备和伪装供人员和装备使用的取暖掩蔽所。


2)评估雪地和冰面通行能力以及乘车和徒步作战的能力。

3)组织特殊侦察任务,寻找冰洞、雪堆和其他障碍物。


4)为清理通道做准备。开阔地形在进攻中是优选目标,因为雪的深度通常比林地、峡谷和低洼地带要浅。

5)提供对寒冷的防护和供给热饮与食物。

6)为伤员安排快速撤离并提供寒冷天气保护。


装备上,冬季作战的苏军摩步连会配备防护护目镜、特种服装、冬季靴子、取暖帐篷、滑雪板、特殊的燃料、取暖和照明设备。

与此同时,为增加车辆的越野能力,步兵战车使用链条、携带额外的沙袋,坦克携带木梁,准备浮桥和路垫,同时发放工兵工具。

最后,还得为连附属的机组武器配备滑雪板/雪橇支架,所有武器都经过清洁、上油,并准备好在低温环境下使用。

而高级指挥部可能还会提供雪橇犬队和直升机进行支援。


此时,营的侦察小组一般会增加来自第一梯队攻击连的人员,还可能会从每个连抽调一个排进行战斗侦察。直升机通常通过运送深度巡逻队并加强坦克防护来协助。


附加的坦克将在步兵战车之前进入,且步兵战车应与坦克保持一定距离以支持坦克进行火力支援。通过这种方式,坦克和步兵可以同时到达攻击线。

到达攻击线后,步兵战车上的步兵释放绳索或电缆,形成攻击阵地,并与坦克协同攻击。附加的机组武器则会安装在步兵战车的顶部。


当积雪较深时,步兵可能会骑乘在坦克上直接发动攻击。此时班长一般会站在坦克炮塔后方,并通过坦克的无线电与坦克指挥官保持联系。

当时机成熟时,班长通知坦克指挥官减速,并命令小队跳下步兵战车。班长随后会跟随坦克继续向前推进。在前线后方,滑雪部队和坦克会从侧翼和后方攻击敌方的强固阵地。


摩步连通常可以在1000米的宽度上同时投入三排进攻,并且有一个加强班作为预备队。然而,由于冬季作战中机动更加困难(尤其是在深雪地区),预备队通常比常规作战条件下的预备队要更大些。


