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安全,不就是装个防护罩吗?

文摘   职场   2024-12-03 11:57   山东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们,获取更多资源。











‍‍

本文内容来源于安全五点半网络研讨会2024年11月23日的《机械安全风险评估》。特邀嘉宾银杯老师分享两个多小时,内容分本文主要内容如下:

A 背景介绍‍‍‍‍‍‍‍

B 为何做机械安全风险评估

C 如何进行机械风险评估

D 确定机械使用的限制

E 识别危险源

F 文末福利


文章不能涵盖所有内容,建议你到公众号首页获取研讨会付费回放链接。另外,文末有福利,记得领取。

A 背景介绍‍‍


001
一说起机械安全,老林跟我一样,最早学习机械安全,是从一个很溜的口诀开始的:有轴必有套、有轮必有罩,有台必有栏、有洞必有盖。这个总结很厉害,一看就出自大师傅之手。简单、押韵易传播,而且非常容易理解。

002
除了上边这个口诀,老林刚毕业的时候做第三方机构工作时,手里还有一套来自宝岛台湾的机械安全画册,一边是问题,一边是正确做法。图片都是示意图,关键部位高亮显示,对那时候的他非常有帮助。文末有获取方式。

003
机械技术快速发展,已从单体设备转向成套设备,从标准设备发展到非标设备,从人工操作过渡到自动化。以往的口诀和画册已经难以跟上这个节奏,技术发展使其无法有效指导实践。例如,AGV、工业机器人和自动化生产线的防护问题。

004
说到这里,你应该能感受到,机械安全,不再是记住几句口诀就能搞定的。随着技术的发展,机械安全开始变得复杂,开始变得很有技术含量。所以,安全五点半一直心心念念地想组织机械安全相关的网络研讨会。

005
于是,我们邀请到了银杯老师,趁他出差刚回来有档期,马上开聊。
银杯老师毕业于西安交大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后投身机械安全领域,从研发工程师一路成长为机械安全的全栈专家,服务过宁德时代、可口可乐、香港地铁等知名企业。在香港地铁项目中,他全面负责地铁车间自动化系统的安全评估与实施工作。银杯老师在这些项目中,为业主规避了很多机械安全和电气安全的麻烦事儿。

006
关于机械安全这个话题,安排了好几期。这个文章对应的是第一期,《机械安全风险评估》。后续还会安排《安全联锁和安全回路设计》、《电柜安全》、《工业机器人安全》等话题。在研讨会中,我们还发现,风险评估工具也值得专门聊一次。
你对哪一个感兴趣?留言区留言说说呗?



B 为何做机械安全风险评估


001
银杯老师说,隐患的本质,是需求与措施的不匹配。但是需求从哪里来呢?答案是:来自于风险评估。他进一步解释:“没有风险评估,就没有明确的需求;没有明确的需求,就无法制定匹配的措施。这时候,隐患就无从谈起。所以,风险评估,是机械安全管理的起点。”

002
我要补充说明一下,这个“风险评估”是从机械安全相关标准拿过来的词语。实际上这个过程包含了“识别危险源”和“评估危险源的风险”两个事情。

003
我们要通过“识别危险源”,来找到可能会发生的危险情形。之后去评估这些危险源的“风险”,来做出判断:哪些危险源要重点管控,哪些危险源可以用简单的方式控制一下就行,哪些危险源可以不管它。


C 如何进行机械风险评估


001
首先,机械安全风险评估不是EHS自己就能搞定的事情,这是需要大家合作配合的事情。所以,在开展机械安全风险评估之前,EHS在这个过程中最主要的工作是把大家召集起来,包括操作人员,工程设备人员,工艺技术人员,维护维修人员等。把这个机械全生命周期有关的人员都可以召集起来,成立一个工作小组。

002

工作小组成立以后,就可以具体开展工作了。具体怎么干?GB/T 15706 是机械安全风险评估的经典标准,为这项工作提供了非常系统化的框架。除此以外,还有GB 5083-2023《生产设备安全卫生设计总则》和GB/T 16856-2015这两个相关标准。你可以在文末获取标准原文。

