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错误心理学知识对大众误导越来越深!

文摘   2025-01-09 20:44   山西  


小明语录

正常情况下,特别是普通家庭,人们认同强势文化。


小明微学大,我们今天继续讲行为遗传学


1


教育要配合遗传倾向


遗传学的很多研究的成果对于我们做心理学而言,其实很长时间以来都被心理学所忽视了。

虽然大家以前在上学,或者学习心理咨询师培训的时候,都了解过一些非常重要的心理学的概念。

关于人的人格、心智能力,也就是智商,还有心理疾病,都和遗传因素有很大的关系。

特别是智商,它的遗传因子的比例非常高,但是在进入到具体的心理咨询,特别是儿童教育的时候,很多人都忘记了,最开始我们学到的这些内容。

我们就会有一种倾向,就是把后天能够做到的因素和在教育中能够做到的一切进行了无限的放大,这个无限的放大有一些似乎走向了像行为主义的一种歧途。

过去行为主义非常经典的论断就是,你给我十二个小孩,我可以把这十二个小孩培养成任何你想要的样子。

现在很多人在儿童教育里面也有类似的想法,他们认为儿童教育似乎决定了这个小孩儿一切未来的东西。

事实上,在教育里面我们能做的事情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多,而且如果想要让教育发挥它更大的效率,你还要精准的匹配它的遗传的一种倾向性,这样才能起到更好的作用。



2


为什么你看不到更多心理学真相

大家平时看的很多网文,微信公众号上的各种推文,各种各样的学习培训,你们发现没有,几乎没有看到有人在告诉你们关于遗传对人的心理健康的影响,对儿童教育方面的影响。

在心理学里面,包括我来给大家讲这个行为遗传学对心理学的影响作用,为什么这些年以来,心理学里面很少有这方面的知识在传播呢?

原因在于心理学界去宣传遗传的这种决定性的作用,它会导致一种职业的风险,似乎我们在降低心理学的功能,似乎我们在降低儿童教育能够起到的作用。

但是我们不能因为它降低了效用,就忽视真理,我们就遗忘真相,我们就拒绝一种科学的结论。

那么在这个时候肯定很多人就会说,那我们看到的很多儿童教育的,或者心理学里面很多研究也是科学呀?

当我们在说到科学的时候,我还是想给大家反复强调科学的标准,我们经常在文章上,或者说很多培训中听到的关于“什么什么可能会导致什么什么”这样的研究成果。

这些研究成果在心理学的学术期刊上能看到很多,平时我们看到各种文章里面的这些结论都是从这些学术期刊里面摘录下来的。

但是,去年才有一项研究发现,心理学的学术期刊里面,有的时候高达80%的论文都无法达到科学的标准。就是不可重复试验。

意思就是某个研究成果,单次出现了某一种结论,但是如果你按照他的方法再做一次,就得不到这个结论了,这就叫做不可重复试验

在心理圈的学术期刊上,还有心理学里面儿童教育流传的各种各样的理论都经不起可重复试验这一个最重要的科学的标准。

但是我们在这里所谈论的遗传学的这些结论,都是可重复试验的。

这就是告诉我们,大家不要因为害怕一种职业的风险或者甚至因为一种怯懦的原因,在我们圈儿里面没有人谈这些东西,我们就不能去坚持一个真相,不能去坚持科学。

那么我们对来访者,或者说我们对儿童教育中的这些孩子,本质上讲是不负责任的。

就是为什么有的时候你以为你在做善事,实际上你做的是错事,甚至做的是坏事。

有的时候你以为你在传播一个心理学的科普,实际上你在传播的是一个假冒伪劣的学说。

所以我们想要通过这一系列的关于遗传学的学习,来给大家把这些错误的你东西纠正过来。

最开始心理学就要讨论清楚的问题,就是关于先天和后天遗传和环境,谁大谁小?谁在其中起到决定性作用,或者说在不同的维度上哪一个因素更大?

