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可持续发展的叙事,越来越多的企业或代言人,不断强调他们的产出,而忽视了产出和人的关系。
与国外许多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叙事不同,越来越多的国外优秀企业,也在提可持续发展和 ESG ,但同时,一个为可持续发展和 ESG 注入文化基因的概念正在国外流行,这个词叫做“purpose ”,有人讲他翻译为使命或愿景,但从西方对其的解释,它有着宗教个信仰根源,从这一词的起源、发展和延边来看,这一词更倾向于加上社会和集体远景,即社会目的,换言之,这一目的也是企业存在的理由。
而这一词让企业有更清楚的知道自己要做什么,而 ESG 也好,可持续发展也好,与之相互呼应,但和国内不同,国外多数企业在觉醒与变革中,除了阶段性的让自己朝着“无负面足迹”转型,还在思考着,如何做大蛋糕和分好蛋糕。
对于国内企业而言,目前虽然后者也有,但更多主流企业的叙事依旧集中在前者,且前者由于缺乏自身的目的性,或者企业缺乏对社会美好的维护性,而导致不敢直视自身的负面性,或者因为看不到对真实人的负面影响,或者选择视而不见,最终一股脑的去选择在国内主流叙事流行的环境去讲故事,而这无疑像极了早年企业在开展企业社会责任时,盲目的捐赠式慈善如出一辙。而这样做的后果,捐赠减少不说,企业也一股脑的不专注自己需要急需回应的议题,看上去也在参与公益,但最终却是一种洗白和洗绿。
而这无疑是一种逃避真正责任的一种方式,特别是目前许多互联网平台的公益项目更是如此。以美团为例,线上药店的业务,由于缺乏治理,加剧了药物浪费,以及还存在违禁药品依旧可以购买的现象。在同样的案例发生在另一家觉醒的企业案例,为了回应真正关心人的健康的社会目的,这家企业关停了所有香烟和上瘾品的平台售卖,为此每年损失了上十亿美元。
此外,另一家企业英特飞,一家地毯公司,当创始人意识到自己企业的产品生产对环境和自然的危害,是建立在剥夺未来子孙的福祉时,他们开始觉醒,回应自己的问题,建立了成为零碳企业的目标,这意味着,他们要减少直到消除过去的原材料的使用,还要回收自己的产品。
换言之,它做到了一种真正的循环经济,而不是过去从大自然掠夺再去售卖,最终也不顾顾客使用产品后丢弃后对自然的危害,这家公司做到整个价值链的闭环,都是负责任的,最终和自然、社会构建一种善的均衡。
但是这种均衡的构建,肯定短期需要成本和毅力,以及质疑,但是也反而体现了真正的企业家精神,士大夫精神,以及良心的审判,多年以后,当企业家再次回顾以及创办的企业时,会不会良心不安,这是所有企业家需要思考的。
而从现在的国内大多数企业来看,几乎所有的企业家,都很难真正接受这个审判。有些已经意识到,有些尚未意识到,有些意识到还不行动,有些行动了却在掩盖罪行。以 manner 咖啡为列,对员工不友好的企业,最终也会对顾客不友好。
当越来越多的企业拥抱 ESG 时,是仅仅把他当做社会许可,购买他,还是真的意识到企业的负面足迹,这种负面足迹体现在企业产品和服务生产制造和流通,公司运营的各个流程。意识到并去改善。出发点不同,结果也会不一样。
类似的个案还有很多,缺乏社会目的的企业,无法讲清自己存在的意义,自然无法团结和影响以及识别正确的利益相关者。
而回到对 ESG 可持续发展的话题,企业没有社会目的,最终可能导致参与和过去参与慈善的行为如出一辙。
ESG 本质上是世界语,但从起源依旧是西方国家,而背后都有不同的根植于人的关心和运动,而缺乏这一根基的国内,自然不会知道,ESG 成为公共话题,背后的努力也有普通人的争取,当在国内,ESG 和可持续发展成为一种达官贵人的自嗨,最终结果如何,就要看有多少企业,真正重拾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