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以下为“牛皮明明读书会”的行之老师在庄子共读营的分享,根据录音整理并经本人审阅。
《徐无鬼》中,感觉特别有意思的一个故事,就是徐无鬼去见魏武侯。
魏武侯问:是不是隐居之后,想在我这里谋个一官半职呢?
他跟徐无鬼的思路完全不在一个点上。
徐无鬼说:拉倒吧!我压根儿就不想当什么官儿,我今天来啊,是来安慰你的。
魏武侯奇怪:你安慰我?安慰我什么?
接着,两人聊天,魏武侯特别开心,很长时间都没有这样大笑过。
外面的大臣很奇怪:咦,这个徐无鬼,有什么门道把国君逗得这么开心?我们之前用了这么多心思献计献策,把国家治理的也挺好,让他拥有了丰功伟绩,但都没看到他笑到露出牙齿。
于是,徐无鬼出来后,大臣问:您跟我们国君聊什么了?
徐无鬼说,就聊那个相马啊、相狗啊,聊什么是好狗、什么是好马,就聊这些。
大臣说:怎么能这么开心呢?聊这些有什么用?
我是这么理解这个故事的:
徐无鬼这个名字,本身就有一定的寓意,跟《诗经》的思无邪有同类作用,“同类”的意思,就是孔子所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无邪,是像孩子一样天真的,没有目的性、没有功利心的状态;无鬼,也是这个意思,其实是一种象征意义。
徐无鬼,也是某种心态的化身,他跟国君说的话,在我看来,其实就是“废话”。
他在说废话,但这个国君很开心。
谁会跟国君说废话呢?每个人都要汇报今天有什么大事,尽量在3分钟之内把事情汇报完毕,没人跟他讲废话。
在某种角度上来说,这个国君好像不是一个严格意义上的“人”——所有人在跟他的身份对话,唯独没有跟他这个“人”说话,谁敢跟他扯闲篇呢?
当所有人都在跟他的身份对话时,魏武侯作为一个“人”的属性,在这个社交里面已经丢失掉了。虽然他位高权重,是人上人,但人上人,有时候反而不像一个人,就是这样一个悖论。
因为所有人都在跟他的身份在交往,而不是跟他这个人本身在交往,出于各种原因,有时候是不敢,有时候是有目的,才导致如此。
所以说在那一刻,国君那么开心:终于碰到一个把我当人的人在跟我说说话,虽然说的是废话。恰恰是这个废话,回归了本性。
读到这个故事,突然想到一个生活中的事情,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如果跟自己的好朋友在一块儿,其实大部分时间都在说废话。
我们跟朋友在一起,很多时候并不是讲很要紧的话,可能就是拉拉杂杂说了很多废话,但区别就在于,跟朋友之间很放松,不会觉得“怎么还没有进入正题”、不会觉得“怎么没有话题可聊”?
不仅仅是朋友之间,其他的感情,包括爱情也好,父母跟子女也好,其实都是一样的。
真正舒服的感情,很多时候都是在说废话,而且彼此是能够承受这个废话的。
所以,人生有两种美好:
第一种美好:一句顶一万句
就是刘震云写的那本书,《一句顶一万句》,特别在读书的时候,或者在跟人交往当中,这是一种美好。就是类似某个人说了一句话,特别精辟、特别像是一个真理。
比如,朋友突然提醒了一句话,你的人生等到了那句话,从那个节点上拐了一个弯,就会产生一些变化,这就是“一句顶一万句”那种状态,很美好。
特别是我现在读佛经,《金刚经》《心经》,就会有这种感觉,类似于佛陀说的“缘起性空”,“为无所住而生其心”,类似这样的话,越想越觉得“一句顶一万句”
另一种美好:一句话变成一万句
实际上是我们说了一万句废话。就是跟有些人在一起,跟父母在一起,跟子女在起,或者很多的爱情小说,都叫谈恋爱——不停的谈,不停的说废话。
朋友之间是围炉夜话,谈天说地。过去文人之间下围棋,叫“手谈”,其实就是用下棋的方式在闲谈,跟我们今天的状态是一样的。
为什么会觉得这也是一种美好呢?因为在生活中,我们不可能每时每刻都是一句顶一万句的,人生不是时刻在做总结、要说一句非常精辟的话。
佛陀也说了很多废话,他也不是每句话都总结了一个真理。他有大量的废话,最后才导出一句真理。
但是,为什么觉得美好?
因为说废话,不等于没营养,不等于毫无质量。
很多人说,说废话有多难?太简单了,大街上你去看嘛,拿个小板凳一坐,全都在说废话,一大堆废话。
但实际上,生活中说废话不难。难的是同时要满足两个条件:
第一个条件,你要愿意说;
第二个条件,有人愿意听。
其实,说废话需要花精力,要投入感情和情绪;听的人也要愿意听,也要花时间。
有时候很难同时满足两个条件。你愿意说,未必有人愿意听;有人愿意听,你又不想说——我觉得跟这个人没什么可说的。
回头想想,人生当中又有多少能够满足这两个条件的朋友呢?或者说,不是朋友,就是家庭成员也好。
很多中年人,父亲慢慢变得沉默无言,他为什么不再说话?我在路上看到很多中年人坐那儿钓鱼,一言不发。我觉得最大的原因,是他已经没有可以说废话的人了。
但凡有三五个能在一起说废话的人,他不至于天天孤零零坐那儿钓鱼。对吧?
