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缮性》是《庄子》外篇的第9篇,篇幅较小,但构思巧妙。
《养生主》教我们养心,《刻意》教我们养神,《缮性》则教我们养性。本篇和我们联系非常紧密,抛开高深的思想,就算是为了长寿快乐,我们也要学会养性。
清 刘墉《庄子·缮性篇》卷 局部
行草书,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1、正确的养性
“缮性”的宗旨是修养本心、涵养性情。
“缮性”,并非修养知识品格,或儒家所谓的仁义道德。恰恰相反,作者认为儒家所提倡的纲常礼乐的施行,才是天下“世丧道矣,道丧世矣”的祸患根源。儒家所极力推崇的至仁至德的圣王代表三皇五帝,才是真正扰乱世事的始作俑者,故而庄子要批驳先帝之德。
人为什么要缮性?
远古时期的先民生活在混沌未开之时,与整个自然界融为一体,“四时得节,万物不伤,群生不夭”,人虽有智慧却毫无用处,这便是最为纯粹自然的状态;
此后进入文明时代,天德一天天衰落,人们“转性于俗”、“滑欲于俗”,至尧、舜统治天下时更甚,他们大力推广人文品德,社会从此兴起统治教化之风,导致文化毁灭本质,博识湮灭心性,人心迷惑混乱,再无法回归原本的天性和最初的天德了。
更有甚者,将道德仁义忠信孝悌列为礼制,按主观意识制定“善”的标准,用文字记录下来推行天下,天下由此大乱。远古时期的那种恬淡和静、怡和安详的自然状态便消失殆尽。
所以,由古至今人性经历从道到德,从德到善,从善到文,道在逐步衰减,统治者只能靠外在的礼法约束世人的行为,以至于“道与世交相丧”。有道的人怎么能立足于世间,人们又怎么去振兴自然之道呢?故真正的得道之人选择归隐,只是迫不得已。
因此,庄子强调要“缮性”,就是秉承自然天性,顺应天道,尊崇规律,恬淡宁寂的为人处世,而不是追求所谓的仁义道德,被世俗的名利声色所误,最终迷失天性,适得其反。
2、“缮性”的必要
人生不能依靠巧辩来伪饰自己的智慧,也不能靠智巧伤害自己的德性。只有耐得住寂寞的人才能够保全自身。而那些不走大道、总想走旁门左道的人,和那些不坚持正见、总是固守偏见的人,最终都会损害自己的道德品格,成为自己人性的“叛徒”,社会大众的“弃子”。
所以,所谓“缮性”,本质是“不以小行伤大道,不以小识害大德”。
《中庸》讲:“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险以徼幸。”意思是说,君子安居现状来等待天命,小人却铤而走险试图实现非法目的。《缮性》中也批评世俗之人“离道以善,险德以行”,意思也是说,背道而驰、离心离德十分危险。——这点儒道两家殊途同归。
现实中,总有一些人不信这个邪,或居功自傲、目空一切;或囤积居奇,唯利是图;或铤而走险,慌不择路;或剑走偏锋,瞒天过海。
很多人把“富贵险中求”当成了自己的人生信条,可他们并不知道,这句话出自明代的儿童启蒙读物《增广贤文》,原文是:“富贵险中求,也在险中丢,求时十之一,丢时十之九。”实属有些悲哀。
3、生活中养性
丧己于物、失性于俗者,谓之倒置之民。——《庄子·缮性》
——在外物中丧失自己,在世俗中迷失本性,就称为本末倒置的人。
古人所谓得志,不是指现在的高官厚禄,而是指心中的快乐无法再增加。
现代社会物欲横流,人们在不断追求物质享受的路上,也失去了心灵的宁静。
《缮性》,为我们提供了一种修养心性的方法,即顺应自然,摒弃物欲。
“顺应自然”,凡事不必过于强求,学会调整心态,减轻压力;
“摒弃物欲”,告诉我们应回归内心,追求心灵的自由和开阔。
修养心性第一步,是我们要学会反思自己,找出偏离自然之处,并努力改进,千万不要“反人性压榨”自己,不要逼着自己去迎合所谓的“成功学”。
第二步,在生活中知足常乐,安享当下,珍惜眼前人,从而减少不必要的烦恼。在独处时也能保持良好的品德。
一生志得意满,而不是一时称心快意;
一世快乐安逸,而不是一时取乐放纵。
图源网络,侵删
END
点个“在看”,欢迎关注公众号,我们一起在文字江湖里“仗字走天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