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想《我的阿勒泰》能成为我们大家的生活态

文摘   2024-05-19 18:59   北京  
分两次把《我的阿勒泰》看完了。
前四集都用的1.5倍速,后来开始降速了,为啥?

因为看出点味道了,但是我还得说,看完后,并没有震撼到我,也没想马上动手写下来,不像看有的影视剧那么催人。

但是,从昨儿到现在,头脑一旦闲下来,就止不住动心思,回忆片段,心里有点痒痒。

还是简单写写吧。

说实话,《我的阿勒泰》也不是那种我喜欢的特别有矛盾冲突的剧,甚至都算不上思想深度很深的,但看网上一些言论,说是原著散文里,有一些哲学探讨,这个我就不清楚了,我只就电视剧来嘚啵哈。

《我的阿勒泰》从句式来看,挺“俗”的,不招人快速喜欢上,你想啊,我们看多了什么《我的父亲母亲》《我的前半生》《我的团长我的团》等。

但是《我的阿勒泰》不一样,不一样在阿勒泰,因为阿勒泰不是典型的汉语词汇,一想到阿勒泰,脑海里就出现了雪山、草原、牛羊、牧民、新鲜空气等;而且,阿勒泰离我们特远,不仅物理空间距离远,而且生活习惯,甚至语言都是“外语”。

所以,我对这个片名和电视剧是怀着兴奋感来看的,加之此前了解到了李娟,还有这部剧在全国爆火,甚至火到了戛纳。

如果要用一句话来形容我对这部剧的评价,大概是纯洁,干净。

相对当下我们内陆生活,电视剧与我们生活形成了极大的反差,也是我们一生恐怕都经历不了的生活。

但是,不耽误我们憧憬。

剧中的生活,我说纯洁,不是说它像童话,如果那样就假了,我是绝不会欣赏的。剧情其实不简单,里面的人物,也相当的多元,有正面的,也有反面的,还有灰色地带的。

首先说马伊琍扮演的张凤侠,也就是剧中李文秀的母亲,其实也是李娟的母亲原型,这个故事其实来自李娟自己的经历。

这个母亲挺另类,虽说是江苏人,但因为偶遇她逝去的丈夫,而选择留在了新疆,我们从她的外形和肤色看,已经看不出什么内地人,甚至是城里人的样子。

她的语言,说话的底气和方式,以及对女儿的态度等,都是活脱脱的草原妇女,个子看上去小小的她,却有着一般男人都没有的豪气和仗义。也因为如此,所以当地人提起张凤侠,都竖大拇哥的,这个从村主任,还有集市摊位上的兄弟们的态度就能看出。当高晓亮(后来遇到的男朋友)在集市提起说是张凤侠的货,人家就搭理他了,此前没有愿意要木耳的。

但是就是这样一个侠女,中年妇女,却在跟高晓亮谈恋爱方面,笨的可以。

当女儿说高晓亮不是好人,她自己被开走时,遣散费300元,被高扣下了200元,这就说明高是坏人。

张凤侠的回答很有意思,你脸皮薄,人家替你去要回300,扣下了总比没有好,人家也不是白干,做生意嘛。大概意思是这样哈。

这就说明,再精通做生意,或者像张凤侠这样一个单身很久,独立性很强,而且还开小卖部的商人,却在爱情来临时,变得有点糊涂?

不,我个人认为,恰恰相反,是张凤侠特强硬,不认为自己会犯错,而给自己找借口,或者就是找回面子,那么她到底看错人了么?

我下面分析。

这里的第二主角应该就是李文秀,也就是李娟本人了。

这个女孩,应该说现在看来也是非常少见的,属于做什么都不行,当服务员经常碰坏东西,也不会看人脸色等,于是只有被开走的份儿了。

但是她有自己的爱好,就是写作,就像她自己说的,她有两个世界,一个是现实的,一个是文学里的,这个她的奶奶当然理解不了,还觉得老写作文多没意思。老人哪里理解,文学世界是多么的宽广和自由,比阿勒泰和新疆大多了,也比宇宙都还大呢,我估计在李文秀心灵里就是这样哈。

这个女孩的闪亮之处,就在于她的纯净,而且还有谦虚,也许她母亲跟她说的至理名言起作用了,就是不要用城里人的自我聪敏,来教训或与当地人沟通,当地人有自己的逻辑理念。

这点,也许是李文秀自己天生就具备了这样的基因,又或者她前19年的历练,教会了她,每个人的生活都是自由的,也是有价值的,天生我才哈。

但是,李文秀又不是软弱的,她甚至是仗义的,明事理的,就像她的母亲那样。如果看过电视剧的人,大家还记得有次巴太家里开会,讨论他嫂子改嫁的事,因为巴太的哥哥去世了,还是喝酒喝死的,他嫂子执意要带走两个孩子,一个八岁一个五岁,而这个是违背草原哈萨克族人的习俗的。

巴太的父亲就是不同意,巴太的嫂子非常难过,甚至会议带有了火药味。犯难之际,李文秀竟然批评巴太的父亲,认为习惯是可以改变的,100年的事情总要变化的,也就是人们总要变得文明起来嘛。

各位可以想象,这对一个大老爷们,把文化习俗当成圭臬的少数民族来说,后果可想而知。结果是巴太的父亲一家,不陪李文秀家转场了,而在这件事上,文秀的母亲其实是向着巴太父亲的,不知是不是考虑要一起转场,又或者是其他事情,因为巴太的哥哥是在小卖部喝酒喝死的。

所以,文秀的母亲是不是很多面的,丰富的人格?

