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症”们如何通过写作让负面情绪转化向上动力(上篇)|好故事与个体、组织变革专栏

文摘   2024-06-18 18:38   北京  

随着抑郁症逐渐进入大众视野,好的是越来越多的人极其他的朋辈意识到个体面临的困境,并寻求专业支持,避免个体走向极端;不好的一面是,商业化公司追求利润的宣传方式,和自媒体追求流量而进行传播,往往会对抑郁症进行夸大、扭曲,短暂情绪失落的人,容易向内归因,并建立自己成为抑郁症的个人叙事。从而逐渐陷入自我设置的圈套中。


但无论哪一种,我们需要对抑郁症有一个简单的认知,即抑郁症是情绪的持续低落,如果将人的心情比作一个波动的曲线,抑郁症的负面情绪会持续非常久的日期,更像一个跨越很长周期的U型低谷。


随着持续的负面情绪,还会伴随躯体化的症状。关于抑郁症的根源,目前还没有具体的说法,有人认为是生理的,也有人认为是心理精神层面,但无论根源如何,最终需要承受的是精神和生理的双重折磨,两者相互伴生,互为影响。


想要真正改善这种负面现状,笔者认为仅靠西药是完全不可能康复的,甚至可能造成药物上瘾或者其他负面影响,而如何从人文,从认知,从生活的环境进行系统化的改善,是一条路径,所以,抑郁症更像是一种社会病在个体的折射,而个体想要改善,就要重构叙事,并根据个人叙事,调整个人所处环境,这条路径背后,需要当事人重构认知,这种认知不仅仅包括症状本身,还要对导致症状的现状和思维方式进行调整,现状包括财务健康、身体健康、亲密关系与职场与职业发展压力等,思维是面临压力的反应,包括但不限于看待压力的个人解释、行为反应以及对他人评价的态度。


而以上种种,如果进行归因,都可以归结为一个字“性”,这里的性不是两性关系,而是性命攸关,是一个人的性格、认知和价值观的综合体。


在了凡四训中,有这样一句话,性不改,命难移,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往往陷入抑郁症的人,都会形成自己的一套悲观的叙事方式,特别是面临周期性的躯体和心理的负面反应时,往往会陷入巨大的恐惧、绝望和无助中。


这种情绪下,人们更容易建立一种无法恢复正常生活的绝望中,过往我们可以看到很多抑郁症群体都会沉浸在这种自我感受中无法自拔。


而一旦陷入这种悲观的叙事中,习惯这种面临不确定的思维反应,人的情绪就很难从这种陷阱中逃脱,甚至于形成自己的悲观故事,有些人不会向人讲述,有些人会向人讲述,后者甚至对他人也会产生破坏性,所以经常有人会说,和抑郁症的人接触久了,以及也可能抑郁,其实就是这个道理,影响大家的不是抑郁症的生活经验本身,而是生活中形成的极端负面的思维模式。


这里需要解释下,负面情绪是正常的,但是持续的、以及将任何原本好的事件都进行负面解释,那就并非正常了。


但不可否认的是,抑郁症一定面临着比常人更多的困境,这种困境在个人能力和认知无法解决下,形成的的现状。如果一味着用西药,其实可能适得其反,西药也好,中药也罢,只能对抑郁症产生的躯体症状进行抑制,去加速个人调整为正常状态。但是认知不改,或者不如追究抑郁症的系统困境,结果会越来越坏。


那么如何解决这种系统困境呢?答案就是写作,个人命运和时代命运往往不断相交,特别是当下,社会问题频发造成的影响也会影响个体,因此我们需要通过了解时代或者周围环境对个体造成的真实困境,这是解决的关键。


而如何去发掘这种困境?笔者过往的方式有三种,一种是感恩日记发掘正向和消极情绪,第二种是生命故事曲线画出自己过往的曲线,并去讲述,第三种是生命树,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生命树,在困境中帮助自己支撑自己,这也是自己的守护神因此,找到它并且去画出它,这也是一种。


前两种,依靠一个督导流程和工作坊,有具体的方法,且需要不断深入,有时会为期一个月以上。这一过程中,需要去解决的是发现真实困境,并分辨那种可以通过改变认知解决,那种是需要外部介入支持。


下一篇,笔者将对前两种方法和案例进行介绍,以帮助更多人练习。

向善实验室
为致力于社会美好的社会创新者,提供思想产品、方法与案例,通过生命曲线哲学观,为面临困境的个人、组织,提供回归人性的思想与人生重塑之路。
 最新文章