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读庄子 | 《外物》:从“内”出发,方能不执著于“外”

文摘   2024-12-27 11:56   北京  

“外物”一词,在《庄子》中多次出现,其含义主要是指那些与人的内心和精神世界相对立的,外在的,可以为人所感知和追求的物体或事物。

          

 

本篇以《外物》为名,其主要在于表现一切顺应自然之道而抛弃外物之累的主张。作者首先以“忠未必信,孝未必爱”的事例,说明外物无一定的标准,因此不可强求,强求则有害。

          

 

一、第一节,是一段议论:

          

 

“外在事物不可能有定准,所以忠良之士关龙逢被轧杀,比干遭杀害,箕子被迫装疯,而謏臣恶来同样不免一死。暴君夏桀和殷纣也同样身毁国亡”。

          

 

“国君无不希望他的臣子效忠,可是忠心未能取信:伍子胥被赐死而浮尸与江,苌弘被流放西蜀而被杀。”

          

 

“做父母的无不希望子女孝顺,可竭尽孝心未必能得到怜爱:孝已愁苦而死,曾参悲切一生。”

          

 

既然忠诚被杀,孝顺得不到好报,说明人心没有定准。要想使心安定下来,只有顺服自然,就只有一条路可走,那就是包容,包容是唯一正确的选择。就是国王的包容就是不杀臣子,臣子的包容就是规避风险。

          

 

这就是“与其誉尧而非桀,不如两忘而化其道”出自《大宗师》,意为:与其称赞尧的贤明而否定桀的暴虐,不如超越这种简单的善恶评判,转而循求一种更加包容,更加深刻的,智慧的认知方式。

          

 

“两忘而化其道”是庄子哲学思想中的核心之一。两忘,指忘却事俗的是非评判,忘却个人的荣辱得失;而“化其道”则指,超越是非,融入大道,与天地万物和谐共生。

          

 

当然,这种包容并不是无底线的妥协,而是一种智慧的选择。    

          

 

(《大宗师》里这句话,当时读的太马虎,上一课冷不丁听老师音频讲了包容二字,因不觧其意,只得一篇一篇的翻阅,终于找到了庄子这一哲学精点。)

          

 

二、著名的“涸辙之鱼”:

          

 

庄周家贫,去向监河候借粮,监河候说:可以啊,等我收回了税金,到时候借给你三百钱。你看可以吗?

          

 

庄周一听,忿然作色:我来的路上,听见有叫我的声音,回头一看,一条小鲫鱼被困在了车撤里,它央求我说,它是东海的水臣,有斗升的水就可以救它。我说可以啊,我到南方去,游说吴国和越国的国君,求他们引来西江水迎你回去。鱼一听,忿然作色,对我说,我只求斗升的水救我,你却如此说,还不如早点到干鱼市场去找我。

          

 

庄子用“涸辙之鱼”的寓言,讽刺了监河侯所代表的权贵,用虚伪的大方掩盖直实的吝啬。

          

 

三、任公子钓大鱼

          

 

任公子坐于会稽山上,以五十头牛作诱饵,用大鱼钩和粗大的黑绳钓东海大鱼,历时一年也没钓到鱼。不久,一条大鱼吞食了鱼饵,牵着巨大的鱼钩,在深海中挣扎,掀起了如山的白浪,海水剧烈震荡,吼声犹如鬼神,震惊千里之外,任公子终于钓上了大鱼。

          

 

他把大鱼做成了鱼干,从浙江以东到苍梧以北,所有百姓都饱餐了这条鱼。后世那些浅薄之人和喜好品评议论之士,都大为吃惊。

          

 

这一寓言,说明人要立大志,追求高远的大道,过程并不容易。任公子用五十头牛,巨大的钓钩及粗绳,其成本就是一笔巨大的支出,而且他一个人在会稽山上蹲了整整一年,才将大鱼钓到。这不是一般人可以做到的。光是那种孤独,难熬的固守,就像悟道一样,即要耐得住寂寞,还要有坚韧的意志。

          

 


四、儒生盗墓    

          

 

这一节,两个盗墓的儒生,一边引经据典,背诵诗经,手下却干着掘墓挖坟的龌龊之事。

          

 

庄子借此,批驳了以仁义道德为幌子,为私利,干着伤天害理,伤害民生的儒者。寓言中含在死者口中的宝珠,即是功名利禄的象征。

          

 

五、老莱子见孔丘

          

 

楚国贤人老莱子,听说孔子周游到楚国,就派弟子把孔子叫来。

          

 

一见面,老莱子就说:孔丘啊!去掉你仪态的矝持和容颜上的机智吧,只有这样才能成为君主。

          

 

孔子听后,谦恭作揖而退,却心悸不安地问道:那我追求的仁义之学可以修进并为世人所用吗?

