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试:如何看待合肥成都武汉郑州一家独大?

教育   教育培训   2024-11-28 22:42   北京  

文/体制老司机

近七八年,成都、西安、重庆、武汉、合肥、郑州这种省会中心城市,不断崛起,很多人认为这些区域中心城市的发展,整个区域,整个省的资源全部集中到了省会城市,对其他中小城市发展不利。

这加剧了区域不平衡性。

关于这个问题,老司机推荐一篇文章,《推动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

看过这篇文章,我们基本就能理解合肥、郑州这种大规模的城市群的意义所在了。

老司机谈谈个人对这篇文章的理解吧,相信这篇文章对于大家理解区域平衡发展,一定会有非常大的帮助。

(原文))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各地区自然资源禀赋差别之大在世界上是少有的,统筹区域发展从来都是一个重大问题。

我们国家各个地区的自然条件、资源禀赋差异都很大,这决定了区域自然发展,是必然不均衡的。

比如说,东部地区,自然条件比较好,近海,对于发展农业、对外贸易、商业都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而西部地区,地理环境比较差,平原少,高山多,交通不便,自然条件比较恶劣,农业发展薄弱,人口也比较少。

这就决定了,东部经济发展必然比较好,西部必须会比较穷。

这是经济规律。

规律意味着,我们不能强行去扭转,去对抗,而是要顺应。

简而言之,很多人认为,中西部应该发展成为像东部一样,这才是区域平衡发展,这是不符合客观规律的。

再过一千年,西藏也不可能像江苏一样。

从历史上看,区域不平衡也非常明显,比如历朝历代,经济中心就从秦汉时期渭河平原,转移到唐时期的中原地区,再到后面转移到了江南一带。

从国际上看,美国东西海岸都很发达,但中部地区,自然条件比较差,大部分中部地区也是比较贫瘠的。俄罗斯的远东地区,尤其是西伯利亚地区,基本上除了几个城市外,也是不毛之地。

区域之间的差异是必然存在的,盲目追求一样化,是不符合规律的。

这是这篇文章带给我们的第一个深思。

那么东西部的差异到底在哪里呢?

(原文)一是区域经济发展分化态势明显。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区已初步走上高质量发展轨道,一些北方省份增长放缓,全国经济重心进一步南移。2018年,北方地区经济总量占全国的比重为38.5%,比2012年下降4.3个百分点。各板块内部也出现明显分化,有的省份内部也有分化现象。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东部地区的发展程度,发展阶段,增长方式,都是比较高的。

人家东莞都在搞机器人制造了,杭州都是以互联网、高科技、创新性产业为主了,而很多西部地区省份,挖矿挖煤依然还是地方经济支柱。

从量上讲,北方经济发展速度,和南方的差距也在拉大。

(原文)二是发展动力极化现象日益突出。经济和人口向大城市及城市群集聚的趋势比较明显。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特大城市发展优势不断增强,杭州、南京、武汉、郑州、成都、西安等大城市发展势头较好,形成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区域增长极。

“动力极化”这个词语用得极好。

比较典型的例子,就是合肥、郑州这种城市,这些城市的虹吸效应,把整个省,甚至是周边省市的血都吸干了。

从下图就可以看出,很多省会中心城市,GDP占全省的比重都非常大。

也就是说,不仅仅是东部和西部,南部和北部的经济发展存在差异,而且,在同一个省,依然存在区域发展差异。

省会等中心城市成为了区域的一支独秀,而其他中小城市,与省会等中心城市的差距进一步拉大了。

(原文)三是部分区域发展面临较大困难。东北地区、西北地区发展相对滞后。2012年至2018年,东北地区经济总量占全国的比重从8.7%下降到6.2%,常住人口减少137万,多数是年轻人和科技人才。一些城市特别是资源枯竭型城市、传统工矿区城市发展活力不足。

发展质量不高,增长慢,总量低,其实都不是太大问题,只要经济有潜力就行了。

但是,比较严重的是,西部和北部地区的经济发展面临很大的困难和问题,并且很难解决。其中比较典型的就是人才流失,以及资源型城市找不到下一步发展方向。

说明潜力在逐步丧失,这些区域经济发展走下坡路是难以避免的了。

(原文)按照客观经济规律调整完善区域政策体系,发挥各地区比较优势,促进各类要素合理流动和高效集聚,增强创新发展动力,加快构建高质量发展的动力系统,增强中心城市和城市群等经济发展优势区域的经济和人口承载能力,增强其他地区在保障粮食安全、生态安全、边疆安全等方面的功能,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

这段话比较概括,比较宏观,所以理解起来比较费劲,老司机来给大家解读一下。

第一个意思是说,我们要尊重规律。什么规律?

