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 陈久全:青春的回访(遥远的嫩江湾 二十九)
文摘
文化
2024-11-15 08:01
天津
天津散文研究会的文学交流窗口
展示精良散文、选拔优秀作品的专业平台
2017年10月13日,我从长春来到乌兰浩特市,看望手术后的老主任,原呼和马场政治处85岁高龄的马信忠主任(已经故去)和宣传队老队长谷泽民(已经故去)林淑芳夫妇以及昔日军马场宣传队的战友,就便想回阔别45年的马场看看,做一次“青春的回访”。席间,马主任的儿子马伟嘉先生听说我想回马场,便做了精心安排。 早晨的科尔沁草原,蓝天高远,金风送爽,白云飘渺,雁鹤争翔。我们的汽车出了市区,便经乌兰哈达,一路向呼和马场疾驰。同行的除老主任、老队长外,还有林淑芳、刘凤琴、金允爱三位老队友以及马伟玲女士、伟嘉先生。 绿草如茵的景色不见了,如繁星在天的花朵不见了,波飞浪卷的草场不见了,但你却能感受到云天高远的辽阔,秋风送爽的惬意,雁鹤争翔的气势。沿途,嘉禾慵懒地躺在田野里,像一群玩累了的孩子躺在大地母亲的怀抱;路边,是碧绿了一夏天的草场,此刻,它们也要休憩了,想是酝酿明年春天的繁盛吧;山岗上的树,缀满五颜六色的叶子,向人们展示秋的成熟,秋的大度、秋的飘零。成片的玉米叶子在风中哗哗地鼓着掌,像是欢迎我们的到来。偶遇一支羊群,那羊儿圆圆滚滚的大约二三百只,和头上的白云呼应着,蜂拥着溢过马路。 走进马场,你才会感知秋的丰硕与斑斓,几乎每一个角落都充满了诗情画意和往事的缱绻。那都是心灵一隅的珍馐啊,品过,才感受,读过,才懂得。 阳光洒在一望无际的草场上,那灿烂的光芒把草原变成了金色的海洋。你会感到,顷刻间,你身体的四壁已经打开,所有的烦恼逸散得无影无踪,浑然不觉间,你的身体,你的灵魂已融化在呼和草原这蓝天如洗、白云如絮、仿若透明的万里云天之中了。 在老场部的后面,我见到一排砖瓦结构的旧建筑,就问马伟嘉:“这就是我们昔日的大礼堂?那个我们排练演出的剧场吗?”半个世纪了,它依然俊伟挺拔、风采依然。得到肯定的回答后,我抑制着激动的心情快步向它走去。 几扇窗子开着,探头望去,都已经被隔做他用了,有一间屋子门口还挂着“草原书屋”的牌子。舞台的那一端依然保留着半个剧场的格局。我小心翼翼的解开门上的铁丝扣,招呼大家来到大礼堂。看看剧场,浑然如昨,连舞台的地板都是旧物。我们都激动的跳上台去,模仿着昔日的动作来了几个造型。我还捡起一根木条,权作马刀,表演起马刀舞来。舞台下,秋风裹挟进来几片落叶,它落在了草原,落在我的身上,碰醒了我的记忆。那是我们的往昔吗?那里会藏着我们的故事吗?往事挂在了空中,随风飘荡,我已经热泪盈眶。 我是1969年秋季来到呼和军马场宣传队的。我在这里呆了整整三年。 我清楚地记得我第一次在这个舞台上排练时的身影;我还记得在七连挖水渠淤泥粘锹那精疲力尽的场景;秋收时掰玉米永远走不到头的长垅:还有,在四连放牧班体验生活那些静谧的马厩之夜。午间的饭桌上,我和张一波场长提到秋收掰玉米的事。我说那垅那个长啊,一个上午走不到头。他说那个垅一条四里半,现在那个地方还有,地名就叫“四里半”。 那年腊八在二连仓库里的演出,演吴清华的演员趴在冰冷的水泥地上,乐队所有人的手都冻得掰不开镊子了,那演出效果自然可想而知。关于那段演出,我曾经有过这样的记载: 今天腊八。零下30度。 这是1969年的冬季。我们仍然坚持下连队演出。 洋琴、月琴、大小提琴;小号、圆号、手风琴扔上车,我们全队18个人便跳上大卡车,向40里外的马场二连奔去。 冬天的草原空旷、开阔,北风象刀子似地刮过来,刺着我们的脖颈、面颊。我们都裹紧棉大衣在卡车上任其颠簸。 二连的战士和牧民们听说我们来慰问演出,早烧好了开水在等我们。可演出场地设在仓库里,实在不敢恭维。那时候提倡一不怕苦、二不怕死,马场条件艰苦,冬天在外边露天地都演过,别说还有个仓库了。 仓库里连炉子都没有,演员和观众的哈气变成一团团白雾,清晰可见。报幕员上场后,节目便一个接一个地开始了。 歌唱演员尽管嘴冻的有点变形,但毕竟还能控制,唱完披上大衣,倒上一杯热水捧在手里取暖,没节目的还可以跑回连部烤火炉。