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广东浙江等发达地区的公务员面试,历来都不按套路出牌

教育   教育培训   2024-11-29 22:42   北京  

文/体制老司机

类似广东、浙江、江苏等发达地区的公务员面试,历来都是很具有创新性的,今天的题和明年的题大相径庭,每年的变化也很大,就是为了避免考生套路,背书,逼学生自己思考,答出自己的东西。

其中以江苏的题创新性最大。

很多人都觉得江苏省考面试太难了,但是难在哪里呢?原因就在于江苏总是TM不按套路出牌了。

说好的寓言题呢,说好的反驳题呢,说好的哲理和漫画题呢?

在培训班花了几万块,潜心研(bei)究(song)答题方(tao)法(lu),居然一点也没用上,全瞎了。

我曾经不止一万次说过,面试,重形式和套路,轻本质和内容,面对出题者的反套路,必然死路一条。

坦诚的说,江苏省考面试题,一点也不难。

准确地说 ,公考面试题不存在难和容易的问题。公考面试题没有标准答案,不像数理化一样,有唯一的正确答案。

你给出的答案,只要切合题目要求,逻辑和事实能够自圆其说,阐述得层次清楚,就是高分。

把自己的答案说说清楚就行,那么难在哪里呢?

难就难在破题。

觉得无从下手,不知道应该说什么。那为什么会有这种障碍呢?根源就在于,学套路学时间长了,看到一道题,我们潜意识里,就想把这道题,归在某个类别里,然后按照这个分类的套路来答即可。

但如果题目不按套路走,我们连分类都很难分类,不知道这道题到底属于什么类别的题,连第一步都进行不下去,自然也就是难以破题了。

好,现在我们来分析一下,前两年的江苏省考面试题。

第一题:

对于现在重大安全生产事故,国家颁布了《全国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计划》,地方政府采用大概率思维预防小概率事件,政府企事业单位采取了“全员、全域、全程”的管理方式,设计应急预案,明确责任,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管控安全风险,开通24小时举报热线。对此,请谈谈你的看法。

这道题就是典型的分析国家政策。

但考生的思路是什么,是按照套路,先说意义,然后分析原因,然后国家,社会,个人。

意义这个套路,还是套得上的,吹嘘一番这个政策的作用就行了,但拍马屁就显得很空洞了。

比如:这个政策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和国家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把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放在了第一位,这个政策出台,能够有效减少安全事故发生,最大可能保障安全生产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车轱辘话翻来覆去说。

但是,分析原因就不好弄了,因为套路说的原因,是说出问题了,才有原因,但这个政策明显不是“问题”,没法分析原因啊。

如何从国家,社会,个人来谈对策,就更是一头雾水了。

其实,谈国家政策,谈中央精神,领导讲话,关键就在于把握住政策和领导讲话背后的事实,把握住这个事实,我们就能够抓住问题的关键。

为什么要出台这个“全员、全域、全程”的管理方式,设计应急预案,明确责任,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管控安全风险,开通24小时举报热线的政策呢?

出台政策肯定是为了解决问题的,那这个问题到底是什么呢?

我们深入分析一下,从政策的反面来思考,就知道,这实际上反映了我们此前的安全生产管理,是粗糙的,是出了问题才去查,或者查重点企业,风险企业,其他的普通企业,风险小的领域,就不管,或者少管,造成了一些小概率的安全事故频发。

其实,这个政策的导向,就是江苏发生的两次化工企业安全生产事故。

你能答出这一点,就能够超过80%的考生了。

如果我们再深入思考一下,为什么要开通24小时的举报电话?这实际上,是因为我们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太少,全覆盖管理,成本太高,这种方式能够发动群众和社会监管力量,实现无缝监管。

能答出这一点,也超过70%的考生了。

那这道题的根本是什么呢?