而在深雪地区作战的营,则通常会在一个梯队内进攻,并保留最多一个连作为预备队。

在非核条件下,摩步连还经常以专门的步兵排或小队,采用滑雪的方式滑雪和步兵战车组合起来,进行机动与进攻(在核战情况下,部队则会保持骑乘状态)。

追击行动可能由乘坐步兵战车的部队执行。然而,在深雪地区,指挥官也可能会指派步兵战车沿道路移动,并将步兵部署到坦克上,以继续进行追击。

雪的深度和寒冷天气对防御阵地也存在重大影响。



防线的纵深通常亦会增大。摩步连可能会被指派防守一个最长可达1000米的阵地,而排与排之间的距离达300米,班与班之间的距离达200米。


在组织防御阵地时,最坚固的防线应布置在道路沿线和雪层较薄的地区。入口的树木和森林提供掩护,常被用作坚固点。而两侧的防线应加强,以应对滑雪兵的进攻。


此时的防御前沿(FEBA)应选择靠近自然冬季障碍物的位置。并在深雪地区,使用坚冰来形成滑雪冰障。


这些措施能够有效阻止敌人进攻,并在长期作战中组织特别的扫雪行动,以保持雷区和其他障碍物的可用性。


工兵使用爆炸性装置构筑战壕、掩蔽所、取暖掩蔽所。步兵战车使用自然掩体或构筑的战壕作为保护。而坦克则使用铲车附件进行战壕挖掘。


需要注意的是,坦克和步兵战车都要使用冬季伪装套件进行冬季伪装。配备特种装备,以提高其越野机动性。


至于第二梯队、预备队或营的后备队方面,滑雪装备不是标配,但也会根据需要及时加装。


沙漠与极端高温条件下的作战

沙漠作战具有以下特点:缺乏完善的道路网络,沙地、盐沼和沙丘导致的行动困难,水和燃料的供应有限,以及高温带来的士气削弱。

与此同时,频繁的风沙暴也会妨碍部队的机动,并对通讯能力和装备造成不良影响。


而夜间,沙尘对装备的磨损、定位困难、伪装效果差以及其他多种因素,都会对人员的行动和装备的使用产生显著影响。

除此之外,在沙漠地区,辐射云层的辐射强度通常是植被覆盖土壤的两到三倍。强烈的尘土暴风可能会导致次生污染,影响人员和装备的安全。由于白天气温极高,部队只能在1520分钟内穿着防护服。


苏联的沙漠进攻作战理论强调,在广阔的战线上多轴方向和深度。敌方防线的弱点,为侦察小组提供利用直升机进行深入渗透任务的机会。

与此同时,部队的进攻战线将比其他地形上的进攻更宽,目标也更深远。此外,还需特别注重将大量的炮兵、工兵和化学兵力置于团和营一级单位,以确保其独立作战的能力。


森林和沼泽地形中的作战

在稀疏森林区域的作战与正常作战方式无异。然而,密集的森林区域作战会极大地增加战术行动的复杂性。由此,排、连和营级单位经常需要独立作战,苏军对此认为决断力和果敢至关重要。


在密林和沼泽地形中作战的特点包括:

  • 观察、定位和火力调整的困难。

  • 指挥与控制的复杂性。

  • 核武器使用后障碍效果的放大。

  • 反坦克导弹(有线制导)使用困难。

  • 大量的自然障碍。

  • 发生森林火灾的可能性。

  • 对空中侦察的隐蔽性。

  • 对小单位指挥能力和主动性的高度依赖。


为克服森林或沼泽地形中的作战难题,需要进行专门训练。此外,合理利用地形可以缓解这些问题,因为森林为进攻方和防守方都提供了极佳的掩护和伪装。


而在防御战中,苏军精心伪装掩体和防御设施,常常令敌军难以察觉,并利用深度部署的机枪和反坦克武器造成重大伤亡。


为保持快速推进,苏军条令强调绕过密集森林区域。然而,当必须穿越此类地形时,摩托化步兵部队通常作为第一梯队,坦克部队则随后跟进。

进攻阶段:

摩托化步兵团及其营会得到炮兵、工兵和防化部队的增援,并在独立的作战轴线上展开行动。而核条件下,应在不会妨碍后续行动的区域利用倒伏的树木进行运动。


在密林或沼泽地形中行军和进攻时,摩托化步兵连通常作为营的一部分行动。连级单位通常采用楔形队形,间距缩短,并由两人作战巡逻队提供掩护。


行进中,巡逻队长需保持与主力单位的视觉接触,并分别在连队的前方、侧翼和后方建立观察点。


而连长则在前排排指中指挥,并利用自动火力对森林进行火力覆盖。若连配有前沿观察员(FO),他与连指挥官协同行动,并通过直接观察来调整炮兵火力。


连指使用阶段线进行协调和控制,而排指挥员使用方位角和预设代码报告位置。此外,道路、通道和空地上的地标也常被用于引导行进。


兵种配合上,坦克和反坦克炮通常跟随并支援步兵,但也可能按排分配,比如为每排配备一辆坦克。在这一期间,通常工兵将负责清理森林中的道路封锁和沼泽区域。


营长还需将大部分可用的炮兵、迫击炮、坦克和反坦克武器分配给摩托化步兵连,以增强其实力。


进攻部署过程中,步兵尽可能包抄敌军据点的侧翼和后方,并利用充分的火力支援展开进攻。至于坦克和反坦克炮,则重点负责攻击道路和通道上的敌军武器。



防御阶段:

在森林区域中强调建立纵深防御和全方位的防护,并由小规模部队进行反击。


以营为例,其防御依托以下要素:火力配系、设防的连支撑点、自然和伪装的人工障碍物、伏击以及反击。


根据具体情况,主防御阵地前沿(FEBA)可以布置在森林的边缘或内部几百米处。


在后者的情况下,林线边缘的前沿部署前哨、掩护部队以及SA-7肩射防空导弹射手。而营的第二梯队(预备队)通常部署在道路、通道或空地附近。


当视角放到连这一级时,森林地区的连级防御位置通常是设防和伪装的坚固据点,靠近或位于森林边缘。


而坦克和装甲输送车(APCs)则部署在道路或火力通道附近,其任务是最大射程内打击敌方坦克和装甲战车。

工兵在敌可能进攻路径上布置障碍物。反坦克炮布置在前沿或排之间,迫击炮则部署在前沿部队后方的空地,以支持连的整体防御。


除此之外,某些身管炮兵也可能被直接分配给连队,以用于进行直接火力支援。而坦克、反坦克武器和自行火炮则在预备队或第一梯队连队中作战,来增强各单位的反坦克能力。


当敌军发起进攻时,部队首先利用火力破坏、瓦解,并阻止其在到达连队防御阵地前的进攻行动。


如果敌军突破阵地,则部队继续坚持防守,直到反击力量将其击退。在此之中,狙击手要专注于打击敌方军官、机枪手、武器操作手及狙击手。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森林中视野有限,近距离肉搏战较为常见。营虽然通常构建周边防御体系,但同时也要准备随时在防御区域内进行反击。

此时,如何有效进行地图的判读,以及如何有效发挥小部队指挥员的主观能动性,往往决定着一场防御战是否能够获得成功。




山地作战  

尽管苏军中可能存在专门的山地步兵部队,但其所有的摩托化步兵部队其实也都需具备在山地作战的能力。


在山地作战中,部队可能需要暂时放弃部分装甲和重型装备,直到突破敌防线或到达宽阔的山谷或高原。此时,可恢复正常的攻防作战。


在展开山地作战之前,部队会配发专用装备,并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接受额外训练。

山地作战的主要挑战

  • 1.道路数量和条件有限。 

  • 2.山地对电子设备的屏蔽效应。 

  • 3.天气变化频繁。 

  • 4.装备磨损严重,燃料消耗增加,后勤需求大。 

  • 5.推进速度减慢。 

  • 6.滑坡和洪水风险。 

  • 7.绕过化学和辐射污染区域的难度增加。 


在山地地形中,因地形限制难以快速从行军展开,因此进攻通常在部队接触敌人后发起。


进攻由团或营级群体在多个轴线(主要沿着山谷、道路和山脊)上展开,并利用空中突击或伞降部队夺取敌方的纵深目标。

此时,分散的单位通过静态和移动通信设备保持联络,其中还可配备特种设备的直升机。且最好在排一级单位,大量使用工程兵来辅助作战。


至于山地防御的重点,聚焦于覆盖敌方可能的攻击轴线,尤其是敌方可能使用的装甲进攻路线。


在此之中,排和连的坚固据点应做到能彼此支援,并组织周边对空隙及翼侧的防御和后方区域的巡逻。

值得一提的是,苏军战术颇为强调在防御中使用核武器和生化武器,特别是针对敌军在狭窄山谷、峡谷和山口中的部队。


同时苏军亦在防御强调坚守据点,即便是被包围时。此时,应由第二梯队和预备队发起积极的反击,来改善整体的态势。



装备和训练

山地作战需要特殊装备和训练,包括利用从履带式车辆的滑轮、锹和牵引缆绳到76毫米山地炮、轻型火炮和160毫米迫击炮,来替代较重的团级和师级火炮。

另外,还使用附加的无线电设备和特制通信直升机。士兵会配发特制服装和口粮,因为山地作战中士兵每天的热量需求增至40005000卡路里。


口粮以高热量、轻量、不需长时间烹饪且用水量少为主。而化学防护装备会增加,每名士兵均应配备二套化学去污配件。

在训练中,其核心内容是训练士兵克服各种障碍、在恶劣天气条件下射击、在能见度低的情况下进行定位以及利用自然掩体的能力。


但对车辆的驾驶员来说,需掌握陡坡的上升与下降技术,以及涉水通过山地河流是核心技能。有资料更指出,苏军曾尝试让步兵班内的每一名士兵都掌握上述技能,但后来发现这并不现实。