003
银杯老师对GB/T 15706赞不绝口,在出差飞机上经常会拿出来读一读,里边有很多非常好的思路,例如从第五章开始,都是非常精华的内容。下面就把研讨会中提到的几个事情展开一些。


D 确定机械使用的限制

001

在GB/T 15706中的5.3条款中提到,“风险评估从机械限制的确定开始”。什么是“机械的限制”?挺难理解的,当年我就云里雾里。在安全五点半研讨会上,我们讨论出了一个更容易理解的说法:确定机械的限制,就是明确机械的具体使用场景,这相当于在风险评估之前收集基础信息。


002

机械的限制,在标准中提到有四种,分别是:使用限制、空间限制、时间限制和其他限制。通俗一点理解,就是使用的时候有哪些具体情况。例如,熟练操作工用,还是车站普通旅客用?成年人用,还是幼儿园小朋友用?白天用还是晚上用?在户外用,还是室内用?加工的是易碎物料还是有韧性的物料?在封闭的专门房间用,还是暴露在公众可进入的公开场所?


003

你可以理解为,在识别机械安全的这些危险源之前,先去收集各种基本信息,之后才好根据这些基本信息去考虑有哪些危险源。下面举几个例子。

例1,乒乓小子球馆。球馆热,买了个电风扇。球馆有很多小孩,他们对世界充满了好奇,他们可能会把手伸进去,现场满地都是乒乓球,他们可能把乒乓球塞进去...然后才能识别到“手伸入扇叶区域被打伤”“球进入风机被打碎崩出造成眼部伤害”这样的危险源进行识别。同样,墙面有插座,也要考虑到跟着来看热闹的更小的小屁孩会把手指头插进去。

例2,某工厂有码垛机,机器工作过程中瓶子倒了一个,这时候操作员大概率不会去找设备人员来处理。他可能会在自己能力范围内,开门,进入,排除故障。这个时候如果码垛机还在运转,就有可能造成人身伤害。但是这个事情如果是设备人员来处理,他就会因为比较熟悉这个设备的性能,提前做一些操作避免机械安全危险。

例3,某制药企业,有一个粉碎设备,用于粉碎很多药材。粉碎的药材当中,会涉及到一种毒性很强的药材,吸入这个药材粉尘,可能会造成中毒的危险。这也是一个典型的“机械的限制”。

例4,如果你吃过那种铜锅火锅,你应该能想到一个使用场景:在一个不大的房间里,大家聚在一起吃火锅...木炭燃烧消耗氧气,产生二氧化碳、一氧化碳...

例5,我去过某工厂,生产线很紧凑。设备的配电柜就在设备和墙面的狭小空间,门不能完全打开,只能开到60°左右。这个场景下,电工操作就非常局限,触碰带电体造成触电的危险源就要特别关注了。

例6,银杯老师参观了一个拥有6个巷道的立体库,每个巷道的堆垛车独立运行。维修人员在维修1号巷道时可能会关闭1号堆垛车,维修完后需前往3号巷道,可能需要通过2号巷道的中间门。然而,2号巷道的堆垛车可能会在此时运行,从而导致维修人员受压受伤或甚至致死。老林意识到这一安全隐患,措施是在立体库安装调试完成后,让设备部门锁住巷道间的连通门,以防止人员随意穿越巷道。

例7,银杯老师在一家钢厂看到,物料的特性也会带来危险性。有些物料很大,吊运、操作的时候可能会弹出、甩动造成周边人员被打伤。

例8,有些工厂有灌装机。罐装机需要做清洁,会产生水蒸气。水蒸气有没有可能造成触电?水蒸气进入控制回路,会不会导致灌装机意外启动?这些场景都要考虑进来。


004

所以,设备的使用情况千差万别,使用人员不同,地点不同,时间不同,物料不同,频次不同,这一系列的具体场景,都会影响到机械的危险源识别。因此,只有提前确定好了机械使用的限制,才能更好的去开展机械安全风险评估工作。

如果遗漏了这些重要的具体场景,就很容易遗漏重要的危险源。例如,有个工业机器人,四周全都围起来了,跟外部完全隔开了,乍一看没什么危险性,对吧?但是回到“机械使用的限制”,你会发现有很多场景会很危险,例如物料卡住了员工要进去处理?例如员工要进去维护保养设备?例如员工要进去进行示教?