综合分析题,或许说认知题,根本就是观点和事实。

比如说,这道题提出了一个观点:要用大概率思维防范小概率事件。

那事实是什么呢?就是我们在监管中,往往有侥幸心理,把工作力量和重点放在最大概率可能发生问题的地方。比如说,在安全监管中,一个化工企业,如果长期以来,我们对他进行检查,都发现这个企业安全措施很到位,之后对其监管,就很容易放松。而企业也会对安全生产松懈,从而导致这个企业安全事故发生概率增大。

比如,这道题又提出了另外一个观点:必须要对安全事故设计应急预案。

那事实是什么呢?是在一些安全事故发生后,我们因为没有制定紧急预案,可能导致相关的力量,无法及时到位,对安全事故不能及时处理,对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不能及时弥补。比如说,一些企业的消防通道,长期被设施和车辆占用,一旦发生火灾,消防车辆无法进入。

再比如,这道题提出了另一观点:对企业安全生产的排查,要明确责任。

那事实是什么呢?事实是在实践中,因为没有落实责任,没有明确这家企业的排查任务,具体归哪个部门,哪个人负责,就导致在排查过程中,走马观花,不能深入排查安全风险。但如果某个企业具体由某个安全人员负责,出了事情就追究他的责任,这就逼迫他尽全力做好企业安全风险的排查工作。

所以,对于认知题,我们只要把握了观点和事实,题目就迎刃而解,不存在所谓的难度。

但如果不结合具体事实去谈,不实事求是,就是空谈,就是扯淡。用什么结构,用什么套路,都不可能摸到这道题的关键和本质。

谈完这道题,我们再看下一题。

滴滴司机和乘客的一段对话,滴滴打车到火车站,司机接单确认消息后8分钟到达。

司机:8分钟后到达,请问地址准确的吗?

小李:准确。

司机又打电话说:由于堵车,晚2分钟。

小李:请你快一点,我要赶9点火车。

司机接到小李说:主干道堵,要及时赶到火车站需要绕行3.5公里。

小李说:好的吧。

司机将小李准时送达。

司机:祝您旅途愉快!

小李:谢谢,给你五星好评。

请你从政府公共服务的角度出发,谈谈启示。

这道题其实也是一道认知题,其实和寓言哲理没区别。

我们来对比一下江苏此前的一道寓言题:

一群小羊找老羊去请教人生经验,老羊拿出一瓶水,说这是一瓶海水,你们闻一下,小羊们都闻了,其中一只小羊说:“我闻到了海水的味道。”其他小羊也纷纷说是海水,老羊又让他们闻,有一只小羊觉得有问题,但看到其他人都说是海水,也就说是海水,老羊最后说,这是淡水,你们应该去尝一下。谈一下这个寓言对你工作的启示。

那么,我们来看第一道题给出的事实是什么?

第一个事实,是滴滴司机在服务中,保持着文明用语,非常礼貌,赢得了乘客的满意和认可。

那对应的观点可以是:作为政府工作人员,尤其是面向群众的窗口服务人员,也要注意文明用语,不能以权压人,要有服务意识,这样,能够让群众感受到公务员“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

那第二道题中,给出的事实是什么呢?

第一个事实,是有一只小羊觉得有问题,但看到其他人都说是海水,也就说是海水。

对应的观点,可以是:我们在工作中,不能盲目从众,要保持清醒头脑。

第一道题中,还给出了这样一个事实:滴滴司机,随时向乘客传递准确全面的信息,确保乘客不需要等待过长时间,合理安排自己的出行。

对应的观点,可以是:在政府工作中,我们也要随时向公众发布准确全面的信息,便于群众根据信息,安排自己的工作和生活。比如说,在疫情防治工作中,必须随时将病毒传播的方式,传染率,防治方式,疫情高风险地区等信息向公众告知,才能确保大家根据这些信息,进行个人防护,减少传染风险。同时,也能为政府赢得群众更多的信任度。

第二道题中,还给出了这样一个事实:老羊最后说,这是淡水,你们应该去尝一下。

对应的观点,可以是:实践不能浅尝辄止,需要更加深入,才能了解到事物的本质。

从这两道题,大家应该不难看出,他们都是考察我们从事实中,提取出观点的能力。

我们换一道大家比较常见的综合分析题:

道路上违规停了一辆外地车,交警开了一张特殊罚单,罚单上没有写具体的罚款,只有一句话“前面有停车场”,被网友称为最美罚单,你怎么看?

