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制内每个单位都说人不够用,但加再多的人,也永远不够

教育   2024-12-03 22:43   北京  
文/体制老司机
这两年,所有单位的领导都说人手不足,都说忙不过来。但人手永远不可能够,就像一个人永远不会满足于当下的财富和权力一样。
01
体制内,最大的权力其实是人事权,也就是发官帽子和调配人员的权力。
人多,内设机构就多,领导班子和中层管理层的官帽子也就跟着多起来了。比如说一个单位原来17个人,有2个领导,1正1副,5个科室,一个科室3个人,也就是5个正科和5个副科的职数。
但如果说编制增加一倍,34人,领导班子就可以配到1正3副,多了2个副县处级的职数。科室就能有10个,就多出了5个正科和5个副科的职数。
除了领导的位置增加了,还有非领导职务,也就是四级到一级主任科员,调研员的职数也会随之增加。
除了官帽子之外,很多单位进人也是一个大权力。
比如某人想要进到这个单位来,不管是走遴选,还是调动,都要这个单位的领导,主要是一把手点头。人多就意味着位置多,就有更大的权力和资源。
领导手上的官帽子多了,位置多了,就有更多的资源去和上面的领导、有其他资源的人去进行交换。
除了人事权之外,当100个人的领导,和当十个人的领导,当官的感觉是完全不同的。
比较大的单位,比如说市教育局开大会,往往会要求下属事业单位、学校、教育机构的相关领导,以及教育局内部机关的人参加,大几十号人甚至一百来人在下面听会,是很正常的事情。
但是一些小单位,只有十来个人,下属事业单位很少甚至几乎没有,就算开全体大会,也就是十来个人参会。
同样是正县级单位一把手,在台上讲话的领导,感觉能一样吗?
就像同样是正厅局级,市委书记和一些十来个人的部委司局长感觉能一样吗?
02
另外,从体制的工作思维来看,光从干工作的角度上讲,人也是永远不会够用的。
单位一个退休领导讲过,90年代他当处长的时候,处里就2个人,办一个其他单位征求意见的文,办公厅收文后,直接就给他了。他直接写回复意见,直接向分管副部长报告。副部长同意后,他就拿回来让打字员打字印文送走。
但按照现在的体制内工作思维来看,这个流程是有重大问题的。
比如说,不符合所谓的民主原则。现在同样办这样一个征求意见的文,就需要普通干部办文,副处长、处长、副司长、司长,再到分管副部长审签,甚至有时候还要报部长审签。
并且有时候还要征求其他业务部门和外单位的意见。
再比如说,不符合所谓的严谨细致、程序严格的原则。就说现在很多单位里光是校对文稿这一关,就有三四道程序;办公厅收文后,要达到具体办文的人手里,至少要经历四五道程序,五六个人签字。
所有的这些流程,都要有人干,甚至是专人干,这些都需要人。
当然,繁琐的流程需要人手,而人手增加,又会凭空制造出无效的流程。只要有人,领导就得安排事情给他们做,是不可能让他们闲下来的。
这就进入了一个恶性死循环。
人多,工作并不一定会增加,那就只能把现有的工作进行流程拆分,搞得越来越细,越来越复杂,这样人人就都有事情干了。
而且还能展现出在自己的领导下,整个单位呈现出一副积极向上,加班加点干事业的场景。
03
此外,每一个单位的领导,都深谙一个体制内最为重要的道理,那就是服从的态度,永远大于工作成果。
所以,为了向上级领导表明,我是绝对服从你,贯彻你的意志的。所有的单位领导,都会倾向于把一个简单的工作复杂化,搞一个大阵仗,大新闻,让领导看到我用心落实领导的指示批示了。
《人民的民义》里,李达康让孙连成整改信访窗口,孙连成买几个小板凳就完事了,李达康非常生气。
李达康为什么生气?不是真的因为小板凳让群众不方便,根本是孙连成没有把他的话当回事,没有去不折不扣落实他的指示批示。
正确的做法是什么呢?
第一步,先学习李达康书记的指示批示。要把李达康关于为群众办事等一系列的讲话都拿来学习学习,召开光明区常委扩大会议,传达学习,人人都要写心得体会,并且形成学习报告,报给李达康。
第二步,大调研。让信访局等和群众密切相关部门,都抽调人手,单位一把手带队,到银行柜台,以及一些其他做的比较好的地方去大调研。大调研一定要搞大,声势巨大,搞五六个组去。
调研结束后,要开展大研讨,结合李达康书记的指示,进行深入研讨。
大调研大研讨的情况,形成报告,同样报李书记。
第三步,起草方案。信访局牵头,形成工作专班,起草《落实李达康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整改信访大厅方便群众办事工作方案》,不整个十几稿,不加班加点,不累倒几个牛马,绝对不出手。方案经过多次区委常委会审议之后,同样报李书记。
第四步,开始干。成立工作专班,按照高标准,不惜代价,不计成本,恨不得给整几个进口真皮沙发,彻底推倒,重新建设,重新装修。
第五步,宣传报道。邀请李达康书记,以及相关媒体、上访群众代表,前来出席工程剪彩仪式,并在各大电视台,报纸上进行大肆宣传。最后形成总结工作报告,报李书记。
以上流程,都算是简单说的了。
有人就说了,那为什么不跳过一二三,直接干第四步呢?这就是外行了,幼稚了。如果直接二话不说,找一家建筑工作两三个星期干完了,不折腾,怎么体现孙连成重视和不折不扣落实李书记的指示批示?
领导要这样去表忠心,表达态度,甚至每一件事情都要这么去干,那肯定是需要更多人的。
而且不管有多少人,都是不够用的。
(THE END)

公务员说公考
公考需要思考,而人生更加需要。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