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安全观察与沟通,落地看这里

文摘   职场   2025-01-20 14:42   广东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们,获取更多资源。














【阅读提示】

1 概述

本篇文章是安全五点半研讨会的总结文章。本文提供了研讨会主要内容,主要内容如下。

A. 背景信息‍‍‍‍
B. 具体怎么做
    第一步 1分钟准备‍‍‍
    第二步 2分钟观察
    第三步 3分钟沟通
C. 推行要点‍‍‍
D. 文末彩蛋(别错过)

本文内容不能涵盖研讨会全部内容,可以到本公众号“看个痛快”栏目中找到研讨会视频回放入口。需付费19元,所有收益均用于维持安全五点半研讨会运行,安全五点半运营团队不从中营利。你也可以选择联系小编买断全年(含过往所有)的永久回看权限,更划算,对安全五点半的支持也更到位。

行为安全管理模式,你大概率听说过,市面上有很多做法。本文分享安全五点半的BSCC做法,简单,易行,经过多年实战检验。

‍‍‍‍‍‍

A 背景信息‍‍‍‍‍‍‍‍‍‍

001
为什么是“再聊”呢?因为之前聊过这个话题了。当时写了两篇文章,你可以点开来读一读,很多网友反应,这两个文章很有料。你可以读完后回过来再看。
行为安全管理:从理论到实践(上)
行为安全管理:从理论到实践(下)
这一次再聊,是因为群友一再提需求。同时,基于过去的实践经验,我们也总结提炼了自己的独特的做法。这个做法简单易行,相比于之前的BBS的实践,来得更加落地。

002
安全五点半的行为安全观察与沟通的做法,取名为:BSCC(Behavior Safety Communication & Coaching),这样英文名显得国际化一点,毕竟咱也是要走向国际的。中文名:行为安全观察沟通与教练技术。
该方法旨在提升工作场所的安全性。观察人员深入现场,实地观察员工的作业流程,随后与员工进行沟通交流。一方面,他们会对员工表现出的安全行为给予赞赏和肯定;另一方面,也会与员工探讨不安全行为可能带来的风险,并共同探讨更安全的工作方法。通过这种方式,帮助员工以更安全的方式开展工作,同时改善管理者与员工之间的沟通,让员工真切感受到管理者对安全工作的高度重视。

003
行为安全观察与沟通,跟安全检查非常像,但是区别却很大。下图是研讨会中的内容供你借鉴。


004
当然了,这个方法不仅仅管理人员可以使用,一线职工也可以使用。这只是一个工具而已。

005
为了避免不必要的误会,在这个文章里,我依然要强调:不要寄希望于用BSCC解决各类安全管理问题。这不能代替通常的安全管理工作。
这只是一个用于改善沟通、发挥安全领导力的一个工具而已。网上盛传的通过STOP让不安全行为少了多少、减少了多少事故并不好统计。毕竟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

006
但是,我跟老林的实践经验是,即便BSCC不能很直接的影响事故率,它对于改善管理沟通、营造开诚布公的安全文化氛围也是非常有帮助的。此外,即便你公司并不打算开始做BSCC,作为安全人,掌握这个技术也是非常有帮助的——它可以帮你更加了解现场情况,并且可以很好的促进你跟各级人员的关系。

007
研讨会上,我们还聊了聊行为安全观察与沟通背后的“行为ABC”理论。啥是行为ABC理论?意思是,人类做出某个行为,通常都会受到某前因以及该行为的预期后果的影响。如下图所示


我们看到员工有不安全行为,单纯去责备员工、要求他改正,不一定能解决行为背后的“前因”问题。跟员工进行充分沟通,才有可能找到行为背后的“前因”,从而有助于我们去采取措施,消除前因,或者降低这些前因对行为的影响程度。