这道题给出的事实是什么呢?其中的一个事实是:交警没有严格按照交通法规,对违章车主进行处罚。

对应的观点,可以是:执法中,必须要严格执法,严格遵照法律法规来执法,不能区别对待。

所以,不管是滴滴司机这个日常生活片段,还是老羊小羊的寓言故事,还是交警执法的社会现象,他们都是给出我们一个事实片段,让我们从中总结提炼出具有概括性的观点来。

这就是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这也是综合分析,认知题考察的根本能力。

而关于安全生产那道题,其实是给出我们一个理论,政策即是理论,要求我们从理论,找到事实,也就是工作和社会实践。

从理论,到实践,我们对理论的理解和认识,会更加深刻和具体。

从实践到理论,我们对实践的把握,更能触及关键和本质。

这就是实事求是的精神。

八十多年前,毛委员根据中国的具体实际,根据中国农民占大多数,农民的革命性更强,农村国民党统治力薄弱,而因为我们工业发展薄弱,工人力量比较弱小的事实,得出了必须要走农村包围城市,依靠农民的力量取得革命胜利的理论。

四十多年前,小平同志看到了国外发展市场经济,释放人的创造性和积极性,取得的科技、经济巨大成果,也看到了我们国内因为各种制度和思想制约,导致人们生产积极性不足,经济活力得不到释放,资本匮乏的事实,从而得出了必须要搞改革开放,改变以往束缚人的生产积极性的制度,引进国外资本的改革开放决策。

这一切,也是基于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的精神得出的。

今天,我们党治国,秉持的也是这个理念,总书记多次强调调查研究的重要性,根本就在于此。

那么,公务员面试,不实事求是,大谈套路和形式,唱高调,说空话,又怎么入得了那些考官的法眼呢?

这是两道综合分析题。

我们再看一道调研题,也就是操作题。

某地20家非国有博物馆创建人联名向市政府反映存在设备老化、场地受限,资金不足等问题,向临市学习关于筹建博物馆的经验,学习其他城市打造旅游名片和一些好的经验,让你去调研,请问调研的重点是什么?为什么?

重套路和结构的培训班,喜欢的是线性思维,按照流程来答题,调研嘛,先安排车辆,联系被调研方,调研中听汇报,开座谈会,发问卷,最后写调研报告。

但是,人家这道题,不问你怎么调研,人家问的,是你的调研重点。

这道题简直出得太棒了,因为他沉重打击了那些做事情,只凭经验,而全无思维方法的经验主义。

调研的目的是什么?

是为了解决我们市设备老化、场地受限、资金不足等问题,打造旅游品牌,搞好博物馆建设工作。

那调研哪些信息有利于我们做好以上工作呢?

第一个信息,当然是临市和其他市在解决资金不足问题方面的经验和做法了。

第二个信息,可以是临市和其他城市在利用博物馆打造城市文化名片的经验和做法。

第三个信息,我们可以提前通过网络和统计资料,了解临市和我们市经济、文化、人口文化素质、历史底蕴等方面基本情况的对比。

这是调研信息,可以作为我们的重点。

而调研方法,也可以作为调研重点。

第一个重点,可以是充分利用好互联网开展调研。为什么呢?因为互联网资源,有利于我们迅速而全面地了解到临市和其他城市的博物馆建设的基本情况,以及相关的经验和做法。

第二个重点,可以是深入到临市和其他城市的民众中去,向他们了解本地博物馆最吸引他们的地方。为什么呢?因为这种调研方式,能够从民众的角度,真实地掌握临市和其他城市博物馆的优点所在,也能够避免被调研地方一些粉饰性的文字材料和夸大的宣传所误导。

