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工】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当代人居中的传承研究

百科   2024-10-27 23:38   山西  

 点击上面“蓝字”关注我们!


[摘 要]21世纪以来,随着国力的日益强盛,中华传统文化越来越得到重视。自2006年起设立“文化遗产日”,更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提上议事日程,在诸多领域得到了应用。拟聚焦当代人居环境中的文化遗产应用,梳理文化传承的脉络,以期为文化全面复兴提供更多的可能性。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人居;传承方式
[中图分类号]J5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2095-7556(2023)22-0048-03
 本文文献著录格式:黄玉立.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当代人居中的传承研究[J].天工,2023(22):48-50.
2005年12月,国务院决定从2006年起,将每年6月的第二个星期六定为中国的“文化遗产日”。2006年初,第一届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在国家博物馆成功举办,首次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面貌展现在世人面前。2006年6月10日,中国举办了第一个“文化遗产日”,9月,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挂牌成立……这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保护文化遗产的高度重视和战略远见,有助于提高人民群众对文化遗产保护重要性的认识,增强全社会的文化遗产保护意识。此后,非物质文化遗产逐步进入大众视野,在多个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与传承。
2016年9月,国务院批复住房城乡建设部,同意自2017年起,将每年6月的第二个星期六的“文化遗产日”调整设立为“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此后,在建筑设计领域,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创新成果日益丰硕。正如《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中所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根本目的在于存续‘活态传承’,不管采用什么保护方式,只要有利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就是合理的,因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物质文化遗产的差异在于它的‘活态性’。”本文拟聚焦建筑人居领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应用,梳理文化传承的脉络,以期为文化全面复兴提供更多的可能性。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在设计施工硬件方面的应用
“传统”和“传承”是彼此相依的一个整体。文化的传承与生命的延续有着相当高的相似度:DNA所携带的遗传信息,经过分裂、转译和复制,形成新的DNA,能够适应新环境的那些遗传信息,通过各种生命载体保留了下来。有分裂,就意味着不是囫囵的继承,而是要从构成传统的元素中去寻找答案;有转译,就意味着有新的元素加入,有信息的改变;有复制,就意味着核心的遗传信息不能随意更改;有生存选择,便意味着某种程度的放弃。这个分裂、转译、复制的过程,每一个环节都会因为环境的不同,产生无穷大的可能性,这在人居领域的设计施工方面得到了极好的应用。
(一)铜雕技艺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铜雕技艺在2008年6月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传统技艺类,项目编号Ⅷ-119。
铜雕技艺的起源可追溯至夏、商、周时期,从后母戊鼎到四羊方尊,从三星堆青铜立人像到毛公鼎,都代表着早期中华文明的辉煌成就,在当时它们是具有宗教性质的国家礼器。随着生产力水平的逐步提升,至清代同治年间,铜器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必需品,铜雕技艺在款式、工艺等方面都向着日常化发展,铜锅、铜壶、铜罐、铜首饰等制品量大且精致,在当时的浙江杭州形成了以鼓楼附近的打铜巷为中心的铜雕产业集群。几经外侵内乱,铜雕技艺在当代得以传承,其中,以朱府铜艺传承人朱炳仁、朱军岷父子的商业化道路的知名度最高。早在2008年,他们就创立了国匠品牌“朱炳仁·铜”,其铜雕作品青铜五牛早已成为故宫箭亭广场的标志;2021年2月11日,铜五牛作品又首次登上央视春晚舞台。
除了器物,朱炳仁父子还将铜艺广泛应用于建筑之中,不但有杭州雷峰塔、峨眉山金顶、上海静安寺这类公共建筑,而且有北京西山龙胤、杭州湖前印院、舟山凌波秋月等高端住宅,成为传递恒久的价值观、呈现中国传统居住质感的良好介质。在这些建筑中,铜雕技艺不仅被用于园林雕塑,也被广泛应用于大门的打造、屋檐的装饰、壁画的创作、游廊的浮窗、仪式空间的地雕中,在一定程度上取代了传统木结构建筑呈现的中式人居意境,在解决了木质材料取材困难、容易着火、不耐腐蚀等固有问题的同时,又以华贵且温润的光泽呈现出富丽堂皇的感受,在新中式人居演化的进程中,他们做了积极的尝试。
(二)景泰蓝制作技艺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景泰蓝制作技艺于2006年5月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传统手工技艺类,编号为Ⅷ-43。
景泰蓝技艺是外传珐琅技术和本土金属珐琅工艺相结合的产物,明清两代为皇室垄断的手工技艺,因明代景泰年间技艺臻于巅峰、拥有神秘幽亮的蓝色基调而被称为“景泰蓝”。
明清两代,景泰蓝的制作技艺更多地应用于器物、首饰中,而随着当代建筑设计的发展,景泰蓝也走向了更广阔的领域,被应用在建筑构件中。例如,北京西山龙胤的小院入户门把手(见图1),邀请非物质文化遗产(景泰蓝)制作技艺传承人李佩卿执笔,结合中国传统青绿山水的色调,经过繁复工序,用纯手工制作,将景泰蓝掐丝珐琅门钹置于院门之上,展现了传统中式民居的韵味。再如,厦门恒禾七尚,在由设计师邱德光主笔的居住空间中,景泰蓝工艺被应用于酒柜中,以赭石与灰蓝、白色的色调,表达了更多的现代意识,将一种国际化的东方美学融入居室环境之中。

