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区房没有用?行为遗传学告诉你,这个原因你一定不知道

文摘   2025-01-31 21:00   山西  


小明语录

在工业和互联网时代,有一个非常好的减压方法叫简单劳动。


小明微大学,我们今天继续讲《行为遗传学17》

这一讲的《行为遗传学》,我们就要讨论教育,讨论父母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影响到底有哪些。因为这是大家都非常关心的一个话题。


1

遗传的影响有多大?

行为遗传学得出的结论和我们平时在各种各样的网文上所看到的说法几乎是完全相反的。

大家都知道,在各种各样的网络文章里,几乎都在一致地强调家庭教育,好像父母是影响孩子一生最重要的武器

行为遗传学给我们一些什么经验呢?

父母需要做的是享受与孩子在一起的时间,看着你的孩子成为你们的基因将要把他塑造成的样子,而不是想要去改造他们。

那么,学校对孩子的影响力又如何呢?行为遗传学照样给了我们一些颠覆性的研究成果,告诉我们的结论就是,学校的不同对孩子的成就并没有多大的影响。

到底学校会影响孩子什么呢?学校会影响孩子的生活质量,但对于他们的教育成就并没有什么影响,而且学校的排名好坏对孩子们的成绩也没有太大的影响。

这些结论令很多父母都感到非常吃惊,与他们其他方面的心理因素是一样的,遗传仍然是一个人学业、成绩、成就最主要的来源

也许我们会认识一些不同的人,这些人对我们会有一些影响,比如他们可能会帮助我们戒烟,或减肥,或鼓励我们锻炼身体等等,但他们不会改变我们的性格、心理健康和认知能力

过去的精神分析里,我们认为父母的关系,比如父母离婚了会影响孩子,离婚被当作是一种后天环境影响。

但如果使用我们前面所说的,比如同卵双胞胎在不同领养家庭的研究发现,领养父母的婚姻并不会影响他们所领养的孩子。

父母的离婚其实更多的是遗传对孩子的影响,甚至包括一个人有多大的社会支持系统,比如有多少闺蜜,铁哥们儿,现在的研究发现,其实也是遗传的影响,而在过去,则认为这些社会支持对象可能是环境的影响。

举个例子说,一个人受到环境的影响,可能导致抑郁。

事实上,他并不是受到环境影响导致的抑郁,而是环境影响与他先天的认知倾向对于应激事件的看法和翻译就和别人不一样,认知会更倾向于把自己代入到抑郁的情绪中。其实是我们遗传了解释、看待事物的一种认知模型

归纳我们前面所讲的这些,父母对我们很重要,学校对我们也很重要,我们所经历的生活事件对我们也很重要,但是他们并不会影响我们成为谁,而只有基因的影响才能让人产生实质性的系统性的一些差异,会占我们心理特征差异的50%。

而其余的差异影响却无法长期持续,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父母给孩子选择更好的学校,给孩子更多的压力,试图通过这样的方式把孩子塑造成一个学霸,从遗传学的角度来说,这种想法其实是错误的。


2

认识并且尊重遗传的影响

所以,我们每个人都必须要认识并且尊重遗传对于人之间差异的巨大影响,而不是去指责父母,或指责某一个环境让自己陷入到抑郁,或导致自己学习跟不上速度,或让自己变胖了或变瘦了等等,都是遗传的影响,而不是我们自己缺乏意志力等等。

有一些更容易出现抑郁,或学习障碍,或学习其它方面的一些困难,或肥胖的人,并不是由于他个人缺乏意志力导致的,同样是遗传的作用。

不过另外一方面,也并不意味着我们人就必须要屈服于遗传,一定会抑郁,或一定会学习障碍,或一定会酗酒,因为基因遗传倾向是一个易感性、敏感性,并不是一个不可改变的命运。

意味着你比别人更容易出现这些问题,或你比别人更难以克服这些问题。所以,需要一个人有更强大的意志力。但是多数人都不具备这些意志力。

换句话说,如果一个人的意志力能超过大多数常人,那么他就可以改变自己的遗传命运


3

利用好基因的影响力

我们到底该如何来感受或更好地利用自己的遗传对我们的影响呢

首先,我们得承认遗传是我们生命中最主要的一种力量,而且是一种系统性的力量,但遗传并不是一个不能改变的命运。

我们一方面要肯定自己的遗传倾向,另外一方面,还要看自己的遗传倾向里哪一些是可以被我们所利用的积极因素,不要故意去违背自己的遗传倾向

当然,如果你的遗传倾向里有一些负面、消极的易感性,我们就要付出比常人更大的努力去争取改变

另外,如果我们本身并不具备这样的遗传因子,试了一次没有成功,再试一次还没有成功,事不过三,最多三次,这个时候就没有必须浪费时间精力在这上面了。

说到这里,有一些人就会说,“看来人生而平等”。这句话是错误的,我们生来就不平等,但我们生来是可以去追求平等的。

平等不代表我们每个人都相同,平等不是相等。比如就学习成绩来说,一个人学业的成就,遗传的概率应该是占60%左右。这意味着剩下还有40%是可以通过环境因素来加以改变的。