就是区域之间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西部地区就是人口少,高科技人才少,市场容量小,发展程度必然低一些。

而东部地区就是经济基础好,环境好,人才聚集,资本足,发展程度必然高。

很多人对于区域平衡发展的理解,认为是甘肃有一天也要像江苏、广东一样,成为富庶之地,老百姓的收入,享受的服务,都要一样。

这叫平均主义,是不符合经济发展规律的

二个意思是说,要发挥各地区的比较优势,促进要素流动。什么意思呢?

东部地区发展好,有市场,科技水平高,人才素质高,这是东部的优势。但是,西部也有优势,有劳动力、有资源、有一定的消费市场。

那么,西部地区就提供资源、提供劳动力、承接东部地区的一些落后产能,而东部地区就用买西部的资源、用好西部地区的劳动力,利用资本、人才、市场的优势,继续发展。

这样,东部西部都能发展起来。

但是,这有一个前提条件,就是“要素”要合理高效流动。简而言之,甘肃的农民工要去广东浙江务工,必须要顺畅。

比如说,农民工拖家带口,你东部地区是不是得做好小孩教育、医疗等方面的公共服务接续?

再比如说,云南的水电,送到上海,电网能不能不要设卡?能不能在水电进电网上给予方便和公平的竞争?

人才、资源、资本等这些要素流动起来,大家才能你有我有大家有,共同发展。

第三个意思是说,区域发展不要搞平均主义,不能搞得成都、德阳、南充等城市大家一样,平分区域资源。

经济规律决定了,资源必须要集中,才能发挥更大的效率。一家四兄弟,一人有十万块,各自为政,就只能用这点钱维持家用。

但如果四兄弟每人拿出7万块,凑28万,就可以一起搞个生意,做大做强。

这就是为什么郑州要集全省之力建设郑州,四川要大力发展成都,陕西要以西安为经济中心原因。

这也是为什么合肥要把巢湖“没收”了,做大做强的根本原因。

资源集中到了中心城市,中心城市因为具有人才优势、资本优势、市场优势、制造业优势、产业优势,能够更好地发挥这些资源的效益,让这个区域的经济获得最大程度的增长。

比如说,河南省里有一笔钱,要规划一条高铁,是从商丘到安阳,还是途径郑州呢?

如果从商丘到安阳,可能平时上座率比较低,但是途径郑州,可能每个车次都爆满。

商丘的农民可能会觉得很方便,因为他可以背一筐鸡蛋,去安阳贩卖,挣个一百来块。但郑州的公司老总,乘坐高铁,去谈的,可能是几百万上千万的大合同。

虽然说,中心城市对周边区域的资源,确实有虹吸效应,但中心城市发展起来了,实际上也会给周边区域带来辐射和带动作用。

别的不说,周边农民工打工,可以不用再跑江浙沪和珠三角了,可以到省会去。

第四个意思是说,其他地区,要找到自己的功能定位。

比如说,北京的延庆怀柔,就别想着搞什么金融中心、制造业了,好好守住北京北方的生态环境和水源就行。

再比如说,西藏就别想着还要大力发展制造业、金融、资源采掘、农业等,关键是要成为大江南北的生态涵养区,保护好环境。

新疆关键是要发挥好边疆边防作用,保护国家安全。

黑龙江的北大荒,关键是要搞好粮食生产。

总而言之,各个地区、区域各自发挥各自的优势,履行好自己的区域功能,能干什么干什么,该干什么干什么,这样才能形成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格局。

下面这段话,值得细品:

1.尊重客观规律。产业和人口向优势区域集中形成以城市群为主要形态的增长动力源,进而带动经济总体效率提升,这是经济规律。要破除资源流动障碍,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促进各类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并向优势地区集中,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当然,北京、上海等特大城市要根据资源条件和功能定位合理管控人口规模。

2.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对区域协调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不能简单要求各地区在经济发展上达到同一水平,而是要根据各地区的条件,走合理分工、优化发展的路子。要形成几个能够带动全国高质量发展的新动力源,特别是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三大地区,以及一些重要城市群。

那么,难道西部地区的老百姓,就注定不能和东部地区老百姓一样,享受更好的公共服务,就应该一直穷?

