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培笔记:麻醉药物相互作用

文摘   2024-11-15 06:50   江苏  

作者:史晨阳 徐州医科大学2024级硕士研究生


审校:赵林林 徐医附院麻醉科

麻醉药物相互作用 

麻醉时很少仅使用单一的药物,常常是几种药物的联合使用以达到催眠、镇痛和肌肉松弛的目的。催眠、镇痛药物和肌松药物之间都相互影响,因此联合用药一定会产生与单独用药不同的作用。例如,当在有催眠药的情况下使用镇痛药时,会产生超过单一使用镇痛药物所产生的镇痛效果,同时催眠药也会产生比单独使用更强的催眠效果。因此,麻醉过程也是所应用药物间相互作用的过程。这种现象可能的解释是每种药物都是通过不同的受体发挥作用的。

已有大量研究探讨过麻醉药之间的相互作用。如图4-22所示,药物之间表现为拮抗、协同与叠加作用。当两种药物同时应用具有叠加作用时,最终效应为二者药效之和。当相互作用拮抗时,最终效应低于二者药效之和。当相互作用为协同时,最终效应大于二者药效之和。

等效图是多种药物配对使用时(例如X与Y组合),描述某种药物浓度连续性的术语。等效图是达到某一特定效应的等效曲线。常用的等效图是50%等效曲线。它表示使50%的患者达到某种特定效应的两种药物效应室浓度组合。还有其他的等效图具有更大的临床意义。例如,95%意识消失等效图是指使意识消失率达到95%的药物浓度组合。类似地,5%意识消失等效图则提示意识消失率较低(大多数患者有反应)时的药物浓度组合。在制订麻醉剂给药方案时期望能够获得较高的有效率,但也无须过高,95% 等效图所示效果比较理想(图4-23)。 

许多研究者创建了三维数学模型来描述麻醉药物的相互作用。这些模型称为反应平面模型,能够体现每种药物的效应室浓度和预期的综合效应。图4-24所示,Bouillon 等的研究发表的异丙酚-瑞芬太尼对意识消失的相互影响。反应平面包涵了能使反射消失的所有(0%~100%)瑞芬太尼- 丙泊酚等效图。常用的两个反应平面模型是三维模型和拓扑模型。拓扑模型是以反应平面为横坐标,以药物浓度为纵坐标的俯视图。药物效应以特定的等效线(即5%,50% 和95%)表示。

反应平面模型发展到可以表示多种麻醉效应,包括言语反应、触觉反应、痛觉反应、血流动力学、呼吸作用及脑电兴奋性。以对气道仪器的研究为例,将反应平面模型设定为对放置喉罩、喉镜、气管导管以及食管装置等刺激反应消失,进而研究特定的麻醉药物组合。尽管存在许多反应表面模型,但在涵盖麻醉药的所有常见组合以及围手术期环境中遇到的各种形式的刺激的可用模型中仍存在很多不足。


麻醉新超人
介绍麻醉学专业知识,面向麻醉医生、麻醉学本科生和住培生。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