不过这种环境因素的影响和改变随着一个人年龄慢慢变大,遗传到其他方面的能力也会让他最终成为遗传该有的那个样子。

也就是说,随着年龄越来越大,遗传给人所带来的影响就越来越显著了,而环境的影响让一个人和另外一个人的差异就没有那么大了。

但亲生抚养的孩子与领养的孩子在这个地方就有了一个差异性。

什么差异性?你抚养自己亲生的孩子,一方面有遗传基因给他,另外一方面在教育方法上,或经济地位方面,或看问题的角度方面,又会给他一种先天与其他孩子不同的特性,这些是属于环境的影响。

这个环境影响一方面通过遗传,一方面再通过环境的影响和你本来遗传的特性结合到了一起,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比如一个家长可能给孩子遗传一种对事情更深的认知能力,而同样在给孩子的培养过程中也不断将孩子送到这样一个能给孩子更大平台的地方,给孩子提供机会,和他给孩子遗传更深的认知能力两者结合起来,就会让他的孩子有更大的成就。

但另外一方面,如果这个孩子遗传了一部分更深的认知能力,但他被领养了,领养父母假如不能给他这样好的一个发展平台和机会,就意味着这个孩子在他未成年之前的成长过程中可能会缺少一些机会、机遇和平台。

在他成年之后各方面的能力均衡起来时,他的认知能力很深,可能会通过后天的努力一点一点去赶上,最终可能也会使得他有一定的个人成就,而这个个人成就就是遗传给他带来的。

而环境给他的却没有太大的帮助,这些后天的发展是需要个人付出额外努力的。

上面说的这些,其实是一些概括性的大方向,随着研究更具体仔细,还会有一些小的不同的差异

关于其他方面的差异,我们下一讲继续。


点击二维码

进入小明微课

《行为遗传学17》


作者:赵小明

文字整理:A雪

图文编辑:陈禹希

审核:段艳梅

添加课程助手微信:

邢老师:kalleyxing1272

免费听小明老师系列微课

小明语录 ~

来访者在咨询中不会随便提到一个别人,来访者提到的别人都和自己有关,甚至有时候直接说的就是自己。


小明老师著作



内容简介:

本书立足于心理科学对儿童心理发育的各个阶段的研究成果,建立一个全景的儿童心理发育的图谱,根据儿童不同年龄阶段心理发育的特征,针对性的给儿童提供健康的心理发育环境。

针对当前第二代儿童教育中的各位家长面对的各种儿童教育中的现实问题,以第三代儿童教育理念,提供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心理学解决方法和途径。

《秒睡随时随地睡的幸福方法》

点击二维码进入购书通道

 buy   book 

《新精神分析核心概念》

点击二维码进入购书通道

 buy   book 

《心理安全员》

点击二维码进入购书通道



赵小明导师


【专业成长经历】

心理学双硕士

12年临床精神分析受训经历


【学会任职】

中国家庭教育学会儿童早期家庭教育专委会理事


【专业著作】

《聚英国》

《拆掉心里的墙》

《互联网心理学》

《文化艺术符号治疗技术》

《本土化音乐治疗与技术实操》

心理小说《寻宝图~南红教父》

《第三代儿童心理教育》

《和妈妈一起学逻辑学》

《心理安全员》

《新精神分析:核心概念100》

《随时随地睡》


【业界头衔】

今日头条2017年度心理自媒体金处方奖

今日头条2018年全国科普类自媒体排名12

央视财经频道《职场健康课》栏目嘉宾

央视少儿频道《极速少年》节目特约心理专家

央视少儿频道《异想天开》节目特约心理专家

央视少儿频道《萌娃运动会》节目特约心理专家

央视旗下网络媒体央视频,疫情期间特约连线心理专家


marvellous

推 荐 阅 读

被西方思维毒害,对心理学和儿童教育影响有多大

震惊!离婚也受遗传影响?

过度溺爱一定会毁了孩子吗?

中国孩子产生心理问题的四个主要原因,没有一个跟原生家庭有关系

“阅读原文”

听小明老师微课 《行为遗传学17》


心伙伴
心伙伴全国连锁--艺术心理EAP全国联盟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