同时,当员工发现自己的行为会受到管理者的关注,做得好能被看见,做得不好也能被看见,这样的“后果”也会进一步影响员工选择采用安全的方式来完成工作。

B 具体怎么做‍‍

安全五点半的BSCC,就三个步骤,非常简单:1分钟准备,2分钟观察,3分钟沟通。事先说明,这里说的数字都只是个概述,并不代表真的只能做那个时间。用数字要表达的一个核心是,沟通要做足。‍‍


第一步 1分钟准备

001

这个1分钟准备,你要确定观察的区域和对象,并且提前做一些功课,了解你要观察的人的作业内容,例如有什么风险,有什么管理要求等。


002

作为观察者,你还得选择合适的位置。这个位置既要考虑到你的安全,也要考虑到员工的感受,还得保证你能看得真切。
从后边偷偷摸摸的看,像极了班主任从后门小窗户跷脚抓现行的感觉,这会让员工感觉很不舒服。也有从高处的钢平台居高临下观察,给人的感觉也不好。还有挨得太近,作业人员动一动就可能撞到。这些坑点都要注意避免。推荐从侧前方看,正大光明,员工的余光可以扫到,同时也不给员工很大的压力。远近以能看清员工作业的实际情况而且不影响员工工作为准。

003
在这里要特别提醒一点,如果你公司要开始推行BSCC,你最好要保证所有员工知道公司接下来会有BSCC这个事情。这样他们看到你在观察的时候,不至于有心理压力。

004
有网友提问:要不要给不同岗位都做不同的观察表啊?我的观点是不要。观察表最好是简单的不用观察者每次都拿着放大镜看半天的,而且最好能方便做数据统计。所以建议观察表保持一致。
如果想帮助观察者快速了解被观察的作业,你可以借鉴我以前的做法:组织大家给重点岗位设计关键的风险信息,例如下面这样。当然,双重预防机制中的现场风险告知卡,如果不是特别复杂的话,也可以有这个作用。如下图所示,这是我做过的案例。



第二步 2分钟观察

001

之前我遇到有企业跟我说他们准备开始试试行为安全观察与沟通。幸好我多嘴,问了他一句:你们打算怎么做?他的答案是:我们现场装了很多摄像头,每个星期组织部门负责人、班组长一起到看录像,把不安全的行为抓出来,然后进行通报批评。
你回顾一下前边的内容,你会发现他们把行为安全观察与沟通理解偏了,而且偏得有点离谱。

002
观察的心态,是客观的去看看作业是怎么完成的,目的不是为了抓到不安全行为批评别人,而是为了给“安全沟通”提供一个具体的抓手。否则的话,“沟通安全”只能是个无本之木,空对空的聊概念了。

003
观察的要点是什么呢?老林说用“四不伤害”框架来观察,也就是去观察对方是否有可能伤害自己、伤害他人,是否可能被他人伤害,是否能保护他人不被伤害。



004
我的经验也是用框架来观察。

框架如上图所示:先思考作业过程中有哪些危险物质或危险能量,然后去思考这些危险物质和能量可能出现什么样的危险情形、造成什么样的后果。之后考虑:为了避免这样的危险情形造成后果,应当有哪些关键的措施?带着上边的想法,你就可以去有序观察了:人员的反应,劳动防护用品,人员的位置,工具和设备,作业程序,工作环境等。

也就是上图我总结的,要带着由内而外的风险思维,去有序观察员工的行为。这样其实是一种“有脑子”的观察。


005

老林说,有可能有些人听不懂。这的确有可能。那咱们换一种表述:观察的时候,要提前想想可能出什么事儿,然后想一想应当怎样避免出事儿。带着这个想法,再去观察员工做的怎么样。很关键的一点,引导大家运用常识。

006
海森说,有些人说自己不会,可能是出于抵触心理——他们不想做,但是又不得不做。怎么办?那就摆烂呗,就说自己不会。这个情况的确有,我在做危险源辨识与风险管控工作的时候遇到过有个别主管说自己不会。我的方法很简单,带着他做两个,问:这个事儿分几步?哦,分五步,很好。那么请你想一想,第一步,取工件,可能出什么事儿?哦,工件容易掉落砸伤脚是吧?来咱们写上。就这样问了两三个步骤,他们通常都会表示学会了。

