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父》的开篇很有画面感:
弟子们在草地读书,孔子在杏坛上弹琴,舟上渔父听闻,过来问子路和子贡,这夫子谁家的,搞什么专业?
二人回答,俺们夫子是孔家的,实践仁义学说,修缮礼乐制度,以此报效君主,教导平民,为天下人谋福祉。
渔父就问:他有爵位吗?有封地吗?是国王的左右手吗?
回答:都没有,都不是。
于是渔父摇摇头转身就走:说仁,可以算仁了;义,也够义了,可是操碎了心来找罪受,还毁了自己的天性正德,可惜呀!
接着就是孔子虚心求教,渔父耐心解读,何谓“天子、诸侯、大夫、庶人”四类人各安其职,何谓人的八种毛病、四种祸患,何谓“真”——精诚之至始为真。
渔父的一番话里,我看到了“畏影恶迹”这四个字,本意是:“人害怕自己的影子,厌恶自己的足迹”,它让我联想起庄子在《齐物论》中提到“罔两问影”。
在两处“影子”暗处,探探我们人生中的虚与实。
一、《渔父》:畏影恶迹
这句话,是渔父在解答孔子的疑问说的,孔子是疑问是:
“丘再逐于鲁,削迹于卫,伐树于宋,围于陈蔡。丘不知所失,而离此四谤者何也?”
孔子说:“我两次被逐出鲁国,在卫国的形迹被抹杀,在宋国庇荫的大树被坎掉,在陈国,蔡国被围困七日七夜,我不知道自己犯了什么过失,要遭受这种耻辱呢? ”
渔父就回答:你太难觉悟了!
“人有畏影恶迹而去之走者,举足愈数而迹愈多,走愈疾而影不离身,自以为尚迟,疾走不休,绝力而死。不知处阴以休影,处静以息迹,愚亦甚矣!”
渔父告诉孔子:有人害怕影子、厌恶足迹,为了摆脱它们而逃跑,跑得越多,足迹就越多;跑得越快,影子却如影随形,他还以为速度太慢,于是拼命奔跑不停,力竭而死。他不知道,处于阴暗处就可以让影子消失,静止不动,就可以让足迹消失,真是愚蠢啊!
后来用“畏影恶迹”,形容人不必要的疑惧,以及本末颠倒。
渔父告诫孔子,要懂得息影绝迹,勤修自身,谨守真性,少管闲事。
渔父接着说,精诚之至,就是保持专一而诚恳的极致状态,就能贯通内外,不会再有虚伪的言行,也就不会随流俗而沉浮改变,他说孔子沉溺于世俗的虚伪中太久,听闻大道太晚,再见了您!
二、《齐物论》:罔两问影
罔两,是影子之外的微阴。
罔两问影子,你跟着人一会行走一会坐卧,就没自己的操守吗?影子说,我有所依赖才如此,我的依赖者又有所依赖。——影子是被动的。
影子是“有所待”,它的每一步都要依凭着主人的身体,被推动,被带领,被裹挟着。罔两何尝不是呢,它是影子之外的微阴,影子在哪里,它就在影子的周围静静地呆着,哪里也去不了。
三、两处影子的异同
1、相同点:依存性
罔两问影:影子依赖于形体,而罔两又依赖于影子,这里是一层层的依赖关系:罔两——影子——身体——心灵——外界——不可知因素——无穷∞
畏影恶迹:影子和足迹与人的行动相关,人依赖于行动来体现自身存在,而影子和足迹又依赖于人而产生;
因与果,它们都表述了事物之间的相关性。
以下几点是不同之处:
2、侧重点
罔两问影:侧重于探讨事物的依存关系和本质,通过罔两与影子的对话,引出对“有待”与“无待”的思考,即事物是否有所依凭、以及如何达到真正的逍遥境界。
畏影恶迹:更侧重于揭示人在面对外在事物时的心理和行为反应,以及由此产生的后果,强调了人应如何正确对待外在的影响和压力。
3、思想深度
罔两问影:内篇《齐物论》,思想更为深邃,涉及到庄子哲学中的核心概念,如有待、无待、物化等,探讨了万物的本质和存在的依据,以及如何超越相对性达到逍遥的境界。
畏影恶迹:杂篇《渔父》,更侧重于对现实人生的关照,通过寓言故事告诫人们要正确认识事物,避免因无知和恐惧而陷入困境,具有较强的现实警示意义。
4、方法论
面对外在影响,两个影子有不同的应对方式。一个是认识论,一个是方法论。
罔两问影:影子的回答暗示了顺应自然、接受依存关系的态度,即不要过于执着于事物的独立性和自主性,而是要认识到万物的相互依存。
畏影恶迹:渔父通过批评主人的盲目行为,提出了要正视现实、了解事物真相的观点,影子和足迹,是自身行为的自然结果。行动与结果紧紧相联。
那么,我们如何处理内与外的关系?处于阴暗处,就可以让影子消失;静止不动,就可以让足迹消失。这样可以有效避免无效的行为。
四、延申
罔两问影与畏影恶迹,这两个成语,似乎现在比较少用,但有句俗语,我们耳熟能详:“身正不怕影子斜,脚正不怕鞋子歪”。
仔细想想,这句俗语,其实点出了影子与身体、鞋子与人脚的依赖性,又暗示了内在行为与外在效果的相关性。
庄子读到现在,越来越发现,其实,后世的很多思想,都是庄子思想的碎片。
所以,我们如何看待这个世界,决定了我们如何度过这一生。
我们对外部事物的反馈、认识,其实是我们内心的投射。
学会向内观察自己的心,唤醒它,滋养它。
早上听每日英文,惊讶地发现,庄子之后700多年,西方的圣·奥古斯丁(St. Augustine)说过一段类似的话:“太阳与月亮,所有自然界的奇迹,皆非上帝的‘初作’,而是精神上的二次创造。”
“The sun and the moon, all the wonders of nature, are not God’s first works but second to spiritual works.”
再后来,哲学家尼采说:“世上没有真理,只有视角,不能听命于自己者,就要受命于他人,如果一个人知道自己为什么而活,那他就可以忍受任何一种生活。”
接着,是心理学家阿德勒:“对于每个人而言,世界从来不是客观的。我们感知到的事物,从来不是事物原本的样子,而是经过我们的思维处理后的事物。”
很多生命的哲学,深刻的思想,都是殊途同归的。
活在21世纪,活在使用智能电子产品的时代,我们读庄子,也会和这些人一样,引发了共同的感触。
伟大的作品,会让我们穿越时空,去跟2000多年前的那个灵魂握个手,坐下来喝杯酒,或者,仅仅听风吹过竹林的声音,这就是最美的相遇。
图源网络,侵删
END
点个“在看”,欢迎关注公众号,我们一起在文字江湖里“仗字走天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