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随手写写系列,主要内容如下:
A 背景介绍
B 我们要谈的“风险”是什么
C 风险有不同类型
D 风险评估常用方法
E 关于风险评估的思考
F 关于管控分级的思考
G 文末福利
文末的福利很不错,记得到最后领取。
如果你回复“加群”,就可以收到入群二维码,加入安全五点半网友交流群,和更多安全同行交流探讨。
A 背景介绍
风险评估,是识别危险源之后要做的一个工作。有非常多的工具,也有非常多的争议和困惑。结合最近安全五点半小群探讨,以及近期的《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识别管控》在线训练营和2024年11月23日的《机械安全风险评估》网络研讨会,写这一篇文,跟大家稍微聊聊。能力所限,解释的不一定很清楚,也有可能有些不合适的地方,欢迎各位安全同行具体交流探讨。
B 我们要谈的“风险”是什么
风险的概念不统一,几个权威出处的描述也很模糊。下面是GB/T 45001-2020《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 要求及使用指南》中的定义,一个剪短定义,跟着一堆注解,你理解一下试试看。注2:不确定性是指对事件及其后果或可能性缺乏甚至部分缺乏相关信息、理解或知识的状态。注3:通常,风险以潜在“事件”( 见GB/T 23694- 2013, 3.5.1.3) 和“后果”(见GB/T 23694- 2013,3. 6.1.3) ,或两者的组合来描述其特性。注4:通常,风险以某事件(包括情况的变化)的后果及其发生的“可能性”( 见GB./T 23694-2013,3. 6. 1.1)的组合来表述。注5:在本标准中,使用术语“风险和机遇”之处,意指职业健康安全风险(3.21) 、职业健康安全机遇(3. 22)以及管理体系的其他风险和其他机遇。注6:该术语和定义是《“IS0/IEC导则第1部分”的IS0补充合并本》附录SL所给出的IS0管理体系标准的通用术语和核心定义之一。为了澄清本标准内所使用的术语“风险和机遇”,在此增加了注5。”读完了吧?我问你,风险到底是个啥?你是不是感觉还是不知道标准表达了个什么意思?我来给风险一个容易理解的概念。在“评估风险”这个语境中,“风险”就是“风险度”的简称,英文称作risk,是一个名词,是用来描述危险源危险程度的一个词语。就好比温度是用来描述物体冷热程度的词语。危险源的危险程度(风险度)是可以评估的,就好比温度是可以测量的,风险度咱们可以用一些评估工具来“测量”(虽然各种工具咱们都可以吐槽一大堆)。
当然,某个词语的含义,是要讲语境的。我这里说的风险,是“评估风险”、“燃气泄漏的风险很高”这样的语境中的含义。风险还可能出现在其他语境,含义是有所变化的,例如“我是冒着风险冲过来的!”“我们去排查一下风险”“增强抵御风险的能力”。篇幅所限,不额外描述。
C 风险有不同类型
假如你是一家动物园的总经理。动物园里有老虎山和梅花鹿园。梅花鹿园是半开放的,因为没有很可靠的隔离措施,偶尔有游客会翻阅隔离栏进入梅花鹿活动区域,非常偶尔的会有人被梅花鹿撞伤,但都问题不大;老虎则用电网、防弹玻璃和顶部密目网围起来了,而且所有笼门都带自动关闭和开启报警功能,怎么说呢,能上的都上了。因为措施做得很给力,老虎山从未出现过事故。我没猜错的话,你会选择去重点看老虎山,并且优先改进梅花鹿园。因为老虎山里边关的是老虎,百兽之王啊。老虎逃脱造成咬伤,这可是要命的,这风险可是很高的。所以必须得重视管控措施的落实情况,万一员工瞎鼓捣出问题,总经理可是有可能被抓起来的。相反,那个梅花鹿园,就算现场安全措施做得不好,出问题又能怎么样呢?不会有严重问题。这里说的风险,我称之为固有风险,它决定了管控措施的重要程度。如果一定要施行“风险分级管控”的话,管控的层级应当取决于这个固有风险。因为老虎虽危险,现状已OK,已经能上的都上了,现在管控已经挺好的了。基于现状来看,梅花鹿园的风险更高一些,这是目前动物园安全上的短板所在。如果要做预算改进,应该去补这个短板,而不是给老虎山继续加措施。对于老虎山而言,盯紧现有措施别处纰漏才是关键,并没有进一步改进的必要。这里说的风险,我称之为现状风险,它决定了要不要改进,以及改进的优先次序。D 风险评估常用方法
001
风险评估有很多方法,GB/T 16856-2015《机械安全 风险评估 实施指南和方法举例》中介绍了风险矩阵法、风险图法、数值评分法,还提到了一种混合型的评估工具。不但给出了评估工具,还给了具体的评估示例,很不错。
002
我们看一个风险矩阵法,在危险源的风险评估中是一个常用的工具。
对于这个表格,首先要说明一点,应当先从严重程度估计开始考虑,然后再考虑发生概率。有人说严重程度,要按照最糟糕的情况来算,这一点我跟训练营里的小伙伴都不敢苟同。如果按最糟糕的程度来算,所有伤害都可以导致死亡。