这始终都是心理学研究里面最容易出错的地方,也是大家最感兴趣的地方,也是心理学的一个比较终极的问题。

有一个韩国的科幻电影《胜利号》,大家可以去看一下。在这部电影里面,说到了一句话,有个科学家给另外一人说,你知不知道道德都是可以遗传的

如果很多人不了解遗传学,可能会觉得这只是个科幻电影,上面说的不是真的,但是当我们开始学习遗传学,包括行为遗传学的很多知识的时候,我们就越来越发现,原来在我们身上的很多东西都有一种遗传的倾向性。



3


原生家庭理论的源头

那么为什么在心理学里面或在儿童教育里面,会更多谈论到的反而不是遗传呢?

其实这是一个心理学历史发展上的原因。

在二十世纪的绝大多数时间里面,人们都是认为人的心理特征是由环境因素决定的,这种环境因素也叫做后天培养的因素

过去行为主义认为环境因素是源头,行为主义的环境因素还要更广泛一些,不仅仅包括家庭因素。

而弗洛伊德那里就直接归结为家庭因素了,所以弗洛伊德所归结出来的原因其实比行为主义的更窄。

环境因素,实际上指的是家庭内和家庭外的环境,但是精神分析把我们的眼睛更加的局限在了只看到家庭内对你的影响要素。

原生家庭就是从弗洛伊德开始的,所以你可以认为他是某一种错误知识的源头。从弗洛伊德开始,人们就认为家庭教育是源头。

因为弗洛伊德所指的家庭影响因素,主要指的是父母和孩子之间关系的影响因素,并不指家庭的其他因素。

也就是说所谓的原生家庭对人的影响指的是父亲、母亲和孩子三者之间的关系要素,并不是其他的因素。

但是很多大众并不了解这一切,很多大众甚至以为原生家庭也包括遗传,但是原生家庭里面从来没有包括遗传。

还有很多人甚至认为原生家庭的影响因素,也包括家庭的阶级家庭的经济要素。

其实在精神分析里面,原生家庭这个词也不代表这些因素。

原生家庭在精神分析里面就只代表父亲,母亲和孩子的关系这些要素,特别是孩子在父亲和母亲的抚养过程中所产生的教养方式的影响。

这些里面既没有遗传因素,也没有经济因素和阶级因素,这些都不是原生家庭这个概念所包含的内容。

而且事实上,在原生家庭的这个精神分析的概念里面,并不特指一定是亲生父母,而指的是监护人。

换句话说,谁在你小的时候抚养你,谁就代表着他对你的影响因素。

比如说有的家里面可能会把孩子更多的放在爷爷奶奶那边去抚养,那么孩子在从小到大的成长因素里面,爷爷奶奶就变成了关键的影响因素。

所以你看大众对于原生家庭这个词理解的错误和提出这个词,提出这个概念的精神分析里面的那些流派,它的区别是非常大的。



4


人格成长的关键节点

在精神分析流派的内部分了不同的流派。精神分析认为人格的稳定是五岁,从零岁到五岁这个期间,精神分析重点考察其中几个年龄阶段,你的抚养者跟你之间的互动关系对你的影响。

所以你可以看到这里面根本就没有包含所谓的遗传,也没有包含所谓的经济问题,经济要素,包括家庭的阶级的这些要素。

那么精神分析所观察的所谓的原生家庭对一个人的影响的几个关键时期是在哪个时期呢?