图1   北京西山龙胤院门景泰蓝掐丝珐琅门钹(图片来源:网络)

(三)苏绣等刺绣技艺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苏绣是苏州地区刺绣产品的总称,2006年5月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编号为Ⅶ-18。
苏绣发源于苏州吴县一代,现已遍布无锡、常州等地,具有精细雅洁的独特风格。近年来,“苏绣皇后”姚建萍、卢建英、姚惠芬等一批非遗传承人陆续成立工作室,进行了成功的商业化探索,已形成了较为成熟的产业链。2023年,苏绣等非遗技艺还作为南京大学苏州分校的公共课程,推动了非遗传承的发展。在当代建筑设计中,苏绣也出现在高端住宅的起居室、私宴厅、卧室等高频空间中,成为居住品质重要的点睛之笔。
古老的苏绣,因构思巧妙、色彩清雅,与多种装饰风格有着很好的兼容性。例如,在上海翠湖天地五集玄关处设置了一幅清雅秀丽的双面苏绣,将客厅光影若隐若现地呈现,构筑了别具一格的入户礼序。这幅双面刺绣挂屏由苏州刺绣博物馆工作人员历时6个月制作而成,集平绣、乱针绣两大绣法于一体,牡丹、锦鲤栩栩如生,诠释了新时期更具文化自信的海派优雅。又如,无锡督府天承会所家宴厅的屏风,以现代设计手法融合非遗苏绣工艺描绘太湖烟云,将锡城文化的精髓呈现在会客空间中,使会客空间充满高雅静逸的意境美。
除了保留原汁原味的刺绣手法,当代建筑设计还借助材质和工艺的创新,衍生出更多的表现手法。例如,重庆华侨城·云麓台私宅追求一种摩洛哥度假风格,主卧套房中式的金箔刺绣屏风和高靠背的大床形成错落的层次,与古朴的吊灯相得益彰,用轻柔的色调营造了一种若有若无的侘寂风,将松弛度假感极致放大。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人居文化软件方面的应用
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当代人居中的应用不局限于设计施工硬件。经过数千年灿烂文明的浸润,我国已形成了与这块土地最为匹配的生活方式,用以安顿身心、享受生命,而非物质文化遗产便是生活方式的某一面的具象形式。在当代人居领域,越来越多的社区正试图通过社群的方式,借助非物质文化遗产等载体,重构在工业化进程中缺失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这也是一条文化自信回归、文化复兴之路。正如《人文城市的中国理论与实践》中所说:“城市特色是一个城市最重要的文化资源,也是一个城市文化功能最直接的感性表现。从硬件上看,城市特色是以城市历史空间、传统建筑形态及其形成的城市文脉为代表的城市物质遗产;从软件上看,城市特色则集中体现在以生活方式资产、市民精神性格、语言文化风俗、审美趣味和审美气质等为代表的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上。两方面结合起来,既构成了一个城市与其他城市相区别的物质形式,又构成了一个城市特有的内部认同体系。在经济全球化与城市化的背景下,以解决城市病和城市文化病为战略目标,以城市文化功能修复和城市特色重建为战略重点和突破口,探索出一条真正有中国特色的文化型城市化新路。”①
(一)古琴在人居文化构建中的体现
古琴是中国传统拨弦乐器,早在2003年11月就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选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2006年5月,古琴艺术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编号为Ⅱ-34。
古琴相传为伏羲所作,也有神农、黄帝、唐尧作琴之说,至少有三千年的历史。自诞生之日起,古琴便成为庙堂之音,是中国雅文化的典型代表。《诗经·小雅·鹿鸣》中就有“我有嘉宾,鼓瑟鼓琴”的记载,《史记·孔子世家》更浓墨重彩地记录了孔子向师襄子学习琴曲《文王操》的故事,而《列子·汤问》中伯牙、子期“高山流水遇知音”的典故,更成为流传千年的文化语码,融入中国人的文化血脉之中。在当代,古琴艺术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古琴也越来越多地成为社区文化的优雅介质,构建起新型邻里关系。
例如,北京天坛府携手《北京晚报》、钧天坊联合主办的“天坛抚曲觅知音——古琴大师王鹏艺术分享会”,邀请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古琴艺术”代表性传承人王鹏,以高规格的古琴艺术盛宴营造了典雅高贵的居住氛围,也在视觉形象上高效构建了中式人居的品牌形象。再如,北京西山云庐,以雅文化体验为核心内容,构建起社群组织“西社”,举办了一系列讲座、朗诵、品茗、手作等文化体验活动,古琴就是其中的主角,在创造高雅艺术享受的同时,也发挥了营造生活氛围、激发情感共鸣的作用。
(二)非遗手作技艺在人居文化构建中的体现