007
老林特别提示,要很重视“黄金30秒”,也就是员工看到有人来观察的时候最开始的一些行为。这往往是跟员工聊的一个重点。这个过程可能有好几种情况。
第一种,一看到被观察,员工马上做好。这证明TA是知道要求,并且会做的。可以跟他聊一聊背后的原因和想法。
第二种,一看到被观察,员工马上停止正在做的事情,转而做清洁作业或者干脆停下来——他们怕被发现什么。这种情况,我觉得应该反思反思,公司的管理者和员工的沟通可能存在问题。
第三种,一看到被观察,员工有不安全的行为,但是没有任何行动。这种情况,有可能是员工不认可要求,或者完全无视管理,也有可能是不知道风险。

008
老林还遇到过被员工反向观察的情况。他以前为了方便,把耳塞的连接线取掉了。他来到现场的时候,员工以为他没戴耳塞,反而会在黄金30秒停下来,过来提醒老林没带耳塞。这就形成了一个很好的氛围,不错不错。

009
我遇到好几个同事,在我做过BSCC,跟他们聊过他们的行为安全以后,会以“我做到了”为傲。例如,生产线上有个员工不戴耳塞,我跟他沟通过一次以后,从那以后相当长一段时间,每当我路过他的工位,他看到我都会把脑袋转一下给我看他的耳塞戴得多么标准,然后冲我挑挑眉毛。我也冲他挑挑眉毛,就此别过。


第三步 3分钟沟通

001
这里写的3分钟沟通,并不是真的要沟通三分钟。只是个概数,但是我要表达的意思是,一次BSCC过程,沟通过程要占据更多时间,而不是准备或者观察。



002
这个步骤的重点,就是要从上述的六个方面来考虑可以做哪些措施,来让团队的关键行为发生。具体方向如下图所示。

003
我也做了个结构化的沟通框架,供你借鉴。


004

妥善停止作业,意思是不能让员工身处险境跟你聊天沟通。比如你不能让一个员工骑在梯子上跟你说这说那,也不能让人家在高处的吊篮里探着身子跟你大声喊叫着沟通。你要让ta停下来,并且到一个安全适宜的地方。

此外,还要留意不要因为BSCC影响了正常的生产秩序。有很多生产现场是流水作业,并且相互制约。你把员工喊过来聊了5分钟,生产线如果要因此停线,那可不是个好事儿。老林说,有必要的时候,可以帮他安排顶岗。


005

顺滑的切入上边这个沟通框架也很重要。老林分享的一个经验:根据员工正在做的事情,进行适当的寒暄,然后再开聊。例如,看到员工干活的时候浑身都是汗,衣服都溻了,可以关心一句:老李啊,出了这么多汗啊,辛苦了。这样一句寒暄,拉近距离,切入话题。

006

上边的图中你可以看到,要先肯定对方的安全行为。技巧就是表扬对方并且说明为什么。而且要表扬到具体行为和动机上,而不是结果。

007

关于不安全行为,我的用词是“探讨”。意味着不是要去批判员工,而是跟他具体探讨交流。这个过程的要点是,从具体事实开始,也就是从描述他的行为开始,不要给他扣个帽子叫做“违规”或者“没有安全意识”。

008

整个过程,是探讨的心态,而不是责备、责怪的心态。这里要特别留意,探讨过成的提问要真诚。例如这个问句“公司没有规定这个工作必须戴手套吗?”,如果你的确不知道,是真的想请教对方,这个提问就是真诚的。如果你知道公司是有规定的,你只是用提问的方式来跟对方传递这个信息,这个提问就不真诚。


如何分辨你的提问是否真诚呢?很简单,用“你个白痴”测试法。你可以在你的问题后面加上几个字:你个白痴。然后体会一下是否顺畅,如果你发现“公司没有规定这个工作必须戴手套吗,你个白痴?”跟你要表达的意思很一致,那么你的提问就不真诚。