跳夜牧的舞蹈演员也将就,上场搂起马缰一阵狂奔,兴许就跳热乎了,就能跳出一身汗来。 乐队的同志们可惨了,一个多小时不能动地方。 拉小提琴、手风琴的因手指僵硬按不到位,吹笛子的笛膜不断被冻破,独奏、合奏、伴奏都是跑了调的。就是大指挥家李德伦来了也没辙。 最可怜的是演吴清华的舞蹈演员,到“常青指路”那个节目,她已冻得直发抖了。乐曲一响,身穿丝绸破衣的她要趴在地上,慢慢地苏醒过来,等洪常青上场来给她指一条路。 可那地面冰凉如铁,怎么趴?谷队长灵机一动,把他的军大衣铺在了地上。演的是海南岛夏天的事,趴的是塞北草原冬天的仓库里。等洪常青上来舞一阵,她已冻的浑身发抖了。艺术效果、艺术感染力自然谈不上。好在战士和牧民们都不太懂芭蕾舞,她怎么演人家怎么看,没人挑剔。就这样,那吴清华已是嘴唇发青,手脚发硬,冻个半死了。 这个节目的演员都是大安人。演洪常青的叫曹树忠;演吴清华的叫姜品清;演小庞的叫孙远征。现在,演吴清华的那个演员早已随丈夫转业到深圳去了,如果她看到这篇文章,不知做何感想。 还有那次,十冬腊月,我们从一个马场到另一个马场去演出,司机在草原上迷路了,整整一宿,我们站在敞篷汽车上,脚冻得跟猫咬一般。 记忆是中秋节后从大黑山上漫步下来的情怀,情怀里有我昔日二十几位战友。他们在这个礼堂排练、演出;在这个礼堂练功、练声。他们舞姿曼妙,歌声动人,青春勃发,生命快乐。秋光也醉人呐! 场部是呼和草原捧出的一杯香醇的红茶,馨香四溢。那场西到场东的醇厚,那南山到北山的清凉,你带不走,却可以放在心上,永远做个念想。 我在北山广场忘情起舞,孩子般的欢笑。感受这斑斓秋色里的盎然春意。 一串银铃般的笑声跌落眼前,原来我们已经来到呼和马场的幼儿园。这是一栋欧式小楼,连同她对面的呼和马场中小学校明丽的教学楼,这都是马场今日的风景啊。 突然,我的眼前,草发芽了,树长叶了,草场变绿了。我知道那是我的错觉,但今天的呼和马场,不正是这样的生机勃勃,春意盎然吗?
陈久全,笔名冰夫,吉林大安人,祖籍山东蓬莱。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中国小说学会会员。原中国铁路作家协会副秘书长,吉林省作家协会全委会委员,沈阳铁路集团公司作家协会名誉主席。《天下书香》专栏作家,《中国铁路文学优秀作品2013—2015年卷》责任编辑。2004年中国文联全国首届中青年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表彰大会代表,2006年中国作家协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第八届中国铁路文学奖评委。出版文学专著16部。曾获吉林省政府“长白山文艺奖”,吉林省作家协会“吉林文学奖”;“全国铁路文学奖”;“长春文学奖”;“东北铁路文学奖”。
本期微刊管理团队
责编:李 韵
编校:田光兰
制作:周 璇
1、天津散文微刊每周一、三、五早上八点,与您不见不散!敬请阅览!
2、为了回报广大散文爱好者支持与关注,凡是在本微刊推送散文作品的作者都可参与年终的“网络人气奖”。本奖根据单篇文章的阅读量、点赞量、留言量进行综合评定。
天津散文研究会欢迎天津和全国的散文作家、文学爱好者加盟,共享文学盛宴,我们将热诚为您服务。有意合作,或者申请入会者,请联系刘银环老师手机(微信):13512073421,电子邮箱:lyh621017@126.com
顾问:张宝树
主编:李锡文
执行主编:陈彩洁
副主编:李韵
编辑:晓 轩 田光兰 紫 月 吴金程 雷大毕 沈晓东 于国永 李金胜 曹丁匀 周璇 范忠民 穆怀书 郭淑红 杨晓霞
荣誉编辑:李相清
天津散文•微刊邮箱:tjsw20230403@163.com
温馨提示:为节省编辑们的宝贵时间,微刊投稿必须原创首发,谢谢配合!
立足天津,面向全国
博采众长,力推精品
欢迎关注天津散文微刊
合作单位:晋泰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