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度溺爱一定会毁了孩子吗?

文摘   2025-01-21 21:22   山西  


小明语录

人应该是先体验过一部分,再阉割一部分,然后就产生了一种驱动力。

小明微学大,我们今天继续讲《行为遗传学12》


1


学员疑问


上讲我们谈到了弗洛伊德关于孩子的母乳喂养,还有大小便训练对他们的性别认同的影响。

虽然他有很多案例,但是并没有能够提供任何数据上可支撑的依据。

而事实上,后来的心理学家也试图对这些展开大规模的可重复试验的研究,但是却无法进行可重复的科学的标准。

也就是说,这些只是一种理论和假设,无法达到科学的标准。

由于弗洛伊德的这种影响力,导致很多的科学研究都开始涉及到关于还在母乳喂养时期,或者父母对孩子的关系的影响造成孩子甚至一生的影响。

这方面的研究非常多,但这些研究都达不到科学的标准

大家在中国心理圈经常听到特别奇葩的一些言论,比如说:

原生家庭决定你一生;不幸的童年要用一生去疗愈

这些都是非常好的宣传口号,但是都达不到科学的标准。

那么还有一点大家特别要注意,在心理学的很多研究里面,特别是临床的心理咨询里面,人们特别重视关系对人的影响

关系的确会影响人,但是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流派重视的是家庭关系对人的影响,他们忽略了社会关系对人的影响。

马克思直接提出,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而不是家庭关系的总和。

原因很简单,因为人最终是要进入社会的,人是依靠社会来决定自己是谁的,而并不是因为家庭来决定自己是谁的。



2


人是依靠社会决定我是谁

什么叫做我们由社会来决定我们是谁,而不是由家庭来决定我们是谁呢?

给大家举个例子,我曾经治疗过一个富二代,他在家里面,相当于贾宝玉一样的人物。

那么大家想想,家庭和他的互动关系是否决定了他是谁呢?

家庭只能决定他在家庭里面的角色和他的地位,但是进入社会之后,他的家庭里面的角色地位可以迁到社会中去吗?

不能,所以社会关系才能决定你是谁,而家庭关系决定不了你是谁。

这就是为什么说科学的研究都认为社会对人的影响是第一位的,原因就在于人们最终是要走向社会的,人们最终是要用社会的标准来决定自己是谁的。

还有各个方面都可以支撑这一点,比如说自卑,一个孩子在家庭里面自卑,但是如果他在社会外面获得的是自信,那么就可以支撑他在家庭里面由于不自信所带的自卑的问题。

但是如果一个孩子在家庭里面是自信的,但是在社会,就是家庭以外的地方,他是自卑的,那么他同样是自卑的,因为只有社会才能决定我们是谁。

更重要的是,由于心理学,特别是心理咨询过度的夸大了关系对人的影响,而忽略了另外一方面对人的影响,那是什么呢?

那就是情境对人的影响,情境对人的影响在互联网时代,这些互联网大公司特别重视。

互联网大公司,他们不重视关系对人的影响,他们重视情境对人的影响,互联网大公司把这种情境对的影响,叫做场景

比如说微信在过年时候,创造了一个发红包的场景,导致无数的人就喜欢用这样的方式去发红包,为什么呢?

道理很简单,因为场景对人产生的影响,而不是社会关系。



3


对人影响的三个因素

记住,家庭关系可以影响的是我们在家庭中的表现,家庭关系影响不了我们在社会的表现。

人在社会的表现多数是由社会关系所决定,也就是说影响我们的三个东西。

  • 第一个,是家庭关系;

  • 第二个,是社会关系;

  • 第三个,是情境效应;

说到情境效应,更是无数的咨询师完全会忽略的东西。

什么叫做情境效应?我来给大家举个例子,我如果在你的左边叫你,你肯定会把你的头朝左边来看我,这是情境影响了你。

如果我要是在你的上面叫你,你肯定会把头仰起来去看,所以声音从哪个方向传过来,将决定了你的头偏向的位置。

换句话说,人是经常会被情境影响的,而不是被某种关系影响的。

再举个例子说,我们在动物园里面看到老虎的时候,我们不会害怕。

但是,在野外你只要听到老虎的声音,马上就会腿发软,这就是叫做情境效应。

比如说我们有很多人学习开车,包括现在的航空公司进行飞行员的训练都是用的模拟仓训练。

他是为了节约成本,因为真实的飞行是很贵的,所以在模拟仓里面来训练操作各种按钮,操作整个流程,它是对于流程训练是有价值的。

但是对于真实的开车和真实的飞行来说,心理素质,心理的体验是不可能靠模拟训练出来的。

你在模拟训练舱里面表现的再好,你要知道你是没有压力的,但真实飞行中稍微一点点的压力,一点点的危险,一点点的误操作,都立即会导致你产生强烈的心理的应激反应,而且应激反应会导致一系列的操作失误。