所以,谈重点,我们可以从调研内容和调研方法上谈。

关键是,我们必须说出所以然来,为什么这是重点?是因为这一点,对于达成我们的目标具有关键作用。

所以,在操作题上,我们必须把握我们的目标是什么,连要达成什么目标都不知道,连自己的主要目标是什么都不知道,你干什么干?

连往哪里走都不知道,目的地都不清楚,你开着车到处乱跑有何意义?

这就是“目标-方法”的思维方法。

套路班答的写调研报告,请问,你写调研报告,报告领导这个动作,能够实现什么目标,能够解决你工作中面临的哪个问题?

讲不出来,你就是套路,就是瞎扯。

我们再看另外一道题:

某市为了进一步的推动复工复产,让一批机关干部入驻到企业成为联络员。小王是城管局的一名机关干部,他在对接企业的过程中发现企业有一些问题,一个是新建厂房的项目,审批手续还没有下来,然后该厂的一些产品全部堆在现有厂房内的临时仓库里,然后区城管局多次下达整改要求。如果你是小王,你怎么办?

我们先分析目标,你的目标是什么?是解决问题。

目标一:解决新建厂房的项目,审批手续还没有下来问题。

目标二:解决该厂的一些产品全部堆在现有厂房内的临时仓库里,然后区城管局多次下达整改要求问题。

那对于这两个问题,我们采取什么方法去解决呢?

对于目标一,我们一是可以先了解新建项目的具体情况,先了解项目是否符合国家有关政策。二是如果符合规定,可以请示领导,帮助工厂协调有关部门,解决审批问题。

对于目标二,我们第一个方法是先了解清理厂房面临的困难。

第二个方法是帮助企业协调市场上一些运输企业,场地租赁企业和清洁企业等,帮助企业清理厂房。

第三个方法,是如果整改存在困难,请示领导,给与企业整改一定的宽限期。

当然,这些方法,具体是如何解决以上两个问题的,需要我们具体阐述和说明。

但是,基本的思维方法,还是“目标-方法”的思维方式。

而一个方法,具体是如何实现对应目标的,这里也要联系实际来谈,具体谈,把这个方法实现对应目标的过程讲出来,相当于讲述一个故事。

这也是拒绝空谈,要实事求是的基本精神。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面试题,只有两种题,一是认知题,二是操作题。认知题的思维方法,就是“观点-事实”,操作题的基本思维方法,就是“目标-方法”。

把握这两点,就相当于掌握了面试的独孤九剑,可以以不变应万变,以无招胜有招。

人生的面试,不只有一次,套路或许能够让我们侥幸过关一次两次,但不回归本质,把握本质,回到思维方法和表达能力这个根本上来,残酷的社会竞争,一定会不断把我们打回原形。

关于各种思考和分析面试题的思维方法,老司机此前录过一个“面试思维方法五十讲”课程,根据老司机10来年部委工作体会、机关里常用的思维方法,讲授面试题,大家可以从中学到一些思考和分析问题的方法。
到底什么样的答案才是面试题的标准答案呢?面试没有标准答案,只要言之成理,说服考官即可。
关于面试的表达方式、逻辑等等,可参考老司机最新修订的公考面试真题解析资料。此次修订,老司机对每一道题的审题、思考框架、每一个答题点的思维方法、论述表达的逻辑等等,都做了详细的注解说明
具体介绍如下:
憋了小半年,老司机新出了一套公考面试资料
基层公务员到底有多惨?
需要的,通过下方二维码添加老司机微信发红包(请勿转账),每本68元,留下姓名、地址和电话。


公务员说公考
公考需要思考,而人生更加需要。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