          

 

老莱子说:你所说的仁义那一套,将是后世的祸患,你是孤陋寡闻,还是才智不及呢!”(上一节儒生就是打着仁义的幌子盗墓)

          

 

老莱子接着说:夫不忍一世之伤而骜万世之患,你们这样的人,总是用名声来相互招引,用私利来相互勾结。

          

 

“与其誉尧而非桀,不如两忘而闭其所非誉”最后这句话,与前面我们所引用的《大宗师》那句又有不同,《大宗师》中是“与其誉尧而非桀,不如两忘而化其道”。

          

 

《外物》里借老莱子之口说出的是:“不如两忘而闭其所非誉”,与其称赞唐尧而非议夏桀,不如把两种情况都遗忘,放弃一切称誉和非议。因面对的是孔子,他是儒家,不能强求他归入道家,而略有改动。

          

 

六、宋元君杀神龟

          

 

这一节讲宋国的国君宋元君,梦到一个人披头散发在门边窥视,他对宋元君说:“我来自宰路之渊,奉旨从清江出使到河伯那里,却被打鱼人余且(yù Jū)捉住了。”    

          

 

元君醒来,让人占卜,卜卦说这是一只神龟。宋元公就派人找到了打鱼人余且,命令他将龟献来。元君看到神奇的白龟,想杀它、又想养它,犹豫中就算了一卦,占卜结果是“杀龟吉”。

          

 

于是就杀了龟,剖开挖空,钻了七十二个孔,卜卦都是吉。

          

 

孔子说:神龟能托梦给元君,而不能逃避渔夫的网,也预见不到自己被杀。庄子借此说明,机智也有穷尽,神灵也有不及之处,再高的智慧也有解决不了的问题。“去小知而大知明”,告诫人们抛弃那些小聪明,随顺自然,回归本性,获得真正的大智慧。

          

 

七、庄子和惠子的对话

          

 

庄子以所踩到的土地称“有用”,没踩到的土地称“无用”。没有踩到的地,如果消失了,那么踩到的土地也就没有用处了。庄子以此表明:无用才是真正的大用。

          

 

八、对《外物》的总结

          

 

作者提出:唯至人乃能“游于世而不僻,顺人而不失己”。即至人并不需要离群索居,他游戏于人间安然自得,随顺别人的同时,也不丧失自己的本性。

          

 

怎么才能做到这一点呢?关键还是我们的心,不能被外物塞的满满的,必须要有空间才行。

          

 

庄子说“胞有重阆,心有天游,室无空虚,则妇姑勃豀”,就是说我们的身体、细胞、器官之间有很大的比例空间,同样我们的心也有自由驰骋的空间。

          

 

他打了个比方:如果一个家庭没有空间,婆媳就会成天吵架,而心如果不能自由驰骋,那么六凿,也就是我们的各种感官就会相互干扰,不能安宁。生活中,比如我们去到一个风景优美的地方,就会感到心旷神怡,心情十分的愉悦,但是离开了这样的环境就感觉不行了。就是因为平时我们执着于外物,没有做到“心有天游”的缘故。    

          

 

作者最后说:荃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筌;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语言文字也是如此,明白了意思,也就忘记了语言了!得到了鱼和兔,就把捕捉的工具忘了!


~END~


感谢您的阅读!敬请点赞关注加在看,与我们一起读经典,悟人生。


作者 | 晓雪 往期作品

读《红楼梦》:感悟历史长卷中的命运密码

共读庄子 | 《齐物论》:苏东坡旷达人生的文化密码

庄子思想的涟漪:在《大宗师》中邂逅古代先贤

共读《庄子》 | “至乐”思想下的魏晋风度——嵇康与山涛

共读《庄子》 | “达生”思想下的魏晋风度——阮籍


图源网络,侵删

             END

点个“在看”,欢迎关注公众号,我们一起在文字江湖里“仗字走天涯”。


          

 

    


飞檐的文字江湖
阅读中体味人生,写作中洞见自己。飞檐:十点读书等多平台签约作者,帆书(原樊登读书)、有书等多家平台原创作者。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