第一阶段,就是出生时候的创伤,这个是比昂观察的,比昂和拉康都观察了这一点。

拉康说,由于人出生之后,仍然有种想回归母体的欲望,所以每个人的潜意识里面都隐含了一个精神分裂的人格结构

因为精神分裂的最典型的特点就是退出社会,回归母体

第二阶段,就是比昂研究的出生一个月的时间里面,抚养者应该给孩子创造一个24小时的像模拟子宫一样的养育环境。

就是孩子在这个时候,在24小时的时间里面,他能够随时随地的获得他的抚养者对他的照料。

第三阶段,就是客体关系所关心的,在前六个月的时间,孩子能不能够持续的得到充足的奶水,当然也包括母亲在喂奶时候与孩子之间的亲密的感受

第四阶段,就是拉康开始关心研究,在一岁左右的时候,孩子在形成镜像,就是面对镜子的时候形成的自我意识,这个时期人们的心理上的一些成长和变化。

第五阶段,就是弗洛伊德重点考察的3~5岁阶段的孩子,他们出现的俄狄浦斯情节。这种俄狄浦斯情节主要是男孩儿指向母亲的,以及与父亲之间的冲突的一种关系。

五岁之后,前面这几个精神分析的流派就认为精神分析所研究的关于家庭影响因素,也就是所谓的原生家庭对你的影响因素就结束了。

因为弗洛伊德认为到了这个时候人格就稳定了。

所以大家所说的原生家庭这个词和精神分析所说的原生家这个词,看看区别有多大。

大众对于原生家这个词的误会和误解是非常多的,这也是因为很多给大众进行心理学科普的那些写手,那些心理网红在了解这些概念的时候和传播这些概念时候,他们犯了错误,导致大众被误导。




5


原生家庭不包括哪些因素


那为什么我又反复提到,在家庭的影响因素里面,原生家庭这个词不包含比如说阶级因素、经济因素?

因为来自于很多科学方面的研究发现,家庭的经济因素,阶级因素这件事儿反而对孩子的影响重大。

但是这两个因素却是精神分析流派里面一般不太涉及到的,不太去考察的,不太去关心的,不太去研究的。

那么从这里大家就可以看到,精神分析所研究的原生家庭对你的影响不但是狭窄、狭隘,而且与真实的对人影响的各种因素比较起来,有很大的误区,错误很大。

所以我就通过这一讲希望大家了解一下,即使是二十世纪那个时候,人们认为家庭对你影响重大的情况下,科学和精神分析之间的差异有多大,以及大众所知道的和精神分析流派所认为的原生家庭这个词的概念的差异又有多大。

帮助大家重新梳理一下,重新能够正确的去了解心理学的发展。

如果我们不进行这样的一些知识的详细的讲解,不进行拨乱反正,那么大众对于心理学的理解只会误导越来越重。

误导重了,就不可能正确的有效的去使用心理学帮助自己,包括使用心理学来进行儿童教育的工作。

这讲到这里,我们下讲继续。




作者:赵小明

文字整理:邢娟

图文编辑:段艳梅


添加课程助手微信:

邢老师:kalleyxing1272

免费听小明老师系列微课

小明语录 ~

钱是实现社会身份,社会价值的工具。



小明老师著作



内容简介:

本书立足于心理科学对儿童心理发育的各个阶段的研究成果,建立一个全景的儿童心理发育的图谱,根据儿童不同年龄阶段心理发育的特征,针对性的给儿童提供健康的心理发育环境。

针对当前第二代儿童教育中的各位家长面对的各种儿童教育中的现实问题,以第三代儿童教育理念,提供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心理学解决方法和途径。

《秒睡随时随地睡的幸福方法》

点击二维码进入购书通道

 buy   book 

《新精神分析核心概念》

点击二维码进入购书通道

 buy   book 

《心理安全员》

点击二维码进入购书通道



赵小明导师


【专业成长经历】

心理学双硕士

12年临床精神分析受训经历


【学会任职】

中国家庭教育学会儿童早期家庭教育专委会理事


【专业著作】

《聚英国》

《拆掉心里的墙》

《互联网心理学》

《文化艺术符号治疗技术》

《本土化音乐治疗与技术实操》

心理小说《寻宝图~南红教父》

《第三代儿童心理教育》

《和妈妈一起学逻辑学》

《心理安全员》

《新精神分析:核心概念100》

《随时随地睡》


【业界头衔】

今日头条2017年度心理自媒体金处方奖

今日头条2018年全国科普类自媒体排名12

央视财经频道《职场健康课》栏目嘉宾

央视少儿频道《极速少年》节目特约心理专家

央视少儿频道《异想天开》节目特约心理专家

央视少儿频道《萌娃运动会》节目特约心理专家

央视旗下网络媒体央视频,疫情期间特约连线心理专家


marvellous

推 荐 阅 读

来访者是如何被别有用心的咨询师所控制的?

缺了这三点,无论多高级的夏令营对你孩子都没有帮助

懂了“天道沙盘”,就懂了这个世界的隐藏的规则,它就是这么牛!

家庭教育的真相:你的家庭无论多糟糕,只要具备这一点,都不影响你成才

“阅读原文”

听小明老师微课《基因蓝图3》


心伙伴
心伙伴全国连锁--艺术心理EAP全国联盟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