如果你知道公司有戴手套的规定,你就别提问了,直接把你知道的信息告诉对方就好啦。

009

不安全的行为应该如何改进呢?在上边图中我特别写到要“建设性交流,获取承诺”。为什么不能直接告诉对方怎么做呢?原因很简单——人都不喜欢被人操控。所以过程中你要跟他一起探讨如何改进。而且要让他动脑让他表达。当然了,如果你有更专业的观点,你也可以表达出来,但是依然是客观的把你知道的信息拿出来一起商量,而不是强硬的要求对方必须按你说的来。

010‍‍

老林说,我跟有些同事混熟了,在达成“必须戴好眼镜”以后,甚至会跟他说:做不到怎么办?对方可能说“林工,下次但凡再有一次没戴好,我请你喝可乐。要是我连续两周都能做好呢?”——“我请你吃鸡!”老林这样回应。你可以感受到这种人和人之间的情谊不?


C 如何推行
001
如果你打算在公司开展BSCC,我们建议你从公司总经理、厂长和部门经理层面开始推行。直接从基层人员开展的,能坚持下来比较难。
002
你要做好观察人员的专项培训。这个训练,要让他们能够真正领会BSCC的原理,并且能够把本文提到的几个关键点做对。这就意味着,这个培训不仅仅是讲理论,必须要有现场实践练习,并且能够得到正确的反馈。
除了观察人员要接受培训,还要让全体员工都对BSCC有初步的了解,以避免他们心里感觉不舒服。
003
如何让总经理等高管动起来?我跟老林都有一致的经验:要想方设法降低他们参与的难度。老林跟老大提前达成一致:每次开安委会的时候,咱俩提前20分钟出发,走着去会议室的路上做一个行为安全观察与沟通。老大的观察计划,老林帮着设计好了,并且还会提前跟老大聊一聊这个岗位的主要风险。这样老大只需要安排时间来就行了。
我的经验是,在老大去车间的路上设置好观察表和回收盒,防止他因为“忘记带记录卡”而没有做。同时,我还组织各生产线在关键岗位设置了关键风险提示卡。老大自己安排自己的时间完成。
004
现在技术越来越发达,你也可以用信息化手段来做。例如下边这个,就是BSCC填写的信息化工具。有这样的工具记录,你可以很轻松的搞定数据分析。


005

你可能遇到的一些问题也要留意。例如,有些应当进行观察的人说自己不会做,没空做,总之就是不行动。也可能有人把BSCC当成了安全检查,总是关注员工的不安全行为,或者总是试图抓住有不安全行为的员工。还有人会只记录,不沟通。也有可能有管理者跟员工聊完了,但是后续没有对应的任何行动。这些都有可能。

对此,分享给你一份做好行为安全观察沟通这个工作的心法,你把这个心法让管理人员都理解并认同,上边的很多行为就迎刃而解了。


D 文末彩蛋

001

本文思维导图如下所示,供你快速了解本文内容。‍‍

002

上述取思维导图和研讨会的完整白板材料,我也愿意提供给你,但是有条件:需转发本文到朋友圈,或推荐给安全同行交流群。


这是个君子之约,请转发后再回复“BSCC”,不转发请不要回复。回复后即可获取上图高清PDF文档及研讨会所用的白板文档(如下图)。


003 

欢迎来做分享嘉宾。迄今为止已经有二三十位分享嘉宾参与安全五点半研讨会。如果你在某个领域也有的聊,欢迎联系小编,以分享嘉宾的身份参与我们的研讨会。

(全文完)


版权声明:安全五点半研讨会内容及本公众号文章内容版权均归叁陆壹(山东)安全科技有限公司所有。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用作商业用途。‍‍‍‍‍

↑点这里,关注,加星标

安全五点半
周六早,五点半,这是你的智囊团。助力安全人职场进阶与发展。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