包括父母,特别是年老的父母,为什么卖保健品的能趁虚而入?甚至老人都很清楚你卖的就是假药,但是,我就图你跟我说说废话,不是图你跟我讲人生大道理。就是图有个人能跟我说:饭吃了吗?今天怎么样啊?开心吗?
老人就是图这个,其实有时候子女反而没有给到,因为子女都讲究效率,就是妈你是不是缺钱了?缺钱了我给你转;你是不是生病了?生病了我给你联系医生……
子女讲效率,但实际上父母真正需要的就是那些废话。就是前面所说的另一种美好:一句话变成一万句话。
其实,这一万句话,你会发现它本质上只有一句话,就是“我挺喜欢跟你待在一块儿”。
然后,把这一句话拆成一万句话来讲,扯来扯去都是在延伸这句话,如果没有这句话打底,他是没有那一万句的。
如果他不喜欢跟你待在一块儿,哪有功夫跟你扯闲篇儿,他打游戏不好吗?
所以,人生就是有这两种美好:一种就是一句顶一万句,另一种就是一句变成一万句。
但在我们的读书会里,我能感觉到二合为一了,有时候能听到一句顶一万句的,很有收获;有时候又能够听到一句变成一万句。其实,像我现在说这么多,其实很多是废话,但还在这说呢,对吧?不可能都是一句顶一万句,那样压力太大,而且确实做不到。
所以说,其实说废话挺难的,或者说,挺可贵的。
为什么觉得可贵?我对可贵有更强的一个感受,是因为我的外公外婆。
前两年,我外公先走了,我外婆会说:哎呀,现在没有可以说话的人了!她就经常这样唠叨。其实,外公生前跟她说什么呢?不就是天天说废话嘛?我听到很多这个年纪的人,其中一个走了之后,TA都会说,没有说话的人了。
其实,我觉得很深的感情就在这个地方。
人跟人最深的感情,特别是经历了时间磨练的感情,我发现一个很诡异的现象:
哪怕再深的感情,你正着说,是说不出来的。比如我外婆外公,那么深的感情,几十年相濡以沫,相扶一生,走到最后,你让他说俩人感情有多深?他没办法说,你就让我用再好的文学语言说他们感情多深,也很苍白,就说不出来,没办法。
但是很奇怪,感情是可以反着说的。怎么反着说呢?反着说就是:没有这个人之后,我就找不到一个可以说废话的人。
我又想到元稹和白居易,他俩感情特别好,相互写了一两千首诗。我后来一看,全是废话。说他俩感情有多好,没法正着说。但后来元稹去世,隔了七八年,白居易突然有天晚上写了句诗,就是“君埋泉下泥销骨,我寄人间雪满头”,就是,没有你之后啊,我在人间没有说废话的人了。
这个就是最深的感情,这个就是很诡异的地方,正着说不出来,反着说可以。
所以,我觉得废话的背后,承载的其实是人,反而是最深的感情。
废话这件事,也就是庄子说的“无用之用”吧。
像我今天说这么多话,对大家能有什么用呢?能让大家口袋里多一分钱吗?或者说,能让大家睡眠能稍微好一点嘛,也不一定。
但有时候,就是一种无用之用,一种感情在里面,就是精神上的享受。
最后,分享一个故事。
民国的时候,有一对好朋友,都是下围棋的棋手。后来军阀混战,战火纷飞,他们四处逃难,也见不到对方。但是,他们干了一件非常无用的事情:他们还要下棋。
怎么下呢?
就是通过写信的方式:我给你寄一封信,写好我下在哪儿,然后对方收到之后,又回信说我这个棋又下在哪儿。写信下棋很慢的,可能一个月就下一步棋,图什么呢?
我开始只是觉得这个故事有点传奇性,有些好玩儿。我没有去想,这个背后承载着什么样的一种感情。
后来,我渐渐明白了。
其实,这个下棋跟我们今天聊的这个话题是一样的。
因为他们是棋手,下棋又叫手谈,通过下棋的方式在闲谈、说废话。在那样一个颠沛流离,生死危在旦夕的日子里,不知道明天是死是活的状态下,还有一个人牵挂着跟你一起说废话,其实是很珍贵的一件事,很难得的。
其实也意味着,如果这个废话还能跟我说下去,就证明你还是安然无恙的,你的状态还不错,你还活着对吧?
但是,棋下到100多步的时候,其中一位朋友去世了,棋没有下完,变成了一个残局,到这儿就结束了。所以说,这个故事背后,也是一种无用之用。
可能当时,我觉得这俩人真的是棋呆子吧,这个时候还在想这个事儿。但有时候想想,人生好多时候,内心真正有体会的,真正关心的,觉得重要的反而是那些无用的,那些看起来所谓的废话吧!
有时候废话不废,虽然说的有点玄,最后给大家分享一句诗,如果生命里有这样的人,就好好珍惜吧。
这句诗就是:满目山河空念远,不如惜取眼前人。
朋友也好,家庭也好,无论方方面面的人,或者说读书会里面,我们这样的一种状态,最应该做的,就是:去珍惜吧。
这就是我今天的分享,谢谢大家,听了我半天的废话……
作者 | 行之 相关作品:
图源网络,侵删
END
点个“在看”,欢迎关注公众号,我们一起在文字江湖里“仗字走天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