005

怎样才能把这些限制都识别到?银杯老师分享经验:

第一,标准中提到的分类,提供了一个思考框架,能有很好的提示作用。

第二,要团队一起做识别,这个过程要保证团队成员能够不受拘束地贡献智慧。这个就是头脑风暴的基本准则,具体可以回看之前跟林士然老师一起聊的引导技术的研讨会。

第三,要熟悉实际情况的人参与进来,只有熟悉具体的使用场景,才能识别出重要的使用限制。


E 识别危险源

001
确定了机械使用的限制,下面就可以识别危险了。识别危险,要考虑全生命周期。标准中提到要考虑:运输、装配和安装,试运转,使用,拆卸、停用以及报废。通常大家会非常关注“使用”过程,但是其他环节也有危险,甚至更大。

002
这个章节题目“识别危险”语境中的“危险”,意思是可能发生的危险情形。我把它称作“危险源”。
我非常不想谈概念,因为很抽象,而且概念没有对错,只是称谓而已。有的地方称呼妈妈的妈妈叫外婆,有的地方称呼为姥姥,我的老家则称呼为姥娘。但是我们还是要聊逻辑。

003
但是我又不得不解释一下,以防止咱们理解不一致而造成的误会。现在,键盘在我手里,我就用我对这些逻辑和概念的理解来写。
危险源,有权威定义:可能造成伤害或者健康损害的根源。但是很多人理解错了,例如很多人会把“铣刀”作为危险源。还有人把“铣刀没夹牢固”作为危险源。你可以想象一下,一个工人工作时,突然被崩出来的铣刀打伤。对于这个场景,真正造成伤害根源的是“铣刀崩出”。
如果将“铣刀”识别为危险源,制定管控措施会感到困难,因为你不知道是什么样的场景,措施也就不知道怎么定了。然而,若明确危险源是“铣刀崩出造成打伤”,则制定措施便容易得多。
如果将“铣刀没夹牢固”识别为危险源,制定的管控措施往往局限于铣刀夹固。但这并不能解决“铣刀崩出导致受伤”的问题,因为在工件推进速度过快的情况下,依然可能因撞刀而导致铣刀崩出伤人的情况。可见,“铣刀没夹牢固”并不是造成伤害的根源所在。造成打伤的真正根源,是“铣刀崩出”。
按照我们群友曹猛同学的说法,是伤害发生前的“最后一件事儿”。按照山东省之前双重预防机制的相关文件的说法,是“潜在事件”。按照中国中化的标准,是事故发生的那个“危险情景”。
在“评估风险”这个语境当中,风险,是“风险度”的简称,英文称作Risk,是一个名词,是用来描述危险源危险程度的一个词语。就好比“温度”,是用来描述物体冷热程度的词语。危险源的危险程度(风险度)是可以评估的,就好比水的冷热程度(温度)是可以测量的?

004
好了,说完了我这个文章中提到的术语的概念,咱们继续回聊逻辑。关于识别危险源的逻辑,银杯老师特别提到,要对危险事件进行精准描述。以铣刀为例,如果只写“铣刀“,制定措施的时候就无从下手,你出去说“铣刀伤人”,也不利于别人理解。如果要讲究一点,最好要明确危险事件,也就是说,应当描述清楚是“铣刀掉落”还是“人员误触铣刀锋利刀头”,只有这样,才算是识别到了真正的危险源,才好开展后续的风险评估。这跟我一直以来的实践是一致的。

‍‍‍

005
好了,不说概念了啊,太难解释。抛开概念,咱们就明确一个逻辑:要去描述那个造成事故的潜在事件。这样才容易理解,才容易制定管控措施。我感觉依然没讲清楚,下面的图片来自于安全五点半的线上训练营《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估管控》课程,可以辅助你进一步的理解。如果你感兴趣,可以关注本公众号,这个课程的录播课程近期即将上线。