GB/T 16856-2015中提到这么一句话:“估计严重程度通常关注的是实际能够发生的最严重的伤害(最可信的),而不是最糟糕的可能后果。”,要特别划线的是最可信的这几个字。也就是说出现这个危险情形的时候,最有可能的那个情况的严重程度。
我遇到过“杠精”,他们非要说轮毂掉落砸伤脚的严重程度是死亡。我问他为什么是死亡,他反问我为什么不能是死亡。我说那的确能是死亡,但那个可能性太小了啊。他顺势说:对啊,所以可能性我选的“极不可能”啊。
我开玩笑说,逻辑没毛病,人有点儿不正常。结合实践经验来看,评估严重度的时候就是要去考虑真发生危险事件的时候,严重度大概率是什么样子。例如触电,大概率是死亡;A4纸张划破手,大概率是轻微的;叉车压脚造成压伤,大概率是骨折。
003
我们在看一个机械安全风险评估中的很经典的工具:风险图法。
这个方法不用加减乘除,而是把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和严重度拆分成了四个角度来考量,也是个不错的做法。银杯老师称呼这个方法叫SFOA法。这是逻辑很清晰的一种方法,如果你没研究过机械安全风险评估,你可能是第一次见,但是很值得你领会它的设计思路。为了帮你更好地理解它,我出道题请你做一下呗?请评估:操作铣削车床的时候,触碰旋转部件造成卷入伤害,这个危险源的风险指数是多少?你可以像这样把你的评估路线发到留言区跟网友交流:S1-F2-O3-A2=风险指数2
004
跟这个类似的,还有SEA法、SFP法,是把事故发生的可能性拆分成了“暴露频次”和“躲避的可能性”两个维度,这个方法更适合于对一些非标自动化设备的风险评估。在安全五点半的HIRA训练营中,有同学分享了一个示例。
E 关于风险评估的思考
001
无论哪种评估方法,最终都是对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和严重性进行考量而得出一个结论的。只不过不同的评估方法,在考量严重度、可能性的时候分别有一些进一步的拆分。常用的风险评估方法,都可以用这个逻辑延伸出来。下图可以表达这个意思。
很明显,根据评估风险的用途,不同方法各有优缺点。重要的是,要考虑清楚,怎样拆分因子对于解决你要解决的问题更有利。
例如评估功能安全的时候,它就不考虑事故发生的可能性,看得出来这是出于设计机械的时候对机械本身功能的严格要求的考虑。而LEC更多的是考虑员工在干活的时候的风险管控。关于这几个方法的优缺点,咱们在安全五点半研讨会中再来一期,专门聊聊风险评估这个事情。
003
GB/T 15856中提到:
“过程本身比选择具体的风险估计工具更重要。只要充分考虑了GB/T15706-2012中5.5.2描述的所有风险要素,则风险评估的益处将来自于评估过程的严密性,而不是评估结果的绝对精确性。而且,最好把资源直接用于减小风险的努力,而不是尽量达到风险估计的绝对精确。”
004
上边这句话是标准原文,我是这样理解的:反正这些评估都不是定量的,无论严重度是严重还是一般,无论可能性是较大还是较小,都是人根据自己的对事情的认知,硬生生的划出的一个分界线而已。所以,风险程度都无法用一个数学公式表达出来,所以都最终单个危险源的风险值的大小是没有绝对意义的。用乘法?加法?似乎都只是拍脑袋定了个方法而已,背后并没有什么科学依据。
例如刚刚的风险矩阵,你可以清晰的看到,有5分的是橙色,而6分是黄色。你是不是也开始对“风险值”这个数的意义产生怀疑了?别着急,看下边这个图,我把12345换成ABCDE,把乘积删除,你试试看还能用不?来:电梯门关闭夹手,严重性C,可能性1,查查下边的表格,你能得出最终风险等级不?是低风险,对吧?所以说,数值本无意,纠结这玩意儿,就是自寻烦恼。
006
不过在最近的《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估管控》在线课程中,我们聊到了一个重点的理念:风险评估的一个重要意义在于排序。评估之后,可以相对比较合理的知道哪些需要重点管理,哪些需要优先改进。所以,更建议关注评估后的排序,而不是绝对值。
F 关于风险管控分级的思考
我曾经接到过抱怨:我们是高速公路运营单位,我们有400多公里路,有的是高边坡、长隧道、特大桥。这些地方,要把管控要求做成检查表,让总经理每个月去看一次吗?这样的话,总经理啥也不用干都忙不完。据说JS省还做了个系统平台,要求登录某总的账号,每个月还是每季度要全部点一遍“OK”。这就是一个很典型的问题:公司级负责管控,就是要高层领导去定期挨个看一遍、检查一遍吗?在HIRA线上训练营中,我们探讨了这个话题。结论是:不需要。化工行业的,有互联网公司的,也有一般工贸行业的,大家提出了自己实际的做法,值得借鉴。
G 文末福利
如果你愿意分享这篇推文给至少2个需要的人,你就可以回复“risk”获得下面几个福利。君子之约,先分享再索取。
(全文完)
↑点这里,关注,加星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