文秀的性格虽然比较文静,但是在恋爱方面,其实还是比较主动,她喜欢巴太的英俊和能力,两个都是20岁左右的年轻人,自然是很容易互相吸引的,加上他们都是在城里混过的,生活过的,又都有自己的理想和世界观吧。

当文秀以为巴太喜欢另一个也是从城里来的姑娘时,情绪非常不冷静,甚至在跳舞时,张牙舞爪,胡乱旋转。这段剧情,我觉得饰演文秀的周依然表现的非常好,可以说恰到好处。

第三主角应该是于适饰演的巴太,巴太这个角色当然是很出彩的,颜值高,威武,骑马打猎,比赛射箭等,都是冠军,那自然是当地的红人。

巴太除了勇气和武力,其实他也是心思细腻的,他知道文秀喜欢他,但他并没有直接表白,而是利用一些委婉的方式,比如他让文秀作为第一个看到自己的爱马踏雪的进步,这样必然就是他的逻辑下的恋爱对象。

他还带文秀去割桦树皮,作为文秀写作的本子,这些都是一般男人可能想不到,更做不到的事情。

尤其最后,文秀被受惊后的踏雪拖行,他不得不亲自对踏雪射出一箭,好让踏雪停下来,并用刀子一刀一刀地杀死踏雪,只为踏雪不至于太受痛苦。

此时巴太的心情可想而知,毕竟巴太是要让踏雪参加比赛的,也让自己能够成功,甚至还是还账,这对于一个草原人爱马比爱自己都更重要的汉子来说,是多么的不容易。此处,剧情也是到了一个高潮,甚至是一个转折点。非常感人。

但是,我不得不说,这个两位青年演员,比起张凤侠的饰演者马伊琍来说,要欠缺很多。

文秀虽然是在城里呆过,但是她毕竟是在草原生活过很长时间的,无论她的装束还是肤色都过于城里人了,其实导演可以让文秀有点高原红的样子更好。

于适在《封神》里更英俊,毕竟那是有点神话的电影,所以那里的造型和气质特别适合电影里的人物,但是在《我的阿勒泰》里,他也有点像文秀的造型和气质,稍微过于城里化,其实也可以来点高原红,或黑不溜秋点更好,哈哈。

最后一个角色,我特别想聊聊高晓亮。

这个人物我觉得也很丰满,其实并非像有的人说的,就是坏人骗钱骗色。

他是广东人,从13岁就开始闯荡外面的世界,打工啥的,混江湖。就像他在乌鲁木齐与文秀当同事一样,他属于混得开的,要不怎么能去跟老板要遣散费,而且老板还拍了拍他的肩膀。但是他没有全部给文秀,这是不好,甚至是坏,但还不是坏到骨子里的那种。

当后来剧情逐步发展,张凤侠被女儿挤兑说,她看不起她妈时,当高晓亮和女儿打起来时,她拿了那把正好要交出去的巴太父亲的猎枪,对着高晓亮的头,并说枪是破旧的,如果走火她不负责。

高晓亮的回答很有意思,都死到临头了,他的逻辑很特别,他说他拿了张凤侠母亲给的“绿宝石”(其实不是),要去给卖个好价;还有他去收购虫草,并不是挖,他只不过是从别人那里收购来,然后卖给收货的那帮坏蛋。他认为他没过手,就不是干坏事。

他还解释说,他在遇到张凤侠之前已经被骗得精光,所以他要挣好多好多钱,带张凤侠走,离开草原,原因竟然是他在县城住店,发现还是睡床舒服,于是他决定要带走张凤侠。

而且回到牧场不是先去见张凤侠,而是直奔收货的商人,这也就是引起张凤侠女儿说看不起母亲,也是文秀骑马找高晓亮,甚至是张凤侠拿枪去教训高晓亮的原因。

高晓亮这类人其实不少,他们没文化,思想简单,比较会享受,也比较有经济或做买卖的头脑,广东人嘛。他觉得他喜欢张就跟她一起,就帮助她干活,但他更在意自己,只是考虑问题比较直线和不计未来而已。

当然他不是好人是肯定的,但也算不上骗钱骗色那种吧,要不他没有必要回到牧场,可以在县城就走了。所以这个人物其实就是剧中灰色人物,说不上绝对的好,也不是绝对的坏。

所以,我想说,《我的阿勒泰》因为不完美的人和事,才是精彩的,饱满的,无论故事还是人物。

而且总体看,故事非常纯洁干净,水干净,山绿色,草地绿莹莹,人物多样化。草原也不是世外桃源,也会出现各种不好的事情,像来挖假虫草的人,当然他们是外面来的,毕竟牧民珍惜草地,绝不可能自毁前程。

而他们的日子虽然不太富裕,但却非常丰富而快乐,即便巴太的哥哥家的两个孩子,八岁的娃,按他母亲的话来说,就是从来没写过作业,哈哈,这是不是让城里的孩子羡慕嫉妒恨呢。

总之,看完八集,从头到尾,草原的生活是开心的,辽阔的,快乐的,简单的,尽管也有矛盾,也有坏人来搞破坏,但总体看,那儿的日子,真美。

城里人,内地城里人的日子,那就是个绝对的极端,拥挤、憋屈、着急、焦虑、欺骗、陷阱、贪得无厌、利益熏心、尔虞我诈、贪污腐化、贪得无厌……

好想过《我的阿勒泰》时光。

晶眼观世
一个努力追求正义的人。著有《带刺的玫瑰》《从加勒比海到彩虹国度:古巴·南非行》《从应许之地到湄公河畔:以色列·巴尔干·越南行》。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