进攻阶段:

山地中的路线有限,因此营通常独立在各自的分区内展开进攻,并采取单梯队或双梯队的方向进行推进。


此时营的任务通常期限较长,并会配属榴弹炮、轻型火炮、迫击炮、坦克、化学兵和工兵等单位。但具体配属的数量和类型,主要取决于营任务的重要性。

而摩步连则可能被用于以下任务:

1.保持与敌方既设防御阵地的接触; 

2.作为营或团的迂回力量; 

3.执行空中机降作战。 


摩步连在山地作战中最常被提及的任务是迂回或包抄敌军。在这种角色中,连可能被分配以下任务:摧毁敌方核打击工具,夺取敌方后方或翼侧的重要高地、渡口、道路交叉点和山口,并坚守这些位置直到与主力部队会合。


此时,连通常会得到轻型火炮、迫击炮、工兵等附属单位的支援,并受团或营炮兵的火力掩护。


如果因敌方火力或地形原因,无法继续推进,则部队下车并尝试包抄敌方阵地,同时坦克以火力进行支援。至于进攻的正面宽度和队形,则依地形而定。


在狭窄的山谷或峡谷,连的进攻正面通常为100300米。在宽阔的山地高原或山谷,正面可能扩大至1000米甚至更多。


至于附属摩步连的坦克,在山地中它们通常采取非传统战术。有时它们会在步兵之前展开进攻,但更多情况下则会被用作火力支援单位,以掩护正在进攻的步兵。


此时一个常见的情况,是将一整排的坦克进行拆分,以每辆坦克分别支援摩托化步兵连的一个排,以从不同的方向实施进攻。


而由于山地非常适合伏击,为此,摩步连也可能通过直升机投送以夺取并防守关键位置,直到主力部队会合。在这种情况下,连的装甲运输车将随会合部队向前推进。



防御阶段:

苏军在山地地形中的防御原则与一般防御原则没有明显的修改。在拥有河流、山谷、峡谷、大量高地、山脊以及难以通行区域的地形中,可以在较短时间内建立稳固防御。


部队通常沿道路、山谷、平坦的山顶以及前坡和后坡部署。为保护人员和装备,常利用山沟、壕沟、狭窄且深的山谷、隧道和通道。

此时,来自团或坦克营的坦克通常会分配给第一梯队营,但强大的反击力量仍由团和师保持,营和连只保留规模较小的预备队。同时,高级指挥部可能使用核化武器来阻止敌人进攻,或者配合反击使用。


至于营的防御区域,主要以连和排的坚固据点为基础,这些据点覆盖进攻的主要通道,并组织形成全面防御。但其防御重点是敌方装甲部队可能使用的进攻轴线。


在这些点上,应集中布置反坦克和反步兵武器,并设置雷场、石块障碍及其他工事。


具体来说,炮兵、迫击炮、反坦克武器、坦克、工兵和化学防护单位会被配属至占据前沿防御阵地的摩托化步兵连。而配属的迫击炮和火炮则部署在后坡上。


所有火力形成覆盖山口、道路交汇点和河流渡口的完整火力配系。同时还要重点关注坚固据点之间的空隙,以及连接点的的安全。


对此,一个常见做法是以一个班构成战斗警戒分队,配合排派出的监听哨,来共同覆盖这些空隙。


有一点需要特别指出的是,由于地形对无线电通信的限制,为此,部队往往需要广泛使用有线通信。但如何在广袤的山林地建立有线通信网络,而又不被发现,则是包括美苏在内,各国一直都头疼的问题。


奇正兵机
全网唯一成系统介绍,从班排战术分队到战役战术、后勤兵谋的公众号。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