手作是中国传统技艺有别于工业化生产的一项重要指标,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在古代,手作是一种生产方式,而在当代,除了文化传承的意义,手作也成为都市人心理体验、唤醒灵感的解压介质,受到诸多社区的喜爱。通过讲解、示范、亲身体验等方式,非遗手作技艺以更广泛的方式得到了传承。
绒花是用天然蚕丝制作而成的传统手工艺品,相传始于唐代宫廷,盛行于明清宫廷和贵族阶层,又称宫花。2009年,北京绒花(绒鸟)被列入北京市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当代,绒花技艺在影视娱乐、时尚产业中得到了更广泛的应用,在2022年北京冬奥会上,北京绒花(绒鸟)还被应用于礼仪小姐的服饰中,向世界传达了中国的文化自信。北京西山云庐于2023年国庆期间,邀请了北京绒花(绒鸟)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蔡志伟,为“西社”成员介绍相关历史沿革与当代时尚产业的传承发展,为传统的中秋佳节增添了更丰富的文化内涵。
竹刻(徽州竹雕)是传统“徽州四雕”之一,其起源可追溯至宋高宗时期,盛于明清。徽州竹雕采用线刻、浮雕、透雕、圆雕等工艺,将名家书画、山水风光、神话故事等雕刻于徽州毛竹之上,造型拙朴,匠心独具,2008年入选安徽省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4年11月入选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编号Ⅶ-46。2023年5月,位于安徽马鞍山与江苏南京交界处的桃里度假村,邀请长期驻扎桃里桃美术馆的徽州竹雕省级非遗传承人蒋永青,发起了“我在桃里传非遗”项目,带领度假村的业主和社会各界东方文化爱好者一起学习竹雕技艺,帮助新一代手艺人传承和发展这项技艺。
分水油纸伞是四川泸州的汉族民间工艺品,其制作技艺在明清两代已臻于成熟,是传统艺术与实用材质的完美融合,极富装饰性与民俗文化价值。2007年3月,分水油纸伞入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3月,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此后,油纸伞技艺通过多种活动得到传习,成为感受传统文化的良好介质。2023年5月,油纸伞亮相成都大运会世界媒体大会,让世界领略到了油纸伞的风采。而在人居领域,油纸伞也成为常见的文化体验活动,如2020年国庆,重庆蘭园就将油纸伞制作体验列入节庆活动中,人们亲手体验伞面手绘,古雅的造型之美与居住氛围有机融合,是古老技艺与当代创意的灵感碰撞。
传统不是古代的,而是今天的。正如中国文化学者许纪霖先生在《传统文化30讲·传统文化如何成为智慧》中所言:“今天最大的趋势是什么?就是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而我们又是一个带着深厚文化传统的国家。在这个大趋势里,个人发展面对的一切问题,都有传统的根源。如果只是简单接受过去对传统的解释,你就会觉得传统是一种阻碍。事实上,传统不是过去,而是今天对过去的理解。时代变了,对传统的理解正在改变。每个时代都需要重新解释传统。传统并不是古代的东西,而是古代留下来的,留在我们血脉里的东西。”而非物质文化遗产便是文化传统最为重要且最为具象的载体,值得当代人在各个领域深研、传承、传播、创新,探索更多面向未来的可能性,为中华文化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柯小杰、童光庆:《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电子工业出版社,2019,第22页。
[2]刘士林:《人文城市的中国理论与实践》,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23,第69页。

作者简介:黄玉立(1981—),女,汉族,浙江慈溪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中国美术史教学。
作者单位:宁夏师范学院
编辑:周鹏瑞

《天工》杂志

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

ISSN2095-7556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

CN14-1374/J

2018年度中国最美期刊

RCCSE中国准核心学术期刊

CACJ中国应用型核心(扩展)期刊


  

地址:山西省太原市迎泽区并州北路31号

电话:0351-8362625

天工杂志
传播中华工艺美术文化,推广中华工艺美术技艺,挖掘传统工艺美术人才,助推工艺美术品牌打造。( CN14-1374/J)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