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 刘玉华:秋韵满溢,邂逅晒秋之美

文摘   文化   2024-11-11 11:00   天津  

天津散文·微刊
天津散文研究会的文学交流窗口
展示精良散文、选拔优秀作品的专业平台

秋韵满溢,邂逅晒秋之美

      河北   刘玉华    

     
      金秋十月,当第一缕晨曦洒在太行山脉的群山之巅,飞狐涞源的山谷间便响起了收获的欢歌。谷子、豆子、玉米、高粱……这些孕育了一个夏天的农作物,终于在秋风中泛黄,成熟。对于山区涞源的百姓们来说,每年的农历十月一日不仅是祖国的生日,更是一个象征丰收与希望的时节。这一天,是他们晒秋的开始。

      十月的涞源,被秋风温柔地包围着。清晨,山间的薄雾尚未完全散去,阳光便开始缓缓洒向大地。夹山村村头的大槐树下,几只麻雀在愉快地叽叽喳喳,仿佛在讨论着即将到来的丰收。走进村庄,随处可见村民们忙碌的身影。他们的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手中不停地忙碌着,将一筐筐的农作物倾倒在晒场上,然后细心地铺开,让每一颗果实都能尽情地享受阳光的抚摸。老人们则坐在一旁,看着满目的丰收,眼中满是欣慰,仿佛在回忆着过去一年的辛勤耕耘。孩子们则在晒场间嬉笑玩耍,偶尔捡起一颗掉落的豆子,好奇地端详着。

      这个时节,山区涞源的每个角落都洋溢着收获的喜悦。谷子、豆子、南瓜……这些丰硕的果实是一个个希望的载体,承载着农人们一年来的心血与期盼。然而,收获只是第一步,晾晒则是让这些果实得以长久保存的关键所在。太阳渐渐升高,金黄的光芒覆盖了田野和村庄。

      晒秋,这一古老而传统的农耕文化,在涞源县这片土地上延续了数百年。它不仅仅是一种农业生产方式,更是一种生活态度和文化传承。

      在这个金秋时节,村民们将收回的庄稼摊开在房前屋后、田野间的空地上,甚至是屋顶和山坡上,让金色的阳光尽情地洒落在每一个颗粒上。

      瞧那秋日的晒场上,红的辣椒像燃烧的火把,点亮生活的激情;黄的玉米如璀璨的金珠,闪耀丰收的光芒;橙的南瓜似温暖的灯笼,照亮幸福的前路。那一串串、一堆堆、一片片的农作物,构成了一幅绚丽多彩的秋日画卷。

      走进涞源县的任何一个村庄,你都能看到家家户户门前院落里晒着的各种农作物。金黄色的玉米粒像是一颗颗晶莹的珍珠,堆叠在一起,散发着淡淡的清香;红豆、绿豆等豆类则被晒在了平坦的地面上,形成了一幅幅五彩斑斓的画卷;而那一片片的谷子,更像是一张张金色的地毯,铺展在秋天的阳光下。这些色彩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秋天画卷。

      随着太阳的移动,晒谷场变得热闹起来。一些村民会时不时地翻动这些谷穗,确保每一面都能晒到太阳。这时,村里的孩子们也会在晒谷场旁嬉戏打闹,偶尔还会帮上一些忙。他们稚嫩的小手轻轻地翻动着谷穗,脸上洋溢着纯真的笑容。晾晒的过程不仅仅是一个技术活儿,更是一种生活的艺术。村民们懂得如何掌握阳光的强度和时间,什么时候该翻晒,什么时候该收起,这些都关乎谷物的最终品质。经验丰富的老人们会通过观察天空来判断天气的变化,避免突然降临的雨水破坏他们的劳动成果。

      当夕阳西下,天边染上了一层橘红色,晾晒了一天的谷物也变得温暖而干燥。这时,村民们开始忙碌起来,将晾得正好的谷物收集起来。他们用木锹小心地将谷物铲进箩筐,然后挑回家中储藏。

      晾晒不仅是一种传统的农作方式,更是一种生活哲学。它教会我们耐心与等待,教会我们珍惜与感恩。每一次晒秋,都是一次对大自然慷慨馈赠的感激,每一次储存,都是对未来生活的期许。

      在现代化的进程中,虽然电烘干机等先进设备逐渐普及,但在山区涞源这样的小山村里,传统的晒秋方式依然保留着,无论时代如何变迁,这一份对土地的敬仰和对自然的依赖始终不变。这不仅是因为它的经济实用性,更因为它承载着乡村的记忆和情感。每当晾晒季节来临,外出打工的年轻人也会回到家乡,帮助父母一起劳作,这成为了一种亲情和乡愁的连接。

      当下一个晒秋季节来临时,我们依然能够看到那一片片金黄,闻到那熟悉的香气,感受到那份不变的情怀。

      山区涞源的晒秋,是中国北方众多农业习俗中的一个缩影。它不仅代表了农民对自然的敬畏,更代表的是对生活的热爱以及对未来的憧憬。“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在这个快节奏的现代社会里,晒秋就像一首古老的歌谣,吟唱着岁月的故事,让人感受到那份宁静与美好。





刘玉华,男,1977年11月生人,大学学历,1997年7月参加工作,爱好文学。数篇散文发表于天津散文公众号、涞源县飞狐文学公众号、涞源县文艺公众号。









本期微刊管理团队

责编:李    韵

编校:韩佩瑄

制作:吴金程




温馨提示

1、天津散文微刊每周一、三、五早上八点,与您不见不散!敬请阅览!

2、为了回报广大散文爱好者支持与关注,凡是在本微刊推送散文作品的作者都可参与年终的“网络人气奖”。本奖根据单篇文章的阅读量、点赞量、留言量进行综合评定。

诚邀加入

天津散文研究会欢迎天津和全国的散文作家、文学爱好者加盟,共享文学盛宴,我们将热诚为您服务。有意合作,或者申请入会者,请联系刘银环老师手机(微信):13512073421,电子邮箱:lyh621017@126.com

微刊编辑部


顾问:张宝树

主编:李锡文

执行主编:陈彩洁

副主编:李韵

编辑:晓 轩 田光兰 紫 月 吴金程 王小平 沈晓东 于国永 李金胜  曹丁匀 周璇  范忠民  穆怀书  郭淑红  杨晓霞

荣誉编辑:李相清

天津散文•微刊邮箱:tjsw20230403@163.com

温馨提示:为节省编辑们的宝贵时间,微刊投稿必须原创首发,谢谢配合!

立足天津,面向全国

博采众长,力推精品

欢迎关注天津散文微刊

合作单位:晋泰轩


天津散文
天津散文•微刊为天津散文研究会的网络微刊,倡导抒写真情实感,讴歌美善人生,展示精良原创散文,力推优秀作品,开展作品研讨,促进创作交流。欢迎关注投稿!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