当然不是,区域经济发展可以是不平衡的,但民生和公共服务保障,是国家的问题,所以,可以通过国家转移支付来平衡。

也就是说,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可能会不好,但老百姓的日子,是可以过得好一点。

保障民生底线。区域协调发展的基本要求是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基础设施通达程度比较均衡。要完善土地、户籍、转移支付等配套政策,提高城市群承载能力,促进迁移人口稳定落户。促进迁移人口落户要克服形式主义,真抓实干,保证迁得出、落得下。要确保承担安全、生态等战略功能的区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这个意思是说,国家要对西部落后地区进行补偿,关键在于保障民生。

所以,国家不惜一切代价,在西部地区修高铁,修高速公路,完善西部地区的基础设施。

再比如说,国家每年向西藏、新疆等维护国家安全的地区,投入大量的资源,确保当地人民的生活。

再比如说,对在中西部落后地区工作的人,国家在收入上都予以一定的补贴。

比如说,国家会在一个只有一两百户人家的山区村子,修建一所小学,花钱养几个老师,为孩子们提供就近的教育。

再比如说,近几年不惜一切代价推动的扶贫工作。

总而言之,区域平衡发展,不是处处都要搞平均化,而是立足于把整块蛋糕做大。只有蛋糕做大了,大家也才有可能分得更多。

因此,合肥、成都这种区域大城市的发展,就是一个典型的打造区域重要城市群,打造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源的典型。

一个省,一个区域的整体发展,必须依靠这些中心城市发展来带动,这就是动力源和增长极。

看待合肥、郑州、成都这些大城市的发展,以及我们国家的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应该具有的态度,就正如文章中所说的那样:

不平衡是普遍的,要在发展中促进相对平衡。这是区域协调发展的辩证法。

思维与方法:

对于一个公务员,能够结合实际,充分理解国家的大政方针、理论政策,是一个极其重要的素质。

要考上公务员,包括今后在公务员这条路上走得更远,这种能力都是必备的。

这篇文章,给大家做了一个如何理解和学习理论政策的示范,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在公务员面试中,遇到比较宏观、概括、凝练的政策精神类题,基本的答题思维就如这篇文章。

PS:想要提升自身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搞定公考申论写作和面试的思维方法、表达逻辑、答题框架,可参考老司机最新修订的公考面试真题解析资料。此次修订,老司机对每一道题的审题、思考框架、每一个答题点的思维方法、论述表达的逻辑等等,都做了详细的注解说明。资料的具体介绍,可参考下面的文章:
憋了小半年,老司机新出了一套公考面试资料
基层公务员到底有多惨?

面试是嘴巴上的申论,这册资料对于申论写作,也有很帮助。

需要的,通过下方二维码添加老司机微信,发红包(请勿转账),每本68元,留下姓名、地址和电话。
纸质书限于篇幅,方法思维不够具体详细,需要详细了解机关的一些思维、价值观,以及具体分析思考问题,可以试听老司机的“面试思维50讲”课程。

五十讲”这个课程注重启发性,对如何思考和分析问题,在面试时迅速提出自己的观点很有帮助。缺点是不够系统,适合基础较好,自己有独立思考的同学,以及笔试分数落后较多必须有真货逆袭、报考厅局级、部委这种对能力要求很高的高层次单位同学。

老司机面试理论方法课程


“理论方法课”比较系统,难度不高,主要是对一些常规的结构化题型如何思考和分析,给出一些思路和方法,适合能力一般,报考的岗位要求不是很高的同学。
(THE END)


公务员说公考
公考需要思考,而人生更加需要。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