006

“考虑全生命周期”这个思路,对危险源识别管控工作也有启发。老林提到,以前他所在工厂会用酒精擦拭工件,让你来识别风险,你会识别到哪些?酒精擦拭的这个过程,酒精挥发容易着火,没错吧?但是从全生命周期来考虑,你会发现要把酒精分装操作的风险考虑进来。老林发现,工人分装酒精的时候,就是在卫生间,一手拿着大桶一手拿着小壶往里头倒,没有漏斗,大概会有五分之四的酒精会直接流到卫生间下水道里去...万一来个点火源可能就要出问题了。


007

老林参与过很多建设阶段的安全管理。他提到,很多设备设施安装过程,供应商会24小时不停歇地干活,这时候就会有一些特殊的危险源要考虑。这个观点,跟我在《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估管控》(HIRA)课程中讲到的不要考虑非常规作业内容的要点是一致的。分装酒精,是一个非常规的作业内容。


008

非常规作业一般包括哪些呢?在标准中给出了一个清单可以参考。

  1. 设定;

  2. 测试;

  3. 示教/编程;

  4. 过程/工具转换;

  5. 启动;

  6. 所有的运行模式;

  7. 机器进料;

  8. 从机器上取下产品;

  9. 停机;

  10. 急停;

  11. 由卡滞或锁定到恢复运行;

  12. 非计划停机后的重新启动;

  13. 故障查找/故障排除(操作者干预);

  14. 清洁和保养;

  15. 预防性维护;

  16. 校正性维护。


009

上边这个清单有点复杂,不太好用。毕竟分类是为了辅助思考的,这个辅助的有点太猛了。银杯老师建议简单归三类:正常使用,检维修,调试。


010
标准中提到,识别危险的时候,必须要识别“非预期的操作者条件反射行为或机器可合理遇见的误用”,总共有六个点,这是银杯老师最想提醒大家的。这六个点,每一点都有真实的案例。
  1. 操作者对机器失去控制(特别是手持式或移动式机器)。例如,我以前所在的工厂,有一台挖掘机在喷漆间驾驶的时候,突然失控,大臂不可控制地向上运动,把喷漆房顶部碰了个大窟窿。事后调查发现是由于液压油中进入了杂质,卡住了液压阀,从而造成动作失控。
  2. 机器使用过程中发生失灵、事故或失效时,人员的条件反射行为。例如,有个朋友给我看过他工厂的一个典型虚惊事件监控视频:有个工人把一车昂贵的陶土推入一个升降机。由于小推车没完全推入,上升到一人多高的时候,被升降机上边缘卡住了,马上就要掉下来。员工的条件反射行为是:冲上去,用血肉之躯试图顶住小推车,防止它掉落。幸好,员工后来放弃了,小推车咚地一声砸下来,没有伤人。
  3. 精神不集中或粗心大意导致的行为例如,我去过一家工厂,员工在机器旁看手机消息,结果运动的部件把他卷入进去了。
  4. 工作中“走捷径”导致的行为。例如,老林去过的一家工厂,有员工为了图省事,不停机就擦拭设备,结果手指被卷入进入绕线器,造成手部伤害。
  5. 为保持机器在所有情况下运转所承受的压力导致的行为。例如,我去过一家缝纫工厂,计件工资。员工在操作缝纫机的时候,为了提高生产效率,会选择在两个工件之间不松开踏板,让机器连续运转,这时候主要就依靠“操作小心”来避免伤害。这是员工迫于达成指标的压力而出现的不良行为。
  6. 特定人员的行为(如儿童、残疾人等)。这样的案例就很多了,例如有小朋友会用手甚至身体挡住电梯轿厢门,例如有抱孩子的家长会在乘坐扶梯时依然抱着在怀里不老实乱窜乱蹬的小孩子等。


011

关于机械安全风险评估,这篇文章就先写到这里,主要讲到了这么几个事情:机械的限制,危险源的概念,风险的概念,识别危险源的要点等。


F 文末福利

回复“机械安全风险评估”获得下图的高清PDF版本。



(全文完)


↑点这里,关注,加星标

安全五点半
周六早,五点半,这是你的智囊团。助力安全人职场进阶与发展。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