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心」你的思维导图里,可能没有思维

文摘   2025-01-06 09:58   广东  
这篇推文拖得有点久,重新开始写的时候,我脑子里突然冒出一句话:你的思维导图里,可能没有思维。
为什么会这么说呢?因为我发现,身边的很多小伙伴都喜欢边看书边做思维导图,不过都是乖乖地按照目录来,基本没有自己的思考痕迹。例如下边这个,帆书中的思维导图,多半就是呈现目录和摘录。
我实践思维导图也超过十年了,好歹在老唐口中也算是有两把刷子的人,于是在安全五点半研讨会中聊了这个话题。现在总结一下内容,分享给各位安全人。当然,此文其实适合所有人。
A 为什么要做思维导图
我总结了四个关键词:创造、记忆、笔记和展示。
001 创造,无中生有
思维导图可以当作个人头脑风暴的一种可视化工具,它能够帮助我们整理思绪、激发创意。通过这种方式,我们可以将脑海中的想法以图形化的方式快速呈现出来,从而更容易地理解各种想法之间的关联。
当然,用于这种目的的时候也可以尝试手绘,可以有效刺激大脑的神经突触,我曾经带着我女儿画过一份五颜六色的年度计划,孩子在思维导图工具帮助下,思维清晰,一会儿就把计划做得很不错了。
002 记忆,从隐到显
复习思维导图时,若想积极记住内容,例如为了通过考试或完成特定项目,应制定合理计划,在规定时间内定期复习。这不仅能帮助你完善和修改思维导图的各个部分,还能在遗漏的地方补充信息,并强化重要的联想,这样就可以让模糊的记忆逐步显现出来。
003 笔记,从人到己
有些书籍,作者在写作时思路非常清晰,具有很强的条理意识,因此这些书往往比较容易形成一个完整的框架结构,阅读起来比较轻松。
然而,也有一些书籍读起来难度较大,可能因为内容复杂、语言晦涩或者涉及的知识领域较深。对于这类书籍,可以使用思维导图来理清楚自己收获了哪些。坑点提示:有时候做完笔记导图你会长舒一口气,但是学习还没有真的开始,不要被虚假的获得感欺骗了。
004 展示,从己到人
思维导图可以非常好的把自己的思维逻辑展示给其他人。否则,很容易空对空,说者乱糟糟,听者更是一头雾。
当然了,展示的时候如果只有框架,对不了解背景的接收者来说意义不大。这时候配合上细节提示就很有必要了。下面这个是老唐的安全内训师课程的思维导图,有框架,有细节,繁简适中,你可以点开放大看一下。
B 思维导图实操心得
001 从主题词开始
这是使用思维导图的基本操作,比如十来年前,我负责准备安委会会议,就会开始用思维导图来梳理,确保没有重大遗漏。
花姐也分享了她第一次被思维导图震撼到的情形,那是疫情期间梳理应急预案的时候,团队的小姑娘用思维导图完整呈现出来,基于这张思维导图后来的大小情况基本安全通关。
老唐的犀牛亲子俱乐部,也会让孩子们围绕一些关键词做深度思考和讨论,也是非常不错的实践。

002 要有联想生发
只有联想,才可能把知识嫁接到自己的头脑里。这一点,我在背诵500位圆周率玩的时候就深有体会,当从数字联想到物品,物品串联成故事,自然而然就记住了。
003 思维模型化
关于一图胜千言,大家基本都没有意见。前阵子我和老唐联手开发的《安全人的桥式领导力》课程,就用大桥模型,把跟安全领导力紧密相关的八个要素和大桥的组件进行了关联,学过的同学都表示非常形象,容易记忆。
老唐说,单纯把内容用三角形、六面体来描述,也可以说是一种模型化,但是由于没有什么具体的语义关联,所以不容易记忆,不推荐。水平高一点的最好要找到有语义关联的图形结构。我认为,老唐说得对!
004 内容结构化
结构化的例子就更多了,大家耳熟能详的5W2H、人机料法环等都是常用的结构。老唐的培训“三板斧”(激活、讲解、吸收)也是广受好评的结构化案例,在安全影响力论坛上分享的时候,现场气氛非常嗨。(不得不说,我得承认,老唐也是有两把刷子之人)。
去年我受邀去给一个线下沙龙分享风险化学品管理,就用“纵横一生”的结构,分享完成圈粉率还是很高的。
老唐说,这种结构化,总比没有结构化的一坨内容要强很多。但是整体上还是不如刚刚说过的有语义关联的模型好。
005 速度要快
好点子稍纵即逝,使用思维导图的要点不是准确,而是快,有了想法尽快记录下来。我经常强调“距离>工具”。如果要做一个事情,你得做一大通准备才能开始做,你很可能就不做了。因此要让思维导图工具随时随地、触手可及。手机,电脑,网页,我是全都有好用的兵器在手。
手机上,我用MindLine思维导图APP,有很多时候正跟老唐等人讨论着,就丢出一个思维导图,吓他们一跳。
电脑上,我是用了一个不到1M(855K)的老古董,思想快车ThinkingExpress,十几年了竟然还能用,而且不花钱,这个便宜赚大了。
浏览器上,我用经常用百度脑图(https://naotu.baidu.com/),其中的天盘图又快又好用,你可以试试看。
006 借助AI力量
思维导图,本质上就是树状图,通过Markdown转化,AI可以直接生成,简直快到飞起。比如让AI想想思维导图的缺陷,效果就很不错。

C 关于思维导图的思考
001 短期展示OK,长期积累NOK
思维导图适合短期展示,效果可以非常炫酷,能够迅速吸引观众的注意力。然而,它并不适合长期积累和调取信息,因为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形式可能会变得难以管理和查找。
002 关键词很清晰,细节易丢失
此外,尽管思维导图强调了关键词,但有时会不可避免地丢失一些重要的细节,导致信息不够全面。细节的价值很容易被忽视。
003 内容和结构>格式美观
在格式上花费过多的时间和精力,反而可能适得其反。相比之下,像幕布这样的层级分明的大纲笔记,不仅更容易体现结构化的内容,还能更快地帮助用户理解和记忆信息。这类工具的设计初衷就是为了让信息整理更加高效,既节省时间又提高准确性。因此,在需要快速传达复杂信息时,选择更简洁明了的工具可能是更好的选择。
当然了,有时候为了美观,完成以后好好做一下优化也是一种态度。老唐的安全内训师课程、AI赋能安全管理训练营课程,都提供了做了美化设计的思维导图,你感兴趣的话,欢迎到公众号下方入手。
004 TheBrain是个好东西
如果想把思维导图的树状结构进一步扩展成更多关联的网状结构,可以试试TheBrain,会打开一扇通往新世界的大门。
005 思维导图要有思维
一定要在思维导图里融入自己的思维,可以用上“见感思行”这个架构,知识、笔记只是我们看到的,我们的感受和思考是什么,以及更重要的行动是什么。
D 工具和彩蛋

电脑端:思想快车ThinkingExpress,不到1M,回复“思维导图”,你就可以轻松拖走。这可是我珍藏多年的老古董,但是,好用得很。

手机端:MindLine思维导图,操作方便;幕布也可以转换为思维导图。记得幕布有个“幕布精选”,有很多好内容可以直接拿过来。

浏览器端:可选择的工具很多,简单的可以试试百度脑图,复杂的可以试试博思白板,不用付费也能用。

安全五点半
周六早,五点半,这是你的智囊团。助力安全人职场进阶与发展。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