就是为什么说场景,情境效应是心理学过去很多咨询师都完全忽略的一个要点。

很多过去的心理咨询师认为一个人是人格障碍,他就应该是24小时人格障碍,不是的,人格障碍不是全天候的

事实上很多人格障碍在社会职场生活中,他们的职业表现都比普通人都好。

他们是在什么时候表现出人格障碍呢?就是当他和你特别亲近的时候,他才会表现出人格障碍,当他和你只是正常的职场关系的时候,你是看不出他的人格障碍的。

反而这些有一定人格障碍的人,他们在职业中的表现比正常人都好,原因就是他们有过度的一些付出,过度的责任和过度的与人产生联系的能力。

同样精神病人,很多人以为精神病人是24小时精神病人,其实也不是的。

精神病人并不是一直在犯病,他是在根据不同的时间,不同的条件,不同的场景来犯病的。



4


人的情境性格,也就是人格面具

所以当我们谈到一个人的性格的时候,大家不要轻易的认为一个人的性格就是稳定的,在任何时候都一样的,不,人有非常明显的情境性格,这就是荣格所说的人的一种人格面具

再举一个最典型的例子,很多人发现自己的孩子上了幼儿园之后,和在家里面表现是不一样的。

这个孩子可能在学校的表现和家里表现也是不一样的,还有的人在工作职场的表现和他回到家之后的表现也是完全不一样的。

有些心理咨询师有个误会,他们认为家里面对孩子有了一种所谓的巨婴式的培养,所谓的过度的溺爱,他们认为这些会毁掉孩子。

我告诉你,我看过很多案例,这些人回到家之后,他们啥都不管,完全就是一个被宠坏的,像一个巨婴一样的人物,但是他们在职业中,一进入职场,一离开家门,他们成熟,老练到你不可想象的程度,所以家庭的很多抚养根本就不能决定这个孩子的最终表现。

相反,还有一些孩子,他们在家里面什么活儿都干,在家你看着很正常,但他们进入社会之后却很怂,你们想不到吧?这就是情境效应。

过去很多心理咨询师总是过度的夸大了家庭对人的影响,他们总是有种习惯性的想法,认为一个人在家庭中的表现将决定他的社会中的表现。

其实并不是这样的,很多在家庭中表现得一塌糊涂的,甚至非常依赖的,回到家内裤都不洗的,让父母一直洗到大的这些人,你看他出了门儿之后,在工作场所、职业场所中,那个城府之深,非常老练。

在社会生活中,他什么事情都可以事必躬亲的去完成,而且在外面他显得非常的愿意去做任何劳动。

他在家里面,他是被宠养被溺爱的,他在家里面可能从来都不劳动,但是他在外面能够吃各种各样的苦。

特别是一些家庭条件特别好的这些孩子,他们的家里面多数都受到家庭过多的关注、关造和照料。

那么很多咨询师就误会了,把这些和家庭对他们照料当做是他们的社会表现,这就说明很多心理心理咨询师都不了解情境对人的影响,他们不了解情境效应。

换句话说,中国绝大多数心理咨询师都受到传统的弗洛伊德的各个流派的理论,过度的迷信了,那么导致的最严重的恶果是什么呢?

就是父母们花所有的努力和精力都在想着如何在家庭中教养好自己的孩子,但是却忘记了,忽略了,甚至放弃了如何帮助孩子,训练孩子在家庭以外能够更好的成长,这才是关键

我们这讲到这里,下讲继续。


点击二维码

进入小明微课

《行为遗传学12》

作者:赵小明

文字整理:邢娟

图文编辑:段艳梅


添加课程助手微信:

邢老师:kalleyxing1272

免费听小明老师系列微课

小明语录 ~

咨询师在绝大多数情况下都是提供复合性在场,尽量不提供实在性在场,因为很可能会毁掉你的咨询师身份。


小明老师著作



内容简介:

本书立足于心理科学对儿童心理发育的各个阶段的研究成果,建立一个全景的儿童心理发育的图谱,根据儿童不同年龄阶段心理发育的特征,针对性的给儿童提供健康的心理发育环境。

针对当前第二代儿童教育中的各位家长面对的各种儿童教育中的现实问题,以第三代儿童教育理念,提供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心理学解决方法和途径。

《秒睡随时随地睡的幸福方法》

点击二维码进入购书通道

 buy   book 

《新精神分析核心概念》

点击二维码进入购书通道

 buy   book 

《心理安全员》

点击二维码进入购书通道



赵小明导师


【专业成长经历】

心理学双硕士

12年临床精神分析受训经历


【学会任职】

中国家庭教育学会儿童早期家庭教育专委会理事


【专业著作】

《聚英国》

《拆掉心里的墙》

《互联网心理学》

《文化艺术符号治疗技术》

《本土化音乐治疗与技术实操》

心理小说《寻宝图~南红教父》

《第三代儿童心理教育》

《和妈妈一起学逻辑学》

《心理安全员》

《新精神分析:核心概念100》

《随时随地睡》


【业界头衔】

今日头条2017年度心理自媒体金处方奖

今日头条2018年全国科普类自媒体排名12

央视财经频道《职场健康课》栏目嘉宾

央视少儿频道《极速少年》节目特约心理专家

央视少儿频道《异想天开》节目特约心理专家

央视少儿频道《萌娃运动会》节目特约心理专家

央视旗下网络媒体央视频,疫情期间特约连线心理专家


marvellous

推 荐 阅 读

警惕!这类人属于自杀高风险人群

缺了这三点,无论多高级的夏令营对你孩子都没有帮助

懂了“天道沙盘”,就懂了这个世界的隐藏的规则,它就是这么牛!

家庭教育的真相:你的家庭无论多糟糕,只要具备这一点,都不影响你成才

“阅读原文”

听小明老师微课《行为遗传学12》


心伙伴
心伙伴全国连锁--艺术心理EAP全国联盟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